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幼儿园识图学习用展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3:39: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幼儿教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幼儿园识图学习用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2.学前期阶段的儿童各种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开始内化而成为表象或形象思维,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促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或重现外界事物,出现了表象思维,因此,幼儿的早期教育一般采用图片识别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认知世界。
3.现有的儿童识图教学方法大都是在黑板上贴上印有图画的卡片,需要老师一张一张翻看,在老师一字一句的带领下学习认识卡片上的内容,教学过程缺少对卡片内容的趣味性延展,教学效果不理想,且卡片面积比较小,不适用于幼儿园中的班级教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幼儿园识图学习用展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幼儿园识图学习用展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现有的儿童识图教学方法大都是在黑板上贴上印有图画的卡片,需要老师一张一张翻看,在老师一字一句的带领下学习认识卡片上的内容,教学过程缺少对卡片内容的趣味性延展,教学效果不理想,且卡片面积比较小,不适用于幼儿园中的班级教学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幼儿园识图学习用展示装置,包括底座、立杆、套板、投影装置、学习装置和触控笔,所述立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中间,所述套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杆的顶部,所述投影装置位于所述套板的后上侧,所述学习装置贴合于所述套板的前侧,所述触控笔位于所述学习装置的右侧,所述立杆的外侧壁前上侧镶嵌有扬声器,所述套板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伸缩板,所述套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夹板,所述伸缩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夹板,所述触控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绳,且所述弹簧绳粘接在所述学习装置的底部右侧。
6.优选的,所述投影装置包括云台、投影镜头、投影机体和第一开关,所述云台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夹板的顶部,所述投影镜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云台的内腔中间,所述投影机体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夹板的底部,所述第一开关固定连接在所述投影机体的后侧壁中间。
7.优选的,所述学习装置包括壳体、显示屏、芯片识别槽、第二开关、磁吸片、芯片卡托和学习芯片,所述显示屏镶嵌在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右侧,所述芯片识别槽开在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左侧,所述第二开关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左下侧,所述磁吸片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右侧壁中间,所述芯片卡托插接在所述壳体左侧壁中间,所述学习芯片卡接在所述芯片卡托的内腔。
8.优选的,所述立杆顶部的竖直弯曲角度为75度,所述底座和所述立杆均采用一种碳素钢材质制成的构件。
9.优选的,所述触控笔为磁性触控笔,所述触控笔和磁吸片吸附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幼儿园识图学习用展示装置,将传统的识图卡片升级为功能更多的学习芯片,并设置了配有芯片识别功能的学习装置,学习装置包括有显示屏,将学习芯片插入芯片识别槽后老师和幼儿可使用触控笔在显示屏上操作,显示屏上的画面由固定在装置后面的投影装置投放到幕布或空白墙面上,投影镜头可上下移动调节角度,在装置的立杆上设有扬声器,可以和幼儿进行语音互动,不需要老师手动翻看下一页内容,学习芯片里设置有图画的趣味性延展,教学效果较为理想,且将画面投放至大屏幕上适合在幼儿园的班级教学中使用。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学习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投影装置后视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00、底座;200、立杆;210、扬声器;300、套板;310、伸缩板;320、上夹板;330、下夹板;400、投影装置;410、云台;420、投影镜头;430、投影机体;440、第一开关;500、学习装置;510、壳体;520、显示屏;530、芯片识别槽;540、第二开关;550、磁吸片;560、芯片卡托;570、学习芯片;600、触控笔;610、弹簧绳。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幼儿园识图学习用展示装置,可以和幼儿进行语音互动,不需要老师手动翻看下一页内容,学习芯片里设置有图画的趣味性延展,教学效果较为理想,且将画面投放至大屏幕上适合在幼儿园的班级教学中使用,请参阅图1-4,包括底座100、立杆200、套板300、投影装置400、学习装置500和触控笔600;
18.请再次参阅图1-2,底座100用于支撑和固定立杆200;
19.请再次参阅图1-2,立杆200的外侧壁前上侧镶嵌有扬声器210,立杆200固定连接在底座100的顶部中间,立杆200用于固定连接套板300,扬声器210用于播放装置使用过程中的声音;
20.请再次参阅图1-4,套板30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伸缩板310,套板30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夹板320,伸缩板3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夹板330,套板300固定连接在立杆200的顶部前侧,套板300用于伸缩板310在内部进行滑动,伸缩板310用于调节上夹板320和下夹板330之间的距离,上夹板320用于固定连接投影装置400,下夹板330用于配合上夹板320将学习装置500固定在套板300的前侧;
21.请再次参阅图1-4,投影装置400位于套板300的后上侧,具体的,投影装置400通过云台410和上夹板320固定连接在套板300的后上侧,投影装置400用于对学习装置500的内容进行投影;
22.请再次参阅图1-3,学习装置500贴合于套板300的前侧,具体的,学习装置500通过上夹板320和下夹板330套接在套板300的前侧,学习装置500用于教师操作展示幼儿识图的内容;
23.请再次参阅图1-3,触控笔6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绳610,且弹簧绳610粘接在学习装置500的底部右侧,触控笔600位于学习装置500的右侧,具体的,触控笔600通过磁吸片550吸附连接在学习装置500的右侧壁,触控笔600用于教师或幼儿在显示屏520上操作使用,弹簧绳610用于连接学习装置500和触控笔600,防止触控笔600遗失。
24.请再次参阅图1-4,为了将小屏幕上的识图学习内容展示给全班幼儿观看,投影装置400包括云台410、投影镜头420、投影机体430和第一开关440,云台410固定连接在上夹板320的顶部,投影镜头420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云台410的内腔中间,投影机体430固定连接在上夹板320的底部,第一开关440固定连接在投影机体430的后侧壁中间。
25.请再次参阅图1-3,为了提高识图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学习装置500包括壳体510、显示屏520、芯片识别槽530、第二开关540、磁吸片550、芯片卡托560和学习芯片570,显示屏520镶嵌在壳体510的前侧壁右侧,芯片识别槽530开在壳体510的前侧壁左侧,第二开关540固定连接在壳体510的前侧壁左下侧,磁吸片550固定连接在壳体510的右侧壁中间,芯片卡托560插接在壳体510左侧壁中间,学习芯片570卡接在芯片卡托560的内腔。
26.请再次参阅图1-2,为了增加底座100和立杆200结构的稳定性,立杆200顶部的竖直弯曲角度为75度,底座100和立杆200均采用一种碳素钢材质制成的构件。
27.请再次参阅图1-3,为了使触控笔600和磁吸片550吸附连接,触控笔600为磁性触控笔。
28.在具体的使用时,幼儿教师先将芯片卡托560从壳体510的左侧壁抽出,取出该节课对应的学习芯片570,将学习芯片570插入芯片识别槽530中,按下第二开关540打开显示屏520,接着打开第一开关440启动投影装置400,云台410通过转轴带动投影镜头420上下转动识别适合投影的环境后停止转动,此时显示屏520上的画面已经由投影装置400投射出去,向下拉动下夹板330,下夹板330带动伸缩板310在套板300的内腔向下滑动,解除对学习装置500的固定后教师可将学习装置500携带着随身移动,并使用触控笔600对显示屏520的内容进行操控,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也可对学习装置500进行操作,课程结束后,将学习装置500重新固定在上夹板320和下夹板330之间,将触控笔600吸附在壳体510的右侧壁,取下学习芯片570并放回芯片卡托560中,关闭电源开关,结束使用。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0.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
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