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金属垫圈铆接工装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2:40: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垫圈螺母装配铆接成型的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垫圈铆接工装。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大部分采用的垫圈螺母铆接成型通常为定位翻铆,即依靠螺母和垫圈的行程点位来控制翻铆的压力,但螺母的总长和垫圈的厚度有偏差,导致行程定位的方式无法准确控制翻铆质量。同时,螺母与垫圈的配合要求较高,因此,采用定位翻铆的方式容易出现铆接后垫圈无法转动或者垫圈脱落的问题,在铆接后需要人工再次进行全部检查和挑选,造成成本浪费及人工浪费。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金属垫圈铆接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垫圈铆接工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于不同总长的螺母和不同厚度的垫圈,可以通过调节距离控制翻铆质量。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垫圈铆接工装,包括:
6.模套,所述模套内设有贯穿的安装腔;
7.模芯,所述模芯的一端与所述安装腔滑动配合,模芯的另一端设有超出模套的翻铆头,模芯上套设有顶升弹簧;
8.模柱,所述模柱内设有螺纹通孔,模柱的一端与模套连接;
9.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螺纹通孔配合且延伸至安装腔内,模芯上套设有顶升弹簧,调节螺栓与模芯相抵,调节螺栓上套设有与模柱相抵的限位螺母。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通过设置模套、模柱和调节螺栓,可以通过转动限位螺母和调节螺栓,调节模芯伸出模套的尺寸,从而以适应不同总长的螺母和不同厚度的垫圈的铆合。在每次的调节中,顶升弹簧用于保证模芯与调节螺栓相抵,从而使得调节模芯伸出模套的尺寸可以更为清晰和方便地加以确定。由此,保证了翻铆的质量,且通过调节模芯设定距离,防止铆接后垫圈无法转动或者垫圈脱落的问题,在铆接后不需要人工全选,避免成本浪费及人工浪费。
12.优选地,所述安装腔包括依次连接且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和第三安装腔,模套靠近所述第一安装腔的一端设有用于定位的端面。
13.优选地,所述模芯包括固定连接的限位头和翻铆杆,所述翻铆杆的自由端与所述翻铆头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头与所述第二安装腔滑动配合,所述翻铆杆与所述第一安装腔滑动配合;翻铆杆上套所述顶升弹簧,顶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头和第二安装腔靠近翻铆头的一侧相抵,调节螺栓与限位头相抵。
14.通过对安装腔和模芯的设计,将顶升弹簧套在模芯上放入第二安装腔,便于内部
模芯的安装。第一安装腔对翻铆杆进行导向和限位,保证了翻铆的准确度。顶升弹簧被第二安装腔和限位头挤压,从而实现对模芯的顶升作用,使得限位头始终与调节螺栓相抵。第二安装腔与第三安装腔之间的台阶用于对模柱进行支撑和限位。
15.优选地,所述模柱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模套连接,第二连接部与模套相抵,第三连接部用于固定铆接工装。
16.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拧紧边。
17.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安装腔为可拆卸连接。
18.优选地,所述可拆卸连接为螺纹连接。
19.通过模柱的结构设计,便于模柱的拆卸和安装,同时还便于维护保养,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模芯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套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模柱的主视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模柱的仰视示意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翻铆效果示意图。
26.上述附图中:1、模套;11、第一安装腔;12、第二安装腔;13、第三安装腔;14、端面;2、模芯;21、翻铆头;22、翻铆杆;23、限位头;3、模柱;31、第一连接部;32、第二连接部;321、拧紧边;33、第三连接部;4、调节螺栓;41、限位螺母;5、顶升弹簧;6、翻铆螺母;61、翻铆边;7、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垫圈铆接工装,包括:模套1,模套1内设有贯穿的安装腔;模芯2,模芯2的一端与安装腔滑动配合,模芯2的另一端设有超出模套1的翻铆头21,模芯2上套设有顶升弹簧5;模柱3,模柱3内设有螺纹通孔34,模柱3的一端与模套1连接;调节螺栓4,调节螺栓4与螺纹通孔34配合且延伸至安装腔内,调节螺栓4与模芯2相抵,调节螺栓4上套设有与模柱3相抵的限位螺母41。
2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模套1、模柱3和调节螺栓4,可以通过转动限位螺母41和调节螺栓4,调节模芯2伸出模套1的尺寸,从而以适应不同总长的螺母和不同厚度的垫圈的铆合。在每次的调节中,顶升弹簧5用于保证模芯2与调节螺栓4相抵,从而使得调节模芯2伸出模套1的尺寸可以更为清晰和方便地加以确定。由此,保证了翻铆的质量,且通过调节模
芯2设定距离,防止铆接后垫圈无法转动或者垫圈脱落的问题,在铆接后不需要人工全选,避免成本浪费及人工浪费。
30.如图3所示,安装腔包括依次连接且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安装腔11、第二安装腔12和第三安装腔13,模套1靠近第一安装腔11的一端设有用于定位的端面14。
31.如图2所示,模芯2包括固定连接的限位头23和翻铆杆22,翻铆杆22的自由端与翻铆头21固定连接,限位头23与第二安装腔12滑动配合,翻铆杆22与第一安装腔11滑动配合;翻铆杆22上套顶升弹簧5,顶升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头23和第二安装腔12靠近翻铆头21的一侧相抵,调节螺栓4与限位头23相抵。
3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安装腔和模芯2的设计,将顶升弹簧5套在模芯2上放入第二安装腔12,便于内部模芯2的安装。第一安装腔11对翻铆杆22进行导向和限位,保证了翻铆的准确度。顶升弹簧5被第二安装腔12和限位头23挤压,从而实现对模芯2的顶升作用,使得限位头23始终与调节螺栓4相抵。第二安装腔12与第三安装腔13之间的台阶用于对模柱3进行支撑和限位。
33.如图4所示,模柱3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和第三连接部33,第一连接部31用于与模套1连接,第二连接部32与模套1相抵,第三连接部33用于固定铆接工装。同时,第二连接部32设有拧紧边321。此外,第一连接部31与第三安装腔13为可拆卸连接的螺纹连接。
3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模柱3的结构设计,便于模柱3的拆卸和安装,同时还便于维护保养,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装的使用寿命。
35.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翻铆效果图,模套1的端面14压在垫圈7上,以垫圈7的端面进行定位,翻铆头21在模套1和模柱3提供的压力下对翻铆边61进行翻铆。对于不同厚度的翻铆螺母6和垫圈7,通过调节翻铆头21超出模套1的距离实现调整。
36.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