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夹式智能汽车尾门锁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2:18: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智能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夹式智能汽车尾门锁。


背景技术:

2.门锁就是用来把门锁住以防止他人打开这个门的设备,这种设备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电动的,电动需要电能。
3.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020771718.1公开了一种防夹式智能汽车尾门锁,包括立柱下壳体本体,下壳体本体左右两侧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缓冲机构,下壳体本体内腔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防夹感应模块、滑动机构和安装机构,且防夹感应模块的顶部伸出下壳体本体,本实用新型当尾门关闭时夹住物体或者在关闭过程中抵住物体时,防夹条会与物品接触,并受到挤压力而变形,使得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会相互靠近,从而接触,进而使得设置在第一导电块内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电块内的第二导线也就接触了,从而将电阻短路,此时单片机会控制尾门静止,并将信号传给报警器发出警报声,提醒人们注意尾门,能够有效地避免尾门夹到物品的情况,同时也体现了尾门锁的智能化。
4.上述方案在实施时,当上壳体向立柱下壳体本体进行移动时,即使在上壳体和立柱下壳体本体之间没有存在物品时,由于上壳体具有一定的冲击力,上壳体的边缘可能会直接作用在防夹感应模块上,导致防夹感应模块发生错误指令,影响使用者的判断,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夹式智能汽车尾门锁,解决上壳体冲击力较大时,上壳体会直接作用到防夹感应模块上,导致发出错误指令的问题,使得保护机制安全有效。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防夹式智能汽车尾门锁,包括上壳体、位于上壳体底部的下壳体本体以及位于下壳体本体内部的防夹感应模块,所述下壳体本体上端面对称开设有安装槽,若干所述防夹感应模块均匀固定于安装槽内部,所述安防夹感应模块的一侧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的输入端与安装槽滑动配合,所述滑动组件的输出端与安装槽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槽之间设置有卡口,两个所述安装槽靠近卡口的一端对称开设有连通槽,且所述连通槽与卡口相互连通,所述安装槽内部设置有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与滑动组件相互卡接,所述上壳体底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口相对应,所述卡块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上壳体固定连接的承接块,所述承接块的底部开设有承接槽,所述承接槽与滑动组件相对应且适配。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当没有物品存在上壳体和下壳体本体之间时,卡块会插入到卡口内部,卡块会推动锁定组件,使得锁定组件撤去对移动组件的限制,上壳体移动时会带动承接块进行移动,承接块移动会带动承接槽进行移动,从而滑动组件会伸入到承
接槽内部,此时承接块会与上壳体本体相互接触,避免对滑动组件的接触,从而避免误报,保证准确性,当上壳体与下壳体本体之间存在小物品时,卡块可以伸入到卡口内部,卡块可以启动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取消对滑动组件的限制,物品会阻挡承接槽的,避免滑动组件进入到承接槽内部,从而承接块会推动承接槽,承接槽会推动物品,物品会推动滑动组件,滑动组件会向安装槽内部滑动,从而滑动组件会作用在防夹感应模块上,从而防夹感应模块启动,发出警报,提醒使用者,当物品较大时,物品位于上壳体和下壳体本体之间时,此时卡块无法移动在卡口内部,上壳体和下壳体本体之间不会合上,避免夹持。
9.作为优选,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连接板、感应板和弹簧一,所述滑块滑动布置在安装槽内部,所述感应板位于滑块的底部,且所述感应板与安装槽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板位于滑块和感应板之间,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感应板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锁定口,所述锁定口与锁定组件相互卡接,所述弹簧一位于感应板和安装槽之间,所述弹簧一的两端分别和感应板与安装槽底部固定连接。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物品存在与上壳体和下壳体本体之间时,当物品较大时,卡块无法伸入到卡口内部,上壳体和下壳体本体之间不会发生闭合,可以避免对较大物品的挤压,当物品较小时,上壳体向下壳体本体靠近时,卡块会伸入到卡口内部,卡块会带动锁定组件移动,使得锁定组件的一端从锁定口内部移出,从而撤去对连接板的限制,当上壳体下作用到物品上时,物品受力,物品会推动滑块移动,滑块带动连接板移动,连接板移动会带动感应板移动,使得感应板作用在防夹感应模块上,从而防夹感应模块启动发出报警,提醒使用者,当没有物品存在上壳体和下壳体本体之间时,上壳体向下壳体本体靠近时,滑块会伸入到承接槽内部,使得下壳体本体和承接板相接触,不会发生触碰到滑块的情况,以此保证准确性。
11.作为优选,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定块、锁定杆、弹簧二和三棱柱,所述锁定杆滑动布置在连通槽内部,所述锁定杆与锁定口滑动配合,所述锁定杆与锁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二位于锁定杆的一侧,所述弹簧二的两端分别和锁定杆与连通槽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三棱柱位于卡口内部,所述三棱柱的一端与锁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向卡口内部移动时,卡块的一端会伸入到相对称的三棱柱之间,通过卡块推动三棱柱,使得相对称的三棱柱向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移动,三棱柱移动会带动锁定块进行移动,锁定块移动会带动锁定杆移动,使得锁定杆从锁定口内部移出,从而锁定杆撤去对滑动组件的限制,使得滑动组件可以自由移动,且在锁定块移动时,锁定块会压缩弹簧二,弹簧二受力会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弹簧二产生弹力,弹簧二的弹力会在卡块撤去限制后带动锁定块复位,从而重新对滑动组件进行锁定。
13.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的侧面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感应板的两侧滑动布置在限位槽内部。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会对感应板起到限制作用,避免弹簧一的弹力将感应板推出安装槽,且可以使得弹簧一的推力可以保证感应板处于相同位置,保证锁定组件与连接板之间的顺利配合。
15.作为优选,所述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角块。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块方便卡块插入到锁定组件之间,方便卡块启动锁定组件。
17.作为优选,所述弹簧一内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安装槽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与感应板穿插配合。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会对于感应板起到限制限制,使得感应板移动时更加稳定,同时限位杆会对弹簧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弹簧一受力压缩后,会发生径向的偏移导致弹簧一损坏,延长弹簧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9.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实施例用于展示锁定组件的示意图;
21.图3为实施例用于展示滑动组件的示意图;
22.图4为实施例用于展示卡块和三角块的装配示意图。
23.附图标记:1、上壳体;2、下壳体本体;3、防夹感应模块;4、安装槽;5、滑动组件;6、卡口;7、连通槽;8、锁定组件;9、卡块;10、承接块;11、承接槽;12、滑块;13、连接板;14、感应板;15、弹簧一;16、锁定口;17、锁定块;18、锁定杆;19、弹簧二;20、三棱柱;21、限位槽;22、三角块;23、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5.见图1至4所示,一种防夹式智能汽车尾门锁,包括上壳体1、位于上壳体1底部的下壳体本体2以及位于下壳体本体2内部的防夹感应模块3,下壳体本体2上端面对称开设有安装槽4,若干防夹感应模块3均匀固定于安装槽4内部,安防夹感应模块3的一侧设置有滑动组件5,卡块9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上壳体1固定连接的承接块10,承接块10的底部开设有承接槽11,承接槽11与滑动组件5相对应且适配。
26.滑动组件5包括滑块12、连接板13、感应板14和弹簧一15,滑块12滑动布置在安装槽4内部,感应板14位于滑块12的底部,且感应板14与安装槽4滑动配合,连接板13位于滑块12和感应板14之间,连接板13的两端分别与感应板14和滑块12固定连接,连接板13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锁定口16,锁定口16与锁定组件8相互卡接,弹簧一15位于感应板14和安装槽4之间,弹簧一15的两端分别和感应板14与安装槽4底部固定连接。
27.两个安装槽4之间设置有卡口6,两个安装槽4靠近卡口6的一端对称开设有连通槽7,且连通槽7与卡口6相互连通,安装槽4内部设置有锁定组件8,上壳体1底部设置有卡块9,卡块9与卡口6相对应。
28.锁定组件8包括锁定块17、锁定杆18、弹簧二19和三棱柱20,锁定杆18滑动布置在连通槽7内部,锁定杆18与锁定口16滑动配合,锁定杆18与锁定块17的一侧固定连接,弹簧二19位于锁定杆18的一侧,弹簧二19的两端分别和锁定杆18与连通槽7的侧面固定连接,三棱柱20位于卡口6内部,三棱柱20的一端与锁定块17的一端固定连接。
29.使用时,当没有物品存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本体2之间时,卡块9会插入到卡口6内
部,卡块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角块22,三角块22方便卡块9插入到三棱柱20之间,通过卡块9推动三棱柱20,使得相对称的三棱柱20向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移动,三棱柱20移动会带动锁定块17进行移动,锁定块17移动会带动锁定杆18移动,使得锁定杆18从锁定口16内部移出,从而锁定杆18撤去对连接板13的限制,使得连接板13可以自由移动,上壳体1移动时会带动承接块10进行移动,承接块10移动会带动承接槽11进行移动,从而滑块12会伸入到承接槽11内部,此时承接块10会与上壳体1本体相互接触,避免对滑块12的接触,从而避免误报,保证准确性。
30.当上壳体1与下壳体本体2之间存在小物品时,卡块9可以伸入到卡口6内部,卡块9可以启动锁定组件8,锁定组件8取消对滑动组件5的限制,物品会阻挡承接槽11的,避免滑动组件5进入到承接槽11内部,从而承接块10会推动承接槽11,承接槽11会推动物品,物品会推动滑块12移动,滑块12带动连接板13移动,连接板13移动会带动感应板14移动,使得感应板14作用在防夹感应模块3上,从而防夹感应模块3启动发出报警,提醒使用者。
31.当物品较大时,物品位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本体2之间时,此时卡块9无法移动在卡口6内部,上壳体1和下壳体本体2之间不会合上,避免夹持。
32.在感应板14移动时,感应板14会压缩弹簧一15,弹簧一15内部设置有限位杆23,限位杆23的一端与安装槽4底部固定连接,限位杆23的另一端与感应板14穿插配合,限位杆23会对于感应板14起到限制限制,使得感应板14移动时更加稳定,同时限位杆23会对弹簧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弹簧一15受力压缩后,会发生径向的偏移导致弹簧一15损坏,延长弹簧一15的使用寿命,弹簧一15受力压缩产生弹力,同时在锁定块17移动时,锁定块17会压缩弹簧二19,弹簧二19受力会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弹簧二19产生弹力。
33.当上壳体1与下壳体本体2分离时,卡块9从卡口6中移出,弹簧二19的弹力带动锁定块17复位,锁定块17带动锁定杆18复位,使得锁定杆18作用在连接板13上,弹簧一15的弹力会带动感应板14复位,感应板14带动连接板13复位,安装槽4的侧面对称开设有限位槽21,连接板13带动锁定口16复位,感应板14的两侧滑动布置在限位槽21内部,限位槽21会对感应板14起到限制作用,避免弹簧一15的弹力将感应板14推出安装槽4,且可以使得弹簧一15的推力可以保证感应板14处于相同位置,保证锁定组件8与连接板13之间的顺利配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