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智能自检自测眼镜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1:26: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智能自检自测眼镜。


背景技术:

2.眼镜是由镜片和镜架组合起来的,用来改善视力、保护眼睛或作装饰用途的用品;眼镜可矫正多种视力问题,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老花、斜视或者弱视等。
3.眼镜由镜片、镜架组成;分近视眼镜、远视眼镜、老花镜及散光眼镜、平光眼镜、电脑护目镜、护目镜、泳镜、夜视镜、电竞游戏护目镜、电竞护目镜、风镜、墨镜、玩具眼镜、太阳眼镜15种;亦有特制眼镜供观看3d立体影像或虚拟真实影像;眼镜的其他种类包括护目镜、太阳镜、游泳镜等,为眼睛提供各种保护作用;现代的眼镜,通常在镜片中间设有鼻托,及在左右两臂搁在耳朵上的位置设有软垫。
4.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智能自检自测眼镜,是通过两组折镜叠放,其中一组折镜进行平移,从而改变光的折射,进而达到调整近视度的效果,但是一组折镜的平移不能改变较大折射角度,如果近视度数较大时,不能对其进行调焦,视野依然模糊。
5.因此,发明一种新型智能自检自测眼镜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6.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智能自检自测眼镜,通过第一折镜和第二折镜朝不同的方向进行平移时,光由第一折镜经过第一凹槽进行一次段折射,再由第二凹槽经过第二折镜进行二次折射,以解决近视度数较大时,不能对其进行调焦,视野依然模糊的问题。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智能自检自测眼镜,包括眼镜支架,所述眼镜支架顶端设有翻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眼镜支架前端的第一折镜,和设置在所述眼镜支架后端的第二折镜;
8.所述第一折镜内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折镜顶端卡接在第一内螺纹卡块内部底端,所述第一内螺纹卡块螺纹连接在螺杆的外壁,所述螺杆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眼镜支架的内部前端。
9.优选的,所述第一折镜设置为两组,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为椭圆形,所述螺杆外侧端口穿过所述眼镜支架。
10.优选的,所述第二折镜设置为两组,所述第二折镜内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折镜顶端卡接在第二内螺纹卡块的内部底端,所述第二内螺纹卡块螺纹连接在同步螺杆外壁,所述同步螺杆通过轴承安装在眼镜支架的内部。
11.优选的,所述同步螺杆后端啮合连接斜齿轮,所述斜齿轮套接在驱动螺杆外壁。
12.优选的,所述驱动螺杆通过轴承安装在眼镜支架的内部,所述驱动螺杆上端端口穿过所述眼镜支架。
13.优选的,所述翻动装置包括轴座,所述轴座内部套接轴杆,所述轴杆外壁套接墨镜
片。
14.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新型智能自检自测眼镜的优点: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当进行调整近视度数时,扭动螺杆的外侧端口,使螺杆转动,在第一折镜阻挡的作用下,使第一内螺纹卡块能够在螺杆外壁进行平移,从而带动第一折镜进行平移,进而达到移动调整光的折射角度的效果,进而达到近视度数的效果;
16.当进行调整近视度数时,通过扭动驱动螺杆上端端口,使驱动螺杆带动斜齿轮转动,从而使斜齿轮带动同步螺杆转动,由于第二折镜在眼镜支架的滑槽内进行阻挡的作用下,使第二内螺纹卡块能够在同步螺杆外壁进行移动,从而达到移动调整光的折射角度的效果;
17.通过第一折镜内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二折镜表面设有第二凹槽,当第一折镜和第二折镜朝不同的方向进行平移时,光由第一折镜经过第一凹槽进行一次段折射,再由第二凹槽经过第二折镜进行二次折射,从而可以最大幅度的调整光的折射角度,进而达到当近视度数差异较大时,依然能够光经过两段折射聚焦,使视野变清晰的效果;
18.当在光强度较大的情况使用该装置时,通过翻转墨镜片,使墨镜片盖住第一折镜,从而达到遮阳的效果,进而达到防止光强对眼睛的造成损伤的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折镜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折镜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图3中的a区域的放大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折镜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中:眼镜支架1、第一折镜2、第一凹槽21、第一内螺纹卡块22、螺杆23、第二折镜3、第二凹槽31、第二内螺纹卡块32、同步螺杆33、斜齿轮34、驱动螺杆35、翻动装置4、轴座41、轴杆42、墨镜片43。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参照附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智能自检自测眼镜,包括眼镜支架1、第一折镜2、第二折镜3和翻动装置4;
27.进一步地,第一折镜2设置在眼镜支架1的前端,第一折镜2包括第一凹槽21、第一内螺纹卡块22和螺杆23,具体的,第一折镜2内部设有第一凹槽21,第一折镜2顶端卡接在第一内螺纹卡块22内部底端,第一内螺纹卡块22螺纹连接在螺杆23的外壁,螺杆23通过轴承安装在眼镜支架1的内部前端,第一折镜2设置为两组,第一凹槽21设置为椭圆形,螺杆23外侧端口穿过眼镜支架1,通过第一折镜2顶端卡接在第一内螺纹卡块22内部底端,起到固定作用,达到防止第一折镜2掉落,通过第一内螺纹卡块22螺纹连接在螺杆23的外壁,螺杆23通过轴承安装在眼镜支架1的内部前端,再通过螺杆23外侧端口穿过眼镜支架1,当进行调整近视度数时,扭动螺杆23的外侧端口,使螺杆23转动,在第一折镜2阻挡的作用下,使第一
内螺纹卡块22能够在螺杆23外壁进行平移,从而带动第一折镜2进行平移,进而达到移动调整光的折射角度的效果,进而达到近视度数的效果;
28.进一步地,第二折镜3设置在眼镜支架1的后端,第二折镜3包括第二凹槽31、第二内螺纹卡块32、同步螺杆33、斜齿轮34和驱动螺杆35,具体的,第二折镜3内部设有第二凹槽31,第二折镜3顶端卡接在第二内螺纹卡块32的内部底端,第二内螺纹卡块32螺纹连接在同步螺杆33外壁,同步螺杆33通过轴承安装在眼镜支架1的内部,同步螺杆33后端啮合连接斜齿轮34,斜齿轮34套接在驱动螺杆35外壁,驱动螺杆35通过轴承安装在眼镜支架1的内部,驱动螺杆35上端端口穿过眼镜支架1,通过第二折镜3顶端卡接在第二内螺纹卡块32的内部底端,起到固定的作用,达到在第二折镜3移动时防止掉落的效果,通过同步螺杆33通过轴承安装在眼镜支架1的内部,达到在不影响旋转的同时防止同步螺杆33掉落的效果,通过第二内螺纹卡块32螺纹连接在同步螺杆33外壁,同步螺杆33后端啮合连接斜齿轮34,斜齿轮34套接在驱动螺杆35外壁,再通过驱动螺杆35上端端口穿过眼镜支架1,当进行调整近视度数时,通过扭动驱动螺杆35上端端口,使驱动螺杆35带动斜齿轮34转动,从而使斜齿轮34带动同步螺杆33转动,由于第二折镜3在眼镜支架1的滑槽内进行阻挡的作用下,使第二内螺纹卡块32能够在同步螺杆33外壁进行移动,从而达到移动调整光的折射角度的效果,通过第一折镜2内部设有第一凹槽21,第二折镜3表面设有第二凹槽31,当第一折镜2和第二折镜3朝不同的方向进行平移时,光由第一折镜2经过第一凹槽21进行一次段折射,再由第二凹槽31经过第二折镜3进行二次折射,从而可以最大幅度的调整光的折射角度,进而达到当近视度数差异较大时,依然能够光经过两段折射聚焦,使视野变清晰的效果;
29.进一步地,翻动装置4设置在眼镜支架1的顶端,翻动装置4包括轴座41、轴杆42和墨镜片43,具体的,轴座41设置在眼镜支架1的顶端,轴座41内部套接轴杆42,轴杆42外壁套接墨镜片43,通过轴座41设置在眼镜支架1的顶端,轴座41内部套接轴杆42,轴杆42外壁套接墨镜片43,当在光强度较大的情况使用该装置时,通过翻转墨镜片43,使墨镜片43盖住第一折镜2,从而达到遮阳的效果,进而达到防止光强对眼睛的造成损伤的效果。
30.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扭动螺杆23的外侧端口,使螺杆23转动,在第一折镜2阻挡的作用下,使第一内螺纹卡块22能够在螺杆23外壁进行平移,从而带动第一折镜2进行平移,再通过扭动驱动螺杆35上端端口,使驱动螺杆35带动斜齿轮34转动,从而使斜齿轮34带动同步螺杆33转动,由于第二折镜3在眼镜支架1的滑槽内进行阻挡的作用下,使第二内螺纹卡块32能够在同步螺杆33外壁进行移动,当第一折镜2和第二折镜3朝不同的方向进行平移时,光由第一折镜2经过第一凹槽21进行一次段折射,再由第二凹槽31经过第二折镜3进行二次折射,从而可以最大幅度的调整光的折射角度,进而达到当近视度数差异较大时,依然能够光经过两段折射聚焦,使视野变清晰的效果,当在光强度较大的情况使用该装置时,通过翻转墨镜片43,使墨镜片43盖住第一折镜2,从而达到遮阳的效果,进而达到防止光强对眼睛的造成损伤的效果。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