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自动锁止功能的卷帘门式杯托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7:28: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动锁止功能的卷帘门式杯托结构。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增长的放缓,各汽车品牌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在内饰设计时上,为了体现内饰的高级性和竞争力,主机厂在内饰设计上会增加一些功能,比如杯托增加卷帘盖。
3.现有的杯托滑动卷帘门通常是在导轨前端嵌入金属簧片。金属簧上有凸台型折弯,卷帘门盖前端有圆弧型的凹槽,卷帘门关闭时,卷帘门盖前端凹槽卡在金属簧片的凸台结构中,达到锁止的效果。簧片的工艺是:金属片折弯后进行热处理,批量生产时,不同批次的原材料、热处理都会对簧片的性能产生影响,导致簧片的性能差异较大,进而影响卷帘门的关闭力和操作舒适性。
4.鉴于此,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可实现自动锁止功能的卷帘门式杯托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5.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自动锁止功能的卷帘门式杯托结构。
6.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止功能的卷帘门式杯托结构,包括杯托本体,所述杯托本体内设有杯托内胆,所述杯托本体上设有一对滑轨,所述滑轨上安装卷帘门,所述卷帘门前端以及杯托本体上的相应位置设有自动锁紧组件;所述自动锁紧组件包括设置在卷帘门前端的气动锁扣和杯托本体上的锁孔,所述卷帘门前端设有位置感应器,杯托本体前端设有目标参考物,所述位置感应器以及气动锁扣连接汽车中控系统。
7.进一步地,为避免卷帘门在关闭过程中末端产生撞击意向,产生感官上的顿挫感,因此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滑轨,所述滑轨的结构包括依次相切连接的直线段、圆弧r36、圆弧r80和圆弧r120。
8.进一步地,为便于饮料杯的存放,所述杯托内胆由夹持块分为两个储杯槽,所述杯托内胆两侧的侧壁上以及夹持块上的相应位置设有杯体卡位器,所述夹持块内设有杯托内胆高度调整组件。
9.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杯子的稳固性,避免因摇晃导致饮料洒出的问题,所述杯体卡位器包括调整压杆、压杆复位弹簧、控制按键、第一卡位片和第二卡位片,所述杯托内胆两侧的侧壁上以及上夹持块上设有调整压杆安装孔,所述调整压杆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压杆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孔底部,另一端与调整压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按键固定在调整压杆顶部;所述第一卡位片和第二卡位片固定在调整压杆上,所述杯托内胆侧壁以及夹持块侧壁上的相应位置设有供第一卡位片和第二卡位片伸出的缺口,所述第一卡位片与调整压杆之间设有第一卡位片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卡位片与调整压杆之间设有第
二卡位片复位弹簧。
10.进一步地,为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杯子,避免对驾驶员产生干扰,所述杯托内胆高度调整组件包括调整螺杆和调整旋钮,所述夹持块上以及杯托本体底部的相应位置设有螺杆安装孔,所述螺杆安装孔内壁上具有与螺杆配套的螺纹,所述调整螺杆安装在所述螺杆安装孔内,且底部与托本体底部相抵。
11.进一步地,为避免调整过程中螺杆反复旋转对杯托本体产生损伤,所述杯托本体底部,与调整螺杆对应的位置设有防护帽,所述调整螺杆底端为弧形端且抵在所述防护帽内。
12.进一步地,为辅助提高杯子的稳固效果,特别是在道路不平的路面,所述储杯槽底部具有杯托垫子,所述杯托垫在为双层式垫片结构,且两层垫片之间设有缓冲弹簧。
13.进一步地,为辅助提高卷帘门的锁止效果,所述滑轨与卷帘门之间还设有一组辅助锁止结构,所述辅助锁止结构包括滑轨上设计的锁舌和卷帘门上配套设计的锁槽。
14.进一步地,作为较优实施方式,所述滑轨上设有锁舌安装槽,所述锁舌安装在所述锁舌安装槽内,且锁舌底部与锁舌安装槽底部之间设有一组锁舌复位弹簧。
15.有益效果:(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提升卷帘门在滑动时的顺畅和质感的导轨结构,滑轨轨迹由直线-圆弧r36-圆弧r80-圆弧r120,与常见的导轨形状差异在后三节,后三段由3段不同半径圆弧相切连接,卷帘门在滑轨里运动,顺畅,无顿挫,无异响;(2)通过在卷帘门前端以及杯托本体上的相应位置设有自动锁紧组件,有效防止行车过程中卷帘门受外力自动开启,最大化的减少对驾驶员的干扰;(3)本发明通过设计全新的杯体卡位器,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实现对杯体的稳固放置,对于颠簸的路面,也可以实现不撒出的效果;(4)通过设计杯托内胆高度调整组件,根据杯子的大小调整储杯槽的深度,控制杯体露出的高度,最大化的减少对驾驶员的架势干扰。(5)通过设计一组辅助锁止结构,辅助提高卷帘门的锁止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卷帘门关闭状态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结构的卷帘门开启状态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中杯托结构截面示意图;
20.其中:1、杯托本体,2、杯托内胆,3、滑轨,31、直线段,32、圆弧r36段,33、圆弧r80段,34、圆弧r120段,4、卷帘门,5、夹持块,6、杯体卡位器,61、调整压杆,62、压杆复位弹簧,63、控制按键,64、第一卡位片,65、第二卡位片,7、杯托内胆高度调整组件,71、调整螺杆,72、调整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22.实施例1:一种汽车副仪表板卷帘门式杯托结构,包括杯托本体1,所述杯托本体内设有杯托内胆2,所述杯托本体上设有一对滑轨3,所述滑轨上安装卷帘门4,所述滑轨的结
构包括依次相切连接的直线段31、圆弧r36段32、圆弧r80段33和圆弧r120段34。
23.所述卷帘门4前端以及杯托本体上的相应位置设有自动锁紧组件;所述自动锁紧组件包括设置在卷帘门前端的气动锁扣和杯托本体上的锁孔,所述卷帘门前端设有位置感应器,杯托本体前端设有目标参考物,所述位置感应器以及气动锁扣连接汽车中控系统。
24.杯托内胆2由夹持块5分为两个储杯槽,所述杯托内胆2两侧的侧壁上以及夹持块5上的相应位置设有杯体卡位器6,所述夹持块5内设有杯托内胆高度调整组件7。
25.杯体卡位器6包括调整压杆61、压杆复位弹簧62、控制按键63、第一卡位片64和第二卡位片65,所述杯托内胆2两侧的侧壁上以及上夹持块5上设有调整压杆安装孔,所述调整压杆61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压杆复位弹簧62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孔底部,另一端与调整压杆6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按键63固定在调整压杆61顶部;所述第一卡位片64和第二卡位片65固定在调整压杆61上,所述杯托内胆2侧壁以及夹持块5侧壁上的相应位置设有供第一卡位片64和第二卡位片65伸出的缺口,所述第一卡位片64与调整压杆61之间设有第一卡位片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卡位片65与调整压杆61之间设有第二卡位片复位弹簧。
26.所述杯托内胆高度调整组件7包括调整螺杆71和调整旋钮72,所述夹持块5上以及杯托本体1底部的相应位置设有螺杆安装孔,所述螺杆安装孔内壁上具有与螺杆配套的螺纹,所述调整螺杆安装在所述螺杆安装孔内,且底部与托本体底部相抵。
27.杯托本体1底部,与调整螺杆71对应的位置设有防护帽,所述调整螺杆底端为弧形端且抵在所述防护帽内。
28.储杯槽底部具有杯托垫,所述杯托垫在为双层式垫片结构,且两层垫片之间设有缓冲弹簧。
29.本发明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打开卷帘门4时,通过对汽车中控系统操作,驱动自动锁紧组件的气动锁扣,从杯托本体上的锁孔抽出,然后手动将卷帘门4推至需求的位置,当需要放入饮料杯时,按下控制按键63,调整压杆61下移,带动第一卡位片64和第二卡位片65压缩第一卡位片复位弹簧和第二卡位片复位弹簧,放入杯子后,松开控制按键63,第一卡位片64和第二卡位片65在第一卡位片复位弹簧和第二卡位片复位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归位,紧紧卡住杯子;当杯体较高时,手动旋转调整旋钮72,调整杯托内胆的高度,直至适合杯体的高度,然后放入杯子,整个过程操作十分方便,行驶过程中杯子稳定性大大提高,且不干扰驾驶员的操作;当需要关闭卷帘门时,手动将卷帘门闭合,卷帘门前端的位置感应器对杯托本体前端的目标参考物感应,当小于设定距离时,汽车中控系统启动气动锁扣插入杯托本体上的锁孔,锁定卷帘门的位置,整个过程方便、可靠,运行效率高。
30.实施例2:本实施例结构与实施例1中基本一致,其不同在于:所述滑轨与卷帘门之间还设有一组辅助锁止结构,所述辅助锁止结构包括滑轨上设计的锁舌和卷帘门上配套设计的锁槽。所述滑轨上设有锁舌安装槽,所述锁舌安装在所述锁舌安装槽内,且锁舌底部与锁舌安装槽底部之间设有一组锁舌复位弹簧。
31.本发明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打开卷帘门4时,通过对汽车中控系统操作,驱动自动锁紧组件的气动锁扣,从杯托本体上的锁孔抽出,在手动按压的效果下,锁舌复位弹簧被压缩到锁舌安装槽内,然后手动将卷帘门4推至需求的位置,当需要放入饮料杯时,按下控制按键63,调整压杆61下移,带动第一卡位片64和第二卡位片65压缩第一卡位片复位弹簧和第二卡位片复位弹簧,放入杯子后,松开控制按键63,第一卡位片64和第二卡位片65
在第一卡位片复位弹簧和第二卡位片复位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归位,紧紧卡住杯子;当杯体较高时,手动旋转调整旋钮72,调整杯托内胆的高度,直至适合杯体的高度,然后放入杯子,整个过程操作十分方便,行驶过程中杯子稳定性大大提高,且不干扰驾驶员的操作;当需要关闭卷帘门时,手动将卷帘门闭合,卷帘门前端的位置感应器对杯托本体前端的目标参考物感应,当小于设定距离时,汽车中控系统启动气动锁扣插入杯托本体上的锁孔,锁定卷帘门的位置,同时卷帘门前端运行到锁舌的位置,锁舌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弹出并卡入到锁槽内,辅助锁止卷帘门的位置。整个过程方便、可靠,运行效率高。
32.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