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黄酮醇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2022-02-22 07:20: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涉及一种黄酮醇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症状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量低、胰岛素抵抗或者是两者兼有而引起的高血糖症状将会引起糖尿病患者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脏、心脏、神经组织的慢性损伤、功能衰退。糖尿病可分为i型(膀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ii型(非膜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两种,绝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属于ii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糖尿病患者的比例也在呈逐渐增长的趋势,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糖尿病已成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非传染慢性疾病。我国糖尿病患者也超越发达国家成为世界之最。因此研发安全有效的降血糖药物,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己成为当务之急。
3.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以及其它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中由高血脂引发的高血压等疾病比例正呈逐年增加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调脂药可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因此,寻求疗效显着、安全可靠的降血脂药物,一直是医药界一个长期而又颇为热门的研究课题。
4.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非特异性、慢性、反复发作的肠道疾病,西方发达国家发病率居高不下,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具有易复发、慢性迁延等特点,导致病变组织反复损伤、过度修复,后期并发结直肠癌几率明显上升,其中约1/6病人死于最终并发结直肠癌,给患者带来极大健康危害和经济负担。且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均预期寿命延长,我国的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临床对ibd治疗缺乏有效药物,主要以氨基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类和免抑制剂等为主,这些药物疗效低,长期使用毒副作用大,复发率很高。近年来,单抗药物成为目前最为有效的缓解ibd症状的药物,但该类药物均需注射给药,患者顺应性差,治疗成本高,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及不良反应。因此,寻找更加有效和低成本的药物成为ibd临床治疗亟待解决的难题。
5.杨梅素又称为杨梅苷,属黄酮醇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藤茶和杨梅树等多种天然植物中。杨梅素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包括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抗血栓、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活性、降血糖、保肝护肝作用。而近年来发现其具有抗慢性炎症、抗氧化作用、抗突变以及抗肿瘤作用等。
6.尽管杨梅素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但其药理学活性仍然较弱,而且由于杨梅素分子的平面结构使其脂溶性、水溶性和稳定性均较差,不仅限制了给药途径,也造成生物利用度不高;再者,杨梅素的耐碱性和抗光解能力也较差,这些缺陷极大地限制了杨梅素的应用。在杨梅素结构基础上进行化学修饰与改造,增加其水溶性及生物利用度,能够增加其药
理学活性,因而增强其成药性,这对于开发新型降血糖和降血脂,结肠炎、防治结肠炎癌转化和治疗结直肠癌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文章eur.j.med.chem.2019,174,9及中国专利cn201710658738.0通过对杨梅素3位羟基乳糖糖苷化解决了溶解度问题,且药效良好,但由于其4’位羟基的不稳定导致其在酸碱性条件下不稳定,进而导致其给药后在人体内产生药物吸收及分布等方面的问题,影响其成药性。因此,本发明在之前报道基础上,通过对4’位羟基的进一步化学修饰,解决杨梅素类化合物的稳定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酮醇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黄酮醇类衍生物具有显著降血糖和降血脂,抑制结肠炎、防治结肠炎癌转化和治疗结直肠癌的生物学活性。
8.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酮醇类衍生物,其具有通式(i)所示结构:
[0010][0011]
式中:
[0012]
x为o、n或s;
[0013]
r1、r2、r3、r4和r5为氢、(ch2)noh或(ch2o)noh;其中n=1-10;
[0014]
r6为四碳糖、五碳糖、六碳糖或其取代的单糖衍生物;所述四碳糖为赤藓糖或苏糖,所述五碳糖为核糖、脱氧核糖、阿拉伯糖、来苏糖或木糖,所述六碳糖为葡萄糖、甘露糖、阿卓糖、古洛糖、山梨糖、塔洛糖、阿洛糖、半乳糖或艾杜糖;
[0015]
r7为四碳糖、五碳糖、六碳糖或其取代的单糖衍生物;所述四碳糖为赤藓糖或苏糖,所述五碳糖为核糖、脱氧核糖、阿拉伯糖、来苏糖或木糖,所述六碳糖为葡萄糖、甘露糖、阿卓糖、古洛糖、山梨糖、塔洛糖、阿洛糖、半乳糖或艾杜糖。
[0016]
进一步的,所述黄酮醇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为:将m1与氯代醇或环氧烷反应制得黄酮醇类衍生物;
[0017]
其中,m1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0018]
[0019]
进一步的,所述黄酮醇类衍生物具体为h1、h2、h3、h4、h5和h6,其结构式分别为:
[0020][0021]
进一步的,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
(1)将碳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亚硫酸钠和水混合,搅拌下加入m1,升温,通入环氧乙烷或氯代醇,加入m1继续反应,调节ph;
[0023]
(2)通入过量环氧乙烷或氯代醇后,停止通环氧乙烷或氯代醇,调ph,蒸除溶剂,使用柱层析分离得到h1;或当检测生成h1时,停止通环氧乙烷或氯代醇,调ph,蒸除溶剂,使用柱层析分离得到h2、h3、h4、h5和h6。
[0024]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加入的m1总物质的量与环氧乙烷或氯代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5~1∶10。
[002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升温至70~80℃。
[0026]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柱层析使用的层析液成分包括石油醚、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
[0027]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柱层析分离得到h1使用的层析液成分的体积比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2~4∶1∶1,柱层析分离制得h2、h3、h4、 h5和h6的层析液成分的体积比为2~3∶1∶2~3。
[0028]
本发明还提供了药物组合物,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药物可接受的载体。
[0029]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黄酮醇类衍生物在制备降血糖和降血脂的药物中的应用。
[0030]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黄酮醇类衍生物在制备治疗慢性结肠炎、防治结肠炎癌转化和结直肠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0031]
进一步的,所述的取代为多取代。
[0032]
进一步的,r6、r7不优选同时为半乳糖、半乳糖,鼠李糖、半乳糖,木糖、葡萄糖,甘露糖和葡萄糖。
[0033]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上述通式包含的各种化合物的异构体、外消旋体、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前体、衍生物或类似物;只要所述的异构体、外消旋体、药学上可接受
的盐、水合物、衍生物或类似物也具有类似的功能(降血糖和降血脂,抑制肠炎或肠癌)。
[0034]
所述的“异构体”包括:构象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如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几何异构体(如顺反异构体)。
[0035]
所述的“衍生物或类似物”是指具有上述通式所包含化合物的类似的结构式,特别是具有相同的母核结构的,但一些化合物基团被相近的基团所取代的化合物,该化合物仍然保留有类似的功能(降血糖和降血脂、抑制肠炎)。卤素基团 (包括f、cl、br、i)之间发生取代;oh、och3、och2ch3、och2ch3之间发生取代等。
[0036]
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指上述化合物与无机酸、有机酸、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等反应生成的盐。这些盐包括(但不限于):(1)与如下无机酸形成的盐:如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硫酸、硝酸、磷酸;(2)与如下有机酸形成的盐,如乙酸、乳酸、柠檬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葡萄糖酸、安息香酸、甲烷磺酸、乙烷磺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草酸、丁二酸、酒石酸、马来酸、或精氨酸(3) 其它的盐,包括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如钠、钾、钙或镁)形成的盐,铵盐或水溶性的胺盐(如n-甲基葡糖胺盐)、低级的烷醇铵盐以及其它药学上可接受的胺盐 (比如甲胺盐、乙胺盐、丙胺盐、二甲基胺盐、三甲基胺盐、二乙基胺盐、三乙基胺盐、叔丁基胺盐、乙二胺盐、羟乙胺盐、二羟乙胺盐、三羟乙胺盐,以及分别由吗啉、哌嗪、赖氨酸形成的胺盐)。
[0037]
化合物具有一个或多个不对称中心。所以,这些化合物可以作为外消旋的混合物、单独的对映异构体、单独的非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顺式或反式异构体存在。
[0038]
所述的“高血糖”指以高血糖为主要症状的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高血糖症状将会引起糖尿病患者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脏、心脏、神经组织的慢性损伤、功能衰退等。所述的“高血脂”指由于高血脂异常引起的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以及其它心脑血管疾病。所述的“结肠炎”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炎症性病变。主要临床表现腹泻、腹痛、黏液便及脓血便、里急后重、甚则大便秘结、数日内不能通大便;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复发作。所述的“结肠炎癌转化”指慢性结肠炎是结直肠癌的主要癌前病变,被认为与肠腺瘤和结肠癌高度相关。超过20%的炎性肠病患者会在确诊30年内发生结肠癌。从病理学角度分析,可以见到慢性炎症、增生、息肉、多发性腺瘤及癌变等不同发展阶段。所述的“结直肠癌”是临床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位列恶性肿瘤第三位,死亡率居第四位。目前结直肠癌发病原因不清。在治疗方面,对于结肠腺瘤的治疗较易并预后良好,而一旦癌变,则进展加速,预后较差。因此近年来,国外相关组织机构提倡进行预防性治疗慢性结肠炎癌转化进程。
[003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对杨梅素4’位羟基的进一步化学修饰引入亲水基团,一方面封闭裸露的羟基解决化合物稳定性问题,同时增加化合物的水溶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酮醇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黄酮醇类衍生物的盐及其在治疗降血糖和降血脂,结肠炎、防治结肠炎癌转化和治疗结直肠癌的应用。通过药理学实验证明,上述黄酮醇类衍生物具有显著降血糖和降血脂,抑制结肠炎、防治结肠炎癌转化和治疗结直肠癌的生物学活性。
附图说明
[0040]
图1表明了黄酮醇类衍生物h1在25℃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0041]
图2表明了黄酮醇类衍生物h1在4℃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0042]
图3表明了黄酮醇类衍生物h1在ph=1.4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
[0043]
图4表明了黄酮醇类衍生物h1在ph=4.5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
[0044]
图5表明了黄酮醇类衍生物h1在ph=6.8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
[0045]
图6表明了黄酮醇类衍生物h1在ph=7.4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
[0046]
图7表明了黄酮醇类衍生物h1在ph=9.0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
[0047]
图8表明了黄酮醇类衍生物h1在血浆中的稳定性;
[0048]
图9表明了文献报道的m10在血浆中的稳定性;
[0049]
图10表明了黄酮醇类衍生物h1在肝微粒体中的稳定性;;
[0050]
图11表明了文献报道的m10在肝微粒体中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52]
实施例1:黄酮醇类衍生物h1的合成路线如下:
[0053][0054]
将2g碳酸钠,1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g亚硫酸钠,100ml水投入反应瓶,搅拌下加入50g m1,升温至75℃,缓慢通入环氧乙烷,大约30分钟后再加入50g m1,加入的m1总物质的量与环氧乙烷的物质的量比为1∶7。反应4 h,加入磷酸二氢钾确保溶液ph值不超过9,通入过量环氧乙烷后,停止通环氧乙烷,稀盐酸调ph至5,蒸除溶剂,柱层析(层析液:石油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v∶v∶v)=2∶1∶1)分离制得h1。其中,m1的制备参考文献(eur.j.med.chem.2019, 174.9)。
[0055]
h1的结构解析为:1h nmr(500mhz,dmso-d6)δ=7.18(s,2h),6.33(d, 1h),6.23(d,1h),4.85(d,1h),4.27(d,1h),3.99-4.10(m,10h),3.75-3.91(s,16h), 3.23-3.64(m,18h)ppm.esi-ms:(m/z,%)=863[m h]


[0056]
实施例2:黄酮醇类衍生物h2、h3、h4、h5和h6的合成路线如下:
[0057][0058]
将2g碳酸钠,1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g亚硫酸钠,100ml水投入反应瓶,搅拌下加入50g m1,升温至75℃,缓慢通入环氧乙烷,大约30分钟后再加入50g m1,加入的m1总物质的量与环氧乙烷的物质的量比为1∶7。反应4 h,加入磷酸二氢钾确保溶液ph值不超过9,检测生成h1时,停止通环氧乙烷,稀盐酸调ph至5,蒸除溶剂,柱层析(层析液:石油醚/乙酸乙酯/
二氯甲烷(v∶v∶v) =2∶1∶2)分别分离制得h2、h3、h4、h5和h6。
[0059]
其中h2的结构解析如下:
[0060]1h nmr(500mhz,dmso-d6)δ=12.61(s,1h),7.21(s,2h),6.35(d,1h), 6.23(d,1h),4.85(d,1h),4.27(d,1h),3.99-4.10(m,8h),3.78-3.93(s,15h), 3.23-3.64(m,16h)ppm.esi-ms:(m/z,%)=819[m h]


[0061]
h3的结构解析如下:
[0062]1h nmr(500mhz,dmso-d6)δ=12.65(s,1h),10.84(s,1h),7.23(s,2h), 6.35(d,1h),6.25(d,1h),4.85(d,1h),4.28(d,1h),3.89-4.10(m,6h),3.78-3.87(s, 12h),3.23-3.61(m,16h)ppm.esi-ms:(m/z,%)=775[m h]


[0063]
h4的结构解析如下:
[0064]1h nmr(500mhz,dmso-d6)δ=12.63(s,1h),9.08(s,3h),7.19(s,2h), 6.36(d,1h),6.19(d,1h),5.33(d,1h),5.05(s,1h),4.89(s,1h),4.70(s,2h),4.45
-ꢀ
4.54(m,7h),3.54-3.75(m,7h),3.27-3.09(m,6h),3.06(d,1h)ppm.esi-ms: (m/z,%)=687[m h]


[0065]
h5的结构解析如下:
[0066]1h nmr(500mhz,dmso-d6)12.67(s,1h),10.81(s,1h),9.08(s,2h),7.15 (s,2h),6.36(d,1h),6.19(d,1h),5.30(d,1h),5.05(s,1h),4.89(s,1h),4.70(s, 2h),4.43-4.54(m,7h),(s,1h),3.51-3.73(m,7h),3.25-3.03(m,5h),3.01(d,j= 6.5hz,1h)ppm.esi-ms:(m/z,%)=687[m h]


[0067]
h6的结构解析如下:
[0068]1h nmr(500mhz,dmso-d6)12.63(s,1h),10.84(s,1h),9.08(s,1h),7.19 (s,2h),6.36(d,1h),6.19(d,1h),5.30(d,1h),5.05(s,1h),4.89(s,1h),4.70(s, 2h),4.33-4.54(m,9h),3.51-3.73(m,11h),3.27-3.09(m,5h),3.06(d,1h)ppm. esi-ms:(m/z,%)=731[m h]


[0069]
实施例3:黄酮醇类衍生物在各种水溶液中的稳定性研究
[0070]
仪器:waters alliance e2695液质联用仪
[0071]
色谱柱:waters xbridge c18 4.6
×
150mm
[0072]
测试步骤:
[0073]
1、标准曲线的配制:
[0074]
分别称取适量黄酮醇类衍生物,溶于甲醇中,配成1mg/ml的母液。用甲醇稀释母液至不同浓度的工作液,作为标准样品进样测试。
[0075]
依次稀释不同工作液的浓度为:100000ng/ml,10000ng/ml,5000ng/ml, 2500ng/ml,500ng/ml,250ng/ml,100ng/ml,50ng/ml,20ng/ml,10ng/ml。
[0076]
2、取1.5ml的透明ep管,分别加入1ml的超纯水、不同ph缓冲溶液,再分别取待测黄酮醇类衍生物h1适量,加入至透明ep管中,涡旋振荡溶解。其它化合物测试步骤参照h1。
[0077]
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0078]
(1)黄酮醇类衍生物h1在25℃水溶液中的稳定性研究,实验结果如表1、图1所示。
[0079]
表1、黄酮醇类衍生物h1在25℃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0080][0081]
(2)黄酮醇类衍生物h1在4℃水溶液中的稳定性研究,实验结果如表2、图2所示。
[0082]
表2黄酮醇类衍生物h1在4℃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0083][0084][0085]
(3)黄酮醇类衍生物h1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研究,实验结果如表3、图3~7所示。
[0086]
表3黄酮醇类衍生物h1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
[0087][0088][0089]
由表1和2可见,黄酮醇类衍生物h1在不同温度水溶液不易降解,结构稳定;由表3可见,黄酮醇类衍生物h1不同ph值缓冲液中不易降解,结构稳定。
[0090]
实施例4:黄酮醇类衍生物在血浆中的稳定性研究
[0091]
仪器:waters alliance e2695液质联用仪
[0092]
色谱柱:waters xbridge c18 4.6
×
150mm
[0093]
测试步骤:
[0094]
取空白血浆分别加入浓度为3μmol/ml的候选化合物溶液,涡旋混匀,立即放入37℃水浴振荡器中孵育,分别在反应0min、5min、10min、20min、40min、 60min、90min、120min、180min从体系中取100μl孵育体系,分别加入10μl 抗坏血酸(100mg/ml)和内标山奈酚(0.5μg/ml的甲醇溶液),涡旋混合30s 后,加入10μl的1mol/l盐酸溶液,涡旋混合30s后,立即-20℃冷冻。恢复至室温,80℃水浴孵育30min,加入乙酸乙酯200μl,室温下涡旋振荡3min,14000 r/min、4℃离心10min,吸取上层有机层150μl,室温下氮气吹干。加入甲醇100μl 复溶,涡旋2min。吸取100μl放入进样瓶,进样20μl检测。其它化合物测试步骤参照h1。实验结果如表4、图8~9所示:
[0095]
表4黄酮醇类衍生物h1在血浆中的稳定性研究
[0096][0097]
由图8和9可见,黄酮醇类衍生物h1相比文献报道的m10(杨梅素-3-o-β-d
-ꢀ
乳糖钠盐)在血浆中降解速度慢,稳定性好。
[0098]
实施例5:黄酮醇类衍生物在肝微粒体中的稳定性研究
[0099]
仪器:waters alliance e2695液质联用仪
[0100]
色谱柱:waters xbridge c18 4.6
×
150mm
[0101]
测试步骤:
[0102]
溶液的配制:(1)k2hpo4缓冲液的配制:5.706g k2hpo4加入500ml三蒸水溶解,用hcl调节ph至7.4,浓度为50mmol/l;(2)大鼠的肝微粒体(浓度为20mg/ml)孵育终浓度为0.5mg/ml;(3)待测试化合物标准溶液的配制:反应缓冲液稀释至2μm,每孔加入100μl,终浓度为1μm;(4)nadph的配制:称取nadph 10.42mg,加入2.5ml k2hpo4缓冲液溶解,浓度为5mmol/l;(5) 内标普萘洛尔乙腈溶液的配制:普萘洛尔2.20mg甲醇溶解,配制成浓度为1 mg/ml的储备液,用乙腈稀释成100ng/ml。
[0103]
孵育实验:总体积1ml,含微粒体25μl(由20mg/ml稀释至0.5mg/ml), nadph 200μl(由5mmol/l稀释至1mmol/l),待测化合物溶液20μl(由50 μmol/l稀释至1μmol/l),加入k2hpo4缓冲液755μl至1ml。
[0104]
各孵育体系置于37℃水浴振荡器中孵育,分别在反应0、5、10、20、40、 60、90、120、150、210、270min从体系中取出50μl,加入100μl含100ng/ml普萘洛尔的乙腈终止反应。每组
平行三个样品,将各终止反应样品离心(4℃,14000 rpm)15min,取上清lc-ms/ms检测化合物h1的剩余量。其它化合物测试步骤参照h1。实验结果如表5、图10~11所示:
[0105]
表5黄酮醇类衍生物h1在肝微粒体中的稳定性研究
[0106][0107]
由图10和图11可见,黄酮醇类衍生物h1与文献报道的m10在肝微粒体中降解速度相当。
[0108]
实施例6:黄酮醇类衍生物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实验
[0109]
本实验采用pbs缓冲液为反应体系,利用α-葡萄糖苷酶,以4-硝基苯基
ꢀ-
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为特异性底物,选择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阿卡波糖作为阳性药,分别设立空白组,阴性对照组,样品空白组,样品组,建立了以 96孔微板为载体的筛选模型,通过评价受试样品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寻找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受试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结果如表6 所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阿卡波糖,200μm)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24.03
±
10.21%(p<0.05);受试化合物均可以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抑制率均在80%以上(p<0.01)。
[0110]
表6受试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结果
[0111][0112]
注: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p<0.05,**p<0.01。
[0113]
实施例7:测定黄酮醇类衍生物对葡聚糖硫酸钠盐(dss)诱导小鼠慢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0114]
实验材料与方法
[0115]
1、实验材料:
[0116]
受试化合物与对照药物:黄酮醇类衍生物,动物实验阳性对照药物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asp),sigma公司;杨梅素对照药(myricetin):
[0117]
实验动物:c57bl/6小鼠,20-22g,雌雄兼用,spf级。
[0118]
2、dss诱导小鼠慢性结肠炎模型:取c57bl/6小鼠36只,随机分组,每组6只备用。精密称取dss0.5g溶解于50ml纯净水中,供6只小鼠一天饮水量,每日更换新鲜配置dss水,固定时间更换新鲜配置dss水,连续饮用含 dss水七天,各组均采取同样的处理方法,制作小鼠慢性结肠炎模型。dss给药7天后,更换新鲜纯净水,连续14天。上述过程连续进行3个周期。
[0119]
3.药物配置方法:
[0120]
3.1.溶剂对照组:将0.5mldmso溶解于10ml 0.5%cmc-na。
[0121]
3.2.受试黄酮醇类衍生物:称取黄酮醇类衍生物各100mg溶解于0.5mldmso中,再以0.5%cmc-na稀释至10ml。
[0122]
3.3.杨梅素对照药:称取100mg溶于10ml 0.5%cmc-na。
[0123]
3.5.柳氮磺胺吡啶(sasp):称取sasp 100mg溶解于10ml生理盐水中。
[0124]
4.给药方法:先称量小鼠体重,根据每天体重给药,0.01ml/g(100mg/kg),连续给药18天。
[0125]
5.动物观察与处理方法:日常观察,体重、饮食、腹泻(或血便)等。实验结束,将小鼠处死解剖,取出结肠和小肠,肉眼观察拍照后分别做病理学分析。病理学检查方法与评价标准:将各组小鼠结肠以10%福尔马林固定后,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和he染色,镜下观察,评价各组结肠炎症程度,主要根据结肠固有层的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评级标准如下:0级,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 (1级),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2级),中等量炎症细胞浸润; (3级),严重炎症细胞浸润并可能伴有粘膜层细胞坏死脱落等。
[0126]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