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鞍乘型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6:27: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鞍乘型车辆。


背景技术:

2.以往,已知一种鞍乘型车辆,具备能够开闭地支承于车辆的座椅,在该座椅的下方具备收纳部和燃料箱(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燃料箱位于收纳部的前方,座椅铰链在燃料箱的前方支承于车架。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01966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5.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6.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在使燃料箱或收纳部大容量化的情况下,燃料箱容易随着大容量化而向前方移动,因此,存在难以在框架附近设置座椅铰链这样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备能够具有刚性地支承座椅的铰链的配置构造。
8.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9.鞍乘型车辆在座椅的下方具备燃料箱和收纳部,所述座椅在前部具有座椅铰链部而被支承为能够开闭,所述燃料箱位于所述收纳部的前方,所述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铰链部借助配设于所述燃料箱的上方的铰链撑架而能够摆动地支承于框架,所述座椅铰链部位于比所述燃料箱的前端靠后方的位置。
10.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座椅铰链部位于比所述燃料箱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
11.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铰链撑架具有能够接近所述燃料箱的供油口的开口,所述铰链撑架具有能够开闭该开口的供油口盖。
12.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将所述供油口盖支承为能够开闭的盖用铰链部位于比所述供油口靠前方的位置,所述盖用铰链部在比所述供油口靠后方的位置具有所述供油口盖的卡定部。
13.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盖用铰链部位于比所述座椅铰链部靠前方和下方的位置。
14.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铰链撑架具有向外部露出的装饰部。
15.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铰链撑架形成为圆顶状以覆盖所述燃料箱的上部,所述铰链撑架在前部和后部支承于所述框架。
16.实用新型效果
17.鞍乘型车辆在座椅的下方具备燃料箱和收纳部,所述座椅在前部具有座椅铰链部
而被支承为能够开闭,所述燃料箱位于所述收纳部的前方,其中,所述座椅铰链部借助配设于所述燃料箱的上方的铰链撑架而能够摆动地支承于框架,所述座椅铰链部位于比所述燃料箱的前端靠后方的位置。根据该结构,通过将铰链撑架配置在燃料箱的上方,能够使座椅铰链部的配置构造具有自由度,能够实现燃料箱的配置位置的移动、大容量化。
18.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座椅铰链部位于比所述燃料箱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根据该结构,座椅铰链部位于比燃料箱靠上方的位置,因此,不易与燃料箱干涉,能够容易地增大座椅铰链部的构造自由度。
19.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铰链撑架具备能够接近所述燃料箱的供油口的开口,所述铰链撑架具备能够开闭该开口的供油口盖。根据该结构,即使铰链撑架覆盖燃料箱的上方,也能够接近供油口。另外,在铰链撑架具备供油口盖,由此,供油口盖成为装饰面,能够使得不易损害鞍乘型车辆的外观性。
20.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将所述供油口盖支承为能够开闭的盖用铰链部位于比所述供油口靠前方的位置,所述盖用铰链部在比所述供油口靠后方的位置具有所述供油口盖的卡定部。根据该结构,能够使供油口盖在前支点处转动,因此,能够容易取得相对供油口的大的接近空间。另外,通过将卡定部配置于后方,能够容易地有助于增大座椅铰链部的刚性。
21.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盖用铰链部位于比所述座椅铰链部靠前方以及下方的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确保供油空间较大。
22.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铰链撑架具备向外部露出的装饰部。根据该结构,位于燃料箱的上方的铰链撑架具备外观上露出的装饰部,由此,能够将鞍乘型车辆成为紧凑的形状。
23.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铰链撑架形成为圆顶状以覆盖所述燃料箱的上部,所述铰链撑架在前部及后部支承于所述框架。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铰链撑架向车体外侧的突出量,且能够在燃料箱的前方和后方牢固地支承铰链撑架。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25.图2是表示车架、支承于车架的燃料箱和收纳部的左侧视图。
26.图3是表示车架、支承于车架的燃料箱和收纳部的俯视图。
27.图4是支承于车架的燃料箱的放大图。
28.图5是表示安装有铰链撑架的状态的与图4对应的左侧视图。
29.图6是表示安装有铰链撑架的状态的与图3对应的俯视图。
30.图7是铰链撑架的后方立体图。
31.图8是表示安装有供油口盖和座椅的状态的与图5对应的左侧视图。
32.图9是表示安装有供油口盖和座椅的状态的与图6对应的俯视图。
33.图10是表示供油口盖的开闭和座椅的开闭的左侧视图。
34.标号说明
35.1:自动二轮车(鞍乘型车辆);
36.13:座椅;
37.57:燃料箱;
38.57b:上表面;
39.70:供油口盖;
40.81:收纳部;
41.96:供油口;
42.110:铰链撑架;
43.114:供油开口(开口);
44.116:装饰部;
45.120:盖用铰链部;
46.124:卡定部;
47.130:座椅铰链部;
48.f:车架(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49.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说明中,前后左右及上下这样的方向的记载若没有特别说明则与相对于车体的方向相同。另外,各图所示的标号fr表示车体前方,标号up表示车体上方,标号lh表示车体左方。
5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1的左侧视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的侧视图中,左右一对设置的装置仅图示了单侧的结构。
51.自动二轮车1是如下车辆:作为动力单元的发动机10支承于车架(框架)f,将前轮2支承为能够转向的转向系统11能够转向地支承于车架f的前端,支承后轮3的摆臂12设置于车架f的后部侧。自动二轮车1是供乘员以骑跨的方式落座的乘车用的座椅13被设置于车架f的后部的上方的鞍乘型车辆。
52.图2是表示车架f、支承于车架f的燃料箱57和收纳部81的左侧视图。图3是表示车架f、支承于车架f的燃料箱57和收纳部81的俯视图。
53.车架f具备:前立管14,其设置于车架f的前端;左右一对主框架15、15,其从前立管14的后部前高后低地延展;以及左右一对下框架16、16,其从主框架15、15的前端部向后下方延伸。另外,车架f具备:左右一对枢轴框架17、17,其从主框架15、15的后端向下方延展;以及左右一对座椅框架18、18,其从枢轴框架17、17的上部前低后高地延伸至车辆后端部。并且,车架f具备:左右一对连结框架19、19,其连结主框架15、15和下框架16、16;以及左右一对踏板框架20、20,其连结下框架16、16的下端和枢轴框架17、17的下端。
54.主框架15、15具备:主框架主体部15a、15a,其从前立管14的上部前高后低地延伸;以及加强框架部15b、15b,其连结前立管14的下部与主框架主体部15a、15a的前部。
55.主框架主体部15a、15a具备:主体部前部15c、15c,其从前立管14的上部前高后低地延伸;以及主体部后部15d、15d,其从主体部前部15c、15c的后端以比主体部前部15c、15c平缓的倾斜度前高后低地延伸。在俯视观察时,主体部前部15c、15c以越靠后方侧车宽方向的间隔越大的方式延伸。另外,在俯视观察时,主体部后部15d、15d彼此大致平行地向后方呈直线状延伸。
56.加强框架部15b、15b以比主体部前部15c、15c平缓的倾斜度前高后低地延伸,且越
靠后方侧彼此的车宽方向上的间隔越大。
57.连结框架19、19具备:左右一对第一连结框架19a、19a,其连结主框架15、15的主体部前部15c、15c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与下框架16、16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以及左右一对第二连结框架19b、19b,其连结主体部前部15c、15c的后端部与下框架16、16的上下方向中间部。
58.踏板框架20、20在俯视观察时是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大致u字状。踏板框架20、20在从下框架16、16的下端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后,向后方弯曲并呈直线状延伸,在后部随着靠向后方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且与枢轴框架17、17的下端连结。
59.枢轴框架17、17在上下的中间部具备枢轴孔17a、17a(参照图2),在车宽方向上连结左右的枢轴框架17、17的枢轴31(参照图1)贯插于该枢轴孔17a、17a中。
60.座椅框架18、18具备:座椅框架主体部18a、18a,其从枢轴框架17、17的上部前低后高地延伸;以及副框架部18b、18b,其连结枢轴框架17、17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与座椅框架主体部18a、18a。
61.座椅框架主体部18a、18a具备:立起部18c、18c,其从枢轴框架17、17的上部前低后高地延伸;以及后方延展部18d、18d,其从立起部18c、18c的上端向后方呈直线状延展。后方延展部18d、18d以比立起部18c、18c平缓的倾斜度前低后高地延伸。
62.车架f具备:在车宽方向上连结主框架15、15的主体部后部15d、15d的前部的前侧横向框架21;在车宽方向上连结枢轴框架17、17的上端部的中间侧横向框架22;在车宽方向上连结枢轴框架17、17的下端部的下侧横向框架23;在车宽方向上连结座椅框架主体部18a、18a的前部的后侧横向框架24;以及在车宽方向上连结座椅框架主体部18a、18a的后端部的后端侧横向框架25等横向框架。
63.如图2所示,车架f在下框架16、16的下端部具备前侧发动机悬架27,在前侧横向框架21具备上侧发动机悬架28,在主框架主体部15a、15a的后端部具备后侧发动机悬架29,在下侧横向框架23具备下侧发动机悬架30。
64.发动机10(参照图1)经由前侧发动机悬架27、上侧发动机悬架28、后侧发动机悬架29以及下侧发动机悬架30而支承于车架f。
65.如图1所示,关于摆臂12,其将前端部轴支承于枢轴31,摆臂12以枢轴31为中心上下摆动。后轮3轴支承于贯插到摆臂12的后端部中的后轮车轴32。
66.发动机10具备:曲轴箱35,其支承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曲轴(未图示);以及气缸部36,其从曲轴箱35的前部向前上方延伸。曲轴箱35位于主框架15、15的主体部后部15d、15d的下方。气缸部36以沿着主框架15、15的方式向前上方延伸,气缸部36的前部位于左右的下框架16、16之间以及左右的连结框架19、19之间。在曲轴箱35的后部收纳有变速器。
67.发动机10是以气缸部36的缸轴线c比铅直接近水平侧的方式前倾的发动机,在发动机10的上方确保了空间。
68.发动机10的输出通过卷绕在发动机10的输出轴(未图示)与后轮3之间的链条37而传递至后轮3。
69.发动机10的排气管38从气缸部36的气缸盖向下方引出,通过发动机10的下方并向后方延伸,与摆臂12的右侧方的消声器39连接。
70.对供给到发动机10的进气气体(外部空气)进行净化的净化装置41在主框架15、15的前部的上方配置于前立管14的后方。
71.座椅13一体地具备驾驶员(乘员)用的前侧座椅44和比前侧座椅44高一阶的乘客(同乘者)用的后侧座椅45。座椅13被设置成借助前端部的铰链轴133能够上下转动。
72.前侧座椅44位于枢轴框架17、17的上方。另外,前侧座椅44位于曲轴箱35的后部的上方。
73.后侧座椅45位于座椅框架18、18的后部的上方。在后侧座椅45的左右的侧方分别设置有供就座于后侧座椅45的乘客把持的把持部46、46。
74.左右一对乘客踏板49、49支承于座椅框架18、18。驾驶员用的左右一对主踏板50、50设置于前侧座椅44的前下方。主踏板50、50位于踏板框架20、20的上方。
75.主支架51与枢轴框架17、17的下部连结。侧支架52设置于车架f(枢轴框架17)的下部的左端部。
76.燃料箱57配置在主框架15、15的主体部后部15d、15d的上方。燃料箱57的后部位于座椅13的前侧座椅44的下方。燃料箱57在前部的上表面具备供油口96。供油口96由供油口盖70能够开闭地覆盖。供油口盖70被支承为借助前下部的铰链轴123而能够前后转动。
77.在燃料箱57的后方设置有收纳部81。收纳部81配置于座椅13的下侧。收纳部81的开口部82a(参照图3)由座椅13能够开闭地封闭。
78.如图2、图3所示,收纳部81具备向下方凹陷且向上方开放的容器主体82、和形成于容器主体82的开口部82a的外周侧的凸缘部83。
79.容器主体82配置在左右的座椅框架18、18之间,且下端部82b位于比座椅框架18、18靠下方的位置。
80.凸缘部83配置于座椅框架18、18的上方。收纳部81以跨左右的座椅框架18、18的状态配置。
81.在凸缘部83的前部形成有左右一对前侧固定部83a、83a。前侧固定部83a、83a固定于后侧横向框架24的连结部24c、24c(参照图2)的撑架。如图2所示,连结部24c、24c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框架,其连结后侧横向框架24的基部24b、24b与座椅框架18、18的立起部18c、18c。
82.后侧横向框架24具备: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横向部24a(参照图3);从横向部24a的左右两端前高后低地延展的基部24b、24b;从基部24b、24b向后方延伸的连结部24c、24c;以及支承于基部24b、24b且向前方延展的板状的撑架部24d、24d。
83.在凸缘部83的后端形成有左右一对后侧固定部83b、83b(参照图3)。后侧固定部83b、83b被固定于后端侧横向框架25。
84.如图1所示,自动二轮车1具备覆盖车体的车体罩60。车体罩60具备:前罩61,其从前后以及左右侧方覆盖前立管14以及转向系统11的上部;上部罩62,其在前罩61的下部的后方从上方以及左右的侧方覆盖主框架15、15;以及左右一对中间侧面罩63、63,其在上部罩62的下方从侧方覆盖发动机10以及车架f的后部。另外,车体罩60具备:下罩64,其从下方覆盖发动机10;左右一对后罩65、65,其在上部罩62的后方从侧方覆盖座椅13的下方;以及左右一对框架罩66、66,其从侧方覆盖发动机10的后部的下部及枢轴框架17、17的下部。
85.在前罩61设置有上下延伸的板状的风挡玻璃67。前照灯68被设置于前罩61。
86.另外,自动二轮车1具备从上方覆盖后轮3的后挡泥板54和从上方覆盖前轮2的前挡泥板55。
87.上部罩62的前部及中间侧面罩63、63的前部通过上下配合而形成截面为倒u字的隧道状的中央通道部69。车架f的前部和气缸部36收纳于中央通道部69内侧。
88.通过将中央通道部69的上表面配置在比供油口盖70低的位置,而在前罩61与供油口盖70之间形成了向下方凹陷的跨越部56。就坐于前侧座椅44的驾驶员在上下自动二轮车1时,能够使脚通过跨越部56,从而能够容易地上下车。
89.图4是支承于车架f的燃料箱57的放大图。
90.在以下的说明中,左右一对设置的标号原则上也仅标注一个。
91.燃料箱57具备向下方开口的碗状的箱上半体91和向上方开口的碗状的箱下半体92。箱上半体91和箱下半体92分别具备凸缘状的开放端91a、92a,箱上半体91和箱下半体92的开放端91a、92a彼此接合而构成燃料箱57。燃料箱57具备由开放端91a、92a构成的箱凸缘部93。箱凸缘部93以随着靠向后方而处于下方的方式前高后低地倾斜。
92.在箱凸缘部93的前部形成有左右一对前部安装部93a。前部安装部93a借助橡胶安装于前侧箱撑架21a(参照图2)。前侧箱撑架21a从前侧横向框架21向前方延伸。详细而言,如图2所示,前侧箱撑架21a具备:支承于前侧横向框架21的基部21b、和支承于基部21b且随着靠向前方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末端部21c。在基部21b的前端借助橡胶而安装燃料箱57。
93.如图4所示,在箱凸缘部93的后部形成有左右一对后部安装部93b。后部安装部93b借助橡胶安装于后侧箱撑架(未图示)。后侧箱撑架设置于中间侧横向框架22。
94.燃料箱57的箱凸缘部93位于主框架15的主体部后部15d的上方,沿着主体部后部15d延伸。
95.燃料箱57的底面57a在侧视观察时与主体部后部15d重叠。
96.在底面57a安装有燃料泵94。底面57a被箱下罩95(参照图2)从下方覆盖。箱下罩95在俯视观察时为大致矩形形状,跨左右的主框架15的主体部后部15d地配置。箱下罩95与燃料箱57一起紧固于前侧箱撑架21a、后侧箱撑架(未图示)。
97.如图3所示,在燃料箱57的上表面57b的前部设置有筒状的供油口96。供油口96由油箱盖97能够开闭地封闭。
98.在供油口96的周围配置有供油盘98。在供油盘98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燃料接收部98a。燃料接收部98a的底面前低后高地倾斜。在燃料接收部98a上,与供油口96的位置对应地形成有孔98b。供油口96被贯插到孔98b中。供油口96经由孔98b而突出到比燃料接收部98a靠上方的位置。通过使供油口96贯插并嵌合于孔98b,供油盘98被安装于燃料箱57。
99.在燃料接收部98a的左前方形成有未图示的导出路,该导出路与排泄管99连接。排泄管99向前方延展后,沿着燃料箱57的左侧面向下方布置。排泄管99穿过形成在箱下罩95的u字状的切口95a并被向箱下罩95的下方导出,从比前侧横向框架21靠前方的位置向主框架15的下方进行布置。排泄管99的下端99a被固定于左侧的枢轴框架17的下端部。
100.在燃料洒落到供油盘98的燃料接收部98a时,燃料沿着燃料接收部98a的倾斜而向前方流动,洒落的燃料经由导出路(未图示)和排泄管99而别排出到车外。
101.如图3、图4所示,在供油盘98的孔98b的左右两侧支承有向上方突出的卡合突起100。在卡合突起100的前方支承有向上方突出的卡合突起101。卡合突起101配置在比卡合突起100低的位置,从比卡合突起100靠下方的位置向上方突出。卡合突起100、101设置于供
油盘98。如图4所示,卡合突起100、101具备向上方延伸的轴部100a、101a和形成于轴部100a、101a的上下方向中途部的防脱部100b、101b。防脱部100b、101b形成为三角片状,在轴部100a、101a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防脱部100b、101b。
102.在供油口96的后方配置有气液分离装置(通气装置)102。气液分离装置102具备相对于上表面57b向上方鼓出的壳体103。壳体103的外观为大致四方箱状。壳体103的右壁与通气管104连接。如图3所示,通气管104从壳体103的右壁延伸而向前方进行布置,然后,呈u字状弯曲,沿着燃料箱57的右侧面向后方进行布置。
103.图5是表示安装有铰链撑架110的状态的与图4对应的左侧视图。图6是表示安装有铰链撑架110的状态的与图3对应的俯视图。图7是铰链撑架110的后方立体图。
104.燃料箱57的上表面57b(参照图3、图4)由铰链撑架110覆盖。在本实施方式中,铰链撑架110从上方和侧方覆盖供油盘98(参照图3、图4)和气液分离装置102(参照图3、图4)。铰链撑架110为向上方鼓出的圆顶状。铰链撑架110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随着靠向后方而宽度变宽的梯形形状。铰链撑架110例如能够由工程树脂制造。
105.铰链撑架110具备:圆顶状的主体部111;形成于主体部111的前侧的左右一对前侧固定部112(参照图6);以及形成于主体部111的后侧的左右一对后侧固定部113(参照图5)。
106.如图6所示,在主体部111的前部,与燃料箱57的供油口96的位置对应地形成有供油开口(开口)114。供油开口114形成为随着靠向前方而左右宽度变宽的梯形形状。通过供油开口114,即使铰链撑架110覆盖燃料箱57的上方,也能够接近供油口96。供油开口114的开口宽度比供油口96的开口宽度大,油箱盖97构成为能够向上方卸下。
107.在供油开口114的左右形成有定位部115。定位部115形成为随着靠向后方而处于上方的阶梯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部115形成为三级的台阶状,在最上级形成有在上下方向贯通的定位孔115a。另外,在最下级形成有在上下方向贯通的定位孔115b。卡合突起100、101分别从下方贯插到定位孔115a、115b中。由此,铰链撑架110相对于燃料箱57被定位,并且通过防脱部100b、101b(参照图4)防脱。
108.铰链撑架110的前侧固定部112与箱下罩95一起通过螺栓而固定于前侧箱撑架21a的末端部21c(参照图3)的前端。前侧固定部112在与燃料箱57的前部安装部93a(参照图5)大致相同的高度被固定。
109.如图5所示,铰链撑架110的后侧固定部113通过螺栓固定于后侧横向框架24的撑架部24d。后侧固定部113固定在比燃料箱57的后部安装部93b靠上方的位置。
110.铰链撑架110的主体部111配置在比燃料箱57的箱凸缘部93靠上方的位置。
111.铰链撑架110位在前后方向上比在左右方向上长的结构,抑制了铰链撑架110向车体外方的突出量,且在燃料箱57的前方和后方牢固地支承于铰链撑架110。
112.铰链撑架110的主体部111具备左右一对装饰部116。装饰部116从左右外方覆盖燃料箱57的箱上半体91的侧部。装饰部116露出于外部。装饰部116在俯视观察时从定位部115向左右方向(车宽方向)外侧延展,且以随着靠向左右方向外侧而处于后方的方式延展。
113.在左右的装饰部116之间形成有座椅配置部117。座椅配置部117相对于装饰部116形成座椅13的厚度左右的台阶而向下方凹陷。若在座椅配置部117配置座椅13,则成为座椅13的外表面与装饰部116的外表面之间的阶梯差少的状态,容易确保外观性。铰链撑架110具备在外观上露出的装饰部116,由此,与进一步利用罩等覆盖铰链撑架110的整体的情况
相比,能够使自动二轮车1成为紧凑的形状。
114.如图5所示,在铰链撑架110的左部前方形成有支承排泄管99的支承孔部119。从供油盘98延伸的排泄管99从铰链撑架110的内侧朝向外侧贯插到支承孔部119中,并在铰链撑架110的外侧朝向下方进行布置。支承孔部119形成于燃料箱57的前部安装部93a与前侧横向框架21之间。支承孔部119的前后方向的位置与箱下罩95的切口95a大致相同,且支承孔部119位于切口95a的上方。
115.在供油开口114的前方设置有盖用铰链部120。盖用铰链部120具备: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固定部121;形成于固定部121的前端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筒状的铰链贯插部122;以及贯插于铰链贯插部122的铰链轴123。固定部121在左右两端通过螺栓固定于铰链撑架110。
116.图8是表示安装有供油口盖70和座椅13的状态的与图5对应的左侧视图。图9是表示安装有供油口盖70和座椅13的状态的与图6对应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供油口盖70的开闭和座椅13的开闭的左侧视图。
117.供油口盖70的前端下部支承于盖用铰链部120的铰链轴123。供油口盖70被支承为能够以铰链轴123为中心转动。
118.供油口盖70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矩形形状。在供油口盖70的后端下部形成有卡合部71(参照图10)。卡合部71相对于在供油开口114(参照图6)的后端设置的单元状的卡定部124(参照图6、图7)而能够装卸地卡定。卡定部124被固定于铰链撑架110的供油开口114的后部。
119.如图10所示,供油口盖70被支承为能够在封闭供油开口114的封闭位置(双点划线)、与开放供油开口114而使供油口96向上方露出的开放位置(实线)之间转动。供油口盖70被支承于铰链撑架110。
120.通过使铰链撑架110具备供油口盖70,供油口盖70成为外观露出的装饰面,因而不易损害自动二轮车1的外观性。
121.能够通过盖用铰链部120使供油口盖70在前支点处转动,因此,容易利用跨越部56的空间而大幅开放供油口盖70,容易取得针对供油口96的非常大的接近空间。另外,盖用铰链部120位于比具有铰链轴133的座椅铰链部130靠前方以及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不与座椅13的开闭机构干涉地开放供油口盖70,容易确保供油空间大。
122.如图5~图7所示,在铰链撑架110的主体部111,与供油开口114的后方对应地形成有座椅铰链安装部118。座椅铰链安装部118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且比座椅配置部117向上方突出的箱状。座椅铰链安装部118配置在单元状的卡定部124的附近而被加强,刚性容易增大。在座椅铰链安装部118安装有座椅铰链部130。
123.座椅铰链部130具备:板状的板部131;从板部131的左右两侧向前方延伸的臂部132;以及贯插在形成于臂部132的末端的贯通孔(未图示)中且跨左右的臂部132的铰链轴133。
124.左右的臂部132配置于座椅铰链安装部118的左右外侧,铰链轴133贯插于在座椅铰链安装部118的左右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未图示)中。由此,座椅铰链部130能够以铰链轴133为中心转动地支承于铰链撑架110。座椅铰链部130经由铰链撑架110,而配置在比燃料箱57的上表面57b靠上方的位置。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铰链部130配置在比气液
分离装置102靠上方的位置。
125.在此,在当侧视观察时座椅铰链部130的转动中心与燃料箱57重叠的情况下,容易构成为在臂部132分别设置铰链轴,另外,也容易对座椅13的末端构造产生影响。与之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铰链撑架110,在燃料箱57的上方设置座椅铰链安装部118,因此,能够通过一根铰链轴133将左右的臂部132支承为能够转动等,能够使座椅铰链部130的构造自由度增大。另外,座椅13的末端不易与燃料箱57干涉,因此,也不易对座椅13的末端构造产生影响。
126.座椅铰链部130的板部131形成为矩形形状。在板部131形成有多个三角状的减重孔131a(参照图7)。在板部131的左右两侧以及后部左右设置有形成为从板部131向外侧伸出的片部134。在片部134形成有相对于片部134向上方突出的凸台部135。凸台部135被固定于座椅13的底板13a(参照图10)的前部。座椅13以能够以铰接轴133为中心转动的方式支承于铰链撑架110。
127.在底板13a的右部,在与前侧座椅44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对应的位置连结有阻尼器141的一端。阻尼器141的另一端与铰链撑架110的座椅配置部117的右后部连结。在座椅13的后端下表面形成有卡合部13b(参照图10)。卡合部13b穿过形成于收纳部81的后端的座椅锁闩孔142(参照图6),能够装卸地与座椅锁闩孔142的下方的座椅锁闩(未图示)卡合。如图10所示,座椅13被支承为能够在封闭收纳部81的开口部82a(参照图3、图10)的封闭位置(双点划线)、与开放开口部82a而使收纳部81的容器主体82内向上方露出的开放位置(实线)之间移动。
128.另外,在座椅13的前端形成有在俯视观察时呈u字状向后方凹陷的末端部13c。通过末端部13c,在座椅13移动至开放位置的情况下,能够避免与箱上罩75干涉,末端部13c能够移动至箱上罩75的上方。因此,座椅13能够大幅转动。
129.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座椅13,与在燃料箱57的前方配置座椅铰链部130的情况相比,座椅铰链部130与座椅锁闩(未图示)之间的长度变短,容易确保座椅13的底板13a的刚性。另外,关于座椅13,与座椅铰链部130配置于燃料箱57的前方的情况相比,更加靠近收纳部81,因此,容易以较少的阻尼器141的行程量使座椅13大幅转动从而大幅开放收纳部81。
130.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13的座椅铰链部130位于比燃料箱57的前端靠后方的位置,因此,通过将铰链撑架110配置于燃料箱57的上方,能够使座椅铰链部130的配置构造具有自由度,能够实现燃料箱57的配置位置的移动以及大容量化。
131.如图9、图10所示,在供油口盖70与座椅13之间配置有在俯视观察时呈u字状的箱上罩75。箱上罩75具备左右延伸的中央部75a和从中央部75a的左右外端前低后高地延伸的侧部75b。如图7所示,中央部75a从上方覆盖铰链撑架110的座椅铰链安装部118。另外,侧部75b从上方和左右外方覆盖铰链撑架110的定位部115。箱上罩75在形成于中央部75a的固定部75c处借助于螺栓而固定于座椅铰链安装部118的后表面,从而箱上罩75被固定于铰链撑架110。
13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供油口盖70、铰链撑架110的装饰部116、箱上罩75以及座椅13覆盖燃料箱57的上表面57b,形成自动二轮车1的外观形状。
133.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1,在座椅13的下方具备燃料箱57和收纳部81,座椅13在前部具有座椅铰链部130且被支承为
能够开闭,燃料箱57位于收纳部81的前方,其中,座椅铰链部130借助配设于燃料箱57的上方的铰链撑架110而能够摆动地支承于车架f,座椅铰链部130位于比燃料箱57的前端靠后方的位置。因此,通过将铰链撑架110配置在燃料箱57的上方,能够使座椅铰链部130的配置构造具有自由度,能够实现燃料箱57的配置位置的移动和大容量化。
134.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铰链部130位于比燃料箱57的上表面57b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座椅铰链部130位于比燃料箱57靠上方的位置,因此,难以与燃料箱57干涉,能够容易地增大座椅铰链部130的构造自由度。
13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铰链撑架110具备能够接近燃料箱57的供油口96的供油开口114,铰链撑架110具备能够开闭供油开口114的供油口盖70。因此,即使铰链撑架110覆盖燃料箱57的上方,也能够接近供油口96。另外,通过在铰链撑架110具备供油口盖70,供油口盖70成为装饰面,能够使得不易损害自动二轮车1的外观性。
13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供油口盖70支承为能够开闭的盖用铰链部120位于比供油口96靠前方的位置,在比供油口96靠后方的位置具有供油口盖70的卡定部124。因此,能够使供油口盖70在前支点处转动,因此,能够容易取得针对供油口96的非常大的接近空间。另外,通过将卡定部124配置于后方,能够容易地有助于座椅铰链部130的刚性的增大。
13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盖用铰链部120位于比座椅铰链部130靠前方以及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大幅确保供油空间。
13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铰链撑架110具备露出到外部的装饰部116。因此,位于燃料箱57的上方的铰链撑架110具备外观上露出的装饰部116,由此,能够将自动二轮车1形成为紧凑的形状。
13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铰链撑架110形成为圆顶状以覆盖燃料箱57的上部,铰链撑架110在前部及后部支承于车架f。因此,能够抑制铰链撑架110向车体外方突出的突出量,且能够在燃料箱57的前方和后方牢固地支承铰链撑架110。
140.另外,上述实施方式表示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14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鞍乘型车辆,列举自动二轮车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具备2个前轮或后轮的3轮的鞍乘型车辆、以及具备4轮以上的车轮的鞍乘型车辆。
142.[由上述实施方式支持的结构]
[0143]
上述实施方式支持以下的结构。
[0144]
(结构1)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在座椅的下方具备燃料箱和收纳部,所述座椅在前部具有座椅铰链部且被支承为能够开闭,所述燃料箱位于所述收纳部的前方,所述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铰链部经由配设于所述燃料箱的上方的铰链撑架而能够摆动地支承于框架,所述座椅铰链部位于比所述燃料箱的前端靠后方的位置。
[0145]
(结构2)根据结构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铰链部位于比所述燃料箱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
[0146]
(结构3)根据结构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撑架具有能够接近所述燃料箱的供油口的开口,并具有能够开闭该开口的供油口盖。
[0147]
(结构4)根据结构3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供油口盖支承为能够
开闭的盖用铰链部位于比所述供油口靠前方的位置,在比所述供油口靠后方的位置具有所述供油口盖的卡定部。
[0148]
(结构5)根据结构4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用铰链部位于比所述座椅铰链部靠前方和下方的位置。
[0149]
(结构6)根据结构1~5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撑架具有露出到外部的装饰部。
[0150]
(结构7)根据结构1~6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撑架形成为圆顶状以覆盖所述燃料箱的上部,所述铰链撑架在前部和后部支承于所述框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