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立式线圈对称脚位的电感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4:03: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立式线圈对称脚位的电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铁芯体;第二铁芯体,所述第二铁芯体能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铁芯体,所述第二铁芯体与所述第一铁芯体之间界定出容置空间;以及线圈体,所述线圈体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线圈体包括主体部、第一脚位部以及第二脚位部,所述第一脚位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所述第二脚位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脚位部与所述第二脚位部结合为单一构件;其中,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另一端呈错位状,所述第一脚位部与所述第二脚位部为对称设置且彼此面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线圈对称脚位的电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铁芯体具有对应于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二铁芯体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线圈体套设于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线圈对称脚位的电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截面积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截面积相等,且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截面积为圆形或多角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线圈对称脚位的电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电感结构还进一步包括垫片体,所述垫片体位于所述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线圈对称脚位的电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位部与所述第二脚位部为l形结构;其中,所述线圈体为圆体线圈或扁平线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线圈对称脚位的电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铁芯体的一端具有与所述容置空间相通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二铁芯体的一端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一缺口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一铁芯体的另一端具有与所述容置空间相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铁芯体的一端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第一脚位部与所述第二脚位部的一部分外露在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线圈对称脚位的电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位部的顶部具有邻近于所述第一铁芯体的第一位置以及邻近于所述第二铁芯体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脚位部的顶部具有邻近于所述第一铁芯体的第三位置以及邻近于所述第二铁芯体的第四位置,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脚位部的所述顶部的所述第二位置,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脚位部的所述顶部的所述第四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线圈对称脚位的电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位部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脚位部的底部外露在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线圈对称脚位的电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一端接触于所述第二铁芯体,且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另一端接触于所述第一铁芯体,或者,所述第一脚位部接触于所述第二铁芯体,且所述第二脚位部接触于所述第一铁芯体。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立式线圈对称脚位的电感结构,包括第一铁芯体、第二铁芯体以及线圈体。第二铁芯体能拆卸地连接于第一铁芯体,第二铁芯体与第一铁芯体之间界定出容置空间。线圈体位于容置空间中,线圈体包括主体部、第一脚位部以及第二脚位部,第一脚位部连接于主体部的一端,第二脚位部连接于主体部的另一端,主体部、第一脚位部与第二脚位部结合为一体化且同质的单一构件。主体部的一端与另一端呈错位状,第一脚位部与第二脚位部为对称设置且彼此面对。由此,本申请的立式线圈对称脚位的电感结构可提升自身的实用性。结构可提升自身的实用性。结构可提升自身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修竹 朱南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美商泛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4
技术公布日:2022/1/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