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OVP切换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23:29: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ovp切换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控制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ovp切换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2.传统的驱动控制电路,要实现不同输出电压和输出负载,需要多个驱动芯片(驱动电路)来进行控制,设计成本较高,控制线路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ovp切换控制电路,实现多路输出切换。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ovp切换控制电路,包括ovp切换模块、驱动控制模块、输入回路切换模块和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分别与输入回路切换模块和驱动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控制模块与ovp切换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ovp切换模块的输入端为ovp切换端口,所述输入回路切换模块的输入端为pwm端口。
6.进一步的,所述ovp切换模块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阻r9和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8的一端和电阻r9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9的另一端电连接且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阻r9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驱动控制模块电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输入回路切换模块包括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三极管q3、场效应管q4、第一led输出模组和第二led输出模组,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25的一端和电阻r2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26的另一端和电阻r2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led输出模组的一端和第二led输出模组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2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3的一端和场效应管q4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4的漏极、电压转换模块和第一led输出模组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4的源极与第二led输出模组的另一端电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电阻r3、电容c3、电容c13、二极管d1、二极管d7和变压器tr,所述变压器tr的初级绕组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r的初级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阳极和驱动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r的次级绕组的一端分别与电容c13的一端和二极管d7的阳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阴极与输入回路切换模块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r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接地。
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4、电容c4、电容c5和芯片ic1,所述芯片ic1的第一引脚与电压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芯片ic1的第五引脚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和电容c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另一端电连接且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芯
片ic1的第六引脚与ovp切换模块电连接,所述芯片ic1的第八引脚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电连接且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阻r2的另一端均接地。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通过设置ovp切换模块,且ovp切换模块的输入端为ovp切换端口,这样能够通过控制ovp切换端口的输入电平信号实现多路输出切换,通过输入回路切换模块进一步辅助ovp切换模块控制实现多路输出切换,通过ovp切换模块、驱动控制模块、输入回路切换模块和电压转换模块之间的配合,就能够实现一个驱动控制模块即可控制多种不同电压的输出负载。
附图说明
12.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ovp切换控制电路的连接框图;
13.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ovp切换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14.标号说明:
15.1、ovp切换模块;2、驱动控制模块;3、输入回路切换模块;4、电压转换模块;5、交流转直流模块;6、滤波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17.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
18.一种ovp切换控制电路,包括ovp切换模块、驱动控制模块、输入回路切换模块和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分别与输入回路切换模块和驱动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控制模块与ovp切换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ovp切换模块的输入端为ovp切换端口,所述输入回路切换模块的输入端为pwm端口。
19.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0.通过设置ovp切换模块,且ovp切换模块的输入端为ovp切换端口,这样能够通过控制ovp切换端口的输入电平信号实现多路输出切换,通过输入回路切换模块进一步辅助ovp切换模块控制实现多路输出切换,通过ovp切换模块、驱动控制模块、输入回路切换模块和电压转换模块之间的配合,就能够实现一个驱动控制模块即可控制多种不同电压的输出负载。
21.进一步的,所述ovp切换模块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阻r9和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8的一端和电阻r9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9的另一端电连接且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阻r9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驱动控制模块电连接。
22.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控制三极管q1的开关状态来控制电阻r7和电阻r5的串并状态,以改变ovp的基准电压,从而达到ovp控制切换。
23.进一步的,所述输入回路切换模块包括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三极管q3、场效应管q4、第一led输出模组和第二led输出模组,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分
别与电阻r25的一端和电阻r2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26的另一端和电阻r2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led输出模组的一端和第二led输出模组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2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3的一端和场效应管q4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4的漏极、电压转换模块和第一led输出模组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4的源极与第二led输出模组的另一端电连接。
24.从上述描述可知,当ovp切换模块设定较高的ovp时,控制三极管q3和场效应管q4不导通,第一led输出模组工作,当ovp切换模块设定较低的ovp时,控制三极管q3和场效应管q4导通,第二led输出模组工作。
25.进一步的,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电阻r3、电容c3、电容c13、二极管d1、二极管d7和变压器tr,所述变压器tr的初级绕组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r的初级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阳极和驱动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r的次级绕组的一端分别与电容c13的一端和二极管d7的阳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阴极与输入回路切换模块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r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接地。
2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4、电容c4、电容c5和芯片ic1,所述芯片ic1的第一引脚与电压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芯片ic1的第五引脚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和电容c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另一端电连接且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芯片ic1的第六引脚与ovp切换模块电连接,所述芯片ic1的第八引脚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电连接且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阻r2的另一端均接地。
27.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28.请参照图1,一种ovp切换控制电路,包括ovp切换模块1、驱动控制模块2、输入回路切换模块3和电压转换模块4,所述电压转换模块4分别与输入回路切换模块3和驱动控制模块2电连接,所述驱动控制模块2与ovp切换模块1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ovp切换模块1的输入端为ovp切换端口,所述输入回路切换模块3的输入端为pwm端口。
29.请参照图2,所述ovp切换模块1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阻r9和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8的一端和电阻r9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9的另一端电连接且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阻r9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驱动控制模块2电连接。
30.请参照图2,所述输入回路切换模块3包括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三极管q3、场效应管q4、第一led输出模组和第二led输出模组,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25的一端和电阻r2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26的另一端和电阻r2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led输出模组的一端和第二led输出模组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2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3的一端和场效应管q4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4的漏极、电压转换模块4和第一led输出模组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4的源极与第二led输出模组的另一端电连接。
31.所述第一led输出模组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和发光二极管led2,所述第二led输出
模组包括发光二极管led3,其各元器件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请参照图2。
32.请参照图2,所述电压转换模块4包括电阻r3、电容c3、电容c13、二极管d1、二极管d7和变压器tr,所述变压器tr的初级绕组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r的初级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阳极和驱动控制模块2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r的次级绕组的一端分别与电容c13的一端和二极管d7的阳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阴极与输入回路切换模块3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r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接地。
33.请参照图2,所述驱动控制模块2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4、电容c4、电容c5和芯片ic1,所述芯片ic1的第一引脚与电压转换模块4电连接,所述芯片ic1的第五引脚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和电容c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另一端电连接且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芯片ic1的第六引脚与ovp切换模块1电连接,所述芯片ic1的第八引脚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电连接且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阻r2的另一端均接地。
34.请参照图1,还包括交流转直流模块5和滤波模块6,所述滤波模块6分别与交流转直流模块5和电压转换模块4电连接;
35.所述交流转直流模块5包括保险电阻f1、压敏电阻rv1和整流桥br1,其各元器件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请参照图2。
36.所述滤波模块6包括电阻r13、电容c1、电容c2和电感l1,其各元器件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其参照图2。
37.本方案中的ovp的英文全称为overvoltage protection,过压保护的意思。
38.上述的ovp切换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为:
39.通过控制三极管q1的开关状态来控制电阻r7和电阻r5的串并状态,以改变ovp的基准电压,从而达到ovp控制切换;
40.当ovp切换端口不输入电平信号时,ovp设定为大于72v档,led输出1/2切换的pwm端口不给信号,场效应管q4不导通,第一led输出模组工作;
41.当ovp切换端口输入电平信号,电阻r5与电阻r7即完成并联连接,给到芯片ic1的基准信号变更,ovp切换变更为大于12v档,led输出1/2切换的pwm端口输入高电平信号,场效应管q4导通,第二led输出模组工作,而12v的ovp无法启动第一led输出模组工作,第一led输出模组不工作。
42.ovp切换模块1需要输入回路切换模块3进一步辅助控制,当ovp切换模块1设定较高的ovp时,控制三极管q3和场效应管q4不导通,第一led输出模组工作,当ovp切换模块1设定较低的ovp时,控制三极管q3和场效应管q4导通,第二led输出模组工作。
4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ovp切换控制电路,通过设置ovp切换模块,且ovp切换模块的输入端为ovp切换端口,这样能够通过控制ovp切换端口的输入电平信号实现多路输出切换,通过输入回路切换模块进一步辅助ovp切换模块控制实现多路输出切换,通过ovp切换模块、驱动控制模块、输入回路切换模块和电压转换模块之间的配合,就能够实现一个驱动控制模块即可控制多种不同电压的输出负载。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
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