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公路桥梁的安全型防撞设施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9:23: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道路安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公路桥梁的安全型防撞设施。


背景技术:

2.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
3.目前的桥梁防撞设施结构单一,在受到碰撞时吸能效果较差,使得碰撞车辆损坏程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对目前放置设施吸能效果差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公路桥梁的安全型防撞设施。
5.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公路桥梁的安全型防撞设施,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公路桥梁的安全型防撞设施,包括u形立板,所述u形立板呈中心对称设置有四组,相邻两组所述u形立板之间设有u形包角板,所述u形立板和所述u形包角板之间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u形包角板的内部和所述u形立板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u形辊座,所述u形辊座的内部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滑动孔,所述u形辊座的内部设有导向辊,所述导向辊的两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孔的内部,所述u形立板和所述u形包角板的内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与所述u形辊座相对应的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与所述u形立板固定连接,所述u形立板的一侧均匀开设有与所述u形辊座相对应的第一滑动孔,所述第一滑动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u形辊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远离所述u形辊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u形立板靠近所述转动块的一侧中间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动块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转杆相适配的贯穿滑孔,所述转杆滑动安装于所述贯穿滑孔的内部,所述u形立板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插孔,所述限位插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相适配的固定桩。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辊可以在车辆侧面碰撞时可以发生滚动,从而对对碰撞车辆进行导向,并将碰撞的部分能量转化为带动导向辊转动的能量,从而降低碰撞时造成的损坏,从而转动导向辊可以将车辆导向偏移,从而使车辆偏移出碰撞的方向,有效保护碰撞车辆,第二缓冲弹簧在车辆碰撞导向辊时可以吸收部分碰撞的能量,从而进一步降低碰撞对车辆造成的损害,转杆用于车辆与导向辊发生碰撞u形辊座发生位移时通过对应的u形辊座带动对应的第一滑动块和转动块随之发生位移,而在一组转动块发生位移时带动转杆发生转动,接着由于杠杆原理带动各组转动块、第一滑动块和u形辊座随之发生运动,从而使对应的第二缓冲弹簧被拉伸或者被压缩,从而使得同侧的各组第二缓冲弹簧同时起到对碰撞能量吸收的作用。
8.可选的,所述u形辊座远离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u形立板内部靠近所述滑块的一侧均匀开设有与所述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的内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与滑块的相互配合用于对u形辊座的运动进行导向。
10.可选的,所述第二滑动块靠近所述u形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远离所述第二滑动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滑动孔的内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缓冲弹簧用于在导向辊受到碰撞时吸收部分碰撞的能量,从而进一步减轻碰撞时对车辆造成的损害。
12.可选的,各组所述u形立板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贯穿所述u形立板延伸至所述u形立板的外部,所述调节螺栓远离所述u形立板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块。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螺栓用于在转动时调节各组夹块之间的间距,从而在安装时夹持固定在桥梁的外侧。
14.可选的,所述导向辊的内部填充有细砂层,所述导向辊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橡胶缓冲管。
15.可选的,细砂层可以在导向辊碰撞变形时吸收部分碰撞时的能量,橡胶缓冲管用于在碰撞时对车辆表面进行保护,以减轻碰撞时对车辆造成的损害。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17.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8.本技术通过的设置转杆和转动块,使得车辆与导向辊发生碰撞u形辊座发生位移时通过对应的u形辊座带动对应的第一滑动块和转动块随之发生位移,而在一组转动块发生位移时带动转杆发生转动,接着由于杠杆原理带动各组转动块、第一滑动块和u形辊座随之发生运动,从而使对应的第二缓冲弹簧被拉伸或者被压缩,从而使得同侧的各组第二缓冲弹簧同时起到对碰撞能量吸收的作用,提高吸能效果,降低第二缓冲弹簧受到碰撞后的损坏率。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剖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部结构放大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u形辊座结构侧视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辊座结构剖视图。
24.附图标记说明:1、u形立板;2、u形包角板;3、u形辊座;4、导向辊;5、橡胶缓冲管;6、滑槽;7、滑块;8、第一滑动块;9、第二滑动块;10、第二滑动孔;11、第一缓冲弹簧;12、转动块;13、第二缓冲弹簧;14、第一滑动孔;15、转杆;16、调节螺栓;17、夹块;18、固定桩;19、固定螺栓;20、贯穿滑孔;21、限位插孔;22、细砂层。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用于公路桥梁的安全型防撞设施,包括用于安装在桥梁四面的u形立板1,u形立板1呈中心对称设置有四组,相邻两组u形立板1之间设有用于安装于桥梁四角处的u形包角板2,u形立板1和u形包角板2之间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9,u形包角板2的内部和u形立板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u形辊座3,u形辊座3的内部两侧对称开设有用于供第二滑动块9提供滑动导向的第二滑动孔10。
27.请参照图5,u形辊座3的内部设有用于对碰撞车辆进行导向吸能的导向辊4,导向辊4的内部填充有用形变吸能的细砂层22,导向辊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橡胶缓冲管5。
28.请参照图1和图2,导向辊4的两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块9,第二滑动块9滑动连接于第二滑动孔10的内部,各组u形立板1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在转动时调节各组夹块17之间的间距的调节螺栓16,调节螺栓16贯穿u形立板1延伸至u形立板1的外部,调节螺栓16远离u形立板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桥梁夹持的夹块17,以实现将该装置固定安装在桥梁的外侧。
29.请参照图1和图3,第二滑动块9靠近u形立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在导向辊4受到碰撞时吸收部分碰撞能量的第一缓冲弹簧11,以减轻碰撞时对车辆造成的损害,第一缓冲弹簧11远离第二滑动块9的一端与第二滑动孔10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缓冲弹簧11套设于第二滑动孔10的内部。
30.请参照图1和图4,u形辊座3远离第一滑动块8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用于对u形辊座3移动时进行导向的滑块7,u形立板1内部靠近滑块7的一侧均匀开设有与滑块7相适配的滑槽6,滑块7滑动连接于滑槽6的内部。
31.请参照图1-3,u形立板1和u形包角板2的内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与u形辊座3相对应的用于在车辆碰撞导向辊4时可以吸收部分碰撞能量的第二缓冲弹簧13,从而进一步降低碰撞对车辆造成的损害,第二缓冲弹簧13与u形立板1固定连接。
32.请参照图1-3,u形立板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用于贯穿固定桩18的限位插孔21,限位插孔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相适配的用于植入桥梁四周地面对u形立板1进行固定的固定桩18,使得在固定桩18贯穿限位插孔21插入桥梁四周地下,即可实现对该防撞设施的固定。
33.请参照图1-3,u形立板1的一侧均匀开设有与u形辊座3相对应的用于为第一滑动块8移动进行导向的第一滑动孔14,第一滑动孔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块8,第一滑动块8与u形辊座3固定连接,第一滑动块8远离u形辊座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2,u形立板1靠近转动块12的一侧中间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用于连接各组转动块12的转杆15,转动块12的一侧开设有与转杆15相适配的贯穿滑孔20,转杆15滑动安装于贯穿滑孔20的内部。
34.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
35.在安装时将四组u形立板1分别置于桥梁四面,然后将u形包角板2置于相邻两组u形立板1之间,然后利于固定螺栓19将u形立板1与u形包角板2连接固定,然后转动各组调节螺栓16,使得调节螺栓16带动夹块17相桥梁的一侧运动,直至将桥梁夹持固定住,接着固定桩18贯穿限位插孔21,并将固定桩18植入桥梁周边的地下,从而实现对该装置的安装固定,在车辆向桥梁驶来与导向辊4发生碰撞时,带动导向辊4发生转动,从而对车辆导向,使碰撞车辆偏移碰撞方向,以减轻碰撞对车辆造成的损害,同时碰撞的能量部分转化为供导向辊4
转动的能量,有效降低碰撞时的能量,同时导向辊4在与车辆碰撞时,导向辊4带动第二滑动块9和u形辊座3均向u形立板1的一侧运动,使得第一缓冲弹簧11和滑槽6被压缩,从而吸收部分碰撞能量,进而有效减轻碰撞时对车辆造成的损害,同时在一组导向辊4受到碰撞带动u形辊座3发生位移时会带动对应的第一滑动块8和转动块12同步发生位移,使得而在一组转动块12发生位移时带动转杆15发生转动,接着由于杠杆原理带动各组转动块12、第一滑动块8和u形辊座3随之发生运动,从而使对应的第二缓冲弹簧13被拉伸或者被压缩,从而使得同侧的各组第二缓冲弹簧13同时起到对碰撞能量吸收的作用。
3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