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弯钢玻璃生产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5:59: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模具,涉及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钢玻璃生产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2.弯钢玻璃是通过特定的模具、设备将玻璃加工到软化点,利用冷风将其快速均匀冷却而成,钢化处理后的玻璃其表面形成均匀的压应力,而内部则形成张应力,有效提高了玻璃的抗弯和抗冲击性能,强度达到普通玻璃的4倍。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弯钢玻璃在制作中采用自然冷风进行冷却成型,冷风冷却成型速度慢,效率有限,使得成型后的弯钢玻璃无法快速冷却脱模,影响整体的加工效率;
4.2、弯钢玻璃不同的形状所使用的模具不同,加工不同形状时需要更换不同的模具进行加工,更换模具需要对整个模具的固定以及安装位置重新操作,过程复杂,效率较低,且外模具不能重复使用,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弯钢玻璃生产成型模具,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水冷功能,解决冷却成型速度慢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模具更换过程复杂,资源浪费的问题,以达到简单有效的更换模具,同时对外模具重复利用的效果。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弯钢玻璃生产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冷却装置,所述下模冷却装置上端设置有上模加压装置,所述下模冷却装置内部设置有成型紧固装置;
8.所述下模冷却装置包括有下模,所述下模内部周围固定安装有冷却装置;
9.所述上模加压装置包括有上模,所述上模内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加压装置;
10.所述成型紧固装置包括有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活动安装于下模内部前后两侧,所述紧固装置之间活动安装有成型装置。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模包括有下模外壳,所述下模外壳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下模内腔,所述下模外壳上表面左上角以及右下角固定安装有定位柱。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有水冷管,所述水冷管固定安装于下模内腔内表面,所述水冷管左侧出入水口固定安装有水冷接口,所述水冷接口左端固定套接有水冷阀。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模包括有上模外壳,所述上模外壳下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上模内腔,所述上模外壳下表面且与定位柱对应位置开设有定位孔,所述上模外壳上表面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上模伸缩柱。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压装置包括有上模块,所述上模块螺纹套接于上模内腔上表面,所述上模块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上型腔,所述上型腔内部
活动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上表面螺纹套接有加压伸缩柱。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成型装置包括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固定安装于下模内腔下表面中心位置,所述固定底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分离下模块,所述分离下模块内部开设有下型腔,所述分离下模块左右两侧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侧板,所述固定侧板表面螺纹套接有固定螺栓。
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紧固装置包括有紧固压板,所述紧固压板活动安装于分离下模块前后表面,所述紧固压板外表面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活动套筒,所述活动套筒内部活动安装有紧固螺栓。
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8.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弯钢玻璃生产成型模具,该实用新型增加冷却装置,当加压伸缩柱带动压板对整个弯钢玻璃加压成型后,打开水冷阀,将外界水冷设备接入水冷接口,冷水通过水冷接口进入水冷管对下模内部以及成型的玻璃进行冷却,内部直接水冷相对于外界风冷来说冷却速率更快,使得整个玻璃能够快速冷却成型,节省冷却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19.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弯钢玻璃生产成型模具,该实用新型增加成型装置以及加压装置,加压装置中的上模块以及压板均可进行更换,需要进行加工不同形状的玻璃时,通过拧松固定螺栓将整个分离下模块进行更换,同时更换相应的上模块以及压板,使得模具的更换更加简单,且更换过程只需要更换内部的型腔部分,并不需要对全部的模具进行更换,使得带有冷却装置的外模具可重复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2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弯钢玻璃生产成型模具,该实用新型增加紧固装置以及分离下模块,分离下模块为可分离的两部分,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带动紧固压板将其固定,当整个弯钢玻璃加压成型后,通过松动紧固螺栓使得分离下模块之间距离增大,取出成型的弯钢玻璃,完成脱模,从而使得成型冷却后玻璃的脱模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下模冷却装置;11、下模;12、冷却装置;111、下模外壳;112、下模内腔;113、定位柱;121、水冷接口;122、水冷阀;123、水冷管;
26.2、上模加压装置;21、上模;22、加压装置;211、上模外壳;212、上模内腔;213、定位孔;214、上模伸缩柱;221、上模块;222、上型腔;223、压板;224、加压伸缩柱;
27.3、成型紧固装置;31、紧固装置;32、成型装置;311、紧固压板;312、活动套筒;313、紧固螺栓;321、固定底座;322、固定侧板;323、固定螺栓;324、分离下模块;325、下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9.实施例1
30.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弯钢玻璃生产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冷却装置1,下模冷却装置1上端设置有上模加压装置2,下模冷却装置1内部设置有成型紧固装置3。
31.在本实施例中,下模冷却装置1负责成型后的冷却,上模加压装置2用于加压成型,成型紧固装置3用于玻璃的成型以及模具更换。
32.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成型紧固装置3包括有紧固装置31,紧固装置31活动安装于下模11内部前后两侧,紧固装置31之间活动安装有成型装置32,紧固装置31包括有紧固压板311,紧固压板311活动安装于分离下模块324前后表面,紧固压板311外表面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活动套筒312,活动套筒312内部活动安装有紧固螺栓313,分离下模块324为可分离的两部分,之间通过紧固螺栓313带动紧固压板311将其固定,当整个弯钢玻璃加压成型后,通过松动紧固螺栓313使得分离下模块324之间距离增大,取出成型的弯钢玻璃,完成脱模,从而使得成型冷却后玻璃的脱模更加便捷。
33.实施例2
34.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下模冷却装置1包括有下模11,下模11内部周围固定安装有冷却装置12,下模11包括有下模外壳111,下模外壳111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下模内腔112,下模外壳111上表面左上角以及右下角固定安装有定位柱113,冷却装置12包括有水冷管123,水冷管123固定安装于下模内腔112内表面,水冷管123左侧出入水口固定安装有水冷接口121,水冷接口121左端固定套接有水冷阀122,当加压伸缩柱224带动压板223对整个弯钢玻璃加压成型后,打开水冷阀122,将外界水冷设备接入水冷接口121,冷水通过水冷接口121进入水冷管123对下模11内部以及成型的玻璃进行冷却,内部直接水冷相对于外界风冷来说冷却速率更快,从而使得整个玻璃能够快速冷却成型,节省冷却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35.实施例3
36.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上模加压装置2包括有上模21,上模21内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加压装置22,上模21包括有上模外壳211,上模外壳211下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上模内腔212,上模外壳211下表面且与定位柱113对应位置开设有定位孔213,上模外壳211上表面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上模伸缩柱214,加压装置22包括有上模块221,上模块221螺纹套接于上模内腔212上表面,上模块221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上型腔222,上型腔222内部活动安装有压板223,压板223上表面螺纹套接有加压伸缩柱224,成型装置32包括有固定底座321,固定底座321固定安装于下模内腔112下表面中心位置,固定底座32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分离下模块324,分离下模块324内部开设有下型腔325,分离下模块324左右两侧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侧板322,固定侧板322表面螺纹套接有固定螺栓323,加压装置22中的上模块221以及压板223均可进行更换,需要进行加工不同形状的玻璃时,通过拧松固定螺栓323将整个分离下模块324进行更换,同时更换相应的上模块221以及压板223,使得模具的更换更加简单,且更换过程只需要更换内部的型腔部分,并不需要对全部的模具进行更换,使得带有冷却装置12的外模具可重复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37.下面具体说一下该弯钢玻璃生产成型模具的工作原理。
38.如图1-4所示,当加压伸缩柱224带动压板223对整个弯钢玻璃加压成型后,打开水冷阀122,将外界水冷设备接入水冷接口121,冷水通过水冷接口121进入水冷管123对下模
11内部以及成型的玻璃进行冷却,分离下模块324为可分离的两部分,之间通过紧固螺栓313带动紧固压板311将其固定,当整个弯钢玻璃加压成型后,通过松动紧固螺栓313使得分离下模块324之间距离增大,取出成型的弯钢玻璃,完成脱模,上模块221以及压板223均可进行更换,需要进行加工不同形状的玻璃时,通过拧松固定螺栓323将整个分离下模块324进行更换,同时更换相应的上模块221以及压板223。
39.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