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方壳电芯自动对中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1:45: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动力文型铝壳电池的电动对中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方壳电芯自动对中机构。


背景技术:

2.在全球重点发展电动车、储能电池等新能源产业的今天,锂电池做为公认的理想储能元件,得到了更高的关注。无论是从国家能源安全,还是从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锂电池作为汽车新能源,都将是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由于市场需要,电池模组自动化生产也得到了空前的飞越,手工作业方式无法满足新能源行业的高速发展的需求,而且人工作业的方式在对产品的质量与生产效率以及成本都有重要影响,广阔的市场需求及严格的质量要求对新能源行业的质量控制及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方型电芯进行对中定位,传统方式同时人工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对中测量,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同时也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壳电芯自动对中机构,对电芯和端板进行对中。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案实现:提供一种方壳电芯自动对中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滑轨,两条所述滑轨的后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转接板,两条所述滑轨的前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转接板,所述安装板中部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通过销轴设置有同步连杆机构,所述同步连杆机构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转接板和所述第二转接板上,所述第二转接板中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宽度调节螺杆,所述第一宽度调节螺杆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夹紧电芯的气缸,所述第一宽度调节螺杆的前端穿出所述第二转接板;所述第一转接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模组对中板,所述第二转接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模组对中板,所述第一模组对中板的内侧设置有对电芯和端板进行对中的第一模组对中组件,所述第二模组对中板的内侧设置有对电芯和端板进行对中的第二模组对中组件。
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气缸通过气缸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同步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销轴安装在所述安装块上;所述第二转接板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同步连杆机构相配合的第一铰接块,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块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转接板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同步连杆机构相配合的第二铰接块,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块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
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接板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二转接板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第二导向块。
8.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组对中组件包括两块浮动板、一块电芯对中电木和模组切换块,所述电芯对中电木和所述模组切换块设置在两块所述浮动板之间,所述浮动板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浮动板来回移动的浮动组件。
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浮动组件包括第二宽度调节螺杆,所述第二宽度调节螺杆一端设置在所述浮动板上,所述第二宽度调节螺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一模组对中板,所述第二宽度调节螺杆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宽度调节螺杆相配合的导向轴。
1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模组对中组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模组对中组件结构相同。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壳电芯自动对中机构,对端板和电芯进行对中,同时可以根据安装和拆卸模组切换块的方式来实现对不同长度的电芯模组以及前后两块端板的的对中,同时通过第二宽度调节螺杆可以对不同长度的端板进行对中,使之满足端板与电芯的宽度差,使用电芯对中电木,可有效防止电芯导电,通过气缸带动同步连杆机构,实现两边同时夹紧,可消除单边对中电芯所造成的误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难度低,能够对模组内的端板和电芯进行对中。
附图说明
12.图1是一种方壳电芯自动对中机构的立体图。
13.图2是一种方壳电芯自动对中机构使用时的仰视图。
14.图3是图1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6.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壳电芯自动对中机构,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滑轨11,两条所述滑轨11的后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转接板12,两条所述滑轨11的前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转接板13,所述安装板1中部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安装块14,所述安装块14的顶部通过销轴设置有同步连杆机构2,所述同步连杆机构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转接板12和所述第二转接板13上,所述第二转接板13中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宽度调节螺杆16,所述第一宽度调节螺杆16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夹紧电芯的气缸17,所述第一宽度调节螺杆16的前端穿出所述第二转接板13;所述第一转接板1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模组对中板31,所述第二转接板1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模组对中板32,所述第一模组对中板31的内侧设置有对电芯和端板进行对中的第一模组对中组件4,所述第二模组对中板32的内侧设置有对电芯和端板进行对中的第二模组对中组件5,通过气缸17带动第二转接板13移动,同时通过同步连杆机构2带动第一转接板12移动,从而通过第一模组对中组件4和第二模组对中组件5实现对电芯和端板的对中。
17.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述气缸17通过气缸安装座18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上。
18.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2,所述同步连杆机构2包括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和第三连接杆23,所述第二连接杆22通过销轴安装在所述安装块14上;所述第二转接板13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同步连杆机构2相配合的第一铰接块61,所述第一连接杆21的一端与所述
第一铰接块61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2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转接板12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同步连杆机构2相配合的第二铰接块62,所述第三连接杆2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块62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22的另一端铰接。
19.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一转接板12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滑轨11相配合的第一导向块63,所述第二转接板13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滑轨11相配合的第二导向块64,第一导向块63和第二导向块64在滑轨11上滑动,辅助同步连杆机构2的移动。
20.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所述第一模组对中组件4包括两块浮动板41、一块电芯对中电木42和模组切换块43,所述电芯对中电木42和所述模组切换块43设置在两块所述浮动板41之间,所述浮动板4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浮动板41来回移动的浮动组件7。
21.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浮动组件7包括第二宽度调节螺杆71,所述第二宽度调节螺杆71一端设置在所述浮动板41上,所述第二宽度调节螺杆71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一模组对中板31,所述第二宽度调节螺杆71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宽度调节螺杆71相配合的导向轴72。
22.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所述第二模组对中组件5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模组对中组件4结构相同。
2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工作原理:将装置安装在机械手上,通过气缸17拉动第二转接板13前后移动,通过同步连杆机构2同时带动第一转接板12前后移动,通过滑轨11与第一导向块63和第二导向块64的配合,增加第一转接板12和第二转接板13移动时的稳定性,同时当需要根据模组的实际宽度来调节第一宽度调节螺杆16,控制气缸17回收时刚好与模组的实际宽度相同,通过气缸17拉动第二转接板13往内侧回收,通过同步连杆机构2带动第一转接板12往内侧同步回收,对电芯和端板进行对中。
24.当模组内电芯的数量增多过电芯的长度增加导致模组的长度发生变化时,将位于右侧的浮动板41拆下,安装与新的模组长度相对应的模组切换块43,使安装后的第一模组对中组件4和第二模组对中组件5的长度与新的模组长度相对应,对新的模组进行对中。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