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材料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1:29: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建筑材料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2.在很多建筑建设中,楼房防火等级被放在重中之重,特别是在高度楼层上,防火材料要求非常严格,楼房的烟道,厨墙,锅炉烟道,易燃区都要采用防火材料隔离,防火材料压制成所需要的形状过程中,传统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低设备操作复杂,不能够送板、出板、输送,震料和压制等全自动化,需要大量人工协同生产,劳动强度较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不适合持续批量生产,而且受人工技能影响,产品质量波动大,尺寸偏差大,不能根据不同工件形态的需要灵活更换模具并且不易维护,因此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材料生产设备,包括底板上料机构1,所述底板上料机构1的前侧设置有上料传送带2,所述底板上料机构1的右侧设置进料传送带3,所述进料传送带3的右端设置有压制机构4,所述压制机构4包括压制支撑架,所述压制支撑架的左侧内设置有装料装置,所述压制支撑架的右侧内设置有模具装置,所述模具装置的下侧设置有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内贯穿设置有震动装置,所述压制机构4的右侧设置有输出传送带5,所述输出传送带5的右端设置有中转机构6,所述中转机构6的前侧设置有下料传送带7,所述下料传送带7的左侧设置有托板上料机构8,所述托板上料机构8的左侧设置有转角转送带9。
4.优选的,所述装料装置包括装料支撑架20,所述装料支撑架20的上部贯穿垂直设置有装料料斗21,所述装料支撑架20的左侧面水平活动设置有装料轴22,所述装料轴22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装料第一连接板23,两根所述装料第一连接板23的中部分别活动设置有装料液压推杆24,两个所述装料液压推杆24的后端分别设置在所述装料支撑架20的右侧内壁上,两根所述装料第一连接板23的底部分别活动设置有装料第二连接板25,两根所述装料第二连接板25的右端水平活动设置有装料盒26,所述装料盒26的前后侧面分别通过装料滑轮活动设置在所述装料支撑架20的前后内部上,所述装料盒26的底部设置有装料固定板27;所述装料固定板27的上表面前后对称设置有装料定位条,所述装料定位条用于定位所述装料盒26移动时的位置,所述装料盒26内水平设置有装料搅料轴,所述装料搅料轴的前端贯穿所述装料盒26前侧面,所述装料盒26的左侧面水平设置有装料电机,所述装料电机的转轴通过装料链条与所述装料搅料轴的前端活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模具装置包括模具导向柱30,所述模具导向柱30共有四根分别贯穿垂直设置在压制支撑架的前后框架上,所述压制支撑架右端的顶部水平设置有模具承重板31,所述模具承重板31的中部垂直贯穿设置有模具第一液压缸32,所述模具第一液压缸32的上工作端水平设置有模具固定架33,所述模具固定架33的前后端分别垂直设置有模具连接杆34,两根所述模具连接杆34的底端水平设置有下模具35,所述下模具35的前后端分别
与所述四根所述模具导向柱30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模具固定架33的前后侧面分别垂直设置有模具固定板36,两块所述模具固定板36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下模具35的前后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模具第一液压缸32的左右侧分别垂直贯穿设置有模具第二液压缸37,两个所述模具第二液压缸37的工作端设置有模具安装架38,所述模具安装架38的前后端分别与四根所述模具导向柱30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模具安装架38的下表面水平设置有上压模具39。
6.优选的,所述震动装置包括震动固定板40,所述震动固定板40的上表面水平设置有多条震动支撑板41,所述震动固定板40的后侧设置有震动电机42,所述震动固定板40的下表面设置有震动箱43,所述震动箱43的转轴通过震动传送带与所述震动电机42的转轴活动连接,所述震动固定板40下面的左右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二缓冲模组和第一缓冲模组,所述第一缓冲模组包括缓冲固定架44,所述缓冲固定架44的上面垂直设置有多个橡胶柱45,所述多个橡胶柱45中的每一个分别贯穿垂直活动设置有缓冲轴,每一所述缓冲轴的上端分别设置在所述震动固定板40的下面,每一个所述缓冲轴的下端分别活动贯穿所述缓冲固定架44内,每一个所述缓冲轴的下端分别贯穿活动设置缓冲弹簧46,所述第二缓冲模组和所述第一缓冲模组的结构相同。
7.优选的,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提升固定架50,所述提升固定架50的右侧面水平设置有提升电机51,所述提升固定架50的左侧边水平贯穿活动设置有提升轴52,所述提升电机51的转轴通过提升第一链条与所述提升轴52的活动连接,所述提升轴52的前后端分别贯穿设置有提升第一齿轮53,所述提升固定架50右端的前后侧边分别活动设置提升第二齿轮,两个所述提升第二齿轮与两个所述提升第一齿轮53分别通过提升第二链条54活动连接,所述提升固定架50的前后侧面分别对称垂直设置有提升导向柱55,所述提升固定架50下面的四角分别垂直设置有提升气缸56,四个所述提升气缸56的底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压制支撑架内的底部上。
8.优选的,所述中转机构6包括中转固定架60,所述中转固定架60顶部的左右侧边分别水平设置有中转第一直线导轨61和中转第二直线导轨62,所述中转第二直线导轨62的左侧设置有中转第一齿条63,所述中转第一直线导轨61和所述中转第二直线导轨62的滑块上水平设置有中转定位架64,所述中转定位架64的前后侧边分别水平设置有中转第三直线导轨65,所述中转定位架64的中部水平设置有中转第二齿条66,所述中转定位架64的右端垂直贯穿设置有中转第一伺服电机67,所述中转第一私服电机的转轴与所述中转第一齿条63活动连接,两根所述中转第三直线导轨65的滑块上水平设置有中转固定板,所述中转固定板的左侧边垂直贯穿设置有中转第二伺服电机68,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转轴与所述中转第二齿条66活动连接,所述中转固定板的中部垂直贯穿设置有中转第一气缸69,所述中转第一气缸69的左右侧边分别垂直对称贯穿活动设置有中转导向柱,所述中转第一气缸69的工作端和四根所述中转导向柱的下端水平设置有中转夹爪装置。
9.优选的,所述中转夹爪装置包括夹爪固定架70,所述夹爪固定架70下面的左右侧边分别水平设置有夹爪直线导轨71,两根所述夹爪直线导轨71中部的滑块上设置有夹爪第一夹板72,两根所述夹爪直线导轨71的前端滑块上设置有第一夹爪模组,所述第一夹爪模组包括第一夹爪固定架7370,所述第一夹爪固定架7370的前端面设置有夹爪第二夹板74,所述第一夹爪固定架7370的后端贯穿活动设置有夹爪第三夹板75,所述夹爪第三夹板75顶部的左右端分别设置在两根所述夹爪直线导轨71的滑块上,两根所述夹爪直线导轨71的后
端滑块上设置有第二夹爪模组,所述第二夹爪模组和所述第一夹爪模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夹爪模组和所述第二夹爪模组的前后内壁上分别通过夹爪气缸76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托板上料机构8包括托板支撑架80,所述托板支撑架80上面的前后侧边分别设置有链条固定架81,两个所述链条固定架81的左端水平贯穿活动设置有托板传动轴82,两个所述链条固定架81的右端分别活动设置有托板齿轮,两个所述托板齿轮分别通过托板链条与所述托板传动轴82的前后端活动连接,所述托板支撑架80的左侧面设置有托板电机83,所述托板电机83通过托板第二链条与所述托板传动轴82的中部活动连接,所述托板支撑架80的前后侧面分别设置有多个托板轴承座84,两组所述多个托板轴承座84分别贯穿活动设置有托板第二轴85,两根所述托板第二轴85的中部分别设置有托板固定板86,所述托板支撑架80右侧面的前后端分别活动设置有托板第一气缸87,两个所述托板第一气缸87的工作端分别与两根所述托板第二轴85的左端活动连接,所述托板支撑架80左端的中部垂直贯穿设置有托板第二气缸,所述托板第二气缸的工作端水平设置有托板顶板88,所述托板支撑架80左端的上面设置有托板保持架89。
11.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固定架90,所述输送固定架90的左端水平活动设置有输送轴91,所述输送固定架90右端的前后侧边分别活动设置有输送齿轮,两个所述输送齿轮分别通过输送链条97活动连接,所述输送固定架90的左侧面水平设置有输送电机92,所述输送电机92的转轴通过输送第二链条与所述输送轴91的中部活动连接,所述输送固定架90的左侧边水平设置有输送固定板93,所述输送固定架90后侧面的内壁水平贯穿设置有输送气缸96,所述输送气缸96的工作端水平设置有输送定位板95,所述输送定位板95的左右端分别设置有输送导向轴94,两根所述输送导向轴94的前端分别贯穿活动设置在所述输送固定架90的后侧面,所述输送固定架90的上面设置有升降装置。
12.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导向柱98,所述升降导向柱98共有四根分别设置在所述输送固定架90的上,四根所述升降导向柱98的顶端设置有升降支撑架99,所述升降支撑架99的前侧边水平活动设置有升降轴,所述升降支撑架99后端的左右侧边分别活动设置有升降传动齿轮,两个所述升降传动齿轮分别通过升降第一链条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支撑架99前端的内壁上水平设置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转轴通过升降第二链条与所述升降轴的左端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支撑架99底部的中部左右对称垂直设置有升降气缸100,两个所述升降气缸100的底部分别设置在所述输送固定架90上。
13.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底板上料机构能调节适应不同底板宽度,并调整方向位置自动上料,压制机构适应性强、能耗低和噪音小,中转机构转移工件不脱落,托板上料机构自动储料和上料,能够稳定进行自动上料,减少人工操作的步骤,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高,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装置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震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提升装置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中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中转夹爪装置结构示意图;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托板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22.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所示标记:底板上料机构1、上料传送带2、进料传送带3、压制机构4、输出传送带5、中转机构6、下料传送带7、托板上料机构8、转角转送带9、装料支撑架20、装料料斗21、装料轴22、装料第一连接板23、装料液压推杆24、装料第二连接板25、装料盒26、装料固定板27、模具导向柱30、模具承重板31、第一液压缸32、模具固定架33、模具连接杆34、下模具35、模具固定板36、模具第二液压缸37、模具安装架38、上压模具39、震动固定板40、多条震动支撑板41、震动电机42、震动箱43、缓冲固定架44、多个橡胶柱45、缓冲弹簧46、提升固定架50、提升电机51、提升轴52、提升第一齿轮53、提升第二链条54、提升导向柱55、提升气缸56、中转固定架60、中转第一直线导轨61、中转第二直线导轨62、中转第一齿条63、中转定位架64、中转第三直线导轨65、中转第二齿条66、中转第一伺服电机67、中转第二伺服电机68、中转第一气缸69、夹爪固定架70、夹爪直线导轨71、夹爪第一夹板72、第一夹爪固定架73、夹爪第二夹板74、夹爪第三夹板75、夹爪气缸76、托板支撑架80、链条固定架81、托板传动轴82、托板电机83、多个托板轴承座84、托板第二轴85、托板固定板86、托板第一气缸87、托板顶板88、托板保持架89、输送固定架90、输送轴91、输送电机92、输送固定板93、输送导向轴94、输送定位板95、输送气缸96、输送链条97、升降导向柱98、升降支撑架99、升降气缸100、升降轴101、升降第一链条102、升降电机103。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6.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7.优选的,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材料生产设备,包括底板上料机构1,所述底板上料机构1的前侧设置有上料传送带2,所述底板上料机构1的右侧设置进料传送带3,所述进料传送带3的右端设置有压制机构4,所述压制机构4包括压制支撑架,所述压制支撑架的左侧内设置有装料装置,所述压制支撑架的右侧内设置有模具装置,所述模具装置的下侧设置有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内贯穿设置有震动装置,所述压制机构4的右侧设置有输出传送带5,所述输出传送带5的右端设置有中转机构6,所述中转机构6的前侧设置有下料传送带
7,所述下料传送带7的左侧设置有托板上料机构8,所述托板上料机构8的左侧设置有转角转送带9,能够稳定进行自动上料,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持续稳定大批量生产。
28.优选的,如图2至图5所示,为了提高将料压制成工件的速度,能够送板、出板、震动料和压制自动化,设置有压制机构4,料经过装料料斗21导向落入装料盒26内,然后装料电机转动带动装料搅料轴转动,装料搅料轴上的搅料棒对料进行翻搅,使料更蓬松不结团,然后两个装料液压推杆24推动装料盒26在装料固定板27上向右移动,使装料盒26离开装料固定板27到下模具35上,将料漏到下模具35内的槽内,然后回到初始位置,此时震动电机42带动震动箱43震动,震动下模具35内的料更加紧凑,压制的工件无空隙,震动装置中的多个橡胶柱45和缓冲弹簧46吸收向压制支撑架传递的震动力,从而延长了压制机构4中的框架使用寿命,同时两个模具第二液压缸37推动上压模具39下降,将下模具35内的料压制成块,完成后震动装置停止,两个模具第二液压缸37收缩带动上压模具39上升,第一液压缸32收缩带动下模具35上升脱离压制成块的工件,四个提升气缸56推动提升固定架50将底板顶起,然后提升电机51转动带动两条提升第二链条54转动,将底板向右移动,上压模具39和下模具35可以根据需要压制的工件形态进行灵活更换相应模具,模具第一液压缸32和两个模具第二液压缸37可以根据实际工件需要压制的压力,进行无级调节具有适应性强、无冲击、能耗低、发热少和噪音小,提升装置实现底板的自动输入和输出。
29.优选的,如图6至图7所示,为了能自动将工件转移至下个工位,在移动时减小工件损伤,不使工件脱落,设置有中转机构6,中转第一伺服电机67转轴上的齿轮和中转第一齿条63啮合配合,使中转第一伺服电机67转动带动中转定位架64向后移动,然后中转第二伺服电机68转动与中转第二齿条66配合,使中转固定板向左移动,当中转夹爪装置移动到工件上面时,中转第一气缸69推动中转夹爪装置下降到工件上,然后夹爪气缸76收缩带动第一夹爪模组和第二夹爪模组在两根夹爪直线导轨71上滑动合拢,在合拢的过程中,第一夹爪固定架7370推动夹爪第二夹板74移动,使每一块夹板分隔工件并均匀夹住工件,在夹紧工件不脱落的同时减少工件损伤。
30.优选的,如图8所示,为了能自动上料托板不需要人工干预,来提升高生产效率,设置有托板上料机构8,当需要将托板储存起来时,托板第二气缸推动托板顶板88上升将托板托起,两个托板第一气缸87推动带动两根托板第二轴85转动,然后带动两根托板第二轴85上的托板固定板86向内翻转,支撑起托板两侧中部,然后托板第二气缸收缩带动托板顶板88下降,当下块托板输送进来时再次推动,带动托板顶板88上升将托板顶起来,托板在顶起上层的托板时,两个托板第一气缸87收缩带动托板固定板86向外翻转,当托板第二气缸将托板顶到托板固定板86可以支撑的位置时,两个托板第一气缸87再次收缩带动托板固定板86将托板支撑住,最终实现不需要人工干预将托板一块一块堆积起来;
31.当需要托板上料时,托板第二气缸推动托板上升,两个托板第一气缸87收缩带动托板固定板86向外翻转松开托板,当托板下降到第二块时,两个托板第一气缸87再次推动带动托板固定板86再次向内翻转将第二块托板支撑住,托板第二气缸继续下降,使最底层的托板下降落到两条托板链条上,此时托板电机83转动带动两条托板链条转动,将托板向右移动,最终实现无人干预情况下自动托板储料,自动托板上料,从而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32.优选的,如图9所示,为了能让底板自动上料时转换方向并定位好方向位置,设置
有底板上料机构1,升降电机103转动带动升降轴101转动,升降轴101转动带动两条升降第一链条102转动,两条升降第一链条102转动将底板带动向后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输送固定板93用于定位底板不偏移位置,可以根据不同底板宽度,通过输送气缸96伸缩带动输送定位板95,从而调整输送定位板95的位置,来定位不同宽度底板的位置,使不同宽度底板始终能居中,升降气缸100收缩带动升降支撑架99下降,使底板落到两条输送链条97上,输送电机92转动带动输送轴91转动,输送轴91转动带动两条输送链条97转动,带动底板向右移动。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底板通过上料传送带输送到底板上料机构,同时转角传送带将托板输送至托板上料机构内,托板上料机构在将托板储存起来,底板上料机构根据底板的宽度调整输送定位板的位置,然后将底板输送到进料传送带,进料传送带在将底板输送到压制机构内,提升装置将底板输送至震动装置上,然后装料装置将料装入模具装置内,震动装置将模具装置内的料进行震动的同时,模具装置进行压制成工件,完成后震动装置停止,模具装置脱模离开,提升装置再次升起,顶起底板将底板输送至输出传送带上,输出传送带将底板输送至中转机构工作范围内时停止,此时托板上料机构将托板输送至下料传送带上,同时中转机构将底板上的工件夹起,然后转移至下料传送带上的托板上,下料传送带7带将托板输送至下个工位。
3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