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全自动造型机压实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0:33: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造型机压实机构。


背景技术:

2.造型机是用于制造砂型的铸造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填砂,将松散的型砂填充在砂箱中;紧实型砂,通过震实、压实、震压、射压等不同方法使砂箱中松散的型砂紧实,使型砂在搬运和浇注等过程中具备足够的强度;起模,利用不同机构将模样从紧实后的砂型中取出。目前,在砂箱或砂框的压实结构大多数采用同一水平压板进行型砂的紧实操作,这种结构针对高体模具时,往往会出现挤压不均,对于中部靠近模具区域的型砂过度挤压,对于外侧区域的型砂压实强度不够,导致整体结构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造型机压实机构,有助于解决现有结构对型砂挤压不均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5.一种全自动造型机压实机构,包括上下开口的砂框,砂框下方设有纵向间隔设置的活动板和固定板,所述砂框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竖直的导杆,所述活动板可纵向移动套设在所述导杆上,所述砂框底部开口处设有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为设于所述第二压板外侧的环状板体结构,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与活动板之间设有托板,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底部分别通过第一推杆及第二推杆与所述托板连接,且所述第二推杆上设有弹性件;
6.其中,所述固定板与活动板之间设有升降驱动件,所述升降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活动板沿所述导杆往复移动,所述活动板与托板之间设有托板驱动件,所述托板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托板,并带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进行纵向往复移动,自由状态下,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齐平设置,共同构成一水平组合压板结构。
7.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板内侧壁与第二压板外侧壁之间贴合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板底部内侧边缘处设有第一延伸挡板,所述第一延伸挡板为竖直板体结构。
9.优选的,所述第二压板底部外侧边缘处设有第二延伸挡板,所述第二延伸挡板为竖直板体结构。
10.优选的,所述升降驱动件和托板驱动件为液压缸。
1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砂框底部开口设置内外设置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形成分体式压板结构,能够针对高体模具对位于砂框内的型砂进行分区独立挤压,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来连接托板与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并在第二推杆上设置弹性件,这使得托板一次纵向移动过程能够同步实施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的挤压动作,并借助弹性件,
能够产生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之间的行程差,从而使得型砂内外区域能够进行充分紧实,实现压板挤压均匀的效果,后期利用二次或多次补砂紧实进而丰满型砂完整结构,有助于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实施例中全自动造型机压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砂矿填充型砂状态示意图;
16.图4为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错位紧实型砂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标注:1-砂框;11-连接杆;2-第一压板;21-第一推杆;22-第一延伸挡边;3-第二压板;31-第二推杆;32-弹簧;33-第二延伸挡板;4-活动板;5-托板油缸;6-托板;7-升降油缸;8-固定板;9-导杆;10-模具;20-型砂。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1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两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1.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全自动造型机压实机构,包括砂框1、第一压板2、第二压板3、活动板4、托板驱动件、托板6、升降驱动件、固定板8和导杆9。
22.其中,砂框1为上下开口的框体结构,其内部空腔用于容纳型砂20,本实施例中的砂框1为下砂框,其顶部边框用于与中框抵接。
23.第一压板2和第二压板3水平设于砂框1底部开口处,且两者顶为水平面,且自由状态下相互齐平设置。具体的,第一压板2为环状框体结构,其设置于第二压板3外侧,第一压板2外侧轮廓与砂框1的内部空腔横截面轮廓相适配,两者相互贴合,第一压板2底部均匀分布有竖直的第一推杆11,第一推杆11底部与水平设置的托板6固定连接。
24.第二压板3为水平板体结构,设于砂框1底部开口中心位置,当砂框1顶部与中框贴合后,第二压板3位于模具正下方区域,第二压板3底部均匀分布有第二推杆31,第二推杆31为竖直杆体结构,第二推杆31底部与托板6之间设置有弹性件,该弹性佳具体采用弹簧32,弹簧32能够进行纵向伸缩延展,自由状态下,第二推杆31与弹簧32的组合长度等于第一推杆21的长度,因此,自由状态下,第一压板2与第二压板3顶面能够保持齐平。其中,弹簧32的
弹性强度根据生产需求,可选择不同规格,以满足不同挤压强度的需求。
2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压板2内侧壁与第二压板3外侧壁之间贴合连接,并能够相互发生纵向错位滑动。所述第一压板2底部内侧边缘处设有第一延伸挡板22,所述第一延伸挡板22为竖直板体结构。所述第二压板3底部外侧边缘处设有第二延伸挡板33,所述第二延伸挡板33为竖直板体结构。并且,第一延伸挡板22的内侧壁与第二延伸挡板33的外侧壁贴合设置,两者能够发生纵向错位滑动,这使得第一压板2和第二压板3存在纵向错位时,两者之间的间隙仍然可以保持一定的密封效果,防止位于上方的型砂20从该处向下泄漏。
26.活动板4为水平板体结构,设置于砂框1下方,砂框1底部外侧通过多个竖直的连接杆11与活动板4连接固定,活动板4外侧设有多个用于与导杆9相适配连接通孔。
27.托板6位于活动板4与砂框1之间,托板6为水平板体结构,其底部通过托板驱动件与活动板4连接,托板驱动件具体采用托板油缸5,托板油缸5固设在活动板4上,托板油缸5的活塞竖直朝上设置,其顶端与托板6固定连接,多个托板油缸5均布在托板6下方,托板油缸5通过活塞的伸缩,能够带动托板6进行纵向移动,并利用第一推杆21、第二推杆31及弹簧32分别推动第一压板2和第二压板3进行纵向移动,进而能够对位于上方砂框1内的型砂20进行挤压紧实操作。
28.固定板8水平设置于活动板4下方,两者间隔设置,固定板8外侧设有多个竖直的导杆9,导杆9穿设过活动板4上的通孔,固定板8中心位置固设有升降驱动件,升降驱动件具体为竖直设置的升降油缸7,升降油缸7的活塞竖直朝上,其顶端与活动板4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升降油缸7通过活塞的伸缩,能够带动活动板4沿导杆9进行稳定的纵向往复移动,进而带动砂框1及托板6、第一压板2和第二压板3等组合结构进行纵向移动。
29.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图3和图4,中框连同模具10一起移动至砂框1正上方,升降油缸7驱动活动板4上升,从而使得砂框1顶部与中框抵靠,此时,模具10位于第二压板3的正上方,砂框1内部空腔借助射砂机构填充型砂20,由于模具10为高体模具,模具10下方区域的型砂20与外侧区域的型砂20存在明显高度差,传统压实结构操作后容易造成内紧外松的现象,本实施例中,托板油缸5驱动托板6上升,第一阶段,借助第一推杆21和第二推杆31使得第一压板2和第二压板3同步上升,对上方的型砂20进行内外侧同步挤压,当托板6继续上升时,进入第二阶段,由于弹簧32自身弹力特性,其受到足够的压力时,会将压力转化为弹性势能,此状态下,第二压板3停止上升,并始终保持对上方中心区域的型砂20施加一个挤压力,而第一压板2继续上升,对上方外侧区域的型砂20进一步挤压,使得该区域的型砂20能够得到足够压实强度,如图4所示,第一压板2与第二压板3之间发生错位,第一延伸挡板22和第二延伸挡板33协同作用,起到密封防泄漏的效果,随后,托板油缸5驱动托板6及第一压板2和第二压板3下降,对砂框1内部间隙进行二次补砂,并再次进行压实操作,循环操作,直至第一压板2和第二压板3在压实后顶面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使得型砂20能够得到充分均匀的压实操作,形成完整结实的型砂结构。
30.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