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复合材料桨叶后缘和桨尖后缘磕伤修理方法与流程

2022-02-20 20:56: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旋翼桨叶修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复合材料桨叶后缘和桨尖后缘磕伤修理方法。


背景技术:

2.由于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以及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复合材料桨叶已被越来越多的直升机采用。复合材料桨叶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损伤,特别是桨叶后缘和桨尖后缘部位,由于结构本身偏薄弱,桨叶在搬运和安装拆卸过程中经常被磕伤。这类损伤为可修复损伤,为了节约成本,同时保证飞机飞行安全,必须采取合理的修理方法对桨叶进行修理。
3.目前已有的复合材料蒙皮损伤修理方法主要采用梯度搭接修补,但是该修理方法实施过程复杂,对蒙皮损伤区域修理成梯度形状过程中,由于蒙皮较薄,层间不易剥离,容易将完好蒙皮划伤,并且该方法需要剔除蒙皮面积偏大。另外,梯度搭接修理使用的是预浸料 胶膜,需要中温固化(120℃左右),外场不具备实施条件,并且该固化温度与桨叶模压固化温度接近,会对桨叶非损伤区域强度造成一定影响。
4.因此需要一种简易的修理方式,操作简单,固化温度低,可以实现外场修理,并且可以保证飞行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桨叶后缘和桨尖后缘磕伤修理方法,采用低温固化,操作简单,修理过程不会对桨叶带来二次损伤,并且可以保证飞行使用安全,为直升机桨叶损伤提供一种可靠、简易的外场修理手段,延长了桨叶使用寿命,降低了直升机的使用和维护成本。
6.一种复合材料桨叶后缘和桨尖后缘磕伤修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判断损伤类型为桨叶后缘或桨尖后缘磕伤;
7.步骤二:打磨损伤区域至无分层,判断损伤区域采用打磨修理还是填充修理,若采用打磨修理,则进入步骤三,若采用填充修理,则进入步骤四~七;
8.步骤三:将桨叶后缘损伤区域打磨光滑并补漆,将桨尖损伤区域打磨为弧形并补漆;
9.步骤四:使用胶带隔离修理区域,并对修理区域进行脱漆、去铜网,清洁处理;
10.步骤五:在损伤区域填充填充物,并使用维型工装维持损伤区域外型进行第一次固化;
11.步骤六:第一次固化完成后,打磨胶瘤至填充区域桨叶外型与理论外型一致;
12.步骤七:在填充区域表面铺贴玻璃布和铜网,铺贴完成后进行第二次真空固化;第二次固化完成后打磨清理补漆。
13.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对于桨叶后缘磕伤,当损伤区域展向长度x≤20mm、弦向长
度y≤4mm,进行打磨修理;
14.当损伤区域10mm≤x≤25mm,4≤y≤8mm时进行填充修理;
15.对于桨尖后缘磕伤,当损伤区域最大半径r≤10mm,进行打磨修理;当损伤区域最大半径r》10mm,且展向长度x≤30mm,弦向长度y≤15mm时进行填充修理。
16.进一步,所述步骤五中,对于桨叶后缘磕伤,损伤区域填充胶ea9309;
17.对于桨尖后缘磕伤,损伤区域填充胶ea9309和剪碎干玻璃布的混合物。
18.进一步,所述步骤五中,对于桨叶后缘磕伤和桨尖后缘磕伤,使用一对厚1.5mm的铝板固定在损伤区域两侧作为维型工装,并使用弓形夹夹紧铝板;
19.对于桨尖后缘磕伤,在金属板侧面包裹胶带作为维型工装,防止填充物滑落。
20.进一步,所述步骤五中,第一次固化条件:室温固化5~7天或者室温固化24h后热补仪82℃
±
5℃固化1h。
21.进一步,所述步骤七中,对于桨叶后缘磕伤,绕桨叶后缘u型铺放两层玻璃布;
22.对于桨尖后缘磕伤,绕桨尖端面u型铺放内层玻璃布,绕桨尖后缘u型铺放外层玻璃布,铜网铺贴在外层玻璃布外表面,铜网不采用u型铺放;
23.进一步,第二次真空固化条件:在真空袋压下室温固化5~7天或82℃
±
5℃固化1.5小时,真空压力0.06~0.1mpa。
24.进一步,外层玻璃布与去除铜网边界之间距离l为3mm。
25.有益效果
26.本发明复合材料桨叶后缘和桨尖后缘磕伤修理方法,修理路线清晰,工艺简单,不会对桨叶带来二次损伤,为直升机桨叶损伤提供一种可靠的修理手段,延长了桨叶使用寿命,降低了直升机的使用和维护成本,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7.本发明修理路线清晰,工艺简单,操作可实施性强;
28.本发明修理方法不需要剥离蒙皮,操作简单,降低对桨叶意外损伤;
29.本发明修理方法固化温度低,固化温度不会对桨叶造成二次伤害;
30.复合材料桨叶后缘和桨尖结构薄弱,在使用现场容易磕伤,本发明修理方法提供一种可靠的外场修理手段,延长了桨叶使用寿命,降低了直升机的使用和维护成本;
31.本发明修理方法已在国内直升机旋翼桨叶多次应用,并经过试验和试飞验证,使用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32.图1(a)为本发明桨叶后缘磕伤区域示意图,图1(b)为本发明桨尖后缘磕伤区域示意图;
33.图2(a)为本发明桨叶后缘磕伤修理区域及去除铜网边界示意图,图2(b)为本发明桨尖后缘磕伤修理区域及去除铜网边界示意图;
34.图3为本发明桨尖后缘磕伤打磨修理范围示意图;
35.图4(a)为本发明桨叶后缘磕伤填充修理示意图,图4(b)为本发明桨尖后缘磕伤填充修理示意图;
36.图5(a)为本发明桨叶后缘磕伤铺布示意图,图5(b)为本发明桨尖后缘磕伤铺布示意图;
37.图6(a)为本发明桨叶后缘磕伤剖面详图,图6(b)为本发明桨尖后缘磕伤剖面详图。
38.其中,1-损伤区域;2-修理区域边界;3-胶带;4-去除铜网边界;5-铝板;6-弓形夹;7-内层玻璃布;9-外层玻璃布;10-铜网;
39.其中,x为展向损伤长度;y为弦向损伤长度;l为去除铜网边界与外层玻璃布截止位置之间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41.1)、参阅图1,1为损伤区域,判断复合材料桨叶损伤类别为桨叶后缘磕伤(a)或者桨尖后缘磕伤(b);
42.2)、参阅图2,对于桨叶后缘磕伤,通过半圆锉刀对损伤区域打磨,至没有分层为止,当损伤区域展向长度x≤20mm、弦向长度y≤4mm,仅需要对损伤区域打磨光滑并进行补漆,当损伤区域10mm≤x≤25mm,4≤y≤8mm时进行填充修理;
43.参阅图2、图3,对于桨尖后缘磕伤,通过扁锉刀对损伤区域打磨,至没有分层为止,当损伤区域最大半径r≤10mm,进行打磨修理并进行补漆;当损伤区域最大半径r》10mm,且展向长度x≤30mm,弦向长度y≤15mm时进行填充修理;
44.3)、参阅图2,2为修理区域边界,对于桨叶后缘磕伤,展向(x 86)mm,弦向为(y 43)mm;对于桨尖后缘磕伤,展向(x 43)mm,弦向为(y 43)mm,使用胶带3隔离修理区域,使用80目砂纸对修理区域脱漆;
45.4)、参阅图2,使用玻璃刮刀去除边界4以内铜网(如果结构有铜网),边界2与边界4距离为5mm;
46.5)、使用丙酮清洁修理区域,并晾干90min;
47.6)、准备填充材料,对于桨叶后缘磕伤,损伤区域填充胶ea9309;对于桨尖后缘磕伤,该区域结构薄弱,损伤区域填充胶ea9309和剪碎干玻璃布的混合物,可以增加损伤区域刚度和强度;
48.7)、参阅图4,对于桨叶后缘磕伤和桨尖后缘磕伤,使用一对厚1.5mm的铝板5(贴近桨叶一侧贴胶带保护)固定在损伤区域两侧作为维型工装,并使用弓形夹6夹紧铝板;
49.对于桨尖后缘磕伤,在金属板侧面包裹胶带7作为维型工装,防止填充物滑落;
50.8)、对于桨叶后缘磕伤,使用抹刀将胶粘剂ea9309填充缺口;对于桨尖后缘磕伤,使用抹刀将剪碎玻璃布与胶粘剂ea9309的混合物填入空腔;
51.9)、第一次固化条件,可以采用室温固化5~7天,也可以室温固化24h后,拆除弓形夹,使用热补仪82℃
±
5℃固化1h;
52.10)、当温度降至40℃以下,移除固化装备,使用80目砂纸打磨修形,填充区域桨叶外型与理论外型一致;
53.11)、使用丙酮清洁打磨区域,并晾干90min;
54.12)、参阅图5,内层玻璃布8的边界为(x 15)mm,(y 15)mm,外层玻璃布9的边界为(x 30)mm,(y 30)mm,铜网10(如果结构有铜网)边界与外层玻璃布9一致;
55.13)、准备胶粘剂ea9309、干玻璃布和铜网(如果结构有铜网),将干玻璃布浸胶,确
保含胶量50%以上;
56.13)、参阅图5、图6,对于桨叶后缘磕伤,绕桨叶后缘u型铺放两层玻璃布;对于桨尖后缘磕伤,内侧玻璃布8绕桨尖端面u型铺放,外侧玻璃布9绕桨尖后缘u型铺放,可以保证边缘更好的密封性。将铜网10铺放在外层玻璃布外面,铜网不采用u型铺放;
57.外层玻璃布9与去除铜网边界4之间距离为3mm,防止玻璃布延伸到原桨叶铜网上,影响粘接质量;
58.14)、使用脱模布覆盖在修理区,制作真空袋抽真空固化;
59.15)、第二次真空固化条件:在真空袋压下室温固化5~7天或82℃
±
5℃固化1.5小时,真空压力0.06~0.1mpa;
60.16)、使用80目砂纸打磨多余胶瘤、清理工艺辅料;
61.17)、对修补区域进行敲击检查及尺寸检查,确保不存在分层,并且后缘厚度增加不超过1mm,如果厚度超差,进行打磨修理,修理对桨叶气动外形影响有限;
62.18)、对修理区域补漆。
63.综上所述,本发明复合材料桨叶后缘和桨尖后缘磕伤修理方法,修理路线清晰,工艺简单,可外场操作,不会对桨叶带来二次损伤,为直升机桨叶损伤提供一种可靠的外场修理手段,延长了桨叶使用寿命,降低了直升机的使用和维护成本。
6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未详尽部分为常规技术。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