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海(水)空两用碟形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9:52: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碟形飞行器,其特征是可广泛应用于太空、空中、水面、水下,抗风能力强,地域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背景技术:

2.碟形飞行器在民用航空和军事航空上,皆具有巨大潜在市场和应用价值。
3.现有的碟形飞行器设计、产品,想法很好,但不符合大众标准,与理想相距甚远,实用效果差,应用范围窄,仅局限空中使用,只能在目视飞行规则下使用,恶劣气象条件下无法使用,安全性低。
4.今发明一新型碟形飞行器,其独特气动外形,符合空、天、海需要,符合大众预期,在极端天气条件时比现有飞行器要好很多。
5.集成、集合固定翼与直升机功能和操作方式,相对现有飞行器使用更灵活,应用范围更广泛,相比其它飞行器更能适应恶劣气象条件,复杂地理环境,安全系数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比现有飞行器更能克服恶劣气象条件、自然条件的海(水)空两用碟形飞行器。一种圆碟形飞行器,有环形装置,分为内核体和外壳。内核体与外壳有开放与闭合两种工作状态。具有扁圆形盘体或球缺状机体或弓形机体,根据功能、环境需要,有外观中部凸起的或外观顶部隆起的,本发明飞行器安装一台或多台发动机,根据需要可加装多种多台发动机,发动机及发机喷口可按需要角度转向、伸出,以控制飞行姿态。本发明飞行器可垂直或水平运动,原地左右转向。
7.主要有顶部降落伞装置或系统,使用方式,常用有两种,手动模式、自动模式,并且两种模式可随意快速切换、更改、设置。
8.外壳可选用双向磁悬浮平衡装置及系统,起到平衡机体作用。
9.本发明飞行器有密闭装置及系统,有漂浮功能及对应装置或系统,以及其它飞行器、固定翼和直升机应具备、装配的设备、装置及系统,及其它航空飞行、空间应用、太空使用、星际探索所需要工具、装置、设备、器材、系统,配备与之需要的软件。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优点在于:
11.1、本发明飞行器可在地面垂直起飞或降落,可在空中悬停、空中原地左右转动。
12.2、本发明飞行器有密闭功能,配合可收放式气囊,能在水面垂直起飞或降落。可在水面漂浮、水中悬浮、水中潜行,水中原地左右转动。
13.4、本发明飞行器可作为太空舱、减速舱、着陆舱、太空探测器使用。
14.5、本发明飞行器可替代、取代直升机使用,能隐形,可做两栖旅游观光飞行器,无直升机附带伤害。
15.6、本发明飞行器可作为飞行轿车以及海水空多用飞行器。
16.7、本发明飞行器不需要机场和跑道。
17.8、本发明飞行器外壳和内核体内侧为凹面,外侧无垂直面,雷达反射小。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主要侧面结构剖示图。
19.图2是本发明外壳与内核体结合处,开放状态,侧面结构剖示图。
20.图3是本发明外壳与内核体结合处闭合状态侧面结构剖示图。
21.图中主要部分标号为:
22.1-内核
23.2-漏斗状外壳
24.3-发动机
25.4-驾驶舱
26.5-减速伞舱
27.6-流体进/出口-产生升力,内核与外壳开关结合处
28.7-流体出/进口-流体喷出推力
29.8-流体
30.9、收放式气囊
31.10、双向磁悬浮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内容不限于所述范围。
33.参见图2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主体结构主要包括,
34.1-内核
35.2-漏斗状外壳
36.3-发动机
37.4-驾驶舱
38.5-减速伞舱
39.6-流体进/出口-产生升力,内核与外壳开关结合处
40.7-流体出/进口-流体喷出推力
41.8-流体
42.9、收放式气囊
43.10、双向磁悬浮装置
44.其外壳为漏斗状外壳,设计在内核体外,开放状态时与内核体间有通道,内核体为碟形或扁圆形盘体或球缺状机体或弓形机体,外壳上边缘可搭在内核上表面,且外壳搭在内核部分向内核弯曲,其弯曲角度与内核上表面趋向一致。
45.内核体与外壳闭合状态时,外壳上边缘紧贴内核上表面,达到密闭标准,这时内核体与外壳间有腔室,腔室内储空气,有一定浮力,可在水面漂浮。
46.在伸缩系统控制下,可实现外壳与内核上部结合处开放与闭合。
47.首先,外壳与内核体结合处开放状态下,流体由上经通道腔室进入动力设备,从下
出,流体进入通道腔室前经过内核上表面,产生升力,经过动力系统加速产生推力,气流喷出,单个气流作功完成,实现其在空中、陆地垂直起降。
48.改变动力喷口角度,发动机伸出,实现原地左右转向,前后左右运动。
49.外壳与内核体结合是闭合状态,腔室通道内有部分空气,加上收放式气囊,本发明能在水面漂浮、水中悬浮、水下潜浮。改变终端动力输出角度、方向,实现原地左右转向,前后左右运动。
50.双向磁悬浮装置,内有两条磁悬浮轨道,轨道上有双向磁悬体,磁悬浮体按相对方向转动,可在空中、水中保持机体平衡。
51.最后说明的是:
52.以上说明书中未作特别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既能实现。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当作为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53.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54.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能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案密切相关的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它细节。
55.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56.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7.本发明展示的各系统,装置或元器件相互间位置关系和功能,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不是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58.以上仅为本发明专利的描述,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设计,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做出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等效工作原理,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圆碟形飞行器,包括内核和漏斗状外壳、动力系统、电子系统、安全系统、伸缩系统、平衡系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飞行器有漏斗状外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飞行器内核上部无外壳,下部有漏斗状外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飞行器整体、飞行器内核、飞行器漏斗状外壳,都是中部厚度大于周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和外壳,有两种工作状态,开放与闭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与闭合状态仅局限在圆碟形飞行器内核与外壳结合处。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飞行器漏斗状外壳有部分能搭在内核上半部边缘,并与内核上半部弧度一致,处于平行状态。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内核与外壳之间有空间。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内核与外壳间在开放状态时有通道,上下相通,通道为弧形。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在闭合状态时有内核与外壳之间有空间、腔室。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和外壳在开放状态下,正常飞行时流体从上部周边进,从下出。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和外壳在开放状态下,飞行器失速时流体从漏斗状外壳下进入,经边缘,由内核上表面出。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正反两个方向流经内核上表面时皆产生升力。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从下排出飞行器时产生推力。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飞行器,内核顶部设置有机用降落伞。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飞行器,漏斗状外壳下部有收放式气囊。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飞行器,配置、配备现有飞行器应有的设备,装置、系统。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包括,淡水、海水、空气。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飞行器,配有双向磁悬浮平衡装置、设备。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飞行器,可用共轴反桨发动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一种海(水)空两用圆碟型(扁圆盘形)飞行器,所属航空航天领域。用现有已知发动机,发动机及尾喷口可按需要角度伸出、转向,中部是碟舱,外围是碟壳。有固定翼和旋翼机功能和操作特点。外观上中部比周围厚。机体上下形成压力差作为动力。碟壳与碟舱间有密闭功能,在伸缩系统支持下实现开放与密闭。选配双向磁悬浮平衡系统,保证整体平衡。该飞行器可在地面、水面垂直起飞或降落,原地左右转动。底部有收放式气囊,水中可悬浮、潜行。恶劣气象条件下可替代直升机,无直升机附带伤害。驾驶舱设置在碟舱内,顶部设置有降落伞,有手动、自动模式。不需要机场和跑道。其外形结构特点可作为空间探测器,太空舱,减速舱,着陆舱使用。着陆舱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51)Int.Cl.B64C39/06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艳虹 王新皓
技术研发日:2020.07.17
技术公布日:2022/1/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