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麦弗逊前悬架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8:38: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麦弗逊前悬架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2.麦弗逊式悬架是将车架与车轴弹性连接起来的重要部件,它以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舒适性尚可的优点赢得了广泛的市场应用,成为当今最为流行的独立悬挂之一,一般用于轿车的前轮。常规的麦弗逊式悬架应用在电动车辆中时,会侵占电池包的安装空间,造成整车续航里程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麦弗逊前悬架结构及车辆,旨在改善前悬架结构侵占电池包安装空间的问题,提升车辆续航里程。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麦弗逊前悬架结构,包括:
6.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沿y轴延伸的两侧各设有一前下控制臂,每个所述前下控制臂连接有一前转向节,两所述前转向节的中心均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每个所述前下控制臂分别通过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连接所述前副车架,两个所述前转向节均连接同一转向器,所述转向器位于所述水平轴线的前侧。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衬套位于所述水平轴线的前侧,所述第二衬套位于所述水平轴线的后侧,所述第一衬套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衬套的直径。
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前下控制臂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沿x轴延伸,所述第二臂自所述第一臂的后端沿y轴向对应的所述前转向节延伸,所述第一衬套位于所述第一臂的前端,所述第二衬套位于所述第一臂的后端。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衬套的中心线平行于z轴。
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衬套的中心线平行于z轴。
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臂朝向所述前副车架的一侧缘形成有向对应的所述第二臂凸出的第一弧面。
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臂朝向所述前转向节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臂的前侧缘通过第二弧面过渡。
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臂朝向所述前转向节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臂的后侧缘通过第三弧面过渡。
1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前下控制臂的中部形成沿z轴开口的凹槽。
15.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将转向器设置在水平轴线的前侧,有效改善了侵占电池包安装空间的问题,电池包容量得到提升,进而提升了车辆的续航里程。
16.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麦弗逊前悬架结构。
17.本技术的车辆,通过采用上述的麦弗逊前悬架结构,扩大了电池包的安装空间,提升了车辆的续航里程,进而提升了车辆的时长竞争力。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弗逊前悬架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弗逊前悬架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2中位于左侧的前下控制臂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00、前副车架;
23.200、前转向节;210、水平轴线;
24.300、前下控制臂;310、第一臂;320、第二臂;330、第一衬套;340、第二衬套;350、球头连接件;360、凹槽;370、第一弧面;380、第二弧面;390、第三弧面;
25.400、转向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术语“x轴(x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其中“前”指的是车尾到车头的方向,反之则为“后”;本技术中的术语“y轴(y向)”为车辆的左右方向;本技术中的术语“z轴(z向)”为车辆的山下方向,其中“上”指的是车底到车顶的方向,反之则为“下”。
28.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麦弗逊前悬架结构进行说明。所述麦弗逊前悬架结构,包括前副车架100,前副车架100沿y轴延伸的两侧各设有一前下控制臂300,每个前下控制臂300连接有一前转向节200,两前转向节200的中心均位于同一水平轴线210上,每个前下控制臂300分别通过第一衬套330和第二衬套340连接前副车架100,两个前转向节200均连接同一转向器400,转向器400位于水平轴线210的前侧。
29.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虚线圈所框选的a区域为前下控制臂300的前端与前副车架100的连接区域;图2中的实线箭头指的是向前的方向。
30.本实施例提供的麦弗逊前悬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将转向器400设置在水平轴线210的前侧,有效改善了侵占电池包安装空间的问题,电池包容量得到提升,进而提升了车辆的续航里程。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第一衬套330位于水平轴线210的前侧,第二衬套340位于水平轴线210的后侧,第一衬套330的直径大于第二衬套340的直径,使得靠近电池包安装区域的第二衬套340体积更小,进一步减小对电池包安装空间的影响。
3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至图3,前下控制臂300包括第一臂310和第二臂320,第一臂310沿x轴延伸,第二臂320自第一臂310的后端沿y轴向对应的前转向节200延伸,第一衬套330位于第一臂310的前端,第二衬套340位于第一臂310的后端。本实施例使得前下控
制臂300沿x轴向前延伸,避免侵占水平轴线210后部的空间,有利于进一步扩大电池包的安装空间。
33.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第一衬套330的中心线平行于z轴。本实施例中第一臂310的前端采用z向布置的衬套,可以有效避免x向衬套在低温环境下出现异响的问题;同时,可以使该位置刚度减小,可提升前轴柔性不足转向;还能提升该处衬套的隔振率,改善整车nvh性能;另外,还能减少第一衬套330安装所占用的空间,进一步提高内部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3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术语“柔性不足转向”即不足转向特性中的c特性的不足转向。
35.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第二衬套340的中心线平行于z轴。本实施例中第一臂310的后端采用z向布置的衬套,可以有效避免x向衬套在低温环境下出现异响的问题;同时,可以使该位置刚度减小,可提升前轴柔性不足转向;还能提升该处衬套的隔振率,改善整车nvh性能;另外,还能减少第二衬套340安装所占用的空间,进一步提高内部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为了实现与前转向节200的连接,同时适应前转向节200的多角度动作,第二臂320远离第一臂310的一端设有球头连接件350,第二臂320和前转向节200之间通过球头连接件350连接。
37.为了提升第一臂310的结构强度,参阅图3,第一臂310朝向前副车架100的一侧缘形成有向对应的第二臂320凸出的第一弧面370。
38.为了避免第一臂310和第二臂320的连接处因应力集中而断裂,参阅图3,第一臂310朝向前转向节200的一侧与第二臂320的前侧缘通过第二弧面380过渡。
3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升第一臂310和第二臂320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参阅图3,第一臂310朝向前转向节200的一侧与第二臂320的后侧缘通过第三弧面390过渡。
40.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前下控制臂300的中部形成沿z轴开口的凹槽360。这种结构使得前下控制臂300整体形成边缘厚且中间薄的结构,在保证前下控制臂300结构强度的前提下降低自身的重量。
41.具体实施时,第一臂310的中部和第二臂320的中部分别形成有沿z轴开口的凹槽360。为了制造更加简单,使得第一臂310上的凹槽360和第二臂320上的凹槽360相互连通,形成大的凹槽结构,如图3所示。
42.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麦弗逊前悬架结构。
43.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采用上述的麦弗逊前悬架结构,扩大了电池包的安装空间,提升了车辆的续航里程,进而提升了车辆的时长竞争力。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