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继电器底座及工业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6:17: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继电器底座及工业继电器。


背景技术:

2.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3.电磁继电器一般由底座、外壳、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组成,底座上设有用于插装磁路部分及接触部分的引出端的若干插孔,该底座采用注塑方式成型,在注塑时底座需要有一定的厚度来保持强度,但增厚在注塑时会产生收缩变形的问题。因此,底座在注塑时一些部位通过设置减薄凹槽来保持各个部位的厚度基本保持一致,也防止收缩变形。由于底座上用于插装继电器接触部分的动簧引出端和静簧引出端(或常开静簧引出端和常闭静簧引出端)的插孔间距较小,因此,在二者之间设置减薄凹槽后,减薄凹槽的宽度较小,不便于在减薄凹槽内进一步设置阻隔凸筋,从而导致这个部位的强度较低,引出端插拔时的强度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能提高底座强度的继电器底座及工业继电器。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继电器底座,该底座设有用于插装继电器接触部分的第一引出端的第一插孔、用于插装继电器接触部分的第二引出端的第二插孔,底座在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之间设有减薄凹槽;所述减薄凹槽的侧面设有加强凸部。
6.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凸部为长条状,并呈卧式。
7.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凸部位于其所在的侧面底部,使所述减薄凹槽构成台阶状凹槽。
8.进一步的,所述减薄凹槽与所述第一插孔相邻的侧面和/或与所述第二插孔相邻的侧面设有所述加强凸部。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孔的数量和第二插孔的数量分别为若干个,该若干第一插孔沿预设方向分布,该若干第二插孔的分布方向与第一插孔的分布方向相同,且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一一对应。
10.进一步的,所述减薄凹槽的数量为一个,其呈长条状,并沿着第一插孔的分布方向延伸,或者,所述减薄凹槽的数量为若干个,该若干减薄凹槽沿着第一插孔的分布方向分布,且各减薄凹槽分别位于相对应的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之间。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出端为常闭静簧引出端,所述第二引出端为常开静簧引出端,所述底座还设有用于插装线圈引出端的第三插孔和用于插装动簧引出端的第四插孔;
或者,所述第一引出端为静簧引出端,所述第二引出端为动簧引出端,所述底座还设有用于插装线圈引出端的第三插孔。
12.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工业继电器,包括接触部分、磁路部分,接触部分具有第一引出端、第二引出端;还包括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继电器底座,第一引出端插装于底座的第一插孔,第二引出端插装于底座的第二插孔,动簧的引出端插装于底座的第三插孔,磁路部分的线圈引出端插装于底座的第四插孔。
13.进一步的,还包括外壳,外壳下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并将所述接触部分、磁路部分包容于其壳腔中;还包括上盖,该上盖与所述外壳上端熔接固定。
14.进一步的,所述上盖设有若干向下延伸的定位柱,所述外壳上端设有若干定位孔,定位柱与定位孔一一插接配合。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出端为常闭静簧引出端,所述第二引出端为常开静簧引出端,所述接触部分还具有动簧引出端,所述底座还设有第三插孔和第四插孔,所述磁路部分的线圈引出端插装于第三插孔,动簧引出端插装于第四插孔。
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由于所述减薄凹槽的侧面设有加强凸部,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底座注塑时会不易产生收缩变形的基础上,能够利用加强凸部增加减薄凹槽所在部位的强度,从而满足第一引出端/第二引出端插拔的强度要求。
18.2、所述加强凸部为长条状,并呈卧式,不仅可以增加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之间的爬电距离,还使触点飞溅物落下时可以集中在减薄凹槽底部,不容易连通,从而使继电器的接触部分相对于常规结构耐压性能下降不明显。特别的,所述加强凸部位于其所在的侧面底部,使减薄凹槽构成台阶状凹槽,从而使底座的该部位更易于注塑成型。
19.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底座及工业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20.图1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21.图2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俯视图;
22.图3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a-a剖视图;
23.图4是实施例一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4.图5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继电器的分解示意图;
25.图6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继电器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继电器的磁路部分、接触部分与底座的配合示意图;
27.图8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继电器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28.图9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实施例一
30.请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底座,该底座设有用于插装继电器
接触部分的第一引出端的第一插孔1、用于插装继电器接触部分的第二引出端的第二插孔2,底座在第一插孔1和第二插孔2之间设有减薄凹槽5,该减薄凹槽5的侧面设有加强凸部6,具体,减薄凹槽5与所述第一插孔1相邻的侧面和与所述第二插孔2相邻的侧面分别设有所述加强凸部6。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凸部6为长条状,并呈卧式,且所述加强凸部6的长度与其所在侧面的长度一致为最佳,但不局限于此。所述加强凸部6具体位于其所在的侧面底部,使减薄凹槽5构成台阶状凹槽。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凸部为加强凸筋,并沿竖向设置于其所在的侧面,且若减薄凹槽的长度较长,其侧面适于间隔分布若干个所述加强凸筋。
3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孔1的数量和第二插孔2的数量分别为若干个,该若干第一插孔1沿预设方向分布,该若干第二插孔2的分布方向与第一插孔1的分布方向相同,且第一插孔1与第二插孔2一一对应。所述减薄凹槽5的数量为若干个,该若干减薄凹槽5沿着第一插孔1的分布方向分布,且各减薄凹槽5分别位于相对应的第一插孔1和第二插孔2之间。具体,所述第一插孔1、第二插孔2、减薄凹槽5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第一插孔1、两第二插孔2、两减薄凹槽5分别沿底座的宽度方向分布,两减薄凹槽5之间由底座上设置的一挡墙隔开,两减薄凹槽5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有所述加强凸部6。所述减薄凹槽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呈开放式,但不局限于此。所述第一插孔1和第二插孔位于减薄凹槽5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侧。
3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出端为常闭静簧引出端,所述第二引出端为常开静簧引出端(即,继电器为转换型继电器),所述底座还设有用于插装线圈引出端的第三插孔3和用于插装动簧引出端的第四插孔4。所述第四插孔4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插孔1的数量一致;即,第四插孔4的数量也两个,该两第四插孔4位于底座大致中间的部位,并沿底座的宽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三插孔3的数量为两个,该两第三插孔3沿底座的宽度方向分布。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出端为静簧引出端,所述第二引出端为动簧引出端(即,继电器为常开式或常闭式继电器),所述底座还设有用于插装线圈引出端的第三插孔。
33.本实施例中,底座除了在第一插孔1和第二插孔2之间的部位设有所述减薄凹槽5,在其它部位,例如第二插孔2与四插孔4之间的部位,以及两第三插孔3之间、两第四插孔4之间等也设有减薄凹槽。
3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底座,由于其第一插孔1和第二插孔2之间的减薄凹槽5的侧面设有加强凸部6,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底座注塑时会不易产生收缩变形的基础上,利用加强凸部6增加减薄凹槽5所在部位的强度,从而满足常闭静簧引出端和常开静簧引出端插拔的强度要求。此外,所述加强凸部6不仅可以增加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之间的爬电距离,还使触点飞溅物落下时可以集中在减薄凹槽5底部,不容易连通,从而使其相对于常规结构长期使用后耐压性能下降不明显。所述加强凸部6位于其所在的侧面底部,使该侧面呈台阶状,从而使底座的该部位更易于注塑成型。
35.请参见图5-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业继电器,包括底座10、接触部分、磁路部分40,接触部分包括动簧70、常闭静簧50和常开静簧60,接触部分具有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第一引出端为常闭静簧50的引出端51,第二引出端为常开静簧60的引出端61,接触部分还具有动簧70的引出端71。底座10采用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继电器底座,常闭静簧50的引出端51插装于底座10的第一插孔1,常开静簧60引出端61插装于底座10的第二插孔2,动簧70的引出端71插装于底座10的第四插孔4,磁路部分40的线圈引出端41插装于底座
10的第三插孔3。
36.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继电器还包括外壳20、上盖30,外壳20下端与所述底座10连接,并将所述接触部分、磁路部分40包容于其壳腔中。上盖30与所述外壳20上端熔接固定。具体,所述上盖30设有若干向下延伸的定位柱31,如图6所示,所述外壳20上端设有若干定位孔21,定位柱31与定位孔21一一插接配合;所述外壳20上端边缘设有一圈用于承载所述上盖30的沉台22,如图5所示。熔接时,先将上盖30与外壳20通过所述定位柱31和定位孔21的插接配合进行定位,再采用超声波焊接方式上盖30与外壳20熔接在一起。
37.实施例二
38.请参见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底座,其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插孔1、第二插孔2的数量、第四插孔4数量均多于两个,具体,第一插孔1、第二插孔2和第四插孔4的数量分别为四个,但不局限于此。所述减薄凹槽5的数量为一个,其呈长条状,并沿着第一插孔1的分布方向延伸。所述减薄凹槽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呈开放式,但不局限于此。
39.本实施例中,所述减薄凹槽5相对的两侧面也分别设有所述加强凸部6,该加强凸部6呈长条形,并位于其所在侧面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加强凸部6具体位于其所在的侧面底部,使该侧面呈台阶状。
4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底座及工业继电器,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41.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底座及工业继电器,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