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安装组件、车身总成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1:51: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装组件、车身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2.车辆在车身上需要安装较多实现不同功能的电子元件,以满足车辆的不同功能的需求。但是由于车辆整体体积的限制,各电子元件的安装空间有限。目前常见的电子元件的安装往往采用螺栓连接,但是,这种连接方式在有限的安装空间内存在着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组件,以提高电子元件的安装效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安装组件,包括:
5.第一安装件,包括第一基板,具有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一安装件固定于车身;和
6.第二安装件,包括第二基板,具有第二固定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用于将待固定电子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件;
7.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配合连接,以将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固定在一起。
8.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导向部和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导向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固定连接,以将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固定在一起。
9.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导向栓,所述第二导向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栓插入所述导向孔,以将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固定在一起。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的限位钩,所述限位钩形成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包括导向段和固定段,所述第二导向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边缘的导向销,所述导向销沿所述导向段滑入所述导向槽并卡入所述固定段,所述导向孔具有相连通的插入端和锁止端,所述导向栓沿所述插入端滑入所述导向孔并插入所述锁止端,以将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固定在一起。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接部为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卡接凸起,所述第二卡接部为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卡接凹槽,所述卡接凸起卡入所述卡接凹槽,以将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固定在一起。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为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安装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固定于所述车身。
13.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为第二固定孔,所述待固定电子元件通过所述第二固
定孔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件。
14.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安装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通过连接件连接,以将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固定在一起。
1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身总成,所述车身总成包括车身、电子元件以及所述的安装组件,所述电子元件通过所述安装组件固定于所述车身。
16.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安装组件或车身总成。
1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在电子元件安装过程中,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将第一安装件固定于车身,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将待固定电子元件固定于第二安装件,再使第一安装件的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安装件的第二连接结构配合连接,从而将载有待固定电子元件的第二安装件固定于第一安装件上,以实现待固定电子元件与车身的固定连接。相较于直接将待固定元件固定于车身的安装方式,本技术的方案一方面可在车身外进行电子元件与第二安装件的复杂的固定操作,在车身的有限安装空间内只需进行简单的第一安装件与车身的固定以及第一安装件与第二安装件的固定,使有限空间内的电子元件的安装固定更简单快捷,提高了电子元件的安装效率;另一方面,电子元件与车身的间接连接,避免了车辆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外力直接传递至电子元件,避免了电子元件受到较大的外力而造成的故障,从而影响车辆功能的正常实现。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安装组件中的第一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1中安装组件中的第二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组件与电子元件一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23.图5为图4安装组件与电子元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24.附图标号说明:
[0025][0026][0027]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9]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0]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1]
车辆在车身上需要安装较多实现不同功能的电子元件,以满足车辆的不同功能的需求。但是由于车辆整体体积的限制,各电子元件的安装空间有限。目前常见的电子元件的安装往往采用螺栓连接,但是,这种连接方式在有限的安装空间内存在着安装不方便的问题。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安装组件10。
[0032]
请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安装组件10包括第一安装件20和第二安装件30。在进行电子元件40(参见图4和图5)的安装时,首先将第一安装件20固定于车身,将待固定的电子元件40固定于第二安装件30,然后再将载有待固定电子元件40的第二安装件30固定于第一安装件20上,以实现电子元件40与车身的安装固定。
[0033]
具体地,第一安装件20包括第一基板21,具有第一固定结构200和第一连接结构100,第一固定结构200用于将第一安装件20固定于车身。第二安装件30包括第二基板31,具有第二固定结构500和第二连接结构400,第二固定结构500用于将待固定电子元件40固定于第二安装件30。第一连接结构100与第二连接结构400配合连接,以将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固定在一起。
[0034]
第一安装件20可采用一体冲压成型或注塑成型,具体的形状构造可根据电子元件40安装处的车身形状进行设计,例如,第一安装件20的形状构造与车身的形状相匹配,如此,第一安装件20占用的安装空间较小,为电子元件40的安装提供较大的安装操作空间,同时还可快速的实现第一安装件20与车身的定位,使安装更加迅速。当然,第一安装件20的形状构造还可以根据具体的车辆情况或使用情况进行设计,如在使用场景多颠簸的工况下,可对第一安装件20进行增强强度的结构设计,如增加缓冲凹槽700,如此,一方面可通过缓冲凹槽700泄去第一安装件20受到的一部分外力,避免了第一安装件20因外力造成的损坏,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过大的外力通过第一安装件20、第二安装件30传递至电子元件40,使电子元件40因外力而损坏,造成车辆功能的故障。
[0035]
第二安装件30可采用一体冲压成型或注塑成型,具体的形状构造可根据第一安装件20和电子元件40的形状进行设计。例如,第二安装件30为平板型结构,第二连接结构400与第一连接结构100处相抵接,第二基板31与第一基板21的其他处留有缓冲空间,如此,在保证第二安装件30与第一安装件20的可靠连接的同时,避免了来自车身的过大的外力沿第一安装件20传递至第二安装件30,从而对电子元件40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另外,还可以在第二安装件30与电子元件40的接触面设有缓冲筋800,如此,进一步地减少传递至电子元件40的外力,保证了电子元件40的正常使用,进而保证了车辆正常功能的实现,同时,缓冲筋800还可以增强第二安装件30的结构强度,增强了第二安装件30的抗力性,延长了第二安装件30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安装组件10的更换成本。
[0036]
第一安装件20和第二安装件30的材质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塑料,优选地,第一安装件20选用金属材质冲压成型,并经汽车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以保证第一安装件20的强度和模态符合使用要求;第二安装件30选用塑料材质注塑成型,具体材料可选用pa66(聚酰胺66或尼龙66),并经汽车cae分析,以保证第二安装件30的强度可靠。同时,安装组件10的安装结构经装配模拟分析,以保证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之间的安装简便性。如此,一方面保证了第一安装件20和第二安装件30的结构强度,保证了安装组件10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安装组件10的频繁更换,降低了安装组件10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金属材质与塑料材质的配合,避免了安装组件10使用过程中因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之间的碰撞造成的异响,提高了车辆驾驶过程中的舒适性。
[0037]
当然,第一安装件20和第二安装件30的材质可以互换,也可以第一安装件20和第二安装件30均采用塑料材质或金属材质,当第一安装件20和第二安装件30均采用金属材质时,可在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的接触处进行包塑处理,以避免两者之间碰撞引起
的异响。在此,不对第一安装件20和第二安装件30的材质做限制。
[0038]
第一固定结构200为第一固定孔,第一安装件20通过第一固定孔固定于车身。具体可采用螺栓穿设第一固定孔以使第一安装件20固定于车身。考虑到第一安装件20与车身安装固定的稳定性,在本技术图中示出的方案中,第一固定孔沿第一基板21的周边分布,第一固定孔为3个,分别分布于第一基板21的上侧中间、下侧左边及下侧右边,如此三个固定孔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固定连接关系,保证了第一安装件20与车身的固定牢靠性。当然,第一固定孔的数量还可以是2个或4个或其他,第一固定孔在第一基板21上的排布位置可以根据车身安装位置、第一固定孔的数量及第一基板21的具体形状等因素进行设计,第一固定孔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等,在此不对第一固定孔的横截面形状、分布位置、数量做限制。如此,通过固定孔将第一安装件20固定于车身,固定方式简单方便,提高了第一安装件20与车身之间的安装效率,降低了安装操作的劳动强度。
[0039]
当然,第一固定结构200还可以是凹槽或凸起,与车身上的凸起或凹槽卡接,以实现第一安装件20通过第一固定结构200与车身固定。或者,第一固定结构200包括固定孔和凹槽,与车身上的固定孔和凸起一一配合,以实现第一安装件20与车身的固定。
[0040]
第二固定结构500为第二固定孔,待固定电子元件40通过第二固定孔固定于第二安装件30。具体可采用螺栓穿设第二固定孔以使电子元件40固定于第二安装件30。考虑到电子元件40与第二安装件30安装固定的稳定性,在本技术图中示出的方案中,第二固定孔沿第二基板31的周边分布,第二固定孔为4个,分别分布于第二基板31的上侧左边、上侧右边、下侧左边及下侧右边,如此四个固定孔之间形成稳定的连接,保证了电子元件40与第二安装件30的固定的牢靠性。当然第二固定孔的数量还可以是2个或3个或其他,第二固定孔在第二基板31上的排布位置可以根据第一安装件20的形状构造、第二固定孔的数量及第二基板31的具体形状构造等因素进行设计,第二固定孔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等,在此不对第二固定孔的横截面形状、分布位置、数量做限制。如此,可在车身外的空间进行电子元件40与第二安装件30之间的固定,避免了在有限的车身内进行电子元件40的安装操作,为电子元件40的安装固定提供了更宽阔的操作空间,提高了电子元件40安装固定的方便性。
[0041]
当然,第二固定结构500还可以是凹槽或凸起,与待固定电子元件40上的凸起或凹槽卡接,以实现待固定电子元件40通过第二固定结构500与第二安装件30固定。或者,第二固定结构500包括固定孔和凹槽,与待固定电子元件40上的固定孔和凸起一一配合,以实现待固定电子元件40与第二安装件30的固定。
[0042]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在电子元件40安装过程中,通过第一固定结构200将第一安装件20固定于车身,通过第二固定结构500将待固定电子元件40固定于第二安装件30,再使第一安装件20的第一连接结构100与第二安装件30的第二连接结构400配合连接,从而将载有待固定电子元件40的第二安装件30固定于第一安装件20上,以实现待固定电子元件40与车身的固定连接。相较于直接将待固定元件固定于车身的安装方式,本技术的方案一方面可在车身外进行电子元件40与第二安装件30的复杂的固定操作,在车身的有限安装空间内只需进行简单的第一安装件20与车身的固定以及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的固定,使有限空间内的电子元件40的安装固定更简单快捷,提高了电子元件40的安装效率;另一方面,电子元件40与车身的间接连接,避免了车辆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外力直接传递
至电子元件40,避免了电子元件40受到较大的外力而造成的故障,从而保证了车辆功能的正常实现。
[0043]
请继续参照图2和图3,进一步地,为提高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方便性,第一连接结构100包括形成于第一基板21上的第一导向部110和第一卡接部120,第二连接结构400包括形成于第二基板31上的第二导向部410和第二卡接部420,第一导向部110与第二导向部410固定连接,第一卡接部120与第二卡接部420固定连接,以将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固定在一起。如此,在进行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的安装固定时,第一导向部110与第二导向部410固定连接,为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的安装提供定位导向,使第一安装件20和第二安装件30的安装固定更迅速,提高了安装组件10的安装效率,另一方面也为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之间的安装提供安装固定位,保证了安装组件10的连接稳定性。第一卡接部120和第二卡接部420的固定连接,为第一安装件20和第二安装件30的连接提供了进一步地固定保障,保证了安装组件10的连接稳定性。
[0044]
具体地,第一导向部110包括设于第一基板21上的导向栓111,第二导向部410包括设于第二基板31上的导向孔411,导向栓111插入导向孔411,以将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固定在一起。导向栓111设于第一基板21与第二基板31接触的一侧,在本技术图中示出的方案中,导向栓111位于第一基板21的边缘,并沿与第一基板21的平面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其可穿设导向孔411并露出与第二基板31的表面,再通过螺栓将其固定。当然,导向栓111在第一基板21上的位置可以进行调整,只要能实现导向作用即可。可以理解的是,垂直指的是大致垂直。导向孔411在第二基板31的位置与导向栓111相匹配,导向栓111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等,导向孔411的形状与导向栓111的截面形状相匹配,在此不对导向栓111和导向孔411的形状、数量、位置做限制。如此,利用导向栓111与导向孔411的配合,可快速的实现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之间的定位导向,使安装组件10的安装更加迅速,提高了安装组件10的安装效率,降低了安装难度。
[0045]
更进一步地,第一导向部110还包括位于第一基板21的边缘的限位钩112,限位钩112形成于第一基板21的边缘,并与第一基板21的平面方向相垂直,限位钩112形成有导向槽113,导向槽113呈u型结构,具有导向段114和固定段115,第二导向部410还包括导向销414,导向销414位于第二基板31的边缘,并沿第二基板31的平面方向向外延伸有长度。当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固定连接时,导向销414沿导向段114滑入导向槽113并卡入固定段115。如此,可实现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的快速定位,提高了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的安装效率。
[0046]
同时,第一基板21上的导向孔411具有相连通的插入端412和锁止端413,以导向孔411两端的截面均为圆形为例,插入端412的孔的直径大于锁止端413的孔的直径,同时也大于导向栓111截面圆的直径,锁止端413的孔的直径与导向栓111的截面圆的直径相匹配,以使导向栓111稳定地固定于锁止端413。当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固定连接时,导向栓111沿插入端412滑入导向孔411并插入锁止端413。可实现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的快速定位,提高了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的安装效率。
[0047]
在本技术图中示出的方案,导向槽113和导向销414位于安装组件10的一侧,导向栓111和导向孔411位于安装组件10的另一侧。在此,不对导向槽113和导向销414、导向栓
111和导向孔411在安装组件10的位置做限制。在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进行安装时,第二基板31上的导向销414卡入第一基板21上的导向槽113的同时,第一基板21上的导向栓111插入第二基板31上的导向孔411,如此,导向槽113与导向销414的配合以及导向栓111与导向孔411的配合,为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的导向定位提供了双重保证,避免了因单独的导向结构引起的定位不准,提高了安装组件10的导向定位的精准性,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组件10的定位效率及安装效率。同时,相较于以往的螺钉连接,导向槽113与导向销414的配合以及导向栓111与导向孔411的配合更加的简单方便,降低了安装组件10的安装强度。
[0048]
又进一步地,第一卡接部120为设于第一基板21上的卡接凸起,第二卡接部420为设于第一基板21上的卡接凹槽,卡接凸起卡入卡接凹槽,以将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固定在一起。在本方案图中示出的方案中,当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固定安装时,卡接凸起卡入卡接凹槽并抵接于第二基板31背离第一基板21的表面。当然,也可以是第一卡接部120为卡接凹槽,第二卡接部420为卡接凸起,在此,不对第一卡接部120和第二卡接部420的具体形状、数量做限制,只要能实现第一基板21与第二基板31的卡接即可。如此,通过第一卡接部120和第二卡接部420的卡接,使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之间形成稳定牢固的连接,避免了因外力造成的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之间的脱离,保证了电子元件40与车身的连接稳定性。
[0049]
如此,通过第一导向部110和第二导向部410实现了安装组件10安装过程中的导向定位,通过第一卡接部120和第二卡接部420实现了安装组件10的安装固定,第一导向部110和第二导向部410与第一卡接部120和第二卡接部420的配合,一方面实现了安装组件10的快速定位,提高了安装组件10的安装效率,另一方面,简化了安装操作,降低了安装的劳动强度,使电子元件40与车身的安装更加简单方便,在需要对电子元件40进行检修或更换时,也更加方便拆卸。
[0050]
再进一步地,为提高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之间的安装稳定性,第一安装件20还包括设于第一基板21上的第一定位孔300,第二安装件30还包括设于第二基板31上的第二定位孔600,第一定位孔300与第二定位孔600通过连接件连接,以将第一安装件20与第二安装件30固定在一起。第一定位孔300和第二定位孔600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如此,为第一安装件20和第二安装件30之间的连接提供了进一步地保证,增强了第一安装件20和第二安装件3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牢靠性。
[0051]
请参照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身总成(未示出),该车身总成包括车身(未示出)、电子元件40以及安装组件10,该安装组件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车身总成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电子元件40通过安装组件10固定于车身。电子元件40具体可以是保险盒、汽车加热器等。
[0052]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未示出),该车辆包括安装组件10或车身总成,该安装组件10或车身总成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车辆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5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