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工业机器人教学实训台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1:06: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教学实训台。


背景技术:

2.20世纪60年代,工业机器人发展迎来黎明期,机器人的简单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机器人传感器的应用提高了机器人的可操作性,包括恩斯特采用的触觉传感器,托莫维奇和博尼在世界上最早的“灵巧手”上用到了压力传感器,麦卡锡对机器人进行改进,加入视觉传感系统,并帮助麻省理工学院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带有视觉传感器并能识别和定位积木的机器人系统,此外,利用声呐系统、光电管等技术,工业机器人可以通过环境识别来校正自己的准确位置。
3.中国专利文件cn212570168u公开一种工业机器人教学用实训台,包括实训台本体,所述实训台本体包括台面、底座、导滑板和支板,所述支板的底部卡在导滑板的内侧,所述台面的底部和支板的一侧均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边侧套设有螺套,所述台面上开设有螺孔,所述台面上卡有夹板,所述夹板上安装有卡销,所述支板上安装有固定销,所述底座的中心处安装有电机,该工业机器人教学用实训台能够调整实训台的高度,从而有效的避免在教学时因人员的遮挡而造成后面的人员不能够看教学内容,能够有效的根据人员所进行实训内容,对机器人进行调整角度,保障人员能够时刻看清机器人的动作,以便与标准动作进行对比参考,便于提高实训效果,适用于工业机器人的教学使用,但是其只能升降,而不能旋转,不能使工业机器人的每个不同方位的动作清晰地展示给学员看,而且由于教学桌面较大,不可将桌面收起,在储放和运输过程中,都比较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工业机器人教学实训台。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机器人教学实训台,包括底座和限位块,所述底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升降仓,所述升降仓的内底壁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上端驱动端均固定连接在驱动仓的下部四角,所述驱动仓的内底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上端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转盘的下端中部,所述转盘的上部固定连接在储物仓的下端中部,所述储物仓内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储物仓上部固定连接在主台面的下部,所述主台面的前侧通过第一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一副台面,所述主台面的后侧通过第二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二副台面,所述限位块的上部中心处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夹块,所述限位块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底座的下部四角均设置有滑轮。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驱动仓的下端滑动连接在升降仓的上端内壁。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转盘转动连接在驱动仓的上端圆形开口内。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储物仓的下部转动连接在驱动仓的上部。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储物仓内位于隔板的下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抽屉。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储物仓内位于隔板的上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抽屉。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9.所述主台面的上部均匀分布有第一螺纹孔。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1.所述第一副台面的上部均匀分布有第二螺纹孔
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3.所述第二副台面的上部均匀分布有第三螺纹孔
24.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5.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升降仓中的液压杆,可调节实训台的台面高度,当需要展示不同工业机器人时,启动驱动仓内的的电机,通过传动杆使转盘转动,从而使储物仓带动主台面、第一副台面和第二副台面转动,从而使工业机器人各个不同方位的细节都能直观地展示给每个人看,教学效果更佳。
26.2、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实训台的时候,通过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将第一副台面和第二副台面打开,通过可折叠的台面,实现了在不使用实训台的时候或运输过程中,实训台占用很小的空间,方便储放和运输。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工业机器人教学实训台的立体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工业机器人教学实训台的正视剖面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工业机器人教学实训台的夹持装置大样图。
30.图例说明:
31.1、底座;2、滑轮;3、升降仓;4、液压杆;5、驱动仓;6、电机;7、传动杆;8、转盘;9、储物仓;10、隔板;11、第一抽屉;12、第二抽屉;13、主台面;14、第一螺纹孔;15、第一铰链;16、第一副台面;17、第二螺纹孔;18、第二铰链;19、第二副台面;20、第三螺纹孔;21、限位块;22、第一螺纹杆;23、夹块;24、第二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工业机器人教学实训台,包括底座1和限位块21,底座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升降仓3,升降仓3的内底壁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4,液压杆4的上端驱动端均固定连接在驱动仓5的下部四角,驱动仓5的内底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6,电机6的上端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7,传动杆7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转盘8的下端中部,转盘8的上部固定连接在储物仓9的下端中部,储物仓9内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0,储物仓9上部固定连接在主台面13的下部,通过升降仓3中的液压杆4,可调节实训台的台面高度,当需要展示不同工业机器人时,启动驱动仓5内的的电机6,通过传动杆7使转盘8转动,从而使储物仓9带动主台面13、第一副台面16和第二副台面19转动,从而使工业机器人各个不同方位的细节都能直观地展示给每个人看,主台面13的前侧通过第一铰链15转动连接有第一副台面16,主台面13的后侧通过第二铰链18转动连接有第二副台面19,在使用实训台的时候,通过第一铰链15和第二铰链18将第一副台面16和第二副台面19打开,通过可折叠的台面,实现了在不使用实训台的时候或运输过程中,实训台占用很小的空间,限位块21的上部中心处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2,第一螺纹杆22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夹块23,限位块2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4将工业机器人放上实训台的台面上,并通过均匀分布的第一螺纹孔14、第二螺纹孔17和第三螺纹孔20,将限位块21通过第二螺纹杆24,旋转至工业机器人至少四个不同方位的螺纹孔内,再调整第一螺纹杆22,使夹块23夹紧工业机器人,实现了可夹紧工业机器人,防止转动和升降台面时,出现工业机器人倒下的情况。
35.底座1的下部四角均设置有滑轮2,使移动实训台的时候更加方便,驱动仓5的下端滑动连接在升降仓3的上端内壁,转盘8转动连接在驱动仓5的上端圆形开口内,储物仓9的下部转动连接在驱动仓5的上部,储物仓9内位于隔板10的下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抽屉11,储物仓9内位于隔板10的上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抽屉12,第一抽屉11和第二抽屉12用来储放夹持装置和教学用具,主台面13的上部均匀分布有第一螺纹孔14,第一副台面16的上部均匀分布有第二螺纹孔17,第二副台面19的上部均匀分布有第三螺纹孔20,用来安装夹持装置。
36.工作原理:首先,在使用实训台的时候,通过第一铰链15和第二铰链18将第一副台面16和第二副台面19打开,通过可折叠的台面,实现了在不使用实训台的时候或运输过程中,实训台占用很小的空间,将工业机器人放上实训台的台面上,并通过均匀分布的第一螺纹孔14、第二螺纹孔17和第三螺纹孔20,将限位块21通过第二螺纹杆24,旋转至工业机器人至少四个不同方位的螺纹孔内,再调整第一螺纹杆22,使夹块23夹紧工业机器人,实现了可夹紧工业机器人,防止转动和升降台面时,出现工业机器人倒下的情况,通过升降仓3中的液压杆4,可调节实训台的台面高度,当需要展示不同工业机器人时,启动驱动仓5内的的电
机6,通过传动杆7使转盘8转动,从而使储物仓9带动主台面13、第一副台面16和第二副台面19转动,从而使工业机器人各个不同方位的细节都能直观地展示给每个人看,底座1下的滑轮2,使移动实训台的时候更加方便,隔板10将储物仓9分成上下两部分,第一抽屉11和第二抽屉12用来储放夹持装置和教学用具。
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