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床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8:26: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稀土金属及合金的车床,属于稀土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为了提高钐、镱等金属及合金(以下统称金属)的纯度,可以采用蒸馏方法使被提纯金属气化后逸出再冷凝,从而减少杂质的含量。由于冷凝后的金属与冷凝的附着模具接触,加之为了方便冷凝物的剥离,在冷凝的附着模具表面常预涂一层脱模剂,不可避免地使冷凝物表面粘附上杂质(厚度约2mm)。为了减少这些杂质的影响,提高金属的质量,可以用车床可以方便地将这些杂质删除。但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这些冷凝的附着模具常产生较大变形,使得自冷凝的附着模具剥落的金属横截面呈椭圆形和/或顶端凹陷、凸出等不便于采用车床加工的外形,若仍使用车床加工时,切削量过大,许多合格产品也被切削下来,并且因切削量过大使得筒状金属局部强度太小,常发生整体破碎缺陷。因此,通常采用人工使用电镐直接铲掉这些杂质。但使用电镐人工铲掉这些杂质同样费时费力,加工一块金属耗时约100分钟,产品收率约75%,人工成本很高,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很低,更重要的是电镐作业时产生的噪声和粉尘很大,严重影响环境和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车床,包括切削座3和切削刃4、定位部件5、转动机构7、调节部件8、底座10,所述切削座3位于底座10之上可以上下移动和/或水平移动,所述转动机构7位于切削座3的侧面和/或上方、下方;所述切削刃4和定位部件5、调节部件8位于切削部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刃4和定位部件5伸出于切削部件3一侧之外,所述调节部件8的末端固定于切削座3的另一侧,所述调节部件8的前端与切削刃4和定位部件5的末端连接;所述定位部件5位于切削刃4的一侧。
5.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床优选技术方案之一,沿长度方向也可以在弹簧8内穿入强度合适的中心杆。
6.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床再一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活动座11,所述活动座11 位于切削机构3,活动座11的末端连接调节部件8的前端,所述切削刃4和定位部件5固定连接于活动座11的前端。
7.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床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切削刃4顶端与定位部件5 顶端的距离可以调节。
8.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床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切削刃4的顶端伸出定位部件5之外或缩入定位部件5之内。
9.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床再一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基座9,所述基座9位于底座10之上,所述基座9沿底座10水平运动。
10.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床再一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升降座12,所述升降座12 的底端
固定于基座9之上,顶端与切削机构3连接,所述升降座12带动切削机构3上下运动。
11.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床再一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升降座12,所述升降座12 的底端固定于底座10之上,顶端与切削机构3连接,所述升降座12带动切削机构3上下运动。
12.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床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切削机构3沿升降座12左右运动。
13.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床再一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横樑1和立柱2,所述立柱 2的下端连接于基座9,横樑1的一端固定于立柱2的顶端,横樑1的另一端下侧连接切削部件3的末端,所述切削部件3沿横樑1水平运动。
14.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床再一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横樑1和立柱2,所述立柱 2的下端连接于底座10,横樑1的一端固定于立柱2的顶端,横樑1的另一端下侧连接切削部件3的末端,所述切削部件3沿横樑1水平运动。
15.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床结构简单,可以采用现有车床改造。具有加工速度快,效率高,极大地了改善工作环境等优点。
附图说明
16.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17.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实施例一
19.参见图1及图2。
20.一种车床,包括切削座3和切削刃4、定位部件5、转动机构7、弹簧8、底座10、活动座11。所述切削座3位于底座10之上。所述转动机构7位于切削座3的侧面。所述切削刃4和定位部件5、弹簧8、活动座11位于切削部件3。所述定位部件5包括定位轮和定位轮连接杆。所述定位轮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定位轮,另一端固定于活动座11的一端,使定位轮伸出于切削部件3侧面之外。所述切削刃4固定于活动座11的同一端并伸出于切削部件3侧面之外;所述切削刃4和定位轮位于同一平面(优选为同一水平面或同一铅垂面)。所述活动座11的另一端与弹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于切削座3的另一侧。
21.优选地,也可以沿弹簧8长度方向在弹簧8内穿入强度合适的中心杆。
22.使用时,先将横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且外表面有一层杂质61的筒状待加工金属6固定在转动机构7上,启动转动机构7转动并带动待加工金属6转动。调节切削刃4相对于定位轮的位置,使得定位轮5沿尚未加工的待加工金属6 表面滚动时切削刃4的切削深度合适杂质61的厚度;之后固定切削刃4相对于定位轮的位置。
23.在弹簧8的推挤下,定位轮紧贴尚未加工的待加工金属6右侧表面滚动,切削刃4的切削深度固定不变。当横截面呈椭圆形的待加工金属6因不圆反向挤压定位轮和切削刃4时,因弹簧8有弹性,定位轮带动切削刃4向右移动,保持切削刃4的切削深度不变。加工过程中速度快,噪音及粉尘小,加工完毕后金属的收率达到90%以上。
24.本实施例也可以调整切削刃4相对于定位轮的位置,使得定位轮5沿已加工的金属6表面滚动。因此,定位轮与切削刃4的相对位置可以从切削刃4超出定位轮至定位轮超出切削刃4之间变化。
25.实施例二
26.一种车床,参见图1及图2。
27.本实施例所述一种车床与实施例一所述一种车床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基座9和升降座12。
28.所述基座9位于底座10之上,并可沿底座10水平移动。所述升降座12位于基座9之上并可以上下运动。所述切削座3位于升降座12之上。所述基座9带动升降座12及切削座3沿底座10水平移动。所述升降座12带动切削座3上下移动。
29.加工一块金属耗时不足30分钟,噪音低,粉尘少。
30.实施例三
31.一种车床,参见图1。
32.本实施例所述一种车床与实施例二所述一种车床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弹簧改为气缸。
33.使用时,先将定位轮调整至贴住待加工金属6表面滚动,固定切削刃4的切削深度。启动再向气缸内注入适量压缩空气,使气缸内保持适当压力,使定位轮贴住待加工金属6右表面。相对于弹簧,使用气缸可以更灵活地调节施加于定位轮的力量。
34.实施例四
35.一种车床,参见图1。
36.本实施例所述一种车床与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所述一种车床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横樑1和立柱2,所述立柱2的下端连接于基座9,横樑1的一端固定于立柱2的顶端,横樑1的另一端下侧连接切削部件3的末端,所述切削部件3沿横樑1水平运动。
37.使用时,先将顶面凸起且外表面有一层杂质61的待加工金属6固定在转动机构7上,启动转动机构7转动并带动待加工金属6转动。调节切削刃4相对于定位轮的位置,使得定位轮沿尚未加工的待加工金属6顶面滚动时切削刃4 的切削深度合适杂质61的厚度。
38.在弹簧(或气缸)8的推挤下,定位轮向下紧贴尚未加工的待加工金属6顶面滚动,固定切削刃4的切削深度。当待加工金属6因凸起向上推挤定位轮和切削刃4时,因弹簧8有弹性,定位轮带动切削刃4向上移动,保持切削刃4 的切削深度不变。
39.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构思下的基本说明,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任何等效变换,例如将不同实施例的技术特征进行新的组合等,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