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成型四色开关按钮总成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8:12: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成型四色开关按钮总成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2.四色开关按钮总成,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第一色符号片1、第二色内壳2、第三色导光体3以及第四色按钮4,内壳2上开设有符号片安装口21以及导光体安装口22,按钮4上具有镭雕符号和导光口42,符号片1装设在符号片安装口21处且对应镭雕符号设置,导光体3装设在导光体安装口22处且上部具有可穿设在导光口42处的凸柱31。传统的四色开关按钮总成是通过多套模具将零件分开来注塑,再由人工进行组装,成型完整的四色开关按钮总成,尤其是将导光体3与按钮4通过两套模具分开来注塑后,在安装时,需要将导光体3的凸柱31嵌入按钮4的导光口42内,导光体3后装,存在不牢固、防水性差的问题,并且需要两套模具分别注塑工件后,再由人工组装工件成型,工序繁杂,生产周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成型四色开关按钮总成的注塑模具,只需一套注塑模具即可完成对四色开关按钮总成中按钮与导光体的一体注塑,导光体与按钮装配牢固,密封性能好,并且工序少、生产周期短。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成型四色开关按钮总成的注塑模具,包括可成型第二色内壳的内壳注塑模具与可成型第四色按钮的按钮注塑模具,所述的内壳注塑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定模和第一动模,所述的按钮注塑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定模和第二动模,第一动模与第二动模可位置互换,第一定模上设有内壳型腔a、间隔设置在内壳型腔a内部的导光体凸柱型腔,第二定模上设有按钮型腔,第一动模上设有内壳型腔b、间隔设置在内壳型腔b内部的导光体型腔,第一动模上的内壳型腔b与第一定模上的内壳型腔a对应配合构成内壳成型腔,第一动模上的导光体型腔与第一定模上的导光体凸柱型腔对应配合构成导光体成型腔,注塑有内壳与导光体的第一动模与第二动模的位置互换后,第一动模可与第二定模上的按钮型腔配合构成按钮成型腔,导光体的凸柱插入到按钮型腔内,第二动模上设有与第一动模结构相同的内壳型腔b与导光体型腔,所述第一定模上设有第二以及第三色注浇口,第二色注浇口与内壳成型腔导通,第三色注浇口与导光体成型腔导通,第二定模上设有第四色注浇口,第四色注浇口与按钮成型腔导通。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需一套注塑模具即可将四色开关按钮总成中按钮与导光体注塑为一体,使得导光体与按钮装配牢固,密封性能好,并且工序少、生产周期短。
6.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第一动模上具有内壳嵌件,内壳嵌件内部形成有所述的导光体型腔,内壳嵌件外周为所述的内壳型腔b的内侧壁,第一定模上具有凸柱嵌件,凸柱嵌件内部形成有所述的导光体凸柱型腔,凸柱嵌件外周为内壳型腔a的内侧壁。
7.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通过内壳嵌件与凸柱嵌件的配合将内壳成型腔与导光体
成型腔隔开,使其在注塑时不导通,并且加工、制造方便。
8.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第一动模上具有两组内壳型腔b以及两组导光体型腔,第一定模上具有可与对应内壳型腔b配合的两组内壳型腔a以及可与对应导光体型腔配合的两组导光体凸柱型腔,第一定模上设有一第二色流道以及一第三色流道,第二色流道的进浇口与第二色注浇口连通,第二色流道的出浇口分别与两组内壳型腔a连通,第三色流道的进浇口与第三色注浇口连通,第三色流道的出浇口分别与两组导光体凸柱型腔连通,第二定模上具有两组按钮型腔以及一第四色流道,第四色流道的进浇口与第四色注浇口连通,第四色流道的出浇口分别与两组按钮型腔连通。
9.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两组四色开关按钮总成的可同时进行注塑,且通过同一注塑流道进行注塑,注塑效率高,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的结构图;
11.图2为图1的爆炸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定模的结构图;
14.图5为图4中a1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15.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带有符号片的第一动模的结构图;
16.图7为图6中a2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其中c1为内壳成型腔的底面;
17.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定模的结构图;
18.图9为图8中b1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19.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注塑有内壳与导光体的第二动模的结构图;
20.图11为图10中b2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其中c2为按钮成型腔的底面。
21.内壳注塑模具100,按钮注塑模具200,第一定模110,第一动模120,第二定模210,第二动模220,内壳型腔a 310,导光体凸柱型腔410,按钮型腔500,内壳型腔b 320,导光体型腔420,内壳嵌件121,凸柱嵌件111,第二色流道112,第三色流道113。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如图3-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成型四色开关按钮总成的注塑模具,包括可成型第二色内壳的内壳注塑模具100与可成型第四色按钮的按钮注塑模具200,所述的内壳注塑模具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定模110和第一动模120,所述的按钮注塑模具2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定模210和第二动模220,第一动模120与第二动模220设置在转台上,转台可180度转动实现第一动模120与第二动模220的位置互换,第一定模110上设有内壳型腔a 310、间隔设置在内壳型腔a 310内部的导光体凸柱型腔410,第二定模210上设有按钮型腔500,第一动模120上设有内壳型腔b 320、间隔设置在内壳型腔b 320内部的导光体型腔
420,第一动模120上的内壳型腔b 320与第一定模110上的内壳型腔a 310对应配合构成内壳成型腔,第一动模120上的导光体型腔420与第一定模110上的导光体凸柱型腔410对应配合构成导光体成型腔,注塑有内壳与导光体的第一动模120与第二动模220的位置互换后,第一动模120可与第二定模210上的按钮型腔500配合构成按钮成型腔,导光体的凸柱插入到按钮成型腔内,第二动模220上设有与第一动模120结构相同的内壳型腔b 320与导光体型腔420,所述第一定模110上设有第二以及第三色注浇口,第二色注浇口与内壳成型腔导通,第三色注浇口与导光体成型腔导通,第二定模210上设有第四色注浇口,第四色注浇口与按钮成型腔导通;第一动模120上具有内壳嵌件121,内壳嵌件121可拆卸,内壳嵌件121内部形成有所述的导光体型腔420,内壳嵌件121外周为所述的内壳型腔b 320的内侧壁,第一定模110上具有凸柱嵌件111,凸柱嵌件111可拆卸,凸柱嵌件111内部形成有所述的导光体凸柱型腔410,凸柱嵌件111外周为内壳型腔a 310的内侧壁;第一动模120上具有两组内壳型腔b 320以及两组导光体型腔420,第一定模110上具有可与对应内壳型腔b 320配合的两组内壳型腔a 310以及可与对应导光体型腔420配合的两组导光体凸柱型腔410,第一定模110上设有一第二色流道112以及一第三色流道113,第二色流道112的进浇口与第二色注浇口连通,第二色流道112的出浇口分别与两组内壳型腔a 310连通,第三色流道113的进浇口与第三色注浇口连通,第三色流道113的出浇口分别与两组导光体凸柱型腔410连通,第二定模210上具有两组按钮型腔500以及一第四色流道211,第四色流道211的进浇口与第四色注浇口连通,第四色流道211的出浇口分别与两组按钮型腔500连通。
24.使用时,首先通过内壳注塑模具100注塑内壳与导光体,初始状态时,第一定模110与第一动模120对应且一上一下设置,第二定模210与第二动模220对应且一上一下设置,将成型后的第一色符号片放置在第一动模120的内壳嵌件121上,定模与动模合模,第一动模120上的内壳型腔b 320与第一定模110上的内壳型腔a 310对应配合构成内壳成型腔,第一动模120上的导光体型腔420与第一定模110上的导光体凸柱型腔410对应配合构成导光体成型腔,通过第二色注浇口向第二色流道112注入第二色料,第二色流道112中的第二色料经两路分别流向两组内壳成型腔内,成型带有符号片安装口以及导光体安装口的内壳,通过第三色注浇口向第三色流道113注入第三色料,第三色流道113中的第三色料经两路分别流向两组导光体成型腔内,成型导光体,使得所成型导光体与内壳分隔开,并且导光体的凸柱露出内壳,注塑有内壳与导光体的第一动模120与第二动模220的位置互换后,第一动模120(相当于原第二动模220)可与第二定模210上的按钮型腔500配合构成按钮成型腔,并且导光体的凸柱插入按钮型腔500内,通过第四色注浇口向第四色流道211注入第四色料,通过第四色流道211中的第四色料经两路分别流向两组按钮成型腔内,第四色料包覆导光体的凸柱,使得所成型按钮与导光体为注塑一体,第二动模220(相当于原第一动模120)上的内壳型腔b 320与第一定模110上的内壳型腔a 310对应配合构成内壳成型腔,导光体型腔420与第一定模110上的导光体凸柱型腔410对应配合构成导光体成型腔。
25.只需一套注塑模具即可将四色开关按钮总成中按钮与导光体注塑为一体,使得导光体与按钮装配牢固,密封性能好,并且工序少、两组四色开关按钮总成的可同时进行注塑,生产周期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