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组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8:07: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合模具。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模具,依次包括上模固定板、定模板(也称a板,下同)、动模板(也称b板,下同)、模脚、及下模固定板,所述模脚位于动模板的下侧,在模脚与动模板和动下模固定板所构成的行腔内设有由顶针、顶针板、顶针固定板、回针及套在回针上的弹簧所构成的顶针机构,在定模板与动模板之间分别设有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上模仁固定在定模板的凹槽内,所述下模仁固定在动模板的凹槽内。
3.传统模具装配动模仁需要将动模部分的下固定板,模脚,b板,上下顶针板全部拆开后才能安装动模仁,耗时耗力,工作量大,且拆装不便。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模具,通过在动模板内设置与动模仁相适配的安装槽,安装动模仁时,只需将定模板拆下即可,无需拆卸动模板,从而简化了装配过程,提高了效率;通过在动模仁上设置环形的定位槽以及在安装槽上设置安装孔,通过侧边定位的方式对动模仁进行固定,操作方便,便于定位,且整体结构强度可靠。
6.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模具,包括:动模仁、动模板和定模板,所述动模板设置在所述定模板的下方;
8.所述动模板内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动模仁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四周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动模仁四周设置有环形的定位槽,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以实现动模仁在动模板中的锁紧固定及定位。
9.现有技术中,装配动模仁时需要先将动模部分的下固定板,模脚,动模板,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全部拆开后才能安装动模仁,耗时耗力,工作量大,且拆装不便。
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模具,该模具通过在动模板内设置与动模仁相适配的安装槽,安装动模仁时,只需将定模板拆下即可,无需拆卸动模板,从而简化了装配过程,提高了效率;通过在动模仁上设置环形的定位槽以及在安装槽上设置安装孔,通过侧边定位的方式对动模仁进行固定,操作方便,便于定位,且整体结构强度可靠。
11.优选的,所述定模板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定模仁;所述定模板四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定模仁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穿透所述定模板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定模仁四周设置有呈环形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固定孔配合实现所述定模仁与所述定模板间的固定。通过在定模仁上设置环形的固定槽以及在定模板上设置固定孔,通过侧边定位的方式对定模仁进行固定,操作方便,便于定位,且整体结构强度可靠。
12.优选的,所述动模板下方设置有下固定板,所述动模板与所述下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两个模脚;两个所述模脚间设置有下顶针固定板和上顶针固定板,所述下顶针固定板设置在所述上顶针固定板下方。模脚能够提供支撑作用,提高整体结构强度,同时与下固定板形成用于容纳动模仁及其组件的空腔。
13.优选的,所述上顶针固定板与所述动模板间设置有顶针;所述顶针设置在所述上顶针固定板的四角处;所述动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顶针相对应的顶针孔;所述顶针穿过所述顶针孔与所述定模板相接触。模型铸造完成后,顶针将定模板向上推起,便于产品的取出。
14.优选的,所述动模仁下方设置有下顶针板和上顶针板;所述上顶针板设置在所述下顶针板的上方;所述下顶针板设置在所述上顶针固定板的上方。
15.优选的,所述上顶针板的四角处设置有回针,所述动模仁上设置有与所述回针相对应的回针孔;所述回针穿过所述回针孔与所述定模仁相接触。设置回针能够在产品浇筑完成后将成品从动模仁中顶出,方便取出产品。
16.优选的,所述定模板上方连接有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上设置有浇口。
17.优选的,所述动模板的四个拐角处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与所述定模板相连。设置导柱便于动模板与定模板间的安装定位,相应的,定模板上设置有与导柱对应的孔,孔内设置有导套。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9.(1)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模具通过在动模板内设置与动模仁相适配的安装槽,安装动模仁时,只需将定模板拆下即可,无需拆卸动模板,从而简化了装配过程,提高了效率;
20.(2)通过在动模仁上设置环形的定位槽以及在安装槽上设置安装孔,通过侧边定位的方式对动模仁进行固定,操作方便,便于定位,且整体结构强度可靠;
21.(3)通过在定模仁上设置环形的固定槽以及在定模板上设置固定孔,通过侧边定位的方式对定模仁进行固定,操作方便,便于定位,且整体结构强度可靠。
附图说明
22.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图2的剖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29.其中:
30.10-定模板;
ꢀꢀꢀꢀꢀꢀꢀꢀꢀꢀꢀꢀꢀꢀꢀꢀꢀꢀꢀꢀꢀ
101-固定孔;
31.102-凹槽;
32.20-定模仁;
ꢀꢀꢀꢀꢀꢀꢀꢀꢀꢀꢀꢀꢀꢀꢀꢀꢀꢀꢀꢀꢀ
201-固定槽;
33.30-动模仁;
ꢀꢀꢀꢀꢀꢀꢀꢀꢀꢀꢀꢀꢀꢀꢀꢀꢀꢀꢀꢀꢀ
301-定位槽;
34.40-动模板;
ꢀꢀꢀꢀꢀꢀꢀꢀꢀꢀꢀꢀꢀꢀꢀꢀꢀꢀꢀꢀꢀ
401-安装槽;
35.402-顶针孔;
ꢀꢀꢀꢀꢀꢀꢀꢀꢀꢀꢀꢀꢀꢀꢀꢀꢀꢀꢀꢀ
403-安装孔;
36.ꢀꢀꢀꢀꢀꢀꢀꢀꢀꢀꢀꢀꢀꢀꢀꢀꢀꢀꢀꢀꢀꢀꢀꢀꢀꢀꢀꢀꢀꢀꢀ
50-上固定板;
37.501-浇口;
ꢀꢀꢀꢀꢀꢀꢀꢀꢀꢀꢀꢀꢀꢀꢀꢀꢀꢀꢀꢀꢀꢀ
60-回针;
38.70-上顶针板;
ꢀꢀꢀꢀꢀꢀꢀꢀꢀꢀꢀꢀꢀꢀꢀꢀꢀꢀꢀ
80-下顶针板;
39.90-导柱;
ꢀꢀꢀꢀꢀꢀꢀꢀꢀꢀꢀꢀꢀꢀꢀꢀꢀꢀꢀꢀꢀꢀꢀ
100-模脚;
40.110-顶针;
ꢀꢀꢀꢀꢀꢀꢀꢀꢀꢀꢀꢀꢀꢀꢀꢀꢀꢀꢀꢀꢀꢀ
120-上顶针固定板;
41.130-下顶针固定板;
ꢀꢀꢀꢀꢀꢀꢀꢀꢀꢀꢀꢀꢀꢀ
140-下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4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5.为了更加清晰的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阐述,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的形式进行说明。
46.实施例
47.参阅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模具,包括:动模仁30、动模板40和定模板10,动模板40设置在定模板10的下方;
48.其中,如图2-3所示,定模板10内设置有凹槽102;凹槽102内安装有定模仁20;定模板10四周设置有用于固定定模仁20的固定孔101,固定孔101穿透定模板10与凹槽102连通;定模仁20四周设置有呈环形的固定槽201,固定槽201与固定孔101配合实现定模仁20与定模板10间的固定。通过在定模仁20上设置环形的固定槽201以及在定模板10上设置固定孔101,通过侧边定位的方式对定模仁20进行固定,操作方便,便于定位,且整体结构强度可靠。
49.另外,定模板10上方还连接有上固定板50;上固定板50上设置有浇口501。事实上,定模板10上也设置有与浇口501相通的浇道,以用于浇筑液的注入。
50.参阅图6,动模板40内设置有安装槽401,动模仁30设置在安装槽401内;安装槽401四周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403;动模仁30四周设置有环形的定位槽301,安装孔403与定位槽301相配合以实现动模仁30在动模板40中的定位。
51.继续参阅图6动模板40下方设置有下固定板140,动模板40与下固定板140之间设置有两个模脚100;两个模脚100间设置有下顶针固定板130和上顶针固定板120,下顶针固定板130设置在上顶针固定板120下方。模脚100能够提供支撑作用,提高整体结构强度,同时与下固定板140形成用于容纳动模仁30及其组件的空腔。
52.其中,上顶针固定板120与动模板40间设置有顶针110;顶针110设置在上顶针固定板120的四角处;动模板40上设置有与顶针110相对应的顶针孔402;顶针110穿过顶针孔402与定模板10相接触。模型铸造完成后,顶针110将定模板10向上推起,便于产品的取出。
53.另外,动模板40的四个拐角处设置有导柱90,导柱90与定模板10相连。设置导柱90便于动模板40与定模板10间的安装定位,相应的,定模板10上设置有与导柱90对应的孔,孔内设置有导套。
54.参阅图5,动模仁30下方设置有下顶针板80和上顶针板70;上顶针板70设置在下顶针板80的上方;下顶针板80设置在上顶针固定板120的上方。
55.继续参阅图5,上顶针板70的四角处设置有回针60,动模仁30上设置有与回针60相对应的回针孔;回针60穿过回针孔与定模仁20相接触。设置回针60能够在产品浇筑完成后将成品从动模仁30中顶出,方便取出产品。
56.总之,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模具整体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5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