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形貌可控的纳米结构阵列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2-20 07:51: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形貌可控的纳米结构阵列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得到六方密排的单层聚苯乙烯微球阵列;(2)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单层聚苯乙烯微球阵列表面溅射金属膜,得到金属纳米球周期阵列;(3)利用离子束刻蚀技术对所得到的金属纳米球阵列进行刻蚀,得到形貌可控纳米结构阵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形貌可控的纳米结构阵列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自组装法具体步骤为:将聚苯乙烯小球和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分散,得聚苯乙烯小球分散液;将聚苯乙烯小球分散液滴在亲水性硅片上,使聚苯乙烯小球分散液均匀分布在亲水性硅片上后,将亲水性硅片缓慢、倾斜地滑入液面平稳的去离子水中,使聚苯乙烯小球在水面上形成密排的单层聚苯乙烯小球阵列;用清洗后的硅片将浮在水面上的单层聚苯乙烯小球阵列缓慢捞起,吸水干燥后备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形貌可控的纳米结构阵列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苯乙烯小球直径为500n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形貌可控的纳米结构阵列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小球和无水乙醇混合按体积比1:1混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形貌可控的纳米结构阵列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散采用超声分散。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形貌可控的纳米结构阵列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清洗后的硅片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硅片并放入烧杯中,在烧杯中分别加入体积比为1:2:6的氨水、过氧化氢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再将烧杯放在烤焦台上加热至沸腾,并保持煮沸10~20min,冷却后将液体倒出,依次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反复超声10~15min。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形貌可控的纳米结构阵列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金属膜厚度为10~100nm。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形貌可控的纳米结构阵列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膜为ag膜。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形貌可控的纳米结构阵列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溅射的工艺参数为:溅射功率为10w,开始前背景气压为4.5
×
10-4
pa,通入25sccm的ar,溅射时背景气压为0.6pa,溅射时间为1~5min。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形貌可控的纳米结构阵列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离子束刻蚀的工艺参数为:开始前背景气压为4.5
×
10-4
pa,通入10sccm的ar,刻蚀时背景气压为5
×
10-2
pa,放电电压为50~70v,灯丝电流为3~8a,加速电压为100~300v,束流为10~50ma,离子束与样品所成角度为10
°
~90
°
,刻蚀时间为10min~120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貌可控的纳米结构阵列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得到六方密排的单层聚苯乙烯微球阵列;(2)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单层聚苯乙烯微球阵列表面溅射金属膜,得到金属纳米球周期阵列;(3)利用离子束刻蚀技术对所得到的金属纳米球阵列进行刻蚀,得到形貌可控纳米结构阵列。本发明采用了较为简单的离子束刻蚀技术,利用相邻球的阴影遮挡效应,可对纳米球阵列进行选择性的刻蚀,即形成具有形貌可控的纳米阵列,工艺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过程稳定可控。过程稳定可控。过程稳定可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宇 唐秀霞 温嘉红 张鉴 王雅新 钟家松 孔哲 张永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0.20
技术公布日:2022/1/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