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制造气溶胶产生荚体的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2022-02-20 05:02: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披露总体上涉及一种包括气溶胶产生材料的气溶胶产生荚体,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与气溶胶产生装置一起使用的气溶胶产生荚体,该气溶胶产生装置用于加热气溶胶产生材料以产生供使用者吸入的气溶胶。本披露的实施例尤其涉及用于制造气溶胶产生荚体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2.将气溶胶产生材料加热而不是燃烧来产生供吸入的蒸气和/或气溶胶的装置近年来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这种装置可以使用多种不同方法中的一种方法来为气溶胶产生材料提供热量。
3.一种途径是提供采用电阻加热系统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在这种装置中,提供电阻加热元件来加热气溶胶产生材料,并且在气溶胶产生材料被加热元件所传递的热量加热时产生蒸气或气溶胶。
4.另一种途径是提供采用感应加热系统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在这种装置中,对该装置提供感应线圈并且典型地对气溶胶产生材料提供感受器。当使用者激活该装置时,感应线圈被提供电能,该感应线圈进而产生交变电磁场。感受器与电磁场耦合并且产生热量,该热量例如通过传导被传递给气溶胶产生材料,并且在气溶胶产生材料被加热时产生蒸气或气溶胶。
5.无论使用哪种途径来加热蒸气产生材料,提供呈可以由使用者插入气溶胶产生装置中的荚体的气溶胶产生材料都可以是方便的。这样,需要提供适合于制造气溶胶产生荚体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6.根据本披露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气溶胶产生荚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7.(i)提供气溶胶产生材料;
8.(ii)将材料片定位在该气溶胶产生材料的相反侧上;
9.(iii)从这些相反侧中的一侧冲压该气溶胶产生材料以及该材料片,以形成包括由该材料片覆盖的气溶胶产生材料的气溶胶产生荚体。
10.根据本披露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气溶胶产生荚体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11.第一供应单元,该第一供应单元用于供应气溶胶产生材料;
12.第二供应单元,该第二供应单元用于将材料片定位在该气溶胶产生材料的相反侧上;以及
13.冲压单元,该冲压单元被布置用于从这些相反侧中的一侧冲压该气溶胶产生材料以及该材料片,以形成包括由该材料片覆盖的气溶胶产生材料的气溶胶产生荚体。
14.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冲压(punching)”、或其等效物例如冲压(punch)等是指形
成过程,该形成过程切割材料(例如,气溶胶产生材料、材料片、或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以经由剪切来使材料与剩余的材料分开。在冲压材料期间可以经由剪切来在材料中产生孔洞。
15.气溶胶产生荚体与用于加热气溶胶产生材料而不是灼烧气溶胶产生材料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一起使用,以使气溶胶产生材料的至少一种组分挥发,并且因此产生经加热的蒸气,该蒸气冷却并且冷凝,以形成供使用者吸入的气溶胶。
16.在通常意义上,蒸气是在低于其临界温度的温度下为气相的物质,这意味着在不降低温度的情况下该蒸气可以通过增加其压力而冷凝成液体,而气溶胶是微细固体颗粒或液滴在空气或另一种气体中的悬浮物。然而,应注意的是术语

气溶胶’和

蒸气’在本说明书中可以互换使用,尤其是关于所产生的供使用者吸入的可吸入介质的形式而言。
17.可以使用根据本披露的方法和设备来高效地制造气溶胶产生荚体。气溶胶产生荚体具有简单的构造,其中气溶胶产生材料由材料片覆盖。气溶胶产生材料可以由材料片中的一个或多个材料片覆盖,由此允许制造过程的灵活性。气溶胶产生荚体可以按其原样使用,并且还可以用于生产呈任何形状(例如,棍状)的气溶胶产生制品。在这种情况下,气溶胶产生荚体可以附接至吸嘴并且与吸嘴包裹在一起,例如制成棍状气溶胶产生制品。
18.在该方法的一个方面:
19.步骤(i)可以包括供应具有连续轮廓的气溶胶产生材料;
20.步骤(ii)可以包括在该气溶胶产生材料的连续轮廓的相反侧上供应连续材料片;并且
21.步骤(iii)可以包括从该材料片的两侧中的一侧上反复冲压该气溶胶产生材料的连续轮廓的以及该连续材料片,以形成包括由该材料片覆盖的气溶胶产生材料的多个气溶胶产生荚体。
22.该方法的这个方面利于大批量生产气溶胶产生荚体。
23.该气溶胶产生材料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固体或半固体材料。气溶胶产生材料的示例性类型包括粉末、微粒、颗粒、凝胶、条带、散叶、切割的填料、球粒、粉末、碎片、线束、泡沫材料和片材。气溶胶产生材料的连续轮廓可以包括气溶胶产生材料的连续供应。
24.泡沫材料可以包括多个微细颗粒(例如,烟草颗粒),并且还可以包括一定体积的水和/或水分添加剂(例如,湿润剂)。泡沫材料可以是多孔的,并且可以允许空气和/或蒸气流动穿过该泡沫材料。
25.气溶胶产生材料可以包括植物衍生材料,尤其可以包括烟草。气溶胶产生材料可以例如包括切碎的填充烟草或再造烟草,该再造烟草包含烟草、和纤维素纤维、烟草茎纤维以及比如caco3等无机填料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
26.气溶胶产生材料可以包括气溶胶形成剂。气溶胶形成剂的示例包括多元醇及其混合物,例如丙三醇或丙二醇。典型地,气溶胶产生材料可以包括在大约5%与大约50%(基于干重)之间的气溶胶形成剂含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材料可以包括在大约10%与大约20%(基于干重)之间、可能为大约15%(基于干重)的气溶胶形成剂含量。
27.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
28.(iv)将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定位在该气溶胶产生材料中。
29.使用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提供了方便、有效、且能量高效的方式来加热气溶胶产
生材料。当气溶胶产生荚体定位在气溶胶产生装置中并且暴露于交变电磁场时,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由于涡电流和磁滞损耗而产生热量,从而使得电磁能转换为热能。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中产生的热量被传递至气溶胶产生材料,由此加热气溶胶产生材料以产生蒸气,该蒸气冷却并且冷凝以形成具有所期望的特征的气溶胶。
30.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铝、铁、镍、不锈钢及其合金(例如镍铬或镍铜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
31.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可以包括颗粒感受器材料。步骤(iv)可以包括将感受器材料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中。使用颗粒感受器材料尤其当颗粒感受器材料均匀分布在气溶胶产生材料中时可以向气溶胶产生材料提供均匀的热传递。
32.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可以包括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步骤(iv)可以包括将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定位在该气溶胶产生材料中。在一个方面,步骤(iv)可以包括将多个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定位在该气溶胶产生材料中,例如两个或更多个片材。使用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可以确保在使用可感应加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的荚体期间在整个气溶胶产生荚体中均匀地产生热量。还可以容易地控制(多个)感受器片材在气溶胶产生荚体中的位置。
33.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可以包括孔口。步骤(iv)可以包括将包括孔口的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定位在该气溶胶产生材料中。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可以包括多个孔口,这些孔口沿片材的纵向方向均匀地间隔开。步骤(iv)可以包括将包括沿片材的纵向方向均匀地间隔开的多个孔口的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中。使用包括一个或多个孔口的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可以利于在片材内(例如围绕圆形的路径)产生涡电流,和/或可以利于空气和蒸气通过气溶胶产生荚体、例如朝向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出口(例如吸嘴)流动。
34.步骤(i)可以包括将气溶胶产生材料定位在该材料片与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之间、和/或在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之间。这种布置可以使向气溶胶产生材料的热传递最大化,这可以使产生的气溶胶的量最大化,同时可以使能量效率最大化。
35.步骤(i)可以包括提供切碎的填充气溶胶产生材料、例如切碎的填充烟草。有利地,使用切碎的填料可以利于空气和蒸气通过气溶胶产生荚体、例如朝向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出口(例如吸嘴)流动。
36.步骤(i)可以包括供应气溶胶产生材料的片材。步骤(i)可以包括将气溶胶产生材料的多个片材、例如气溶胶产生材料的两个或更多个片材定位在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之间。该方法因此允许高效且可靠地制造气溶胶产生荚体,因为可以容易地供应(多个)片材并且可以容易地控制(多个)片材的位置。
37.步骤(i)可以包括供应包括多个穿孔的气溶胶产生材料的片材。有利地,穿孔利于在气溶胶产生装置中使用气溶胶产生荚体期间使空气和蒸气流动通过气溶胶产生材料。穿孔允许仔细地控制所得气溶胶产生荚体的透气性并且使其最佳。例如,气溶胶产生材料的片材可以具有约50至约24,000coresta单位(cu)、优选地约4,000至约24,000coresta单位(cu)的透气性。
38.步骤(i)可以包括供应气溶胶产生材料的起皱的片材。有利地,使用气溶胶产生材料的起皱的片材可以利于空气和蒸气流动通过气溶胶产生荚体、例如朝向气溶胶产生装置
的出口(例如吸嘴)流动。
39.步骤(i)可以包括供应气溶胶产生材料的砑光的片材。有利地,使用气溶胶产生材料的砑光的片材可以允许气溶胶产生片材的厚度和/或密度最佳,由此确保在使用气溶胶产生装置中的气溶胶产生荚体期间产生具有最佳特征的气溶胶。
40.材料片可以是透气的。步骤(ii)可以包括将透气的材料片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的连续轮廓的相反侧上。有利地,使用透气的材料片可以利于在使用气溶胶产生装置期间使空气和蒸气流动气溶胶产生荚体。透气的材料片还可以用作过滤器。替代性地,材料片可以包括以下材料:该材料不透气,但是包括合适的穿孔或开口,以允许空气和蒸气流动通过。
41.在步骤(iii)之前,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
42.(v)切割定位在该气溶胶产生材料的至少一侧上的该材料片,以使其与剩余的材料片分开;或在定位在该气溶胶产生材料的至少一侧上的该材料片中产生弱化区域,以利于在步骤(iii)期间切割并且使该材料片与该剩余的材料片分开。
43.弱化区域可以包括凹槽、划线、穿孔、弱化线、或相似物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
44.切割材料片的步骤可以包括切割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的两侧上、例如上侧和下侧的材料片。气溶胶产生材料的一侧上、例如上侧的切割面积可以小于气溶胶产生材料的另一侧上、例如下侧的切割面积。这确保了在气溶胶产生材料的另一侧上、例如下侧的切割材料片具有较大表面面积,该较大的表面面积能够覆盖气溶胶产生材料的暴露的区域、例如侧部区域。
45.步骤(iii)可以包括使冲压元件朝向定位在该气溶胶产生材料的一侧上的该材料片移动,并且移动到与定位在该气溶胶产生材料的另一侧上的该材料片相邻近的模具的腔体中。冲压元件可以具有圆形的截面。模具的腔体可以具有圆形的截面,以接纳冲压元件。使用冲压元件和模具提供了方便的方式来冲压气溶胶产生材料和材料片,以经由剪切来在气溶胶产生材料和材料片中产生孔洞而形成气溶胶产生荚体。有利地,使用具有圆形的截面的冲压元件和腔体可以产生具有圆形的截面的气溶胶产生荚体。圆形的截面例如与正方形的截面或三角形的截面相比可以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压力均匀地分布在材料片上和气溶胶产生材料,由此利于进行平稳的冲压操作;和/或因为气溶胶产生荚体的侧壁不具有边缘,由此允许通过将材料片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的所述另一侧以简单的方式均匀包裹气溶胶产生材料的侧部区域。
46.步骤(iii)可以包括步将冲压元件朝向定位在该气溶胶产生材料的一侧上的该材料片移动并且将定位在该气溶胶产生材料的相反侧上的该材料片推入模具的腔体中,从而因此用该材料片包裹该气溶胶产生材料的暴露的区域。气溶胶产生材料的暴露的区域、例如侧部区域在冲压元件移入模具的腔体中期间被方便地包裹和覆盖。
47.在步骤(iii)期间,在气溶胶产生材料的所述相反侧上的材料片被推入模具的腔体中时该材料片可以变形。例如,气溶胶产生材料的所述相反侧上的材料片可以包括可变形材料、例如可以经受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的材料。因此,在步骤(iii)期间,在气溶胶产生材料的所述相反侧上的材料片推入腔体中时,该材料片可以例如被弹性地或塑料地拉伸。材料片的变形、例如拉伸有助于确保在冲压元件移入模具的腔体中期间包裹和覆盖气溶胶产生材料的暴露的区域、例如侧部区域。
48.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的所述一侧上的材料片可以经由剪切来通过冲压元件从剩余的材料片上切割下来并且与其分开。在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中的实施例中,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可以在冲压元件移入模具的腔体期间经由剪切来从剩余的感受器片材上切割下来并且与其分开。该方法因此允许高效且可靠地制造气溶胶产生荚体。
49.在一个方面,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步骤(iii)之后:
50.(vi)连结定位在该气溶胶产生材料的相反侧上的材料片,以将该气溶胶产生材料、以及可选地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固定在该材料片内部。
51.步骤(vi)可以包括通过加热材料片、例如使用密封加热器来连结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的相反侧上的材料片。由此,气溶胶产生材料以及可选的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被可靠地被定位材料片内部并且被其包封,以形成密封的气溶胶产生荚体。
52.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
53.(vii)从模具的腔体释放气溶胶产生荚体。
54.模具可以包括可分开的模具部分,并且步骤(vii)可以包括使这些模具部分分开,以从模具的腔体释放气溶胶产生荚体。因此,可以可靠地从腔体释放气溶胶产生荚体。
55.在一个方面,材料片可以包括第一材料片,该第一材料片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的一侧上;以及第二材料片,该第二材料片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的相反侧上。第一材料片可以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的例如与冲压元件相邻近的第一侧上,并且第二材料片可以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的例如与模具相邻近的第二侧上。
56.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
57.(viii)将第一材料片、第二材料片、以及气溶胶产生材料传递至冲压位置,以压覆模具的腔体。
58.在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中的实施例,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在气溶胶产生材料的传递至冲压位置期间被传递至冲压位置。
59.第一材料片、第二材料片、以及气溶胶产生材料可以移动相同距离,以将第一材料片、第二材料片以及气溶胶产生材料传递至冲压位置。由此简化了制造方法。替代性地,气溶胶产生材料与第一材料片和第二材料片中的一者可以比第一材料片和第二材料片中的另一者移动更小的距离,以将第一材料片、第二材料片、以及气溶胶产生材料传递至冲压位置。这可以提供材料片的高效使用。
60.第一供应单元可以包括多个辊,这些锟可以被适配成供应气溶胶产生材料的一个或多个起皱的或砑光的片材。
61.该设备可以包括用于在气溶胶产生材料的一侧上供应第一材料片的第二供应单元、例如供应辊,并且可以包括在气溶胶产生材料的相反侧上供应第二材料片的第二供应单元、例如供应辊。
62.该设备可以包括第三供应单元,该第三供应单元用于将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中。如上所述,使用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提供了方便、有效且能量高效的方式来加热气溶胶产生材料。
63.冲压单元可以包括冲压元件,该冲压元件与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的一侧上的材料片相邻近;以及具有腔体的模具,该模具遇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的相反侧上的材料片
相邻近。冲压元件可以可移入模具的腔体,以形成气溶胶产生荚体。冲压元件和模具的使用利于制造气溶胶产生荚体。
64.冲压元件可以包括可以具有外周边缘的外周壁。冲压元件可以具有圆形的截面,并且因此可以包括圆形的外周壁,该外周壁可以具有圆形的外周边缘。外周边缘可以被适配成经由剪切来使定位气溶胶产生材料的与冲压元件相邻近的一侧上的材料片与定位在所述侧上的剩余的材料片分开。外周边缘可以被适配成经由剪切来使气溶胶产生材料的一部分与周围的气溶胶产生材料分开。外周边缘可以被适配成将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的相反侧上的材料片推入模具的腔体,由此用材料片包裹气溶胶产生材料的暴露的区域。
65.在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中的实施例中,外周边缘可以被适配成切割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以经由剪切来使其与剩余的感受器片材分开。该设备因此允许高效且可靠地制造可感应加热的气溶胶产生荚体。
66.冲压元件可以包括端壁。端壁和外周壁可以限定空心部分,该空心部分用于接纳气溶胶产生材料的被分开的部分以及气溶胶产生材料的与冲压元件相邻近的一侧上的被分开的材料片。
67.该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连结单元,该连结单元被适配成连结定位在该气溶胶产生材料的相反侧上的材料片(例如第一材料片和第二材料片),以将该气溶胶产生材料固定在该材料片内部。连结单元可以包括密封加热器。连结单元的使用确保气溶胶产生材料以及可选的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被可靠地被定位材料片内部并且被其包封,以形成密封的气溶胶产生荚体。
附图说明
68.图1是用于制造气溶胶产生荚体的方法和设备的一部分的图解截面侧视图,展示了将气溶胶产生材料和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定位在材料片之间的一种方式;
69.图2是用于制造气溶胶产生荚体的方法和设备的一部分的图解截面侧视图,展示了将气溶胶产生材料和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定位在材料片之间的另一种方式;
70.图3至图12用于制造气溶胶产生荚体的方法和设备的另一部分的图解视图;
71.图13和图14是图3至图12所展示的方法和设备的俯视图,分别展示了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
72.图15是类似于图5的图解截面侧视图,展示了材料片气溶胶产生材料的一侧上的拉伸;
73.图16a是使用图1至图15所展示的方法和设备制造的气溶胶产生荚体的示例的图解截面侧视图;并且
74.图16b是沿图16a所示出的线a-a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75.现在将仅通过举例方式并且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披露的实施例。
76.首先参见图1,示出了用于制造如图16a和图16b所示出的气溶胶产生荚体1的设备的一部分的第一示例。气溶胶产生荚体1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中以产生供装置的使用者吸入的气溶胶。合适的气溶胶产生装置通常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并且将不会在本说明书中
进一步详细描述。
77.该设备包括第一供应单元,该第一供应单元用于供应气溶胶产生材料10;第二供应单元12,这些第二供应单元用于将材料片14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10的相反侧上;以及第三供应单元16,这些第三供应单元用于将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18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10中。图1底部的水平箭头展示了工艺流程方向,即,气溶胶产生材料10、材料片14、以及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18的移动方向。
78.更详细地,第二供应单元12中的每个供应单元包括供应辊12a和给送辊12b,这些辊被布置成将第一材料片14a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10的一侧上并且将第二材料片14b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10的相反侧上。第一材料片14a和第二材料片14b旨在覆盖气溶胶产生荚体1中的气溶胶产生材料10,并且因此,典型地包括透气性材料,该透气性材料允许空气和蒸气流入和流出气溶胶产生荚体1并且流动通过气溶胶产生材料10。
79.第三供应单元16中的每个供应单元包括供应辊16a,该供应辊被布置成供应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并且将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10中。在所展示的实施例中,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中的每个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包括多个孔口22,这些孔口沿感受器片材18的纵向方向均匀地间隔开。孔口22利于在使用可感应加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的气溶胶产生荚体1期间在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中产生涡电流和/或利于空气和蒸气流动通过气溶胶产生荚体1。然而,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孔口22不是必需的并且可以省却。
80.第一供应单元供应的气溶胶产生材料10定位在相邻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之间。气溶胶产生材料10还被第一供应单元定位在第一材料片14a与最上面的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之间(如图1所见)、以及在第二材料片14b与最下面的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之间(如图1所见)。这确保了气溶胶产生材料10在整个气溶胶产生荚体1中均匀分布,如在图16a中最佳看到的。
81.在图1的示例中,气溶胶产生材料10典型地是切碎的填料,例如,植物衍生的切碎的填料(比如切碎的烟草填料)。
82.气溶胶产生材料10可以包括气溶胶形成剂,比如丙三醇或丙二醇。典型地,气溶胶产生材料10包括在大约5%与大约50%(基于干燥重量)之间的气溶胶形成剂含量。加热时,气溶胶产生材料10释放可能包含尼古丁的挥发性化合物、或者比如烟草香料等风味化合物。
83.现在参见图2,示出了用于制造气溶胶产生荚体的设备的一部分的第二示例。该设备与以上参见图1描述的设备共享一些相似之处,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对应的特征。同样,图2底部的水平箭头展示了工艺流程方向,即,气溶胶产生材料10、材料片14、以及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18的移动方向。
84.设备包括第二供应单元12,这些第二供应单元用于将材料片14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10的相反侧上;以及第三供应单元16,这些第三供应单元将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10中。第二供应单元12和第三供应单元16与以上参见图1描述的第二供应单元和第三供应单元相同。
85.设备还包括第一供应单元24,这些第一供应单元用于供应气溶胶产生材料10。第一供应单元24中的每个供应单元包括供应辊24a,该供应辊典型地被布置成供应具有连续
轮廓的、例如呈气溶胶产生片材26形式的气溶胶产生材料10。气溶胶产生材料10典型地包括再造材料、例如再造烟草,该再造烟草包括烟草以及纤维素纤维、烟草茎纤维、以及无机填料(比如caco3)中的任何一者或两者。
86.第一供应单元24中的每个供应单元包括第一配合辊24b(例如打孔辊),这些第一配合辊被适配成在气溶胶产生片材26穿过辊24b时对其进行打孔,以利于空气和蒸气流动通过气溶胶产生片材26。第一供应单元24中的每个供应单元还包括第二配合辊24c,例如提供砑光的气溶胶产生片材26的砑光辊,或提供起皱的气溶胶产生片材26的起皱辊。
87.由第一供应单元24中的每个供应单元供应的气溶胶产生材料10定位在相邻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之间。气溶胶产生材料10还定位在第一材料片14a与最上面的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之间(如图2所见)、以及在第二材料片14b与最下面的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之间(如图2所见)。
88.图2的设备包括多个供应组件28,每个供应组件28包括两个第一供应单元24和一个第三供应单元16,该第三供应单元被布置成将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在由第一供应单元24供应的气溶胶产生材料10中。应理解的是,该设备可以包括任何合适数量的供应组件28,条件是该设备第三供应单元16定位在相邻供应组件28之间,如图2所示出的。
89.现在参见图3至图14,示出了用于制造图16a和图16b所示出的气溶胶产生荚体1的设备的另一部分,并且这部分定位在图1和图2所示出的设备的一部分的下游。该设备包括冲压单元30,该冲压单元用于从材料片14的相反侧中的一侧对气溶胶产生材料10和材料片14进行冲压,以形成图16a和图16b所示的气溶胶产生荚体1。
90.更详细地,冲压单元30包括与第一材料片14a相邻地定位的冲压元件32以及与第二材料片14b相邻定位的配合模具34。冲压元件32的截面通常是圆形的、并且包括具有外周边缘38的外周壁36。冲压元件32还包括端壁40,该端壁与外周壁36一起限定空心内部部分42。模具34包括腔体44,该腔体也具有圆形的截面,并且冲压元件32可以移动到该腔体中。模具34包括可以分开的第一模具部分34a和第二模具部分34b,例如如图8所示出的。
91.由图1和图2所示出的设备的上游部分产生的气溶胶产生材料10、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10中的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以及第一材料片14a和第二材料片14b通过第一供应单元、第二供应单元、以及第三供应单元行进到图3所示出的冲压位置。该设备包括切割单元43,该切割单元被适配成在第二材料片14b处于冲压位置时切割第二材料片14b、例如将其与剩余的第二材料片14b(图3的切割单元43的左边所示出的)分开、或在第二材料片14b中产生弱化区域46(例如包括凹槽、划线、穿孔、弱化线、或相似物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
92.在气溶胶产生材料10、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以及第一材料片14a和第二材料片14b处于冲压位置的情况下,冲压元件32朝向模具34的腔体44移动,如图4的箭头所示出的。冲压元件32的外周边缘38在其朝向腔体44移动时经由剪切来切割第一材料片14a、气溶胶产生材料10、以及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第一材料片14a、气溶胶产生材料10、以及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的经切割的部分被接纳在冲压元件32的空心内部部分42内,以形成图16a和图16b所示出的气溶胶产生荚体1的一部分。
93.如图5和图6的箭头所示出的冲压元件32向模具34的腔体44中的继续移动将第二材料片14b的分开的部分推入腔体44中并且使其包裹在气溶胶产生材料10的暴露的侧部区
域周围。
94.然后如图7的较大箭头所示出的从模具34的腔体44撤出冲压元件32,并且连结单元48(在所展示的实施例中,该连结单元具有圆形的形状,例如是密封加热器形式)如图7的较小箭头所示出的朝向模具34移动,使得该连结单元可以在第一材料片14a的经切割的部分的外周边缘与第二材料片14b的分开的部分的上部外周边缘彼此接触处向其施加热量。这将第一材料片14a和第二材料片14b密封在一起,由此形成气溶胶产生荚体1,在该气溶胶产生荚体中,气溶胶产生材料10和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18被材料片14完全包封。
9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材料片14b的分开的部分的尺寸可以被确定成使得基本上不存在过量的第二材料片14b从腔体44的上部边缘突出,如图6所示出的,并且使得第二材料片14b的分开的部分的上部外周边缘接触第一材料片14a的经切割的部分的外周边缘。实际上,这样准确地确定第二材料片14b的分开的部分的尺寸可能难以实现,并且第二材料片14b的分开的部分的尺寸可以代替地被确定成使得存在充足的第二材料片14b的区域来覆盖气溶胶产生材料10的暴露的侧部区域,并且使得存在过量的第二材料片14b从腔体44的上部边缘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材料片14a和第二材料片14b已经被连结单元48密封在一起之后可以切割并移除任何过量的第二材料片14b,或者可以将其作为气溶胶产生荚体1的一部分留在原处。
96.在第一材料片14a和第二材料片14b已经被加热以将其密封在一起之后,连结单元48移动至其原始位置,如图8和图9的小竖直箭头所示出的,并且第一模具部分34a和第二模具部分34b分开,如图8的水平箭头所示出的,以从模具34的腔体44释放气溶胶产生荚体1,如图9的箭头所示出的。第一模具部分34a和第二模具部分34b然后移回它们的原始位置,如图10的箭头所示出的。
97.连续执行上述方法,以使得能够大批量生产气溶胶产生荚体1。因此,参见图11,第二材料片14b的另一个区段行进到冲压位置,如箭头表示的,使得这一区段覆压在模具34的腔体44上,如上所描述的。第一材料片14和包括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的气溶胶产生材料10的另一个区段也移动至冲压位置,如图12的箭头所示出的。切割单元43再次切割第二材料片14b或在第二材料片14b中产生弱化区域46,如以上所讨论的。然后连续地重复上述步骤,以生产进一步的气溶胶产生荚体1。
98.在图13所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该设备(尤其是供应单元)被配置成使第一材料片14a、气溶胶产生材料10、以及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移动比第二材料片14b小的距离,以将第一材料片14a、第二材料片14b、以及包括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的气溶胶产生材料10沿箭头表示的方向传递至冲压位置。如从图13显而易见的,在此第一实施方式中,冲压元件32以上述方式冲压第一材料片14a、气溶胶产生材料10、以及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由此经由剪切来产生一系列彼此紧邻的孔洞50。由此实现第一材料片14a、气溶胶产生材料10、以及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的最大利用,并且第一实施方式可以因此提供对这些材料的特别有效的使用,并且浪费最小。如应理解的,图13中由虚线表示的大圆圈与如上所述的第二材料片14b中的弱化区域46相对应,而由实线表示的大圆圈指示第二材料片14b中的孔洞52,这些孔洞由于第二材料片14b的一部分通过冲压元件32的分离而形成,如以上参见图5和图6描述的。
99.在图14所示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该设备(尤其是供应单元)被配置成使第一材料
片14a、第二材料片14b、气溶胶产生材料10、以及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移动相同距离,以将第一材料片14a、第二材料片14b、以及包括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的气溶胶产生材料10沿箭头表示的方向传递至冲压位置。如从图14显而易见的,在此第二实施方式中,冲压元件32以上述方式冲压第一材料片14a、气溶胶产生材料10、以及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由此经由剪切来产生一系列彼此间隔开的孔洞50,从而在孔洞50之间留下第一材料片14a、气溶胶产生材料10、以及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的未使用的区域,如图14清楚呈现的。虽然由于在孔洞50之间存在未使用的区域而可能使第一材料片14a、气溶胶产生材料10、以及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的使用效率较低,但是第二实施方式允许简化制造的设备和方法。如应理解的,图14中由虚线表示的大圆圈与如上所述的第二材料片14b中的弱化区域46相对应,而由实线表示的大圆圈指示第二材料片14b中的孔洞52,这些孔洞由于第二材料片14b的一部分通过冲压元件32的分离而形成,如以上参见图5和图6描述的。
100.图15展示了上述方法的变体,其中,在第二材料片14b如图15的箭头所示出的被冲压元件32推入模具34的腔体44中时,该第二材料片变形、尤其是拉伸。通过该方法的这个变体,可以使第一材料片14a与第二材料片14b(如由对应的第二供应单元12供应的)的给送速率的差异最小化,这是因为由于第二材料片14b在冲压过程期间的伸长,所以需要较小量的第二材料14b来在冲压元件32移动到腔体44的期间覆盖气溶胶产生材料10和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
101.图16a和图16b示出了通过以上方法制造的并且与图8的实施例相对应的气溶胶产生荚体1。气溶胶产生荚体1包括气溶胶产生材料10以及多个感受器元件18a,这些感受器元件通过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片材18的经切割的部分形成。感受器元件18a中的孔口22利于空气和蒸气通过气溶胶产生荚体1、例如朝向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出口(例如,吸嘴)流动。气溶胶产生材料10和感受器元件18a被材料片14完全包封(第一材料片14a和第二材料片14b),以形成密封的气溶胶产生荚体1。
102.虽然在前述段落中已经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权利要求的广度和范围不应当局限于以上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103.例如,虽然图1和图2的设备包括用于将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18定位在气溶胶产生材料10中的第三供应单元16,但是可以省却第三供应单元16,使得所得的气溶胶产生荚体1仅包括由材料片14覆盖的气溶胶产生材料10。在这种情况下,气溶胶产生荚体1可以与采用电阻加热系统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一起使用,例如在该电阻加热系统中,电阻加热元件穿入气溶胶产生荚体1和/或被布置成接近该气溶胶产生荚体,使得当气溶胶产生荚体1定位在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加热隔室中时该电阻加热元件可以加热气溶胶产生荚体1内的气溶胶产生材料10。气溶胶产生荚体1同样可以与采用感应加热系统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一起使用,例如在该感应加热系统中,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穿入气溶胶产生荚体1和/或被布置成接近该气溶胶产生荚体,使得当气溶胶产生荚体1定位在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加热隔室中时该电阻加热元件可以加热气溶胶产生荚体1内的气溶胶产生材料10。
104.不必严格使用第一材料片14a和第二材料片14b来覆盖气溶胶产生材料10和可选的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18,并且可以代替使用单个材料片14。
105.除非本文另外指出或上下文明显矛盾,否则本披露涵盖了上述特征的所有可能变
体的任何组合。
106.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要求,否则遍及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词语“包括”、“包含”等应以包含而非排他或穷尽的意义来解释;也就是说,以“包括但不限于”的意义来解释。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