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化成箔生产线的馈电槽循环管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2:57: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成箔生产线的馈电槽循环管路系统,属于化成箔生产工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化成工艺生产技术,通常为四级、五级加电及以上,由于加电级数的增加,仅由导电辊送电对铝箔负担很重,导电辊及铝箔上单位电流很大,会导致发热量大,对设备和铝箔伤害很大,不利于生产和产品质量。四级、五级及以上化成工艺技术通常采用2、3级输电方式加电,产线中段增加馈电槽为后面第三、四、五及以上加电槽输送电。目前的馈电槽循环管路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第一压力泵和第一热交换器,第一压力泵的进液端与馈电槽相连接,第一压力泵的出液端和第一热交换器的进液端相连接,第一热交换器的出液端和馈电槽相连接,由于铝箔上会通入电流,进而会使得馈电槽内液体温度升高,因此设置有第一热交换器,以对馈电槽内液体进行循环冷却。目前馈电槽使用有机铵盐溶液,常温状态运行,运行时间长则馈电槽内液面泡沫多,聚集后时间一长则会发黄;同时槽液因长时间处于常温状态,会滋生细菌,导致槽液内絮状物较多,二者附着在箔面上会导致经过高温焙烧后的箔面发黄,另外,絮状物会导致箔面出现坑印以及磕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化成箔生产线的馈电槽循环管路系统,可有效提高化成箔产品质量。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化成箔生产线的馈电槽循环管路系统,包括馈电槽,馈电槽设置有第一循环管路,第一循环管路包括第一压力泵和第一热交换器,第一压力泵的进液端与馈电槽相连接,第一压力泵的出液端和第一热交换器的进液端相连接,第一热交换器的出液端和馈电槽相连接,第一循环管路配设有控制其启闭的控制系统,馈电槽设置有第二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包括加热装置和第二热交换器,加热装置的进液端通过第三压力泵与馈电槽相连接或者直接通过管道与第一压力泵的出液端相连接,加热装置的出液端和第二热交换器的进液端相连接,第二热交换器的出液端和馈电槽相连接,第二循环管路配设有控制其启闭的控制系统。
5.进一步的是: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槽,加热槽内设置有电加热器,加热槽的出液端通过第二压力泵与第二热交换器的进液端相连接。
6.进一步的是:加热槽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电加热器的控制器电气连接。
7.进一步的是:第一热交换器的出液端与馈电槽之间设置有过滤器。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施时,当馈电槽内液面产生泡沫和絮状物较多时,关闭第一循环管路,开启第二循环管路,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循环液体至65℃左右,可以使槽内氨气进一步挥发,同时高温杀灭细菌,再通过第二热交换器冷却为常温状态后流入馈电槽。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后,槽内液面因氨气导致的泡沫基本消除,与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相比,实施效果对比明显;本实用新型通过高温杀灭细菌,基本实现了馈电槽内絮状物的消除,长时间运行也不会出现泡沫及絮状物影响箔面外观的情况。
附图说明
9.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中标记:1-馈电槽,2-第一压力泵,3-第一热交换器,4-加热装置,5-第二热交换器,6-电加热器,7-过滤器,8-第二压力泵。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3.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馈电槽1,馈电槽1设置有第一循环管路,第一循环管路包括第一压力泵2和第一热交换器3,第一压力泵2的进液端与馈电槽1相连接,第一压力泵2的出液端和第一热交换器3的进液端相连接,第一热交换器3的出液端和馈电槽1相连接,第一循环管路配设有控制其启闭的控制系统,第一循环管路的启闭可以通过第一压力泵2自带的电气控制系统实现,也可通过在管道上设置必要的阀门来实现。
14.本实用新型中的馈电槽1还设置有第二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包括加热装置4和第二热交换器5,加热装置4的进液端通过第三压力泵与馈电槽1相连接或者直接通过管道与第一压力泵2的出液端相连接,优选为直接通过管道与第一压力泵2的出液端相连接,这样可以节约设备采购和维护成本。加热装置4的出液端和第二热交换器5的进液端相连接,第二热交换器5的出液端和馈电槽1相连接,第二循环管路配设有控制其启闭的控制系统。第二循环管路的启闭可以通过第三压力泵自带的电气控制系统实现,也可通过在管道上设置必要的阀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装置4进液端优选直接通过管道与第一压力泵2的出液端相连接,在第一循环管路和第二循环管路切换工作时,第一压力泵2处于常开状态,因此,需要在加热装置4进液端管道上和第一热交换器3的进液端管道上设置必要的阀门来实现管路的启闭控制。
15.实施时,当馈电槽1内液面产生泡沫和絮状物较多时,关闭第一循环管路,开启第二循环管路,通过加热装置4加热循环液体至65℃左右,可以使槽内氨气进一步挥发,同时高温杀灭细菌,再通过第二热交换器5冷却为常温状态后流入馈电槽1。
16.加热装置4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只要能满足加热循环液体至65℃左右的技术要求即可。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装置4包括加热槽,加热槽内设置有电加热器6,加热槽的出液端通过第二压力泵8与第二热交换器5的进液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加热槽的形式,可以使得槽液与空气多接触,使槽液内氨气尽量挥发掉,有利于减少泡沫的产生。为便于控制加热温度,加热槽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电加热器6的控制器电气连接。
17.优选地,第一热交换器3的出液端与馈电槽1之间设置有过滤器7。馈电槽1长时间运行后,槽液会产生颗粒状的杂质,通过第一循环管路中的过滤器7可以对颗粒状杂质进行过滤收集,有利于提高槽液的纯净度,最终确保化成箔的产品质量优良。


技术特征:
1.化成箔生产线的馈电槽循环管路系统,包括馈电槽(1),馈电槽(1)设置有第一循环管路,第一循环管路包括第一压力泵(2)和第一热交换器(3),第一压力泵(2)的进液端与馈电槽(1)相连接,第一压力泵(2)的出液端和第一热交换器(3)的进液端相连接,第一热交换器(3)的出液端和馈电槽(1)相连接,第一循环管路配设有控制其启闭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馈电槽(1)设置有第二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包括加热装置(4)和第二热交换器(5),加热装置(4)的进液端通过第三压力泵与馈电槽(1)相连接或者直接通过管道与第一压力泵(2)的出液端相连接,加热装置(4)的出液端和第二热交换器(5)的进液端相连接,第二热交换器(5)的出液端和馈电槽(1)相连接,第二循环管路配设有控制其启闭的控制系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成箔生产线的馈电槽循环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加热装置(4)包括加热槽,加热槽内设置有电加热器(6),加热槽的出液端通过第二压力泵(8)与第二热交换器(5)的进液端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成箔生产线的馈电槽循环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加热槽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电加热器(6)的控制器电气连接。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化成箔生产线的馈电槽循环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热交换器(3)的出液端与馈电槽(1)之间设置有过滤器(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成箔生产线的馈电槽循环管路系统,属于化成箔生产工艺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中的馈电槽在常规的冷却过滤循环管路基础上,增设了第二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包括加热装置和第二热交换器,加热装置的进液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压力泵的出液端相连接,加热装置的出液端和第二热交换器的进液端相连接,第二热交换器的出液端和馈电槽相连接,第二循环管路配设有控制其启闭的控制系统。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后,槽内液面因氨气导致的泡沫基本消除,同时基本实现了馈电槽内絮状物的消除,长时间运行也不会出现泡沫及絮状物影响箔面外观的情况。物影响箔面外观的情况。物影响箔面外观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顾东辉 杨守剑 谭德州 高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石棉华瑞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3
技术公布日:2022/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