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道岔电动摇把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2:10: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道岔电动摇把。


背景技术:

2.目前铁路上使用的道岔摇把由的转动手柄、摇臂杆及摇把头组成,人工转换道岔的尖轨,道岔摇把初始摇动时需要克服尖轨的静摩擦力,检修人员手动操作尖静摩擦力相较于尖轨移动时的动摩擦阻力大,转换道岔消耗检修人员的体力、影响检修人员的后续检修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道岔电动摇把,电机的驱动力和配重环上积蓄势能驱动驱动转辙机工作,增大了尖轨初始时受到的驱动力,使尖轨克服其受到静摩擦力移动方便,便于道岔的换道,且降低了检修人员的体力消耗,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岔电动摇把,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和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壳体外,所述传动轴位于壳体内的部分安装有同轴的固定环,所述传动轴上套设有配重环,所述壳体内壁和配重环外周侧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配重环和固定环之间安装有传动的传动锥。
5.所述传动轴位于壳体外的一端安装有管形摇把卡头,所述管形摇把卡头上开设有卡接槽。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上安装有内外贯穿且螺纹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位于壳体内的一端和传动锥的侧面同轴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位于于壳体外的一端固定有把手。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形摇把卡头滑动套设有在传动轴上,所述管形摇把卡头的一端封闭,所述管形摇把卡头内设有弹性件,所述管形摇把卡头开口的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传动轴上固定有与卡槽适配的卡块。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外侧和弹性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片的另一端和管形摇把卡头的外周侧贴合。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片朝向管形摇把卡头的位置固定有磁铁,所述磁铁上固定有橡胶块。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电池,所述壳体外侧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上固定有横杆,所述横杆上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入端和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和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示例的道岔电动摇把,电机的驱动力和配重环上积蓄势能驱动驱动
转辙机工作,增大了尖轨初始时受到的驱动力,使尖轨克服其受到静摩擦力移动方便,便于道岔的换道,且降低了检修人员的体力消耗。
13.2、本实用新型示例的道岔电动摇把,管形摇把卡头的卡接槽插入到与道岔转辙机的卡接孔,弹性件对管形摇把卡头支撑使卡槽和卡块不接触,电机带动配重环转动后,向道岔转辙机的卡接孔推动本道岔电动摇把,卡槽和卡块卡接,传动轴通过卡块和管形摇把卡头带动道岔转辙机工作,使管形摇把卡头插入与道岔转辙机的卡接孔方便。
14.3、本实用新型示例的道岔电动摇把,磁铁和管形摇把卡头之间的磁吸力增大橡胶块和管形摇把卡头之间的摩擦力,当卡槽和卡块未卡接,传动轴时管形摇把卡头相对于壳体不转动,便于管形摇把卡头插入到道岔转辙机的卡接孔。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2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8.图4为图2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9.图中:1支杆、2控制开关、3横杆、4壳体、5弹性片、6卡槽、7管形摇把卡头、8卡块、9轴承、10配重环、11电机、12电池、13弹性件、14磁铁、15橡胶块、16螺杆、17传动锥、18传动轴、19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道岔电动摇把,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4,壳体4的内部安装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端和传动轴18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传动轴18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壳体4外,传动轴18位于壳体4内的部分固定安装有同轴的固定环19,传动轴18上套设有配重环10,配重环10和传动轴18之间设有间隙,壳体4内壁和配重环10外周侧之间通过轴承9连接,配重环10和固定环19之间安装有传动的传动锥17,固定环19转动时通过传动锥17带动配重环10转动。
22.传动轴18位于壳体4外的一端安装有管形摇把卡头7,管形摇把卡头7上开设有卡接槽,电机11通过传动轴18带动管形摇把卡头7旋转。
23.电机11为调速电机或者力矩电机,电机11的转动方向可调。
24.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
25.初始时,管形摇把卡头7未插入到道岔转辙机的卡接孔。
26.电机11和外部的电源通过电缆连通,电机11通电工作带动传动轴18旋转,传动轴18通过固定环19、传动锥17带动配重环10旋转,配重环10的转速不断增大并积蓄势能,将管形摇把卡头7的卡接槽插入到道岔转辙机的卡接孔并卡接,电机11的驱动力和配重环10上积蓄势能驱动驱动转辙机工作,增大了尖轨初始时受到的驱动力,使尖轨克服其受到静摩擦力的移动。
27.且降低了对电机11功率的要求,降低了本道岔电动摇把的成本。
28.实施例二:如图2和图4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道岔电动摇把,其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壳体4上安装有内外贯穿且螺纹连接的螺杆16,螺杆16位于壳体4内的一端和传动锥17的侧面同轴转动连接,螺杆16位于于壳体4外的一端固定有把手。
29.通过把手旋转螺杆16,螺杆16带动传动锥17移动、传动锥17脱离对配重环10和固定环19的传动,使配重环10脱离启动助力。
30.通过把手反向旋转螺杆16,螺杆16带动传动锥17移动、并对配重环10和固定环19的传动,使配重环10进行启动助力。
31.使配重环10的工作状态调节方便。
32.实施例三: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道岔电动摇把,其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管形摇把卡头7滑动套设有在传动轴18上,管形摇把卡头7可在传动轴18上转动,管形摇把卡头7的一端封闭,管形摇把卡头7内设有弹性件13,管形摇把卡头7开口的一端开设有卡槽6,传动轴18上固定有与卡槽6适配的卡块8。
33.弹性件13为弹簧、弹性管或者弹性杆。
34.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
35.管形摇把卡头7的卡接槽插入到与道岔转辙机的卡接孔,电机11启动、弹性件13对管形摇把卡头7支撑使卡槽6和卡块8不接触,电机11带动传动轴18旋转,传动轴18通过固定环19、传动锥17带动配重环10旋转,然后向道岔转辙机的卡接孔推动本道岔电动摇把,使管形摇把卡头7和传动轴18重合长度变大、卡槽6和卡块8卡接,传动轴18通过卡块8和管形摇把卡头7带动道岔转辙机工作,使管形摇把卡头7插入与道岔转辙机的卡接孔方便。
36.实施例四: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道岔电动摇把,其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壳体4的外侧和弹性片5的一端固定连接,弹性片5的另一端和管形摇把卡头7的外周侧贴合。
37.弹性片5朝向管形摇把卡头7的位置固定有磁铁14,磁铁14上固定有橡胶块15,管形摇把卡头7为铁质。
38.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
39.磁铁14和管形摇把卡头7之间的磁吸力增大,增大橡胶块15和管形摇把卡头7之间的摩擦力,当卡槽6和卡块8未卡接,传动轴18时管形摇把卡头7相对于壳体4不转动,便于管形摇把卡头7插入到道岔转辙机的卡接孔。
40.实施例五: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道岔电动摇把,其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壳体4内安装有电池12,壳体4外侧安装有支杆1,支杆1上固定有横杆3,横杆3上安装有控制开关2,控制开关2的输入端和电池12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开关2的输出端和电机11的输入端电连接。
41.电池12为充电锂电池或者铅蓄电池,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控制开关2、电机11和电池12等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电子元件,其工作方式及电路结构均为公知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42.横杆3和支杆1增大了本道岔电动摇把的力矩长度,便于检修人员对本道岔电动摇把拿持,通过控制开关2控制电机11的正反转。
43.本实用新型中未公开部分均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材料及工作原理不再详述;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下所作的变化、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