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吸尘器地刷头部件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1:25: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尘器地刷头部件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2.吸尘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用到的除尘设备,在使用时经常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更好不同的地刷头进行除尘,因为经常平凡的更好,对刷头部件的质量和一致性需要有严格的要求,确保质量过硬,产品一致性好。现有地刷头部件在注塑生产的时候,大部分采用动模板和定模板的配合形成型腔板,在通过一个抽芯机构进行抽芯(抽壳)注塑成型,因为地刷头部件较大,采用动模板脱模时,产品不容易脱模。而且注塑模具中的冷却系统布置不合理,导致产品成型效果和产品的品质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型效果好、速度快的吸尘器地刷头部件注塑模具。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吸尘器地刷头部件注塑模具,包括依次设置的前模面板、前模板、后模板和后模底板,所述前模面板与所述前模板固定连接,所述后模板和所述后模底板限位活动连接,所述前模板下端开腔并固定有前模仁,所述后模板中部上下贯通开腔并设置有后模仁,所述后模仁与所述后模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前模板和所述后模板左右分别设置有一组第一抽芯机构、前面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二抽芯机构,所述后模板和所述后模底板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开关;所述前模仁、所述后模仁和所述第二抽芯机构共同形成注塑腔体,用于产品的注塑成型,所述第一抽芯机构插入到所述注塑腔体中,用于产品的抽壳成型;所述前模面板和所述前模板上贯通设置有注塑流道,所述前模仁上设置有与所述注塑流道相互对应的注塑分流道、并贯通所述前模仁至所述注塑腔中;所述前模板下端四周开孔并安装有前模导套,所述后模板上下贯通开有与所述前模导套相互对应的通孔并安装后模导套,所述后模底板上固定有与所述前模导套和所述后模导套相互配合的后模导柱;所述前模仁和所述后模仁中均设置有流体管道共同形成冷却系统;所述第一抽芯机构倾斜布置并设置有用于复位的弹簧组件,所述第二抽芯机构水平布置并设置有用于复位的弹簧组件;所述后模板通过后模复位导柱和后模复位弹簧活动连接所述后模底板,所述后模底板上下规则开有若干顶柱孔和若干限位槽,所述顶柱孔中设置有顶柱并与所述后模板下端固定,所述限位槽中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限位柱并与所述后模板下端固定。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抽芯机构包括第一斜导柱、第一铲机、复位杆、抽芯复位弹簧、第一滑轨、第一行位滑块、限位板和内抽芯板;所述第一滑轨固定在所述后模板上,所述第一滑轨为倾斜滑轨,所述第一行位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相互配合滑动,所述第一行位滑块前端连接有所述内抽芯板、后端连接有所述复位杆,所述复位杆后端连接有与之配合的所
述抽芯复位弹簧;所述第一铲机通过第一耐磨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行位滑块的后端、并与所述前模板固定,所述第一斜导柱倾斜贯穿所述第一行位滑块、并与之配合,所述第一斜导柱与所述前模板固定;所述第一行位滑块与所述后模板之间还固定有第一行位垫片;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滑轨前端的后模仁上,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行位滑块的运动距离。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行位滑块和所述内抽芯板中布置有循环流体管道构成冷却系统。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抽芯机构包括第二斜导柱、第二铲机、第二滑轨、第二行位滑块和外形板,所述第二滑轨固定在所述后模板上并形成水平滑轨,所述第二行位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配合、并沿所述第二滑轨前后滑动,所述第二行位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之间固定有第二行位垫片;所述第二行位滑块前端固定有外形板,所述外形板与所述前模仁和所述后模仁配合共同构成所述注塑腔体,所述第二行位滑块的后端通过第二耐磨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铲机,所述第二铲机与所述前模板固定;所述第二斜导柱倾斜贯穿所述第二行位滑块、并与之配合,所述第二斜导柱与所述前模板固定。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行位滑块和所述外形板中布置有循环流体管道构成冷却系统。
10.进一步地,所述前模板和所述后模板通过锁扣固定。
11.进一步地,所述前模板、所述后模板和所述后模底板的一侧均固定有站脚。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前模板同步带动前模仁、第一抽芯机构和第二抽芯机构运动,前模仁、后模仁和第二抽芯机构共同形成注塑腔体,解决了只通过一个前模仁和后模仁成型所带来产品成型效果不理想的弊端。同时,第一抽芯机构倾斜式抽芯,可对本实用新型弧形产品抽芯,确保产品厚度均匀,保证产品的品质和一致性。
14.2、通过将后模板与后模底板设计为限位活动连接,无需另增加一个顶出机构,可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16.图2为图1隐藏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17.图3为图1中标记为5的立体结构图;
18.图4为图3的剖面图;
19.图5为图1中标记为7的立体结构图;
20.图6为图5的剖面图;
21.图7为图1隐藏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22.图8为图7中c-c方向的剖面图;
23.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成型产品立体图;
24.图中标记为:
25.1、前模面板,2、前模板,3、后模板,4、后模底板,5、第一抽芯机构,6、复位开关,7、第二抽芯机构,8、锁扣,9、站脚,10、注塑流道,11、前模仁,12、前模导套,13、后模导柱,14、冷却系统, 15、后模仁,16、后模复位导柱,17、后模复位弹簧,18、顶柱,19、限位柱,20、限位
槽,501、第一斜导柱,502、第一铲机,503、复位杆,504、抽芯复位弹簧,505、第一行位垫片,506、滑轨,507、行位滑块,508、限位板,509、内抽芯板,510、第一耐磨块,701、第二斜导柱,702、第二铲机,703、第二滑轨,704、第二行位滑块,705、外形板,706、第二耐磨块,707、第二行位垫片,1001、注塑分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9.一种吸尘器地刷头部件注塑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设置的前模面板1、前模板2、后模板3和后模底板4,前模面板1与前模板2固定连接,后模板3 和后模底板4限位活动连接。本实用新中前模板1为第一动模板,与后模板3 配合,合膜时注塑,开模时下料,同时后模板3作为第二动模板,运动距离限制,作为产品顶出机构。
30.如图1所示,前模板2和后模板3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抽芯机构5、前后两侧设置有第二抽芯机构7;如图2所示,前模板2下端开腔并固定有前模仁 11,后模板3中部上下贯通开腔并设置有后模仁15,后模仁15固定在后模底板 4上。前模仁11、后模仁15和第二抽芯机构7共同形成注塑腔体,用于产品的注塑成型,产品外形如图9所示。第一抽芯机构5插入到注塑腔体中,用于产品的抽壳成型,如图9所示,在产品内壁抽壳,形成插入部。
31.如图1和图2所示,前模面板1和前模板2上贯通设置有注塑流道10,前模仁11上设置有与注塑流道10相互对应的注塑分流道1001、并贯通前模仁11至注塑腔中,注塑原料通过注塑流道10流进注塑分流道1001,在通过注塑分流道 1001注射到注塑腔体中。
32.如图2所示,前模板2下端四周开孔并安装有前模导套12,后模板3上下贯通开有与前模导套相互对应的通孔并安装有后模导套,后模底板4上固定有与前模导套12和后模导套相互配合的后模导柱13、以配合前模板2和后模板3的合膜和开模,以及配合后模板3的顶出动作。
33.同时,为了产品更好的成型,得到品质高、一致性好的地刷头部件,前模仁 11、后模仁15、第一抽芯机构5和第二抽芯机构7中均布置有循环流体管道,共同形成冷却系统14,这样可以保证产品的四周外表面的温度和内壳温度保持一致。
34.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抽芯机构5倾斜布置并设置有用于复位的弹簧组件;如图6所示,第二抽芯机构7水平布置也设置有用于复位的弹簧组件。第一抽芯机构5倾
斜布置可顺利实现弧形抽壳动作,能够实现弧形产品内外厚度一致,产品一致性好。
35.本实用新型中,动模板2打开时进行下料,但是因为产品是曲面弧形产品,有时候产品无法自由脱落后模仁,为了更好的下料同时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中将后模板3设计为第二动模板,运动距离受限以防止后模板滑落。如图2、图7 和图8所示,前面所述后模板3通过后模导套与固定在后模底板4上的后模导柱相互配合,通过后模导柱支撑后模板。同时为了实现后模板3的顶出动作,后模板3与后模底板4通过后模复位导柱6固定连接,后模板3可沿后模复位导柱6 上下滑动,后模复位导柱6与后模板3上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后模复位弹簧17,后模复位弹簧17为压缩弹簧,当后模板向上顶出时,后模板3挤压后模复位弹簧17,后模板3顺利顶出,当顶出动作完成后,后模板3受到后模复位弹簧17 的弹力回位。为了实现顶出动作,后模底板4上下规则开有若干顶柱孔和若干限位槽20,顶柱孔中设置有顶柱18并与后模板3下端固定,限位槽20中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限位柱19并与后模板3下端固定。顶柱18和限位柱19同时其支撑作用,避免后模板3的脱落。注塑机通过撞击顶柱18和限位柱19,从而将后模板3向上顶出,完成产品顶出动作,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部分后期使用的时候是将图1所示上下方向水平放置,所以后模板3向上顶出在实际使用中是向前顶出,将产品顶出后模仁15自由脱落。
36.如图8所示,限位柱19为上下同心圆的t形柱,与之配合的限位槽20也为上下同心圆的t型槽,限位槽20上同心圆的直径大于上限位柱19上同心圆的直径、小于限位柱下同心圆的直径,限位槽20下同心圆的直径略大于限位柱19 下同心圆的直径。当注塑机撞击顶柱18和限位柱19时,限位柱19被限位槽20 顶柱,实现对后模板3运动距离的限制。
37.如图1所示,后模板3和后模底板4上还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复位开关6,当后模板3完成顶出动作后,后模板3通过后模复位弹簧17复位,复位开关6检测到后模板3复位后,指引注塑机带动动模板2合膜进行注塑成型。
38.如图1所示,当停止使用时,前模板2和后模板3通过锁扣锁紧,避免前模板2滑轮造成安全事故。同时在前模板2、后模板3和后模底板4的一侧均固定有站脚9。
39.如图3和图4所示,为第一抽芯机构5的立体结构图和剖面图,包括第一斜导柱501、第一铲机502、复位杆503、抽芯复位弹簧504、第一滑轨506、第一行位滑块507、限位板508和内抽芯板509,第一滑轨506固定在后模板3上,第一滑轨506为倾斜滑轨,第一行位滑块507与第一滑轨506相互配合滑动,第一行位滑块507前端连接有内抽芯板509、后端连接有复位杆503,复位杆503 后端连接有与之配合的抽芯复位弹簧504;第一铲机502通过第一耐磨块510滑动设置在第一行位滑块507的后端、并与前模板2固定,第一斜导柱501倾斜贯穿第一行位滑块507、并与之配合,第一斜导柱501与前模板2固定;第一行位滑块507与后模板3之间还固定有第一行位垫片505;限位板508固定在第一滑轨506前端的后模仁15上,用于限制第一行位滑块507的运动距离。第一行位滑块507和内抽芯板509中布置有循环流体管道构成冷却系统。
40.如图4所示,前模板2带动第一斜导柱501和第一铲机502向上运动,因为第一斜导柱501和第一行位滑块507倾斜设置,当第一斜导柱501左上方移动时,第一行位滑块507因摩擦力就向右下方后移,从而带动内抽芯板509实现抽芯(抽壳)的动作。因为第一行位滑块507和第一滑轨506倾斜设置,在抽芯时更顺畅,不会影响产品壳体的形状。
41.如图5和图6所示,为第二抽芯机构7的立体结构图和剖面图,包括第二斜导柱701、
第二铲机702、第二滑轨703、第二行位滑块704和外形板705,第二滑轨703固定在后模板3上并形成水平滑轨,第二行位滑块704与第二滑轨703 配合、并沿第二滑轨703前后滑动,第二行位滑块704与第二滑轨703之间固定有第二行位垫片707;第二行位滑块2前端固定有外形板705,外形板705与前模仁和后模仁配合共同构成注塑腔体,第二行位滑块3的后端通过第二耐磨块 706滑动连接第二铲机702,第二铲机702与前模板2固定;第二斜导柱701倾斜贯穿第二行位滑块704、并与之配合,第二斜导柱701与前模板2固定。第二行位滑块704和外形板705中布置有循环流体管道构成冷却系统。
42.如图6所示,前模板2带动第二斜导柱701和第二铲机702向上运动,因为第二斜导柱701和第二行位滑块704倾斜设置,当第二斜导柱701左上方移动时,第二行位滑块704因摩擦力就向右方后移,从而带动外形板705后移,实现抽芯动作。
43.上述的第一耐磨块和第二耐磨块,以及第一行位垫片和第二行位垫片均起耐磨作用,有效提高铲机和行位滑块的长时间运动不变形,保证注塑模具的成型品质。第一铲机和第二铲机均为限制第一行位滑块和第二行位滑块的后移距离,避免第一行位滑块和第二行位滑块并行或松动影响产品品质。同时在第一铲机和第二铲机下方均设置有插销块,在后模板3上端开有与之配合的固定槽。
44.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