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粉碎机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22:32: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制造设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碎机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粉碎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无法一次性倒入大量原料,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并且,操作人员的双手能够直接伸入机器内部触碰刀具,有严重的操作安全隐患;此外,出料口敞开,粉碎完的原料会直接飞溅出去,容易造成原料的大量浪费并影响车间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碎机下料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粉碎机生产效率较低、安全性较差,且容易造成原料浪费并影响车间卫生的技术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粉碎机下料装置,包括:大容量下料料斗,所述大容量下料料斗的底部通过护板设置有出料料斗;所述出料料斗的出料通道口区域处设置有用于固定大白袋的卡箍件,且所述卡箍件的下方设置有下料桶,以及用于承载所述下料桶的可移动底盘。
6.其中,所述大容量下料料斗包括:矩形料斗本体,以及与所述矩形料斗本体连通的下料通道。
7.具体地,所述护板的一侧与所述下料通道封闭连通,所述护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出料料斗封闭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出料料斗包括:料斗本体,以及与所述料斗本体连通的出料通道。
9.实际应用时,所述卡箍件包括:环绕在所述出料通道外侧的锁紧卡箍环,以及与所述锁紧卡箍环连接的卡箍调节块,且所述卡箍调节块安装于固定支架。
10.其中,所述锁紧卡箍环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卡箍环和第二卡箍环;所述第一卡箍环和所述第二卡箍环分别包括:半圆条形本体,所述半圆条形本体的一端通过连接耳设置有圆形块,且所述圆形块具有第一通孔;所述半圆条形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矩形块,且所述矩形块的内部嵌设有强力磁铁、外部设置有拉拽环。
11.具体地,所述半圆条形本体的内侧粘设有密封条。
12.进一步地,所述卡箍调节块具有用于容置所述圆形块的凹槽,所述凹槽处设有与所述凹槽深度方向垂直的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匹配。
13.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采用l型结构件。
14.实际应用时,所述可移动底盘包括:底盘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底盘本体上的限位环,所述下料桶置于所述限位环内;所述底盘本体的底侧设置有移动滚轮。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粉碎机下料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粉碎机下料装置中,由于设置有大容量下料料斗,因此一次生产时能够放置大量原料,从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由于大容量下料料斗的底部通过护板设
置有出料料斗,因此通过护板能够有效防止操作人员的双手伸入其中而发生意外,从而有效提高安全性,同时能够抑制生产时粉尘外扬;由于出料料斗的出料通道口区域处设置有用于固定大白袋的卡箍件,且卡箍件的下方设置有下料桶,以及用于承载下料桶的可移动底盘,因此能够通过大白袋盛放所有粉碎完成的原料,并有效防止原料飞溅造成的浪费和卫生问题,同时下料桶及可移动底盘的设置能够直接将加工完成的原料运走,从而有效提高了运输的便利性及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碎机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碎机下料装置中大容量下料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碎机下料装置中卡箍件和下料桶及可移动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碎机下料装置中第一卡箍环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碎机下料装置中卡箍调节块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碎机下料装置中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碎机下料装置中可移动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
[0025]1‑
大容量下料料斗;11

矩形料斗本体;12

下料通道;2

护板;3

出料料斗;31

料斗本体;32

出料通道;4

卡箍件;41

锁紧卡箍环;411

第一卡箍环;412

第二卡箍环;413

半圆条形本体;414

连接耳;415

圆形块;416

第一通孔;417

矩形块;418

强力磁铁;419

拉拽环;410

密封条;42

卡箍调节块;421

凹槽;422

第二通孔;43

固定支架;5

下料桶;6

可移动底盘;61

底盘本体;62

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碎机下料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002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粉碎机下料装置,如图1

图7所示,包括:大容量下料料斗1,大容量下料料斗1的底部通过护板2设置有出料料斗3;出料料斗3的出料通道口区域处设置有用于固定大白袋的卡箍件4,且卡箍件4的下方设置有下料桶5,以及用于承载下料桶5的可移动底盘6。
[0028]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粉碎机下料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2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碎机下料装置中,由于设置有大容量下料料斗1,因此一次生产时能够放置大量原料,从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由于大容量下料料斗1的底部通过护板2设置有出料料斗3,因此通过护板2能够有效防止操作人员的双手伸入其中而发生意外,从而有效提高安全性,同时能够抑制生产时粉尘外扬;由于出料料斗3的出料通道口区域处设置有用于固定大白袋的卡箍件4,且卡箍件4的下方设置有下料桶5,以及用于承载下料桶5的可移动底盘6,因此能够通过大白袋盛放所有粉碎完成的原料,并有效防止原料飞溅造成的浪费和卫生问题,同时下料桶5及可移动底盘6的设置能够直接将加工完成的原料
运走,从而有效提高了运输的便利性及生产效率。
[0030]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大容量下料料斗1可以包括:矩形料斗本体11,以及与该矩形料斗本体11连通的下料通道12,从而能够通过该矩形料斗本体11一次性放置大量原料,进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0031]
具体地,如图1所示,上述护板2的一侧可以与下料通道12封闭连通,护板2的另一侧可以与出料料斗3封闭连通,从而通过该护板2能够有效防止操作人员的双手伸入其中而发生意外,进而有效提高安全性,同时能够抑制生产时粉尘外扬。
[0032]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上述出料料斗3可以包括:料斗本体31,以及与该料斗本体31连通的出料通道32。
[0033]
实际应用时,如图1和图3所示,上述卡箍件4可以包括:环绕在出料通道32外侧的锁紧卡箍环41,以及与该锁紧卡箍环41连接的卡箍调节块42,且该卡箍调节块42可以安装于固定支架43。
[0034]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锁紧卡箍环41可以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卡箍环411和第二卡箍环412;具体地,第一卡箍环411和第二卡箍环412可以分别包括:半圆条形本体413,该半圆条形本体413的一端可以通过连接耳414设置有圆形块415,且圆形块415具有第一通孔416;半圆条形本体413的另一端可以设置有矩形块417,且矩形块417的内部可以嵌设有强力磁铁418、外部可以设置有拉拽环419,从而通过该强力磁铁418能够实现锁紧卡箍环41的第一卡箍环411和第二卡箍环412的便捷对接锁紧使用,进而便于大白袋的固定,与此同时通过该拉拽环419能够实现锁紧卡箍环41的第一卡箍环411和第二卡箍环412的便捷打开分离。
[0035]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半圆条形本体413的内侧可以粘设有密封条410,从而通过该密封条410能够有效增加摩擦,进而更好地实现对大白袋进行固定。
[0036]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5所示,上述卡箍调节块42可以具有用于容置圆形块415的凹槽421,该凹槽421处可以设有与凹槽421深度方向垂直的第二通孔422,且第二通孔422与第一通孔416匹配,从而通过固定件贯穿第二通孔422及第一通孔416以实现对锁紧卡箍环41及卡箍调节块42的连接固定装配。
[0037]
更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6所示,上述固定支架43可以采用l型结构件,从而良好地实现卡箍件4的安装固定。
[0038]
实际应用时,如图3和图7所示,上述可移动底盘6可以包括:底盘本体61,以及设置于该底盘本体61上的限位环62,下料桶5可以置于该限位环62内,从而起到有效防止下料桶5偏移倾倒的作用;并且,底盘本体61的底侧可以设置有移动滚轮(图中未示出),从而便于运输移动,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003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