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共模电感组立机的下料机构以及共模电感组立机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20:04: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感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模电感组立机的下料机构以及共模电感组立机。


背景技术:

2.微型的共模电感尺寸很小,长度大概在3mm左右,在对其进行装配时,采用手动操作,很难保证精度,并且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模电感组立机的下料机构,能够实现自动下料,不需要人工参与,效率高。
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共模电感组立机的下料机构,所述组立机包括机架和转盘,所述机架具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板,所述转盘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在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能够夹持工件的夹持结构,所述下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
5.接料盘,可旋转地设置在安装板的下料工位处;
6.接料块,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接料盘与所述转盘之间,在接料块上设置有接料槽;
7.下料夹头,能够将位于下料工位处的夹爪上的共模电感移动到接料槽中;
8.移料夹头,能够将位于接料槽中的共模电感移动到所述接料盘上。
9.优选地,所述下料夹头设置在第二直线模组上,所述第二直线模组的输出端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所述下料夹头的移动方向,在所述第二直线模组的输出端上设置有下料气缸,所述下料气缸的气缸杆向下延伸,所述下料夹头采用手指气缸驱动,所述手指气缸的缸体与所述下料气缸的气缸杆的下端传功连接。
10.优选地,所述移料夹头设置在第三直线模组上,所述第三直线模组的输出端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移料夹头的移动方向,在所述第三直线模组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移料气缸,所述移料气缸的气缸杆朝下延伸,所述移料夹头采用手指气缸驱动,所述手指气缸的缸体与所述移料气缸的气缸杆的下端传动连接。
11.优选地,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
12.加热箱,所述加热箱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接料盘位于所加热箱内,所述加热箱用于对接料盘上的共模电感上的胶进行烘干。
13.优选地,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
14.推料板,设置在所述加热箱内,位于所述接料盘的正上方且其下侧靠近或者接触所述接料盘的上表面,沿着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水平方向可移动;
15.下料斗,设置在接料盘的一侧,用于接收由推料板推出的共模电感。
1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共模电感组立机,采用上述下料机构。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自动下料,并能够对下料的工件进行加热,加速胶的凝固。
附图说明
19.图1是共模电感的结构图;
20.图2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立机的结构图;
21.图4和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上料机构的结构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的放大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b处的放大图;
24.图8和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涂胶机构的结构图;
25.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上料机构的结构图;
26.图11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料机构的结构图;
27.图15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转盘的结构图;
28.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c处的放大图;
29.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d处的放大图;
30.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e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32.如图1所示,所述共模电感300包括第一工件100和第二工件200,第一工件100包括用于缠绕导线的中间杆和位于中间杆两侧的侧板,侧板呈长方形,第二工件200为一长方形的板,第二工件200的两端分别通过胶粘合在两侧板上,所述共模电感组立机用于将第一工件100和第二工件200装配。
33.如图2

19所示,所述共模电感组立机,包括具有安装板11的机架1、设置在安装板11上的第一上料工位处的用于对第一工件100进行上料的第一上料机构2、设置在安装板11上的涂胶工位处的用于对第一工件100进行涂胶的涂胶机构3、设置在安装板11上的第二上料工位处的用于将第二工件200放置到涂胶后的第一工件100上的第二上料机构4、设置在安装板11上的下料工位处的用于将装配完成的电感进行下料的下料机构7以及可旋转地设置在安装板11上的转盘6,所述转盘6用于接收第一上料机构2上料的第一工件100并带动第一工件100依次经过涂胶工位、第二上料工位以及下料工位以完成对第一工件100的涂胶、与第二工件200的粘合以及下料。所述第一上料工位、涂胶工位、第二上料工位以及下料工位相对于转盘6的轴线等角度的均匀设置。
34.进一步,在所述转盘6的边缘设置有多组夹爪61,每组中夹爪61的数量为两个。每组中的两夹爪61通过夹爪固定板614固定在所述转盘6的上表面的边缘且每组中的两夹爪61的夹口相对第一对称平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对称平面穿过所述转盘6的旋转轴线。所述夹爪61的夹口的朝向平行于对应的第一对称平面所在的直径且朝向背离所述转盘6的旋转轴线的方向。
35.每个所述夹爪61包括固定在所述夹爪固定板614上的第二夹板612和通过固定轴
613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夹爪固定板614上的第一夹板611,所述固定轴613的轴线平行于所述转盘6的旋转轴线。所述夹爪61还包括复位弹簧(未示出),所述复位弹簧始终具有使第一夹板611向着夹紧方向移动的趋势,这样在未受外力时,所述夹爪61能够始终将位于夹口处的第一工件100夹紧。
36.进一步,在所述转盘6的正上方设置有固定盘64,在所述固定盘64上对应于第一上料工位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固定板65,所述第一固定板65的靠近转盘6的边缘的一侧悬空,在所述第一固定板65的下表面设置有解锁气缸652,在所述解锁气缸652的气缸杆上设置有解锁板651,所述解锁气缸652的气缸杆的伸缩方向平行于位于第一上料工位处的第一对称平面所在的转盘6的直径并且所述气缸杆的自由端朝向背离所述转盘6的轴线的方向。所述解锁板651呈开口向下的u型,且所述u型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解锁气缸652的气缸杆的伸缩方向。在所述第一夹板611的远离夹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615,所述第一斜面615设置在第一夹板611的背离第二夹板612的一侧,且沿着从远离夹口的一端向着夹口的方向延伸时所述第一斜面615逐渐远离所述第二夹板612,所述u型两侧的距离等于同一组内的两第一斜面615的距离,这样u型的两侧能够同时抵靠在两第一斜面615上,进而通过解锁气缸652的伸缩能够实现对同一组内两夹爪61的同步控制。
37.所述第一上料机构2包括设置在安装板11上的第一振动盘21、第一振动导轨22,所述第一工件100放置在第一振动盘21内,所述第一振动导轨22上设置有第一上料槽23,所述第一上料槽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振动盘21的出料端连接,从所述第一振动盘21的出料端送出的第一工件进入到第一上料槽23中并且在第一振动导轨22的作用下向着第一上料槽23的远离第一振动盘21的一端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振动盘21、第一振动导轨22均采用现有技术。
38.在所述安装板11上且位于第一振动导轨22的远离第一振动盘21的一端设置有移料板24,在所述移料板24的上端设置有两放料槽25,两放料槽25的排列方向平行于位于第一上料工位处的两夹爪61的排列方向,两放料槽25面向第一振动导轨22的一侧与外界连通,所述移料板24能够相对于安装板11沿着两所述放料槽25的排列方向来回移动以使得两放料槽25能够依次与所述第一上料槽23对齐,进而能够接收第一工件100,每个放料槽25只能接收一个第一工件100。两放料槽25的距离等于同一组中两夹口的距离。
39.进一步,所述第一上料机构2还包括两第一吸头28,两第一吸头28沿着所述两放料槽25的排列方向排列且两第一系统28的距离等于两放料槽25的距离,当两放料槽25完成上料之后,能够移动到两第一吸头28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吸头28能够上下移动进而能够将放料槽25中的第一工件100吸起。所述第一系统28能够移动到位于第一上料工位处的两夹爪61的夹口的正上方以将第一工件100放置到两夹口的位置处。
40.具体地,在所述安装板11的第一上料工位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直线模组26,所述第一直线模组26的输出端能够沿着垂直于两放料槽25的排列方向的水平方向来回移动。在所述第一直线模组26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第一伸缩气缸27,所述第一伸缩气缸27的伸缩杆朝下延伸,在所述第一伸缩气缸27的下端设置有第一u型连接件29,第一u型连接件29,第一u型连接件29的开口朝下且其u型所在的平面平行于两第一吸头28所在的平面,在第一u型连接件29的u型的两侧部分的正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件210,两所述第一吸头28分别安装在两第二连接件210上,每个第二连接件210的上端呈开口向上的u型且第二连接件210的u
型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u型连接29的u型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u型连接件29的两侧部分分别插入到两第二连接件210的u型内,并且第一u型连接件29的两侧部分的下端形成有向着对应的第二连接件210的u型的两侧部分延伸的第一凸起291,在第二连接件210的u型的两侧部分的上端形成有向着对应的第一u型连接件29的两侧部分延伸的第一内折弯292,这样通过第一凸起291和第一内折弯292的配合,能够使得第一连接件29与第二连接件210在上下方向上不会脱离,同时能够使第一连接件29和第二连接件210在移动范围内能够相互向上移动,这样能够防止在第一伸缩气缸27带动两第一吸头28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对第一工件100产生较大的撞击,起到缓冲的作用。优选地,在每个第二连接件210的u型内设置缓冲弹簧(未示出),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第一连接件29和第二连接件210上,并且所述缓冲弹簧始终处于被压缩的状态,这样能够保证第二连接件210与第一连接件29不会自行发生相对晃动。
41.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固定板65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气缸661,所述定位气缸661的气缸杆的伸出方向与所述解锁气缸652的伸出方向相同,在所述定位气缸661的气缸杆上设置有两第三连杆663,所述第三连杆663呈l型,包括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每个第三连杆663所在的平面为平行于所述定位气缸661的气缸杆的伸缩方向的竖直平面,所述水平部分的自由端与所述定位气缸661连接,水平部分的另一端与竖直部分的上端连接,沿着所述定位气缸661的气缸的伸缩方向观察,两第一吸头28位于两第三连杆663之间,这样在两第一吸头28将第一工件100移动到夹口的过程中不会与第三连杆663发生碰撞。进一步,在每个所述竖直部分的下端设置有定位推板662,每个定位推板662的下端设置有延伸部665,两延伸部665相向延伸,所述延伸部665位于放料槽25与位于第一上料工位处的两夹爪61的夹口之间,并且延伸部665的自由端延伸到对应的夹口的位置处,当第一吸头28将第一工件100放到对应的夹口之后,定位气缸661缩回,定位推板662推动第一工件100,使第一工件100在夹口中移动到位。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在第一工件100放到夹口后,先将夹爪61夹持,然后在采用定位推板662推动第一工件100,这样能够保证定位推板662在推动第一工件100时的稳定性。
42.所述涂胶机构3包括支撑在安装板11上的xy滑台组件31和设置在xy滑台组件31的输出端上的两涂胶枪33,所述涂胶枪33处在位于涂胶工位的第一工件100的正上方,用于第一工件100的两侧板的朝上的一侧表面进行涂胶。涂胶枪33具有两个,分别对同一组的两夹爪61上的两第一工件100进行涂胶,涂胶枪33先对一侧的侧板进行涂胶,然后xy滑台组件31带动涂胶枪33向着另一侧的侧板移动,对另一侧的侧板进行涂胶。所述xy滑台组件31的x方向平行于处于涂胶工位的两夹口的第一对称平面,y方向垂直于该第一对称平面。
43.进一步,所述涂胶机构3还包括两微调模块35,每个涂胶枪33通过一微调模块35支撑在xy滑台组件31的输出端上,每个微调模块35能够进行xyz三个方向的微调,其原理与螺旋测微器的原理基本一样。进一步,每个所述涂胶枪33设置在夹具32上,所述夹具32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微调模块35的输出端。具体地,在每个微调模块35的输出端上设置有涂胶气缸34,所述涂胶气缸34的气缸杆朝下,所述夹具32设置在对应的涂胶气缸34的气缸杆的下端,通过涂胶气缸34能够带动涂胶枪33上下移动进而能够使涂胶枪33的出胶口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工件100。优选地,在所述夹具32上设置有加热结构,加热结构将夹具32加热,进而能够对涂胶枪33内的胶进行加热。
44.所述第二上料机构4与第一上料机构2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第二上料机构4是用于对第二工件200进行上料,涂完胶的第一工件100移动到第二上料工位,第二上料机构4将两第二工件200移动到第一工件100上,并将第二工件200的两端分别放置在第一工件100的侧板的涂胶的一侧表面上。
45.所述下料机构7包括可旋转地设置在安装板11的下料工位处的接料盘72、支撑在安装板11上的下料工位处的下料夹头73和移料夹头75,所述下料夹头73和移料夹头75均可上下移动和水平移动且其水平移动方向均平行于位于所述下料工位处的两所述夹口的第一对称平面,在接料盘72与所述转盘6之间设置有接料块711,所述下料夹头73将位于下料工位的共模电感300夹起并移动到所述接料块711上,在共模电感300放置到接料块711上后,可以采用检测结构,对其进行检测。所述检测结构可以采用机器视觉检测结构,即通过摄像头对共模电感300进行拍摄,通过对拍摄的图片进行处理来判断是否合格,如果合格,由移料夹头75将共模电感300夹起并放置到接料盘72上,如果不合格,由移料夹头75将共模电感300移动到位于安装板11上的废料箱712内。在所述接料块711上具有两个接料槽,所述接料槽的间距等于同一组内两夹爪的夹口的间距,并且两接料槽的排列方向平行于位于下料工位处的两夹口的排列方向。
46.下料夹头73在夹取夹口内的共模电感300时,首先是下料夹头73夹住共模电感300从夹口朝上露出的部分,然后夹口松开。因此,第一夹板611和第二夹板612靠近夹口的位置处的厚度小于位于夹口内的第一工件的侧板的高度,优选地,第一夹板611和第二夹板612靠近夹口的位置处的厚度不大于位于夹口内的第一工件的侧板的高度的1/2。
47.进一步,在固定盘64的对应于下料工位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推杆63,所述第二推杆63呈u型,所述u型的开口朝下,所述第二推杆63与第一推杆62的结构相同,通过第二推杆63的来回移动能够实现对夹爪61的松开和夹紧的控制。
48.具体地,所述下料夹头73设置在第二直线模组77上,所述第二直线模组77的输出端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所述下料夹头73的移动方向,在所述第二直线模组77的输出端上设置有下料气缸74,所述下料气缸74的气缸杆向下延伸。所述下料夹头73采用手指气缸驱动,所述手指气缸的缸体与所述下料气缸74的连接采用类似于第一u型连接件29和第二连接件210的连接方式,原理相同,只是结构略有不同。
49.所述移料夹头75设置在第三直线模组78上,所述第三直线模组78的输出端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移料夹头75的移动方向,在所述第三直线模组78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移料气缸76,所述移料气缸76的气缸杆朝下延伸,所述移料夹头75采用手指气缸驱动,所述手指气缸的缸体与所述移料气缸76的连接采用类似于第一u型连接件29和第二连接件210的连接方式,原理相同,只是结构略有不同。
50.进一步,所述组立机还包括设置在安装板11上的处于下料工位处的加热箱71,所述接料盘72位于所述加热箱71内,将共模电感300移动到接料盘72上后,通过加热箱71的加热,能够使胶快速的凝固。
51.在所述加热箱71内设置有推料板79,所述推料板79的下侧靠近或者接触所述接料盘72的上表且能够沿着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水平方向移动,通过推料板79能够将接料盘72上的完成加热的共模电感300推出。在所述接料盘72的一侧设置有下料斗713,所述推料板79能够将完成加热的共模电感300推出到下料斗713中,完成下料。所述加热箱71的加热原
理采用现有技术。
52.在所述加热箱71的上表面设置有推料气缸710,所述推料气缸710通过连接板与位于加热箱71内的推料板79连接,通过推料气缸710能够驱动推料板79移动以实现推料。
53.进一步,在所述下料工位与第一上料工位之间还具有清洁工位,在所述清洁工位的位置处设置有清洁气缸81,所述清洁气缸81的气缸杆上设置有清洁拉杆82,通过清洁气缸81的不断伸缩能够实现第一夹板611与第二夹板612在夹口处来回碰撞,通过振动将可能黏在第一夹板611和第二夹板612在靠近夹口位置处的胶清除,当然也可以采用气枪对着夹口吹气,以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
54.优选地,所述夹爪61的组数有八组,相邻的两组夹爪61的夹角为45
°
,转盘6每次旋转的角度为45
°
。所述第一上料工位、涂胶工位、第二上料工位以及下料工位中相邻两工位的夹角为90
°
,所述清洁工位与相邻的下料工位和第一上料工位之间的夹角为45
°

5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