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减振器活塞体耐磨层电镀方法与流程

2022-02-19 15:15: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电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器活塞体的镍

碳化硅复合镀层电镀方法。


背景技术:

2.某型产品使用的减振器活塞体(结构如图1所示)采用球磨铸铁材料。减振器服役过程中,活塞体环槽与橡胶密封环表面反复摩擦,球墨铸铁磨损,导致缸筒内油层发黑,活动阻力变大,甚至密封环变形等问题,最终导致减振器密封寿命下降。
3.发动机活塞体的环槽的磨损通常采用镀硬铬来解决,但由于减振器活塞体尺寸较小,环槽尺寸仅2毫米,远小于行业内其他活塞体,镀硬铬方法不能同时有效保障镀层厚度和环槽的尺寸要求,微槽部位有棱边,导致镀铬易出现毛刺、颗粒等缺陷,且镀铬层硬度较高,细微处的后续加工难度较大,手工打磨耗时长,不适合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提出一种减振器活塞体耐磨层电镀方法,以解决减振器活塞体易磨损的技术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减振器活塞体耐磨层电镀方法,该电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s1.电解除油:对减振器活塞体进行电解除油处理;
9.s2.预镀:在除油后的减振器活塞体表面预镀镍;
10.s3.镍

碳化硅复合电镀:将减振器活塞体浸泡在复合电镀液中电镀镍

碳化硅复合镀层;
11.s4.后处理:对减振器活塞体进行清洗与研磨。
12.进一步地,步骤s1中,将减振器活塞体放入除油溶液中,对减振器活塞体进行电解除油处理。
13.进一步地,步骤s1中,除油溶液配方:naoh浓度30~40克/升、na2co3浓度20~30克/升、na3po4浓度20~30克/升、na2sio3浓度3~5克/升;除油工艺:除油溶液温度60~90℃,电流密度3~8a/dm2,除油时间≥10min。
14.进一步地,步骤s2中,在减振器活塞体表面预镀镍的厚度为0.002~0.004mm。
15.进一步地,步骤s3中,复合电镀液配方:ni2so4·
6h2o357g/l,h3bo330g/l,nicl2·
6h2o73g/l,sic颗粒15g/l、粒径40~600nm;电镀工艺:复合电镀液温度50℃、ph=3,电流密度4~10a/dm2,脉冲频率1000hz,电镀时间。
16.进一步地,步骤s3中,采用辅助阳极进行镍

碳化硅复合电镀,辅助阳极由白金钛丝环绕成环形,并环绕在活塞体微槽外围。
17.进一步地,步骤s3中,镍

碳化硅复合镀层厚度为0.01~0.016mm。
18.进一步地,步骤s4中,研磨后镍

碳化硅复合镀层的厚度为0.008~0.012mm。
19.进一步地,耐磨层厚度为hv450~650。
20.(三)有益效果
21.本发明提出一种减振器活塞体耐磨层电镀方法,包括对减振器活塞体进行电解除油处理,在除油后的减振器活塞体表面预镀镍,将减振器活塞体浸泡在复合电镀液中电镀镍

碳化硅复合镀层,以及对减振器活塞体进行清洗与研磨。通过本方法电镀形成镍

碳化硅复合镀层,微槽内镀层厚度与活塞体表面镀层厚度均匀。通过复合电镀耐磨层,能够提高活塞体表面耐磨性和储油性,解决小尺寸活塞体微小环槽不耐磨的问题,延长活塞体使用寿命,减少因活塞体磨损带来的减振器失效故障,延长减振器密封寿命。
附图说明
22.图1为减振器活塞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辅助阳极安装部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5.对于减振器活塞体来说,由于其在油脂环境下使用,因此表面涂层不能被油脂环境腐蚀,也不能污染润滑油脂。其次,活塞体外表面应当具有耐磨特性,但硬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划伤缸筒,因此涂层硬度范围应当选择hv450~650。活塞体环槽内要求实现耐磨,涂层厚度均匀,保障尺寸精度。
26.基于上述要求,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减振器活塞体耐磨层电镀方法,以镍

碳化硅复合涂层作为耐磨层,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7.s1.电解除油
28.将减振器活塞体放入除油溶液中,对减振器活塞体进行电解除油处理。其中,除油溶液配方:naoh(浓度30~40克/升)、na2co3(浓度20~30克/升)、na3po4(浓度20~30克/升)、na2sio3(浓度3~5克/升)。除油工艺:除油溶液温度60~90℃,电流密度3~8a/dm2,除油时间≥10min。除油处理后取出减振器活塞体,放入清水中清洗干净。
29.s2.预镀
30.在除油后的减振器活塞体表面预镀镍,厚度为0.002~0.004mm,用于减弱微槽表面的集中放电效应。
31.s3.镍

碳化硅复合电镀
32.将减振器活塞体浸泡在复合电镀液中进行电镀,电镀时保持工件缓慢转动,同时通过搅拌使复合电镀液中的sic颗粒保持悬浮状态。
33.复合电镀液配方:ni2so4·
6h2o(357g/l)、h3bo3(30g/l)、nicl2·
6h2o(73g/l)、sic颗粒(15g/l、粒径40~600nm)。
34.电镀工艺:复合电镀液温度50℃、ph=3,电流密度4~10a/dm2,脉冲频率1000hz。
35.采用辅助阳极进行镍

碳化硅复合电镀,辅助阳极采用直径为1mm的白金钛丝制
作,环绕成直径为55~58mm的环形,并与挂具可靠连接,使该辅助阳极能够稳定环绕在活塞体微槽的外围,如图2所示。持续电镀50分钟,得到厚度为0.01~0.016mm的镍

碳化硅复合镀层。
36.s4.后处理
37.采用超声波对减振器活塞体清洗10~15min,除去表面附着的不牢固的碳化硅颗粒,再进行烘干,干燥后采用研磨方法对复合电镀后的活塞体进行处理,修除表面细小毛刺等缺陷。研磨后镍

碳化硅复合镀层的厚度控制在0.008~0.012mm。
38.采用以上方法,能够有效满足减振器活塞体表面的防护要求,经过20余万次对磨,未出现活塞体尺寸磨损或油液变黑的情况,能够有效实现延长活塞体和减振器寿命的作用。
3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减振器活塞体耐磨层电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电解除油:对减振器活塞体进行电解除油处理;s2.预镀:在除油后的减振器活塞体表面预镀镍;s3.镍

碳化硅复合电镀:将减振器活塞体浸泡在复合电镀液中电镀镍

碳化硅复合镀层;s4.后处理:对减振器活塞体进行清洗与研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将减振器活塞体放入除油溶液中,对减振器活塞体进行电解除油处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除油溶液配方:naoh浓度30~40克/升、na2co3浓度20~30克/升、na3po4浓度20~30克/升、na2sio3浓度3~5克/升;除油工艺:除油溶液温度60~90℃,电流密度3~8a/dm2,除油时间≥10min。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在减振器活塞体表面预镀镍的厚度为0.002~0.004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复合电镀液配方:ni2so4·
6h2o 357g/l,h3bo330g/l,nicl2·
6h2o 73g/l,sic颗粒15g/l、粒径40~600nm;电镀工艺:复合电镀液温度50℃、ph=3,电流密度4~10a/dm2,脉冲频率1000hz,电镀时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采用辅助阳极进行镍

碳化硅复合电镀,辅助阳极由白金钛丝环绕成环形,并环绕在活塞体微槽外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镍

碳化硅复合镀层厚度为0.01~0.016mm。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研磨后镍

碳化硅复合镀层的厚度为0.008~0.012mm。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厚度为hv450~65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减振器活塞体耐磨层电镀方法,包括对减振器活塞体进行电解除油处理,在除油后的减振器活塞体表面预镀镍,将减振器活塞体浸泡在复合电镀液中电镀镍


技术研发人员:肖林林 陈利华 李宏伟 王启伟 李征 赵慧 侯锐 王智 赵元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2
技术公布日:2022/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