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调出风口的制作方法

2022-02-18 17:23: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空调出风口。


背景技术:

2.空调出风口是一种用于将与空调换热后空气排出的装置,并与中央空调连通,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空调出风口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传统的空调出风口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3.目前,现有的空调出风口在使用时,只是对空气进行运输,而无法对空气的风向进行调节,导致空气较为分散,只有室内的整体温度下降后使用者才能感受到,从而严重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为此,我们提出空调出风口。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空调出风口,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8.空调出风口,包括面板以及安装在其后端的后座,所述后座的内部安装有多组中心杆,并通过转轴在中心杆的底部设置呈片状的下侧板和上侧板,且下侧板和上侧板分别位于中心杆的两侧,分别对流经中心杆两侧的空气进行引导。
9.优选的,所述面板和后座之间等间距开设有多组呈条状的通孔,所述中心杆位于后座后端的通孔中。
10.优选的,所述通孔的两侧内壁均安装有呈条状的滑道,且定位支架的两端分别插接在滑道和通孔内壁之间的间隙中。
11.优选的,所述中心杆通过定位支架插接在通孔的内部。
12.优选的,所述滑道的表面设有用于对定位支架进行限位的弯折部,且弯折部位于定位支架的两侧。
13.优选的,所述中心杆朝向定位支架的一端呈“v”字形。
14.优选的,所述下侧板和上侧板均呈波浪形。
15.(三)有益效果
16.一是通过在后座后端的通孔中设置中心杆,并在中心杆的两侧设置分别设置侧板,能够对经过通孔的空气进行引导,从而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同时该装置调节简单;
17.二是通过在滑道的外部设置有弯折部,且弯折部位于定位支架的两侧,不但能够对中心杆进行固定,同时还能对定位支架的位置进行限制,从而放置中心杆位置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18.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出风口的整体结构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出风口背部结构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出风口图2中a的结构放大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出风口中整体结构的截面图之一;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出风口中整体结构的截面图之二;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出风口中整体结构的截面图之三。
25.图例说明:1、面板;2、后座;3、定位支架;4、中心杆;5、滑道;6、下侧板;7、上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下文为了描述方便,所引用的“上”、“下”、“左”、“右”等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等方向一致,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为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2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参照图1

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空调出风口,包括面板1以及安装在其后端的后座2,所述后座2的内部安装有多组中心杆4,并通过转轴在中心杆4的底部设置呈片状的下侧板6和上侧板7,且下侧板6和上侧板7分别位于中心杆4的两侧,分别对流经中心杆4两侧的空气进行引导。
28.参照图1和图2所示,面板1和后座2之间等间距开设有多组呈条状的通孔,中心杆4位于后座2后端的通孔中。
29.参照图3所示,通孔的两侧内壁均安装有呈条状的滑道5,且定位支架3的两端分别插接在滑道5和通孔内壁之间的间隙中。
30.参照图2和图3所示,中心杆4通过定位支架3插接在通孔的内部。
31.参照图3所示,滑道5的表面设有用于对定位支架3进行限位的弯折部,且弯折部位于定位支架3的两侧。
32.参照图4所示,中心杆4朝向定位支架3的一端呈“v”字形。
33.参照图4所示,下侧板6和上侧板7均呈波浪形。
34.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对空气的流向进行调节,当需要空气向装置的正前方吹动时,通过按压中心杆4两侧的侧板,使得上侧板7和下侧板6均收放到中心杆4的两侧,形成如图4所示形状,此时,空气从中心杆4的后端向中心杆4方向吹动,由于中心杆4位于通孔的中心处,且中心杆4的后端呈“v”字形,因此在空气经过中心杆4时,被切割成两股气流,且气流分别从中心杆4和通孔之间的间隙处,面板1的前端移动,又由于上侧板7和下侧板6均向中心杆4方向收缩,因此空气在中心杆4的前端重新汇聚,并进行挤压,从而向装置的正前方移动。
35.当需要空气向装置的上方吹动时,通过按压中心杆4下方的下侧板6向中心杆4方向按压,并将上侧板7向上拉,使得上侧板7与通孔的内壁接触,下侧板6收放到中心杆4的两侧,形成如图5所示形状,此时,空气从中心杆4的后端向中心杆4方向吹动,由于中心杆4位于通孔的中心处,且中心杆4的后端呈“v”字形,因此在空气经过中心杆4时,被切割成两股气流,且气流分别从中心杆4和通孔之间的间隙处,面板1的前端移动,又由于上侧板7将通孔堵住,导致上方的气流堵住,而下侧板6向中心杆4方向收缩,因此下方的气流在下侧板6的引导装置下向上吹动。
36.当需要空气向装置的下方吹动时,通过按压中心杆4上方的上侧板7向中心杆4方向按压,并将下侧板6向下拉,使得下侧板6与通孔的内壁接触,上侧板7收放到中心杆4的两侧,形成如图6所示形状,此时,空气从中心杆4的后端向中心杆4方向吹动,由于中心杆4位于通孔的中心处,且中心杆4的后端呈“v”字形,因此在空气经过中心杆4时,被切割成两股气流,且气流分别从中心杆4和通孔之间的间隙处,面板1的前端移动,又由于下侧板6将通孔堵住,导致下方的气流堵住,而上侧板7向中心杆4方向收缩,因此上方的气流在上侧板7的引导装置下向下吹动。
37.由于滑道5的外部向通孔内壁方向弯曲,其弯折部分位于定位支架3的两侧,因此能够定位支架3的位置进行限定,其次,将面板1的边缘做加宽处理,因此在新施工开孔过大或者旧风口替换口径过大,都可以覆盖遮掩过去,得到美观实用的效果。
38.在面板1的拼接处加厚,而且用钳子压出凹痕卡住固定,以及焊接处理。比较稳固以及环保而且节省材料,使得正面拼接处看不出拼接痕迹,达到美观和实用的效果。
39.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专利所必须的。
4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41.以上公开的仅为本专利的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专利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