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偏光片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2021-12-17 17: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偏光片,包括第一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粗糙度不同,且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粗糙度大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表面粗糙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粗糙度的ra值不大于4.5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粗糙度的ra值的范围为0.3μm-4.5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具有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凹入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部的深度小于所述偏光片的厚度,所述凹入部的深度不大于15μ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部的深度范围为3μm-10μm。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部的截面形状包括三角形、方形、梯形、棱形、半圆形、椭圆形、水滴形或其组合。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四周的边缘区域;或者,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四个边角区域。9.一种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偏光片以及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偏光片的连接层和有机层;其中,所述偏光片与所述连接层接触的表面为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粗糙度不同,且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粗糙度大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表面粗糙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连接层之间的结合力大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连接层之间的结合力。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粗糙度的ra值不大于4.5μm。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具有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凹入部。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包括填充于所述至少一个凹入部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凹入部之外的第二部分。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部的深度小于所述偏光片的厚度,所述凹入部的深度小于所述连接层的厚度;所述凹入部的深度不大于15μm。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部的截面形状包括三角形、方形、梯形、棱形、半圆形、椭圆形、水滴形或其组合。16.根据权利要求9-15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的材料包括光学胶。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以及与所述壳体组件连接的权利要求9-16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屏。18.一种偏光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偏光片,所述偏光片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偏光片,对所述偏光片的第二区域进行处理,使得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粗糙度大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表面粗糙度。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偏光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滚压的方式在所述第二区域滚压形成凹凸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柔性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偏光片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该偏光片,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粗糙度不同,且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粗糙度大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表面粗糙度。本申请能够提高偏光片的表面结合力,降低连接层与偏光层之间脱落失效的风险,同时不影响偏光片的光学显示性能。光学显示性能。光学显示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吕城龄 陈文红 黄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7
技术公布日:2021/12/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