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红外监测用电缆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11: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外监测用电缆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红外线又称红外辐射、热辐射或热射线,是非电离辐射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电磁波,波长范围为700nm~1000μm,介于微波和可见光之间,根据对红外辐射响应方式的不同,红外辐射监测的测量仪有温热型和光电型两种。
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 107465009 a公开了通讯电缆连接结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电缆连接过程中存在的电缆端部与刚性连接结构的结合处容易出现大角度的反复的弯折,造成电缆的疲劳寿命大大降低的问题,包括连接头,两连接头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接件,形成连接头与连接件非刚性连接的结构为支点在孔状结构内沿导通头径向方向摆动的结构;过渡头中部中心处设有底部,导通头、底部上设有插拔式的导电连接结构,本发明实现对电缆所受横向力的分散,达到降低电缆、连接头接触处间变应力较为集中的问题。
4.虽然解决了连接头接触处间变应力较为集中的问题,但是监控设备采用拔插式接头,在检修过程中,需要通过拔插来进行检测和判断,在每次插入时都需要将插头和插口进行对齐,受红外监测器安装位置和维修条件的影响,维修人员往往很难直接将其插入,需要经过反复对齐,大大降低了维修的效率,初次之外,在正常使用时,插头和插口之间容易出现连接不牢固,导致信息传输不稳定的问题,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红外监测用电缆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监测用电缆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电缆连接头之间连接不紧密且检修不方便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监测用电缆连接结构,包括前端连接头和后端连接头,所述前端连接头上设有插针,所述后端连接头上设有插口,所述插针插入插口内时,所述前端连接头和后端连接头相互连通。
7.所述前端连接头上固定有多根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上设有沿插针方向设置的定位槽;
8.所述后端连接头上设有多个滑槽,各所述连接条分别滑动设置在各滑槽内,使所述前端连接头和后端连接头沿着固定的方向拔插;
9.所述后端连接头上还转动连接有前固定环和后固定环,在所述前端连接头和后端连接头插合状态下,所述前固定环固定在定位槽的前端、后固定环固定在定位槽的后端,使所述前端连接头和后端连接头无法前后移动。
10.优选的,所述前端连接头的后端固定有前连接盘,所述后端连接头的前端固定有后连接盘,所述前连接盘和后连接盘的边缘平齐。
11.优选的,所述前连接盘位于插针周围设有密封环槽,所述后连接盘位于插口周围
设有密封环件,所述密封环件与密封环槽对应设置。
12.优选的,所述后端连接头的周侧壁上设有前环槽和后环槽,所述前环槽和后环槽均连接各滑槽设置。
13.优选的,所述前固定环和后固定环上的侧壁上均固定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侧壁上设有弧形定位杆,所述弧形定位杆沿前环槽或后环槽转动,使所述弧形定位杆可插接于定位槽内。
14.优选的,所述前固定环和后固定环的外部均设有防滑纹。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槽,利用弧形定位杆对连接条的位置进行限制,能够避免前端连接头和后端连接头的脱落,有利于提高红外监测器与外部的连接牢固性,使红外监控器能够稳定地传输监控信息。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前固定环,在需要对红外监控器进行检修时,可以使前端连接头和后端连接头之间沿着连接条发生滑动,而不会直接脱落,可有效实现前端连接头和后端连接头的通断,而无需来回对准插口拔插,效率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监测用电缆连接结构连接状态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的爆炸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监测用电缆连接结构中前端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监测用电缆连接结构中后端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监测用电缆连接结构中前固定环和后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6.1、前端连接头;2、后端连接头;3、插针;4、插口;5、连接条;6、定位槽;7、滑槽;8、前固定环;9、后固定环;10、前连接盘;11、后连接盘;12、密封环槽;13、密封环件;14、前环槽;15、后环槽;16、连接片;17、弧形定位杆;18、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9.请参阅图1

6,一种红外监测用电缆连接结构,包括前端连接头1和后端连接头2,前端连接头1上设有插针3,后端连接头2上设有插口4,插针3插入插口4内时,前端连接头1和后端连接头2相互连通。
30.前端连接头1上固定有多根连接条5,连接条5上设有沿插针3方向设置的定位槽6;
31.后端连接头2上设有多个滑槽7,各连接条5分别滑动设置在各滑槽7内,使前端连接头1和后端连接头2沿着固定的方向拔插;
32.为了提高前端连接头1和后端连接头2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前端连接头1的后端固定有前连接盘10,需要说明的是,滑槽7贯穿前连接盘10设置,后端连接头2的前端固定有后连接盘11,前连接盘10和后连接盘11的边缘平齐,前连接盘10位于插针3周围设有密封环槽12,后连接盘11位于插口4周围设有密封环件13,密封环件13可采用橡胶圈,密封环件13与密封环槽12对应设置,进一步减少水汽等对插针3及插口4的侵蚀。
33.后端连接头2上还转动连接有前固定环8和后固定环9,在前端连接头1和后端连接头2插合状态下,前固定环8固定在定位槽6的前端、后固定环9固定在定位槽6的后端,使前端连接头1和后端连接头2无法前后移动。
34.如图4所示,后端连接头2的周侧壁上设有前环槽14和后环槽15,前环槽14和后环槽15均连接各滑槽7设置,而前固定环8和后固定环9上的侧壁上均固定有连接片16,连接片16的侧壁上设有弧形定位杆17,弧形定位杆17沿前环槽14或后环槽15转动,使弧形定位杆17可插接于定位槽6内。
35.为了提高前固定环8和后固定环9的防滑效果,前固定环8和后固定环9的外部均设有防滑纹18。
36.整体的工作原理为,在对前端连接头1和后端连接头2进行固定安装时,首先将前固定环8和后固定环9上的弧形定位杆17转动至滑槽7的侧面,然后将连接条5沿着滑槽7插入,直至前连接盘10和后连接盘11完全贴合,接着转动前固定环8和后固定环9,使弧形定位杆17插入连接条5上的定位槽6内,实现对前端连接头1和后端连接头2的固定,使二者无法沿轴向或周向再次移动,能够实现更加稳定的信息传输。
37.在需要对前端连接头1和后端连接头2进行检修,暂时拔插时,只需转动后固定环9,使后固定环9上的弧形定位杆17失去对定位槽6的限制,仅仅只有前固定环8上的弧形定位杆17插设于定位槽6内,从而使得连接条5可以沿着滑槽7前后移动一定的距离,使得前端连接头1和后端连接头2可以沿着连接条5前后移动,实现前端连接头1和后端连接头2之间的拔插,相较于现有的电缆连接结构,无需在每次插入时,对插针3和插口4进行对齐,大大提高了检修的效率。
3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9.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
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