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2021-12-07 23:5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2.数字化视频或/和声音发送接口,是用以发送音频或/和视频信号,例如dvi、d

sub、hdmi,可用于机顶盒、dvd播放机、个人计算机、电视、游戏主机、综合扩大机、数字音响与电视机等设备。而hdmi还可以同时发送音频和视频信号,由于音频和视频信号采用同一条线材,大大简化系统线路的安装难度。
3.现有的视频或/和声音发送电连接器的接头与线缆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塑料内壳包覆于焊接处的外侧,塑料内壳的外侧套设有屏蔽壳,从而达到屏蔽效果,然而由于屏蔽壳与接头及线缆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无法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金属屏蔽壳,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差。现有的电连接器对抗电磁干扰能力要求较高,现有的电连接器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连接器,能够提高抗电磁干扰能力。
5.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连接器的加工方法,能够提高电连接器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6.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电连接器,其与线缆连接,所述电连接器包括接头、绝缘本体、屏蔽壳和绝缘外壳,所述接头与所述线缆连接,所述绝缘本体套设在所述线缆靠近所述接头的一端,所述屏蔽壳套设在所述绝缘本体上,所述绝缘外壳套设在所述屏蔽壳上,所述屏蔽壳和所述接头无缝焊接。
8.可选地,所述屏蔽壳和所述接头为浸锡焊接。
9.可选地,所述屏蔽壳一体成型在所述绝缘本体上。
10.可选地,还包括紧固环,所述紧固环套设在所述线缆上,所述屏蔽壳背离所述接头的一端铆压在所述紧固环上。
11.可选地,所述绝缘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包覆在所述屏蔽壳上,所述第二外壳包覆在所述第一外壳上。
12.可选地,还包括胶粘带,所述胶粘带包覆在所述线缆翻折后的编织层上,且所述胶粘带包覆在所述绝缘外壳内。
13.一种电连接器的加工方法,其用于加工上述的电连接器,该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4.将所述线缆端部的编织层翻折;
15.去除所述线缆端部的铝箔层;
16.将去除所述铝箔层后的所述线缆的芯线排列设置;
17.成型所述绝缘本体;
18.将所述芯线分别连接于所述接头;
19.铆压所述屏蔽壳,并将所述屏蔽壳和所述接头无缝焊接;
20.成型所述绝缘外壳。
21.可选地,所述编织层翻折后,将胶粘带包裹在翻折后的所述编织层上。
22.可选地,所述屏蔽壳和所述接头为浸锡焊接。
23.可选地,所述屏蔽壳和所述接头焊接时,在所述接头上套设有护套;在所述屏蔽壳和所述接头的焊接处涂覆助焊剂;然后将所述焊接处浸入到焊锡中,保持一定时间后从所述焊锡中取出;最后拆卸所述护套。
24.可选地,成型所述绝缘外壳时,先通过注塑将所述绝缘外壳的第一外壳一体成型在所述屏蔽壳上,再通过注塑将所述绝缘外壳的第二外壳一体成型在所述第一外壳上。
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6.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包括接头、绝缘本体、屏蔽壳和绝缘外壳,接头与线缆连接,绝缘本体套设在线缆靠近接头的一端,屏蔽壳套设在绝缘本体上,绝缘外壳套设在屏蔽壳上,屏蔽壳和接头无缝焊接,通过绝缘本体将线缆端部固定,防止线缆松动,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屏蔽壳和接头无缝焊接,实现了线缆和接头的连接处的全方位屏蔽,提高了抗干扰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
27.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加工方法,用于加工上述的电连接器,能够提高抗电磁干扰能力,有利于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连接器在去掉绝缘外壳后的爆炸图。
29.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连接器在去掉绝缘外壳后的立体图;
30.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连接器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31.图中:
32.1、接头;
33.2、绝缘本体;
34.3、屏蔽壳;
35.4、线缆;41、屏蔽层;
36.5、排线夹。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
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39.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0.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1.下面结合附图图1

图3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4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如图1和图2所示,电连接器与线缆4连接,电连接器包括接头1、绝缘本体2、屏蔽壳3和绝缘外壳,接头1与线缆4连接,绝缘本体2套设在线缆4靠近接头1的一端,屏蔽壳3套设在绝缘本体2上,绝缘外壳套设在屏蔽壳3上,屏蔽壳3和接头1无缝焊接。
43.本实施例中,通过绝缘本体2将线缆4端部固定,防止线缆4松动,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屏蔽壳3和接头1无缝焊接,实现了线缆4和接头1的连接处的全方位屏蔽,提高了抗干扰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
4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屏蔽壳3和接头1为浸锡焊接,通过浸锡焊接能够有效填补屏蔽壳3和接头1连接处的缝隙,从而能够使屏蔽效果更好。
45.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的屏蔽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屏蔽壳3一体成型在绝缘本体2上。
46.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电连接器还包括紧固环,紧固环套设在线缆4上,屏蔽壳3背离接头1的一端铆压在紧固环上,可以将屏蔽壳3和紧固环可靠地连接,提高屏蔽效果。此外,通过屏蔽壳3和紧固环的配合还能使连接器和线缆4连接更牢靠,进而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详细地,紧固环铆压在线缆4上。
4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绝缘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第一外壳包覆在屏蔽壳3上,第二外壳包覆在第一外壳上。详细地,第一外壳主要起绝缘作用;第二外壳在起到绝缘作用的同时,还能保护其内部的元件,使得本实施例中的电连接器外观更美观,触感更好。
48.特别地,本实施例中的电连接器还包括胶黏带,在本实施例中,胶黏带为美纹纸,但不限于此。胶粘带包覆在线缆4翻折后的编织层41上,且胶粘带包覆在绝缘外壳内。通过胶粘带的设置,可以便于将翻折后的编织层41固定,还可以通过胶粘带隔热,防止将绝缘外壳注塑在屏蔽壳3外时高温损伤线缆4。
49.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的加工方法,用于加工上述的电连接器,如图3所示,该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0.1)将线缆4端部的编织层41翻折。详细地,去除线缆4端部的外护套,将编织层41裸露出来,然后将裸露出来的编织层41向线缆4的另一端翻折。
51.编织层41翻折后,将胶粘带包裹在翻折后的编织层41上,可以将编织层41固定,防止编织层41复位。
52.2)去除线缆4端部的铝箔层,从而可以将线缆4端部的芯线裸露出来,以便于芯线和接头1的连接。
53.3)将去除铝箔层后的线缆4的芯线排列设置。详细地,可以通过排线夹5将芯线排列。芯线排列后,可以便于将每根芯线分别对应连接于接头1上的连接点。
54.4)成型绝缘本体2,通过绝缘本体2的设置可以将排列后的芯线固定,更便于芯线和接头1的连接,还能防止线缆4松动,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55.5)将芯线分别对应连接于接头1。
56.6)铆压屏蔽壳3,并将屏蔽壳3和接头1无缝焊接。
57.进一步地,屏蔽壳3和接头1为浸锡焊接。详细地,屏蔽壳3和接头1焊接时,在接头1上套设有护套,护套的设置可以防止焊锡沾到接头1处和屏蔽壳3连接处以外的部分;在屏蔽壳3和接头1的焊接处涂覆助焊剂;然后将焊接处浸入到焊锡中,保持一定时间后从焊锡中取出,优选地,浸锡的时间为2s,浸锡的深度a,a为15~25mm,即从屏蔽壳3和接头1的连接处向背离接头1的一端延伸的长度为15~25mm,优选为20mm,进一步地,将铆压屏蔽壳3后的半成品浸入焊锡后,将半成品在焊锡中转动一圈,从而可以使半成品上沾锡更均匀;最后拆卸护套。通过浸锡焊接能够有效填补屏蔽壳3和接头1连接处的缝隙,从而能够使屏蔽效果更好,提高电磁抗干扰能力。
58.7)成型绝缘外壳。成型绝缘外壳时,先通过注塑将绝缘外壳的第一外壳一体成型在屏蔽壳3上,再通过注塑将绝缘外壳的第二外壳一体成型在第一外壳上。
59.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