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微生物过滤装置、全自动微生物收集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4 21: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生物过滤装置以及具有该微生物过滤装置的全自动微生物收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对液体(如水、内镜管道冲洗液)的微生物检测采取两种办法进行收集检测;1、纯手工操作,用手工收集在无菌试管或杯再倒入滤膜杯抽滤,在培养计数。2、半自动操作分两种设备完成上述两个步骤,上述方法既有污染风险又操作繁琐,无法在所有场所进行操作。如何对微生物过滤收集装置进行改进,使之适应自动化收集取样装置,便于操作,有效降低污染风险,保证取样的准确性成为困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过滤装置以及具有该微生物过滤装置的全自动微生物收集检测装置,该全自动微生物收集检测装置具有有效降低污染风险的优点。
4.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过滤装置,所述微生物过滤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滤杯,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出液口,在所述滤杯上设置有进液口,在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设置有沿着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过滤膜、垫片,在所述滤杯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滤杯内腔相通的留样接口,所述留样接口与所述滤杯相连通之处位于所述进液口与所述过滤膜之间。
5.进一步地,在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部,在所述凹槽中从上往下依次放置有所述过滤膜、所述垫片。
6.进一步地,在所述凹槽的底面向外凸出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绕着所述出液口呈辐射状分布,所述垫片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
7.进一步地,所述滤杯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旋转卡扣结构进行连接,所述旋转卡扣结构包括滑槽、凸起,在所述滑槽的一侧设置有缺口,所述凸起从所述缺口进入所述滑槽中且沿着所述滑槽移动至滑槽的闭合端。
8.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过滤装置还包括排液管、排液泵,所述排液管与所述出液口相连接,所述排液泵为所述排液管排液提供动力。
9.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过滤装置还包括留样杯、留样杯密封盖,所述留样杯与所述留样杯密封盖可拆卸连接,待所述留样杯与所述留样杯密封盖拆卸后,所述留样杯可安装在所述留样接口上。
10.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过滤装置还包括留样口密封盖,所述留样口密封盖盖设在所述留样接口上,所述留样口密封盖与所述留样接口之间设置有留样口密封圈;所述微生物过滤装置还包括底座密封盖,所述底座密封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出液口处;所述滤杯的顶部设置有所述进液口、进气口,在所述进气口处安装有空气滤膜。
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全自动微生物收集检测装置,所述全自动微生物收集检测装置包括:
12.上述的微生物过滤装置;
13.导管组件,所述导管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取液杯,所述导管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微生物过滤装置的所述进液口相连接;
14.蠕动泵,所述蠕动泵为所述导管组件的运输液体提供动力。
15.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组件包括第一导管、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取液杯,所述第一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液口相连接。
16.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导管搭设在所述第一卡扣上,所述第一卡扣用于夹紧所述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另一端从所述蠕动泵伸出后搭设在所述第一卡扣上;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卡扣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卡扣夹紧所述第一导管;还包括基座,所述微生物过滤装置、所述导管组件、所述蠕动泵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放置架,所述取液杯挂设在所述放置架上;在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显示屏和按键,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显示屏、所述按键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二导管上安装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可在所述第二导管上滑移,所述第二卡扣用于夹紧所述第二导管;在所述底座上还转动设置有提手。
17.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18.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全自动微生物收集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全自动微生物收集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20.图3为实施例所述的微生物过滤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21.图4为实施例所述的微生物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
23.1、基座;11、放置架;12、第一卡扣;13、显示屏;14、按键;15、提手;2、导管组件;21、取液杯;22、第一导管;23、第二导管;3、蠕动泵;4、微生物过滤装置;41、底座;411、出液口;412、凸起;413、凹槽;414、支撑件;42、滤杯;421、进液口;422、滑槽;423、缺口;424、留样接口;425、留样口密封盖;426、留样口密封圈;427、进气口;428、空气滤膜;43、排液管;44、排液泵;45、过滤膜;46、垫片;47、留样杯;48、留样杯密封盖;49、底座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24.一种全自动微生物收集检测装置,参见图1至图4,其包括基座1以及设置在基座1上的导管组件2、蠕动泵3、微生物过滤装置4。其中,导管组件2的一端设置有取液杯21,导管组件2的另一端与微生物过滤装置4的进液口421相连接。蠕动泵3为导管组件2的运输液体提供动力。微生物过滤装置4包括底座41、滤杯42、排液管43、排液泵44,滤杯42可拆卸安装在底座41上,在底座41上设置有出液口411,在滤杯42上设置有进液口421,在进液口421与出液口411之间设置有沿着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过滤膜45、垫片46,排液管43与出液口411相连接,排液泵44为排液管43排液提供动力。
25.工作过程:首先,液体从取液杯21中进入导管组件2中;然后,在蠕动泵3的作用下,液体从导管组件2进入微生物过滤装置4中;接着,在排液泵44的作用下,液体经过过滤膜45的过滤后从排液管43道流出,液体中的残渣(微生物)被拦截在过滤膜45上。
26.参见图1至图4,在基座1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一放置架11,上述的取液杯21挂设在放置架11上。在基座1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一卡扣12,第一卡扣12用于夹紧导管组件2的第一导管22。在基座1的侧面设置有显示屏13和按键14。在基座1的侧面还转动设置有提手15,便于用户取放全自动微生物收集检测装置。在基座1内设置有控制器(图未示),控制器分别与蠕动泵3、微生物过滤装置4的排液泵44、第一卡扣12、显示屏13、按键14电性连接,控制器根据按键14的输入信号,控制器控制蠕动泵3、微生物过滤装置4的排液泵44、第一卡扣12的工作,控制器控制显示屏13显示内容。
27.参见图1至图4,导管组件2包括第一导管22、第二导管23,第一导管22的一端设置有上述的取液杯21,第一导管22的另一端从蠕动泵3伸出后搭设在第一卡扣12上。第二导管23的一端通过接头与第一导管22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二导管23的另一端与滤杯42的进液口421相连接。并且,在第二导管23上安装有第二卡扣(图未示),第二卡扣可在第二导管23上滑移,第二卡扣用于夹紧第二导管23。通过该设计,可以重复利用第一导管22,提高利用率和减少污染。例如,当微生物过滤装置4收集到微生物后,可以直接将第二导管23与第一导管22分离开来,利用第一卡扣12夹紧第一导管22,利用第二卡扣夹紧第二导管23,然后直接更换一个新的具有滤杯42、底座41、过滤膜45、垫片46、第二导管23的容器,最后将新的第二导管23与第一导管22进行连接,将原有的液体接入新的容器中进行微生物采集。
28.参见图1至图4,滤杯42的下端与底座41的上端之间通过旋转卡扣结构进行连接,旋转卡扣结构包括滑槽422、凸起412,在滑槽422的一侧设置有缺口423,凸起412从缺口423进入滑槽422中且沿着滑槽422移动至滑槽422的闭合端。在本实施例中,在滤杯42的下端的周侧面设置有上述的滑槽422,缺口423从滤杯42的下端面向上延伸至滑槽422上,在底座41的上端的周侧面设置有上述的凸起412。
29.参见图1至图4,在底座41的顶面设置有凹槽413,出液口411设置在凹槽413的底部,在凹槽413中从上往下依次放置有过滤膜45、垫片46。在凹槽413的底面向上凸出有支撑件414,支撑件414绕着出液口411呈辐射状分布,垫片46放置在支撑件414上。
30.参见图1至图4,除了要检测液体中的微生物之外,医护人员还需要对液体进行检测。目前,医护人员是通过注射器来抽取微生物过滤装置4中的液体。而本实施例所述的微生物收集装置可以实现双重采样。具体地,滤杯42上还设置有与滤杯42内腔相通的留样接口424,留样接口424与滤杯42相连通之处位于进液口421与过滤膜45之间;微生物过滤装置4还包括留样杯47、留样杯47密封盖,留样杯47与留样杯47密封盖可拆卸连接,待留样杯47与留样杯47密封盖拆卸后,留样杯47可安装在留样接口424上。
31.参见图1至图4,为了减少污染,在微生物过滤装置4使用前,微生物过滤装置4还包括留样口密封盖425,留样口密封盖425盖设在留样接口424上,留样口密封盖425与留样接口424之间设置有留样口密封圈426;微生物过滤装置4还包括底座41密封盖,底座41密封盖可拆卸地安装在出液口411处。
32.参见图1至图4,在滤杯42的顶部还设置有进气口427,在进气口427处安装有空气滤膜428。
33.在具体操作时,将液体通过取液杯21进入第一导管22,蠕动泵3将第一导管22内的液体通过第二导管23压入滤杯42中,再通过排液泵44抽吸完,最后,部分液体遗留在留样杯47中,液体残渣遗留在过滤膜45上,将滤杯42(含过滤膜45)和留样杯47转移至培养皿培养计数。
3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所述的全自动微生物收集检测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35.1、可以设定取液时间、过滤时间;
36.2、适合有不同的内镜取样;
37.3、第一卡扣12可以自动控制,能有效地封闭管道,以防止空气污染;
38.4、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操作,取样规范和标准化,全程密闭无污染风险。
3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