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发热体接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12 22: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发热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发热体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2.电发热体安装于电取暖器或电取暖桌等取暖设备内,可广泛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商场、医院、学校、火车车厢等移动供暖、简易活动房等各类民用与公共建筑; 电发热体可安装于烹饪炉、电烤箱和电水壶等烹饪及加热电器内,广泛用于各类烹饪和加热设备中。
3.现有一种新型发热体,是将碳晶石墨烯发热涂层或金属氧化物发热涂层涂覆在微晶板或陶瓷板或锅体或壶体上,制成碳晶石墨烯发热体或金属氧化物发热体,此类新型发热体采用远红外加热、具有热量损耗小、能量转换效率高等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4.这种新型发热体所用的基体是微晶板或陶瓷板或陶瓷锅体或玻璃壶体,虽然具有远红外线穿透率高、耐高温和导热性能优良等特点,但是这些基体的质地比较硬,而且易碎,不便于在其上面打安装孔,造成这种新型发热体不便于安装接线端子,其导电极层与接线端子之间若仅采取传统锡焊焊接方式连接,当加热产生高温时,导电极层与接线端子容易脱焊,导致电发热体的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发热体接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6.上述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7.一种电发热体接线结构,包括电发热体,所述电发热体包括导热体、发热层和导电极层,所述导热体上设有所述发热层和所述导电极层,所述发热层和所述导电极层电性连接,还包括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一端为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连接电源;所述接线端子的另一端为弹性导电部,所述弹性导电部与所述导电极层紧贴接触。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体为导热板或锅体或壶体或管体,所述发热层为发热涂层或发热膜,所述导电极层为导电极涂层或导电极。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导电部为金属弹性压片。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导电部设有银触点。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电发热体上粘接有隔热盖,所述隔热盖盖住所述发热层,所述导电端子固定在所述隔热盖上,所述弹性导电部与所述导电极层紧贴接触。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支架,所述电发热体坐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电端子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弹性导电部与所述导电极层紧贴接触。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接线端子支撑体,所述电发热体坐于所述壳体内,同时所述导电端子固定在所述支撑体上,所述弹性导电部与所述导电极层紧贴接触。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pcb板,所述电发热体坐于所述
壳体内,同时所述导电端子固定并焊接在所述pcb板上,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pcb板上的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弹性导电部与所述导电极层紧贴接触。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盖与所述导电端子之间设有绝缘垫。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与所述导电端子之间设有绝缘垫。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体与所述导电端子之间设有绝缘垫。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所述接线端子的弹性导电部紧贴在导电极层上,利用弹性导电部的弹性,令接线端子和电发热体之间接触良好,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现象,大大提高电发热体的可靠性。
20.、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发热体接线端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8.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9.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0.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1.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32.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3.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34.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36.实施例一:
37.如图1

4所示,一种电发热体接线结构,包括电发热体和接线端子4,所述电发热体包括导热体、发热层和导电极层,所述导热体为导热板1,所述发热层为发热涂层2,所述导电极层为导电极涂层3,所述导热体上设有所述发热涂层2和所述导电极涂层3,所述发热涂层2和所述导电极涂层3电性连接。
38.在所述电发热体上粘接有隔热盖7,所述隔热盖7盖住所述发热涂层2,所述接线端子4的一端为导电端子40,所述导电端子40固定在所述隔热盖7上,所述导电端子40连接电源;所述接线端子4的另一端为弹性导电部41,所述弹性导电部41与所述导电极涂层3紧贴
接触。
39.所述弹性导电部41为金属弹性压片,所述金属弹性压片上设有银触点,以增强所述金属弹性压片和所述导电极涂层3之间的导电性能,使两者的接触良好,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现象,大大提高电发热体的可靠性。
40.所述隔热盖7可以是绝缘体或者是导体。当所述隔热盖7为导体时,所述隔热盖7与所述导电端子40之间设有绝缘垫6,所述导电端子40和绝缘垫6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隔热盖7上,避免所述隔热盖7导电,大大增强电发热体的安全性,提高电发热体的适用范围。
41.实施例二:
42.如图5

6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在所述电发热体上设有锅体10,所述锅体10坐于所述导热板1上,结构简单,便于装配。
43.实施例三:
44.如图7

12所示,一种电发热体接线结构,包括电发热体、接线端子4、壳体(图中未示出)和锅体10,所述电发热体包括导热体、发热层和导电极层,所述导热体为导热板1,所述锅体10坐于所述导热板1上,所述发热层为发热涂层2,所述导电极层为导电极涂层3,所述导热体上设有所述发热涂层2和所述导电极涂层3,所述发热涂层2和所述导电极涂层3电性连接。
45.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支架5,所述接线端子4的一端为导电端子40,所述导电端子40固定在所述支架5上,所述导电端子40连接电源;所述接线端子4的另一端为弹性导电部41,所述弹性导电部41与所述导电极涂层3紧贴接触。
46.所述弹性导电部41为金属弹性压片,所述金属弹性压片上设有银触点,以增强所述金属弹性压片和所述导电极涂层3之间的导电性能,使两者的接触良好,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现象,大大提高电发热体的可靠性。
47.所述支架5可以是绝缘体或者是导体。当所述支架5为导体时,见图11

12,所述支架5与所述导电端子40之间设有绝缘垫6,避免所述支架5导电,大大增强电发热体的安全性,提高电发热体的适用范围。
48.实施例四:
49.与实施例三不同的地方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接线端子支撑体(图中未示出),所述导电端子40固定在所述支撑体上,所述支撑体可以是绝缘体或导体。当所述支撑体为导体时,所述支撑体与所述导电端子40之间设有绝缘垫6。
50.实施例五:
51.如图13

14所示,一种电发热体接线结构,包括电发热体、接线端子4、壳体(图中未示出)和锅体10,所述电发热体包括导热体、发热层和导电极层,在所述壳体内设有pcb板9,所述电发热体坐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热体为导热板1,所述锅体10坐于所述导热板1上,所述发热层为发热涂层2,所述导电极层为导电极涂层3,所述导热体上设有所述发热涂层2和所述导电极涂层3,所述发热涂层2和所述导电极涂层3电性连接。
52.所述接线端子4的一端为导电端子40,所述导电端子40固定并焊接在所述pcb板9上,所述导电端子40与所述pcb板9上的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接线端子4的另一端为弹性导电部41,所述弹性导电部41与所述导电极涂层3紧贴接触。
53.在所述pcb板9上开有端子引出口90,所述导电端子40沿着所述端子引出口90伸
出,便于焊接。
54.实施例六:
55.与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不同的地方在于,所述锅体10的底部设有发热涂层2和导电极涂层3,所述导电极涂层3和所述发热涂层2电连接,所述发热涂层2直接对锅体10进行加热,结构更为简单,导热效果更佳。
5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