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废料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5:3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废料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废料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建筑废料,建筑废料多为混凝土、石子、砖块等混合物料,其可经处理后再次利用。但是在再次利用前一般需要通过废料分类装置进行回收。
3.目前,现有的建筑废料分类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上料进行分类,费时费力,劳动量大,且在分类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灰尘,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呼吸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废料分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废料分类装置,包括底座、基座、分类箱、除尘腔、分料腔以及筛板,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有分类箱,分类箱的一侧设置有基座,基座的上端面开设有斜槽,斜槽内安装有传送带,传送带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主动轴以及从动轴,传送带的主动轴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固定于基座的侧面,且基座的底部一端竖直固定有转动柱,转动柱的底部活动固定于底座的上端面,基座的底部另一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腿,支撑腿活动安装于基座的底部两侧,且所述传送带倾斜向上的一端处配合有进料口,进料口开设于分类箱朝向基座的一侧,进料口内还安装有与传送带对接的进料斗;
6.所述分类箱内顶部水平构造有隔板,隔板将分类箱内部上下分隔为除尘腔以及分料腔,所述分料腔内倾斜设置有筛板,筛板倾斜向下的一端配合有排料口,排料口开设于分类箱的底部一侧,筛板倾斜向上的一端位于进料斗的端口下方并配合有安装耳,且筛板的上方设置有固定盒,固定盒内中空并连接有输尘管,输尘管的一端穿出固定盒外并穿过隔板来与除尘腔的内部一端连通,所述除尘腔内远离输尘管的一端开设有通风口,通风口处竖直设置有防尘抽板,且除尘腔的中部竖直固定有多个安装框,安装框内固定有竖板,竖板上安装有风机,风机的电机上罩有防尘罩。
7.优选的,所述安装耳对称有两个并固定于分料腔内部远离排料口的一侧上,且安装耳之间水平固定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贯穿筛板倾斜向上的一端并将筛板活动固定于分料腔内,且筛板倾斜向下的一端还配合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固定于分料腔的底面并通过机轴抵接于筛板的下端面。
8.优选的,所述固定盒固定于隔板的下端面中部,且固定盒的下端面安装有吸尘斗,吸尘斗与固定盒的连接处开设有多个吸尘孔。
9.优选的,所述筛板由上到下开设有两个通口,两个通口内依次安装有第一滤板以及第二滤板,且第一滤板以及第二滤板的正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收纳抽屉以及第二收纳抽
屉,所述第一收纳抽屉以及第二收纳抽屉均滑动安装于分料腔内底面,且第一收纳抽屉与第二收纳抽屉的一侧延伸出分类箱的底部外侧并构造有把手。
10.优选的,所述除尘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开口,开口处铰接安装有除尘门,且底座的下端面固定有多个万向轮。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建筑废料分类装置,得益于基座、传送带、伺服电机、转动柱与支撑腿配合以及万向轮的设置,使得该装置能收纳传送带机构,便于移动,同时还方便了工作人员进行上料,从而提高了对建筑废料的分类效率,且得益于除尘腔、通风口、防尘抽板、除尘门、风机、固定盒、吸尘斗、吸尘孔以及输尘管的配合,能够吸收装置内被激起的灰尘,减少了灰尘的逸散,保护了工作人员的呼吸道健康。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侧机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16.图中:1底座、101万向轮、2基座、201传送带、202伺服电机、3转动柱、301支撑腿、4分类箱、401进料口、402进料斗、403隔板、5除尘腔、501通风口、502防尘抽板、503除尘门、6分料腔、601排料口、7筛板、701安装耳、702活动轴、703振动电机、8第一滤板、801第一收纳抽屉、9第二滤板、901第二收纳抽屉、10固定盒、1001吸尘斗、1002吸尘孔、1003输尘管、11安装框、1101竖板、12风机、1201防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除非单独定义指出的方向外,本文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均是以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图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为准,在此一并说明。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建筑废料分类装置,包括底座1、基座2、分类箱4、除尘腔5、分料腔6以及筛板7,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有分类箱4,分类箱4的一侧设置有基座2,基座2的上端面开设有斜槽,斜槽内安装有传送带201,传送带20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主动轴以及从动轴,传送带201的主动轴连接有伺服电机202,伺服电机202固定于基座2的侧面,且基座2的底部一端竖直固定有转动柱3,转动柱3的底部通过滚子轴承活动固定于底座1的上端面,基座2的底部另一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腿301,支撑腿301的一端通过滚子轴承活动安装于基座2的底部两侧,且所述传送带201倾斜向上的一端处配合有进料口401,进料口401开设于分类箱4朝向基座2的一侧,进料口401内还安装有与传送带201对接的进料斗402,具体实施时,传送带201的主动轮以及从动轮均通过滚子轴承活动固定于基座2上的斜槽内,而基座2的斜槽侧壁还能够避免物料洒出,提高了上料效果,且所述转动柱3位于传送带201倾斜向上的一端的正下方,以便于在将基座2绕转动柱3转动时,传送带201
倾斜向上的一端能够与进料斗402的端口对接;
20.所述分类箱4内顶部水平构造有隔板403,隔板403将分类箱4内部上下分隔为除尘腔5以及分料腔6,所述分料腔6内倾斜设置有筛板7,筛板7倾斜向下的一端配合有排料口601,排料口601开设于分类箱4的底部一侧,筛板7倾斜向上的一端位于进料斗402的端口下方并配合有安装耳701,且筛板7的上方设置有固定盒10,固定盒10内中空并连接有输尘管1003,输尘管1003的一端穿出固定盒10外并穿过隔板403来与除尘腔5的内部一端连通,所述除尘腔5内远离输尘管1003的一端开设有通风口501,通风口501处竖直设置有防尘抽板502,且除尘腔5的中部竖直固定有多个安装框11,安装框11内固定有竖板1101,竖板1101上安装有风机12,风机12的电机上罩有防尘罩1201,具体实施时,防尘抽板502的顶侧延伸出分类箱4的上端面并构造有把手。
21.具体的,所述安装耳701对称有两个并固定于分料腔6内部远离排料口601的一侧上,且安装耳701之间水平固定有活动轴702,所述活动轴702贯穿筛板7倾斜向上的一端并将筛板7活动固定于分料腔6内,且筛板7倾斜向下的一端还配合有振动电机703,振动电机703固定于分料腔6的底面并通过机轴抵接于筛板7的下端面。
22.具体的,所述固定盒10固定于隔板403的下端面中部,且固定盒10的下端面安装有吸尘斗1001,吸尘斗1001与固定盒10的连接处开设有多个吸尘孔1002。
23.具体的,所述筛板7由上到下开设有两个通口,两个通口内依次安装有第一滤板8以及第二滤板9,且第一滤板8以及第二滤板9的正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收纳抽屉801以及第二收纳抽屉901,所述第一收纳抽屉801以及第二收纳抽屉901均滑动安装于分料腔6内底面,且第一收纳抽屉801与第二收纳抽屉901的一侧延伸出分类箱4的底部外侧并构造有把手,具体实施时,第一滤板8的网孔直径小于第二滤板9的网孔直径,且第一滤板8能够筛选细沙,而第二滤板9能够筛选石子以及粗砂。
24.具体的,所述除尘腔5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开口,开口处铰接安装有除尘门503,且底座1的下端面固定有多个万向轮101。
25.工作原理,该建筑废料分类装置,使用时,可将基座2绕转动柱3进行转动,使得传送带201倾斜向下的一端朝向待分类的建筑废料堆,同时传送带201斜向上的一端与进料斗402的端口对接,然后转动支撑腿301,使得支撑腿301的底端固定于地面上,以提高传送带201的整体稳定性,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通过传送带201进行上料,且传送带201将废料运输至进料口401内后,废料会落入筛板7倾斜向上的一端,此时可启动振动电机703,使得筛板7进行振动,从而使建筑废料沿筛板7进行缓慢下滑,同时,废料中的细沙会被第一滤板8筛入第一收纳抽屉801内,废料中的粗砂以及石子会被第二滤板9筛入第二收纳抽屉901内,而剩下的碎石则会通过排料口601排出,而在进行利用筛板7进行建筑废料分类时,还可启动风机12来将固定盒10内的空气排出,从而通过吸尘斗1001与吸尘孔1002将分料腔6内因振动而被激起的灰尘进行吸收,最终通过输尘管1003输入除尘腔5内,并由防尘抽板502阻隔在除尘腔5内,方便事后通过打开除尘门503来进行清理,避免了灰尘逸出。该建筑废料分类装置,结构合理,具有可收纳的传送带结构,便于移动的同时,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上料,提高了对建筑废料的分类效率,且能够吸收装置内被激起的灰尘,减少了灰尘的逸散,保护了工作人员的呼吸道健康。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