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变速器手动合箱工装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5: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器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速器手动合箱工装。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汽车也从高档生活用品逐步走进百姓家庭,变速器就是其中重要部件之一。
3.变速器是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其合箱时,由于轴承的外圈通过轴承压板固定在壳体上,轴承的内圈需要套设在传动轴上,内圈与传动轴之间具有一定的过盈量,通过人工难以将其装配在一起,需要用到合箱工装进行装配。
4.现有技术当中,采用的合箱工装,需通过肉眼识别,将压头与变速器壳体对准,然后将变速器固定在工作台上,通过扳手驱动螺杆六角头,驱动压头下压壳体来实现合箱,这样的合箱工装,压装时,定位是否精准依赖操作人员的经验、且工装尺寸较大,操作不方便,壳体下压时轴承受力不均衡,导致零件损伤和合箱后存在缝隙,变速器良品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器手动合箱工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合箱工装操作不便且良品率低的技术问题。
6.本技术提出一种变速器手动合箱工装,所述变速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传动轴,所述第一壳体配合内部设有的限位轴承套设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传动轴上,上述工装包括传动机构以及设于所述传动机构上的操纵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通过操作所述操纵机构带动所述传动机构下压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限位轴承,使得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合箱;
7.所述工装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半圆卡件及卡件固定环,所述半圆卡件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且由所述卡件固定环固定于所述传动机构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
8.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上体组件及与所述上体组件活动连接的下体组件,所述下体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限位轴承,所述限位轴承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当操作设置在所述上体组件上的操纵机构时,所述上体组件与所述下体组件分别往上、下运动,所述上体组件通过所述半圆卡件及所述卡件固定环顶推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第二壳体上移,所述下体组件下压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限位轴承,实现合箱,此时,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限位轴承与所述第一壳体配合连接。
9.上述变速器手动合箱工装,通过将传动机构套设在传动轴上,同时上体组件通过限位机构带动第二壳体上移,以及下体组件连接且下压第一壳体,结合传动轴及限位轴承实现壳体合箱,代替了传统合箱工装通过肉眼识别,压头难以精准对准壳体的方案,通过操作操纵机构,上体组件及下体组件以平稳状态相对运动,带动合箱,使得壳体与限位轴承受力均衡,避免下压时轴承受力不均衡,导致零件损伤的情况,进一步的,本技术中的合箱工
装,尺寸较小,使得操作方便,装配效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合箱工装操作不便且良品率低的技术问题。
10.进一步地,上述变速器手动合箱工装,其中,所述上体组件包括工装上体,所述下体组件包括工装下体,所述工装下体与所述工装上体依次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工装上体与所述工装下体螺纹连接。
11.进一步地,上述变速器手动合箱工装,其中,所述下体组件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工装下体远离所述工装上体的一端、且将所述工装下体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限位轴承上。
12.进一步地,上述变速器手动合箱工装,其中,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中心轴线垂直所述第一壳体平面。
13.进一步地,上述变速器手动合箱工装,其中,所述上体组件还包括平面轴承,所述平面轴承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且位于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工装上体之间。
14.进一步地,上述变速器手动合箱工装,其中,所述工装上体远离工装下体一端向内延伸出一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平面轴承、且过盈配合。
15.进一步地,上述变速器手动合箱工装,其中,所述操纵机构至少包括一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设置在所述工装上体外壁。
16.进一步地,上述变速器手动合箱工装,其中,所述操作手柄持握部设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用于防滑。
17.进一步地,上述变速器手动合箱工装,其中,所述下体组件还包括由所述工装下体的一端往外延伸出的一止口部,所述止口部设于所述工装下体且位于所述工装上体远离所述操纵机构的一端,所述止口部下压所述限位轴承。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速器手动合箱工装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变速器手动合箱工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变速器手动合箱工装限位机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2.工装上体110工装下体120半圆卡件130卡件固定环140第一手柄210第二手柄220防滑纹230固定部300固定孔310螺纹500平面轴承400止口部600支撑部700限位轴承800第一壳体900传动轴1000
23.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
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7.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变速器手动合箱工装,所述变速器包括第一壳体900、第二壳体(图未示)及传动轴1000,所述第一壳体900配合内部设有的限位轴承800套设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传动轴1000上,上述工装包括传动机构以及设于所述传动机构上的操纵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套设在所述传动轴100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900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通过操作所述操纵机构带动所述传动机构下压所述第一壳体900及所述限位轴承800,使得第一壳体900与所述第二壳体合箱;所述工装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半圆卡件130及卡件固定环140,所述半圆卡件130套设在所述传动轴1000上、且由所述卡件固定环140固定于所述传动机构远离所述第一壳体900的一端;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上体组件及与所述上体组件活动连接的下体组件,所述下体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壳体900及所述限位轴承800,所述限位轴承800设于所述第一壳体900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当操作设置在所述上体组件上的操纵机构时,所述上体组件与所述下体组件分别往上、下运动,所述上体组件通过所述半圆卡件130及所述卡件固定环140顶推所述传动轴1000带动所述第二壳体上移,所述下体组件下压所述第一壳体900及所述限位轴承800,实现合箱,此时,所述传动轴1000通过所述限位轴承800与所述第一壳体900配合连接,变速器工作时,通过所述限位轴承800平稳所述传动轴1000的工作状态,避免传动轴1000在转动时损坏变速器壳体结构。
28.进一步地,所述上体组件包括工装上体110,所述下体组件包括工装下体120,所述工装下体120与所述工装上体110依次套设在所述传动轴1000上,所述工装上体110与所述工装下体120螺纹500连接。具体地,工装上体110的内壁与工装下体120的外壁,通过螺纹500连接,操作所述操纵机构,由螺纹500传动工装上体110与工装下体120相对运动,使得工装下体120下压限位轴承800和第一壳体900,工装上体110通过传动轴1000带动所述第二壳体上移。
29.进一步地,所述下体组件还包括固定部300,所述固定部300设于所述工装下体120远离所述工装上体110的一端、且将所述工装下体120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900和所述限位轴承800上。具体地,所述固定部300为长筋,且与工装下体120远离工装上体110一端一体式连接,操作所述操纵机构时,长筋与第一壳体900的台阶相互抵靠,从而使得将工装下体120固定在第一壳体900上。
3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300上设有固定孔310,所述固定孔310中心轴线垂直所述第
一壳体900平面。具体地,根据不同的变速器壳体,存在没有与固定部300相互抵靠的台阶,此时,就可通过固定部300一端的固定孔310,由螺栓或插销将固定部300固定在第一壳体900上,从而使得将工装下体120固定在第一壳体900上。
31.进一步地,所述上体组件还包括平面轴承400,所述平面轴承400套设在所述传动轴1000,且位于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工装上体110之间。具体地,为防止在工装工作时,传动轴1000与半圆卡件130之间产生摩擦力,在半圆卡件130与工装上体110之间设有平面轴承400,在工装工作时,上体组件向上挤压半圆卡件130,半圆卡件130卡在传动轴1000沟槽里只起向上的作用力,卡件固定环140套在半圆卡件130和传动轴1000上,用于防止半圆卡件130在工作时脱离传动轴1000卡环槽,通过在半圆卡件130与工装上体110之间增加平面轴承400,半圆卡件130不会跟随工装上体110一同转动,不仅保护了传动轴1000的工件质量,也减少人工的体力消耗。
32.进一步地,所述工装上体110远离工装下体120一端向内延伸出一支撑部700,所述支撑部700连接所述平面轴承400、且过盈配合。具体地,由支撑部700支撑平面轴承400,且与平面轴承400外圈过盈配合,在工装工作时,传动轴1000可在平面轴承400内圈活动,由支撑部700上设置的平面轴承400挤压半圆卡件130带动传动轴1000向上移动。
33.进一步地,所述操纵机构至少包括一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设置在所述工装上体110外壁。可选地,通过设置在工装上体110外壁第一手柄210与第二手柄220,但不局限于此,工作时,人工双手转动变速器手动合箱工装,相对于一个手柄的设计,两个手柄更为方便操作,同时也增大了工装上体110与工装下体120之间的传动力。
34.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手柄持握部设有防滑纹230,所述防滑纹230用于防滑。在旋转变速器手动合箱工装的时候,难免会因为手上沾有机油,导致无法紧握工装手柄,影响合箱的一个稳定性,通过第一手柄210与第二手柄220端部的防滑纹230就可以起到一个增强合箱稳定性的目的。
35.进一步地,所述下体组件还包括由所述工装下体120的一端往外延伸出的一止口部600,所述止口部600设于所述工装下体120且位于所述工装上体110远离所述操纵机构的一端,所述止口部600下压所述限位轴承800。具体地,将变速器手动合箱工装套设在传动轴1000上的时候,通过所述止口的外壁与变速器壳体相互抵靠,下端面止口限位轴承800内圈,增加变速器手动合箱工装安装稳定性的同时,也平衡了在合箱过程中限位轴承800的受力情况。
36.综上,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当中的变速器手动合箱工装,通过将传动机构套设在传动轴上,同时上体组件通过限位机构带动第二壳体上移,以及下体组件连接且下压第一壳体,结合传动轴及限位轴承实现壳体合箱,代替了传统合箱工装通过肉眼识别,压头难以精准对准壳体的方案,通过操作操纵机构,上体组件及下体组件以平稳状态相对运动,带动合箱,使得壳体与限位轴承受力均衡,避免下压时轴承受力不均衡,导致零件损伤的情况,进一步的,本技术中的合箱工装,尺寸较小,使得操作方便,装配效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合箱工装操作不便且良品率低的技术问题。
3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