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轴湿法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1: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轴湿法研磨装置,属精细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材料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塑料、涂料等行业中,超细化的粉体具有机械补强高、光泽度好等显著的优点,目前,粉体细化主要有干法研磨和湿法研磨两种方法。干法研磨成本低,周期短,后期处理简单,但是产品细度存在上限,难以大量生产超细化产品;湿法研磨成本略高,生产周期长,后期需要进行烘干处理,可以大量生产超细化粉体。传统的湿法研磨设备生产周期长,设备磨损大,影响在生产中的实际运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湿法研磨效率,减少磨耗,降低生产成本,公开一种双轴湿法研磨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轴湿法研磨装置,包括壳体、搅拌棒和电机;所述壳体由各自独立的二个圆筒形研磨缸和一个长方体中间腔连成的一体化结构;二个圆筒形研磨缸的高度与长方体中间腔等高,二个圆筒形研磨缸的圆缺面分别为长方体中间腔的两个立面;二个圆筒形研磨缸的中心分别安装有搅拌棒,搅拌棒分别由安装在研磨缸顶部的电机驱动;长方体中间腔与圆筒形研磨缸连接的两个立面的上部设有出料口,下部设有进料口。
5.所述壳体内分为三部分:中间长方体空腔,二边为横截面为圆缺的长筒形空腔。
6.所述壳体两侧的下部设置了放料口。
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物料和研磨介质在搅拌棒的作用下,由下端进口4和下端进口6进入中间腔体,在腔体内产生相向碰撞、挤压、剪切,后由上端出口5、上端出口7回到两个搅拌剪切区域,如此循环重复,达到研磨目的,产品最终由放料口8排出。其中整个搅拌区域及腔体内都采用聚氨酯内衬。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轴搅拌,带动研磨介质在桶内高速运动,在腔体内产生相向碰撞、剪切挤压,有效的粉碎颗粒,达到研磨的目的。桶内壁采用聚氨酯内衬,避免研磨产生磁性物质污染。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转速和研磨时间,可以控制研磨产品的细度,装置的研磨效率高,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9.图1为一种双轴湿法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图1的横截面剖视示意图;
11.图中,1为外壳;2为搅拌棒;3为电机;4为下端进口;5为上端出口;6为下端进口;7为上端出口;8为放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1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
13.本实施例一种双轴湿法研磨装置,包括外壳1、搅拌棒2、电机3、下端进口4、上端出口5、下端进口6、上端出口7、放料口8。
14.本实施例搅拌棒具有耐磨橡胶外层。
15.本实施例研磨腔和长方体中间腔内衬聚氨酯。
16.本实施例的物料和研磨介质在搅拌棒的作用下,由下端进口4和下端进口6进入中间腔体,在腔体内产生相向碰撞、挤压、剪切,后由上端出口5、上端出口7回到两个搅拌剪切区域,如此循环重复,达到研磨目的,产品最终由放料口8排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轴湿法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壳体、搅拌棒和电机;所述壳体由各自独立的二个圆筒形研磨缸和一个长方体中间腔连成的一体化结构;二个圆筒形研磨缸的高度与长方体中间腔等高,二个圆筒形研磨缸的圆缺面分别为长方体中间腔的两个立面;二个圆筒形研磨缸的中心分别安装有搅拌棒,搅拌棒分别由安装在研磨缸顶部的电机驱动;长方体中间腔与圆筒形研磨缸连接的两个立面的上部设有出料口,下部设有进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湿法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分为三部分:中间长方体空腔,二边为横截面为圆缺的长筒形空腔;上述空腔均采用聚氨酯内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湿法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两侧的下部设置了放料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湿法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棒外层包覆有耐磨橡胶。

技术总结
一种双轴湿法研磨装置,包括外壳(1)、搅拌棒(2)、电机(3)、下端进口(4)、上端出口(5)、下端进口(6)、上端出口(7)、放料口(8)。物料和研磨介质在搅拌棒的作用下,由下端进口(4)和下端进口(6)进入中间腔体,在腔体内产生相向碰撞、挤压、剪切,后由上端出口(5)、上端出口(7)回到两个搅拌剪切区域,如此循环重复,达到研磨目的,产品最终由放料口(8)排出。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轴搅拌,带动研磨介质在桶内高速运动,在腔体内产生相向碰撞、剪切挤压,有效的粉碎颗粒,达到研磨的目的。达到研磨的目的。达到研磨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周峰 张晓明 李海滨 彭鹤松 邹佛生 曾国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广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26
技术公布日:2021/12/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