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连接器及连接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03:0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及连接器装置。


背景技术:

2.连接器装置具备阴连接器和阳连接器。阴连接器具备阴端子,该阴端子具有在对置方向上对置的一对阴端子接触部。阳连接器具备插入到一对阴端子接触部之间的阳端子接触部。
3.阳连接器具有绝缘性的绝缘部件。绝缘部件具有:绝缘部件主体部;一对插入开口部,其与各阴端子接触部对应地形成于绝缘部件主体部;以及覆盖部,其形成于一对插入开口部之间,并且在插入方向上与阳端子接触部对置。从而,能够通过覆盖部来抑制阳端子接触部露出到外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11008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8.在阴连接器中,阴端子接触部具有弹簧触点。在将这样的阴连接器用于上述的连接器装置的情况下,由于弹簧触点在与阳端子接触部接触之前会与覆盖部接触,因此与弹簧触点仅与阳端子接触部接触的情况相比,将阴端子接触部插通于插入开口部时的插通力变大。因此,阳连接器在将阴端子接触部插通于插入开口部时的插通力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9.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以及连接器装置,能够抑制位于容纳空间部的阳端子接触部露出到外部,并且能够减小将阴端子接触部插通于插入开口部时的插通力。
10.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1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阳端子,所述阳端子具有阳端子接触部,所述阳端子接触部被插入于在对置方向上对置的一对阴端子接触部之间;绝缘性的绝缘部件,所述绝缘部件具有容纳空间部,所述容纳空间部至少容纳所述阳端子接触部,并且从外部将所述阴端子接触部插入;以及壳体,所述壳体容纳所述绝缘部件,一对所述阴端子接触部形成有隔着所述阳端子接触部而在所述对置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对置面,一对所述对置面在与将所述阳端子接触部插入到一对所述阴端子接触部之间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延伸方向上形成有多个弹簧触点,所述弹簧触点能够向所述插入方向弹性变形,所述绝缘部件具有:绝缘部件主体部,所述绝缘部件主体部构成所述容纳空间部;一对插入开口部,一对所述插入开口部与所述容纳空间部连通,并与各所述阴端子接触部对应地形成在所述绝缘部件主体部;以及覆盖部,所述覆盖部形成在一对所述插入开口
部之间,并且在所述插入方向上与所述阳端子接触部对置,所述覆盖部的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绝缘部件主体部连结,所述覆盖部通过在所述延伸方向的中途形成的断开部而被分割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被形成为:在所述阳端子接触部被插入到一对所述阴端子接触部之间时,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与所述弹簧触点接触,且对于所述弹簧触点的接触而至少能够在所述对置方向上弹性变形。
12.另外,在上述连接器中,优选为,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第二部分方向上的端部即第一部分端部具有向所述第二部分方向突出的凸部,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第一部分方向上的端部即所述第二部分端部具有向所述第二部分凹陷的凹部,当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任一者相对于另一者向所述对置方向弹性变形时,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接触。
1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对方连接器以及与所述对方连接器嵌合的连接器,所述对方连接器具有:对方端子,所述对方端子具有在对置方向上对置的一对阴端子接触部;以及对方壳体,所述对方壳体容纳所述对方端子,所述连接器,具备:阳端子,所述阳端子具有被插入到一对所述阴端子接触部之间的阳端子接触部;绝缘性的绝缘部件,所述绝缘部件具有容纳空间部,所述容纳空间部至少容纳所述阳端子接触部,且从外部将所述阴端子接触部插入;以及壳体,所述壳体容纳所述绝缘部件,一对所述阴端子接触部形成有隔着所述阳端子接触部而在所述对置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对置面,一对所述对置面在与将所述阳端子接触部插入到一对所述阴端子接触部之间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弹簧触点,所述弹簧触点能够向所述插入方向弹性变形,所述绝缘部件具有:绝缘部件主体部,所述绝缘部件主体部构成所述容纳空间部;一对插入开口部,一对所述插入开口部与所述容纳空间部连通,并且与各所述阴端子接触部对应地形成在所述绝缘部件主体部;以及覆盖部,所述覆盖部形成在一对所述插入开口部之间,并且在所述插入方向上与所述阳端子接触部对置,所述覆盖部的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绝缘部件主体部连结,所述覆盖部通过在所述延伸方向的中途形成的断开部而被分割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被形成为:在所述阳端子接触部被插入到一对所述阴端子接触部之间时,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与所述弹簧触点接触并且对于所述弹簧触点的接触而至少能够在所述对置方向上弹性变形。
14.发明效果
15.由于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具有上述结构,因此能够抑制位于容纳空间部的阳端子接触部露出到外部,并且能够减小将阴端子接触部插通于插入开口部时的插通力。
附图说明
16.图1是具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和对方连接器的连接器装置的立体图。
17.图2是对方连接器中的阴端子接触部的俯视图。
18.图3是图2的箭头a

a处的剖视图。
19.图4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20.图5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21.图6是图5的箭头b

b处的剖视图。
22.图7是图5的箭头c

c处的剖视图。
23.图8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所具备的绝缘部件的主视图。
24.图9是将阴端子接触部插通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插入开口部时的剖视图。
25.符号说明
26.2 端子(阳端子)
27.21 第一端子(阳端子)
28.22 第二端子(阳端子)
29.23 阳端子接触部
30.6 壳体
31.7 绝缘部件
32.70 绝缘部件主体部
33.70s 容纳空间部
34.70s1 第一容纳空间部
35.70s2 第二容纳空间部
36.71 覆盖部
37.71a、71b 两端部
38.71c 第一部分
39.71c1 第一部分端部
40.71c2 凸部
41.71d 第二部分
42.71d1 第二部分端部
43.71d2 凹部
44.71e 断开部
45.72a、72b 插入开口部
46.100 连接器
47.200 对方连接器
48.220 对方端子
49.221 第一对方端子(对方端子)
50.222 第二对方端子(对方端子)
51.223a、223b 阴端子接触部
52.224a、224b 对置面
53.232 弹簧触点
54.250 对方壳体
55.300 连接器装置
56.x1 插入方向
57.x2 拔出方向
58.y 对置方向
59.z 延伸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60.[实施方式]
[0061]
图1是具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0和对方连接器200的连接器装置300的立体图。图2是对方连接器200中的阴端子接触部223a、223b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箭头a

a处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0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0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箭头b

b处的剖视图。图7是图5的箭头c

c处的剖视图。图8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100所具备的绝缘部件7的主视图。图9是将阴端子接触部223a、223b插通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0的插入开口部72a、72b时的剖视图。
[0062]
如图1至图9所示,x1方向是将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100的阳端子接触部23插入到对方连接器200的阴端子接触部223a、223b的插入方向x1。x2方向是插入方向x1的相反方向即拔出方向x2。y方向是一对阴端子接触部223a、223b进行对置的对置方向y。z方向是与连接器100的插入方向x1正交的延伸方向z。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的对置方向y与插入方向x1正交。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的延伸方向z与对置方向y正交。
[0063]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1所示的连接器100例如是屏蔽连接器,应用于汽车等车辆所使用的线束wh中。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0与对方连接器200一起构成连接器装置300。线束wh例如为了使搭载于车辆的各电气设备间连接而将用于电力供给等的多根电线1捆扎成为集合部件,利用连接器100等将各电线1与各电气设备连接。线束wh具备连接器装置300和多根电线1。线束wh也可以构成为进一步包括索环、保护器、外装件、固定件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0例如在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车辆中被用于具有从电池向马达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用的电线1的线束wh。
[0064]
连接器100通过与对方连接器200嵌合,从而能够将自身所具有的端子2与对方连接器200所具有的对方端子220电连接。换言之,连接器100是通过将自身所具有的端子2与对方连接器200所具有的对方端子220电连接,从而将与端子2连接的电线1和与对方端子220连接的对方电线电连接的电线对电线连接用的连接机构。
[0065]
对方连接器200具备对方端子220、对方电线以及对方壳体250。对方壳体250容纳一对对方端子220,具有供螺栓插通的螺栓插通孔250a。
[0066]
更详细地说明对方端子220,对方连接器200具有在对置方向y上对置的一对对方端子220,该一对对方端子220在对置方向y上相对于沿着插入方向x1延伸的轴线xl线对称地配置。因此,以下对图2所示的一对对方端子220中的一个第一对方端子221进行说明,对另一个第二对方端子222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0067]
第一对方端子221由导电性的金属形成,是与端子(阳端子)2电连接的阴端子。第一对方端子221具有在对置方向y上对置的一对阴端子接触部223a、223b。第一对方端子221在各对方电线的末端处电连接。一对阴端子接触部223a、223b形成有隔着阳端子接触部23在对置方向y上对置的一对对置面224a、224b。一对对置面224a、224b形成有触点部230。
[0068]
触点部230由导电性的金属形成,分别设置于一对阴端子接触部223a、223b。换言之,第一对方端子221具有一对触点部230。更详细地说明触点部230,第一对方端子221具有
位于对置方向y一侧的第一触点部230a以及位于对置方向y另一侧的第二触点部230b,第一触点部230a和第二触点部230b相对于对置方向y被线对称地配置。因此,以下对位于对置方向y一侧的第一触点部230a进行说明,省略对位于对置方向y另一侧的第二触点部230b的说明。
[0069]
如图2、图3所示,第一触点部230a具有触点主体部231和多个弹簧触点232。触点主体部231形成为矩形的框状。多个弹簧触点232设置在触点主体部231的内侧,且设置在一对对置面224a、224b。各弹簧触点232的插入方向x1上的阴端子接触部223a、223b侧(即,拔出方向x2侧)的端部与触点主体部231连结而被支承,插入方向x1侧的端部为自由端,各弹簧触点232以能够在插入方向x1上相对于触点主体部231弹性变形的方式被悬臂状地支承。具有上述结构的弹簧触点232在插入方向x1上配置有多个。在此基础上,弹簧触点232在延伸方向z上配置有多个。即,在该例子的对方端子220中,一对对置面224a、224b在延伸方向z上形成有多个能够朝向插入方向x1弹性变形的弹簧触点232。
[0070]
如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0具备端子2、衬垫3、后保持器4、前保持器5、壳体6以及绝缘部件7。
[0071]
端子2由导电性的金属形成,与电线1的末端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端子2是阳端子。
[0072]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0具有一对端子2,该一对端子2相对于轴线xl形成为线对称。因此,以下对一对端子2中的一个第一端子21进行说明,对另一个第二端子22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0073]
第一端子21与第一电线11的末端电连接。第一端子21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形成。第一端子21具备阳端子接触部23以及电线接触部24。
[0074]
阳端子接触部23通过与对方端子220(参照图2)接触而与该对方端子220电连接。阳端子接触部23位于第一端子21的延伸方向z的一侧,并配置于后述的绝缘部件7的容纳空间部70s。另外,阳端子接触部23形成为矩形平板状。
[0075]
电线接触部24通过与电线11的第一芯线1a接触而与电线11电连接。电线接触部24位于第一端子21的延伸方向z的另一侧。
[0076]
各端子2的电线接触部24分别与电线1电连接。更具体地进行说明,电线接触部24分别通过与电线1的后述的第一芯线1a接触而与电线1的末端电连接。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具备多个端子2,各端子2分别与位于各电线1末端的第一芯线1a电连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2根电线1是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对2根电线1中的一根电线即第一电线11进行说明,对作为另一根的第二电线12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0077]
第一电线11具有:由导电性的金属形成的第一芯线1a;将第一芯线1a的周面包覆的绝缘性的第一包覆部1b;将第一包覆部1b的外周面包覆的编织体1c;将编织体1c的外周面包覆的护套1d;以及连接部件1e。
[0078]
在第一电线11的末端,第一包覆部1b被去除而露出第一芯线1a,该第一芯线1a已露出的部位被加工成平坦的板状。并且,该第一芯线1a已露出的部位经由电线接触部24而与阳端子接触部23电连接。
[0079]
编织体1c通过将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编织形成为圆筒状并且在编织后的金属表面设置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的镀层而形成。编织体1c抑制在对第一芯线1a施加高电压时产生的
噪声向第一电线11外部泄漏。
[0080]
护套1d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形成为圆筒状,将编织体1c的径向的外侧覆盖,以保护编织体1c。
[0081]
连接部件1e由导电性的金属形成,具有外侧部件1e1、内侧部件1e2和环状部件1e3。外侧部件1e1形成为方筒状,该外侧部件1e1的外表面与壳体6的内表面接触,并与壳体6电连接。内侧部件1e2具有位于延伸方向z的一侧的方筒状部1e21和位于延伸方向z的另一侧的圆筒状部1e22。方筒状部1e21形成为方筒状,该方筒状部1e21的外表面与外侧部件1e1的内表面接触。圆筒状部1e22形成为圆筒状,该圆筒状部1e22的内周面与编织体1c的外周面接触。环状部件1e3形成为圆筒状,在安装于圆筒状部1e22的外周面的状态下,相对于第一芯线1a向径向的内侧缩径(紧固),从而将编织体1c与圆筒状部1e22电连接。从而,连接部件1e通过具有上述结构而将第一电线11的编织体1c与壳体6电连接。
[0082]
衬垫3例如由合成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为方筒状,能够向径向的外侧弹性变形。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具备多个衬垫3,各衬垫3配置于各电线1的外周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2个衬垫3是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对2个衬垫3中的一个即第一衬垫31进行说明,省略对另一个即第二衬垫32的说明。
[0083]
第一衬垫31位于护套1d的径向的外侧,例如防止雨水等异物从护套1d的外周面浸入到连接器100的内部。
[0084]
后保持器4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形成并组装于壳体6,并且在组装于该壳体6的状态下保持多根电线1。后保持器4例如具有后第一部41和后第二部42,在插入方向x1上能够被分割成两部分,构成为能够在后第一部41与后第二部42之间夹持多根电线1。
[0085]
前保持器5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形成,在内部具有保持绝缘部件7的保持空间部5s。前保持器5具有保持绝缘部件7的前保持器凹部51。前保持器5组装于壳体6,并且在组装于该壳体6的状态下保持后述的多个绝缘部件7。
[0086]
壳体6是所谓的屏蔽罩,例如由导电性的金属形成且具有在内部容纳前保持器5及绝缘部件7的壳体容纳空间部6s。壳体6由导电性的金属形成,抑制在对端子2施加高电压时产生的噪声向壳体6的外部泄漏。
[0087]
绝缘部件7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形成,通过防止阳端子接触部23与壳体6的接触,从而防止阳端子接触部23与壳体6电连接。
[0088]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具备多个绝缘部件7。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中,以轴线xl为中心在对置方向y上,将2个绝缘部件7线对称地配置。因此,省略2个绝缘部件7中的一个即第一绝缘部件7a的说明,以下对另一个即第二绝缘部件7b进行说明。
[0089]
如图8所示,第二绝缘部件7b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形成,具有构成容纳空间部70s的绝缘部件主体部70和覆盖部71。绝缘部件主体部70具有:在插入方向x1上对置的正面壁部70a和背面壁部70b;在对置方向y上对置的一对两侧壁部70c、70d;以及位于延伸方向z的一侧的顶壁部70e,它们一体地形成为方筒状,在内部构成容纳空间部70s。
[0090]
正面壁部70a以及背面壁部70b以板厚方向沿着插入方向x1的方式配置。一对两侧壁部70c、70d分别以板厚方向沿着对置方向y的方式配置。顶壁部70e以板厚方向沿着延伸方向z的方式配置。一对的两个侧壁部70c、70d中的、配置在对置方向y的一侧的侧壁部70c具有朝向外部突出的绝缘部件爪部74。
[0091]
本实施方式的绝缘部件主体部70在容纳空间部70s具有分隔壁部70f。分隔壁部70f以板厚方向沿着延伸方向z的方式配置。分隔壁部70f配置在绝缘部件7的延伸方向z的中途,将容纳空间部70s分隔为位于延伸方向z一侧的第一容纳空间部70s1和位于延伸方向z另一侧的第二容纳空间部70s2。
[0092]
正面壁部70a具有将外部与第一容纳空间部70s1连通的一对插入开口部72a、72b。在将连接器100与对方连接器200嵌合的情况下,阴端子接触部223a、223b插入到一对插入开口部72a、72b。即,绝缘部件7具有与容纳空间部70s连通且与阴端子接触部223a、223b对应地形成的一对插入开口部72a、72b。
[0093]
通过正面壁部70a的延伸方向z上的另一侧的端部、背面壁部70b的延伸方向z上的另一侧的端部以及一对的两个侧壁部70c、70d的延伸方向z上的另一侧的端部,形成将外部与第二容纳空间部70s2连通的插通开口部73。插通开口部73被阳端子接触部23以及电线1的末端插通。即,绝缘部件7具有与容纳空间部70s连通且供电线1插通的插通开口部73。
[0094]
覆盖部71沿着延伸方向z延伸,形成在一对插入开口部72a、72b之间。另外,覆盖部71的延伸方向z上的两个端部71a、71b分别与绝缘部件主体部70连结,覆盖部71通过在延伸方向z的中途形成的断开部71e而被分割为第一部分71c和第二部分71d。在阳端子接触部23被插入到第二绝缘部件7b的第一容纳空间部70s1的状态下,如图9所示,覆盖部71在插入方向x1上与阳端子接触部23对置。
[0095]
第一部分71c在延伸方向z上的第二部分方向上的端部即第一部分端部71c1具有朝向第二部分方向突出的凸部71c2。凸部71c2例如由在对置方向y上对置的一对倾斜面构成,第一部分71c的对置方向y上的中央部分从第一部分端部71c1朝向第二部分方向最突出。一对倾斜面呈直线状延伸,并且相对于延伸方向z以及对置方向y倾斜。
[0096]
第二部分71d在延伸方向z上的第一部分方向上的端部即第二部分端部71d1具有朝向第二部分方向凹陷的凹部71d2。凹部71d2例如由在对置方向y上对置的一对倾斜面构成,第二部分71d中的对置方向y上的中央部分从第二部分端部71d1朝向第二部分方向最凹陷。一对倾斜面呈直线状延伸,并且相对于延伸方向z以及对置方向y倾斜。
[0097]
断开部71e在延伸方向z上位于第一部分71c的第一部分端部71c1与第二部分71d的第二部分端部71d1之间。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断开部71e具有能够供检查工具79即探针插入的大小。更具体地说明,断开部71e的对置方向y的中央部分具有能够插入检查工具79的对置方向y上的宽度和延伸方向z上的长度。
[0098]
本实施方式的覆盖部71在从对置方向y观察的情况下,在与延伸方向z正交的平面中,从第一部分端部71c1朝向第二部分方向突出的前端部分与从第二部分端部71d1朝向第一部分方向突出的前端部分存在重叠。
[0099]
接着,以下对连接器100的组装进行说明。首先,作业者在将端子2组装于电线1之后,相对于该端子2在延伸方向z的一侧配置绝缘部件7。
[0100]
接着,作业者在固定了绝缘部件7的状态下,在延伸方向z上,使端子2向延伸方向z的一侧移动,在第一容纳空间部70s1配置阳端子接触部23,并且在第二容纳空间部70s2配置电线接触部24,由此将端子2组装于绝缘部件7。
[0101]
接着,作业者相对于壳体6在插入方向x1上配置前保持器5。
[0102]
接着,作业者在固定了壳体6的状态下,使前保持器5向拔出方向x2侧移动,将前保
持器5容纳于壳体容纳空间部6s。
[0103]
在该状态下,接着,作业者相对于前保持器5在延伸方向z的另一侧配置组装有端子2的绝缘部件7。接着,作业者在固定了前保持器5的状态下,使端子2向延伸方向z的一侧移动,且使绝缘部件爪部74与前保持器凹部51卡合(参照图7),由此将绝缘部件7配置在保持空间部5s中。
[0104]
在该状态下,前保持器5及壳体6通过将螺栓91及螺母螺合,从而将前保持器5组装于壳体6,并组装了连接器100。
[0105]
接着,以下对将连接器100与对方连接器200嵌合的作业进行说明。首先,作业者通过将螺栓92的前端部插入到连接器100中的壳体6的螺栓插通孔6a中,并将固定部件93安装于该前端部,从而将连接器100安装于安装对象物。
[0106]
接着,相对于连接器100在插入方向x1侧配置对方连接器200。接着,作业者在固定了连接器100的状态下,在拔出方向x2上,使对方连接器200相对于连接器100接近。
[0107]
并且,如图9所示,当阳端子接触部23插入到一对阴端子接触部223a、223b之间时,第一部分71c与位于延伸方向z另一侧的弹簧触点232接触,并且,第二部分71d与位于延伸方向z一侧的弹簧触点232接触。此时,在一对阴端子接触部223a、223b相对于一对插入开口部72a、72b在对置方向y上倾斜地插入的情况下,第一部分71c或第二部分71d能够通过因与弹簧触点232接触所产生的按压力而在对置方向y上弹性变形。即,第一部分71c以及第二部分71d形成为:在阳端子接触部23插入到一对阴端子接触部223a、223b之间时,分别与弹簧触点232接触,且相对于弹簧触点232的接触至少在对置方向y上能够弹性变形。
[0108]
另外,第一部分71c或第二部分71d在被弹簧触点232从对置方向y的两侧夹持的状态下,即使在连接器100相对于对方连接器200向对置方向y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已接触的弹簧触点232的按压力而在对置方向y上弹性变形。
[0109]
并且,在第一部分71c以及第二部分71d中的任一者为静止的状态而另一者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凸部71c2与凹部71d2接触。即,当第一部分71c以及第二部分71d中的任一者相对于另一者朝向对置方向y弹性变形时,凸部71c2与凹部71d2接触。由此,能够防止第一部分71c进一步弹性变形,并且能够防止第二部分71d进一步弹性变形。
[0110]
并且,作业者在插入方向x1上,通过将阳端子接触部23在一对阴端子接触部223a、223b之间插入到深处,从而一对阴端子接触部223a、223b与阳端子接触部23接触,一对阴端子接触部223a、223b与阳端子接触部23电连接。
[0111]
作业者最后在对方连接器200的螺栓插通孔250a中插入螺栓的螺纹部,利用具有与该螺纹部螺合的螺纹孔的螺母,将对方连接器200安装于安装对象物,将对方连接器200嵌合于连接器100。
[0112]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0以及连接器装置300具有以下的结构。绝缘部件7具有形成于一对插入开口部72a、72b之间且在插入方向x1上与阳端子接触部23对置的覆盖部71。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0和连接器装置300在从绝缘部件主体部70的外部观察容纳于容纳空间部70s中的阳端子接触部23的情况下,阳端子接触部23相对于覆盖部71在插入方向x1上位于深处。其结果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0以及连接器装置300能够抑制阳端子接触部23向外部露出。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0和连接器装置300能够抑制物体与阳端子接触部23接触的机会。另外,覆盖部71的延伸方向z上的两
个端部71a、71b分别与绝缘部件主体部70连结,并且覆盖部71通过在延伸方向z的中途形成的断开部71e而被分割为第一部分71c和第二部分71d。第一部分71c以及第二部分71d在阳端子接触部23插入到一对阴端子接触部223a、223b之间时,分别与弹簧触点232接触,且对于弹簧触点232的接触,至少在对置方向y上能够弹性变形。因此,在一对阴端子接触部223a、223b相对于一对插入开口部72a、72b在对置方向y上倾斜地插入的情况下,第一部分71c或第二部分71d能够利用因与弹簧触点232接触所产生的按压力而在对置方向y上弹性变形。另外,第一部分71c或第二部分71d在被弹簧触点232从对置方向y的两侧夹持的状态下,即使在连接器100相对于对方连接器200向对置方向y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接触的弹簧触点232的按压力而在对置方向y上弹性变形。其结果是,与不形成断开部71e且第一部分71c与第二部分71d成一体的覆盖部71相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0以及连接器装置300能够减小将阴端子接触部223a、223b插通到插入开口部72a、72b时的插通力。
[0113]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0以及连接器装置300具有以下的结构。当第一部分71c和第二部分71d中的任一者相对于另一者朝向对置方向y弹性变形时,凸部71c2与凹部71d2接触。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0及连接器装置300中,若弹簧触点232的按压力大,第一部分71c和第二部分71d中的任一者相对于另一者在弹簧触点232的按压力的作用下在对置方向y上较大地弹性变形,则第一部分端部71c1与第二部分端部71d1经由凸部71c2及凹部71d2而相连,能够利用覆盖部71的延伸方向z上的两端来承受弹簧触点232的按压力。其结果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0以及连接器装置300中,第一部分71c以及第二部分71d中的任一者相对于另一者在对置方向y上弹性变形后,第一部分端部71c1与第二部分端部71d1经由凸部71c2以及凹部71d2而相连,因此即使在对置方向y上较大地弹性变形,也能够避免以悬臂状承受按压力,因此能够抑制在第一部分71c以及第二部分71d中的任意一方产生大的应力。
[0114]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0以及连接器装置300具有以下的结构。断开部71e具有能够供检查工具79即探针插入的大小。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0以及连接器装置300在检查端子2是否被施加所需的电压时,能够从连接器100的插入方向x1侧朝向拔出方向x2侧地从断开部71e插入检查工具79。其结果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0及连接器装置300中,在从断开部71e插入后的检查工具79的拔出方向x2侧存在作为检查对象的阳端子接触部23,因此若从插入方向x1侧观察检查工具79的前端,则能够容易地视觉确认检查工具79的前端与阳端子接触部23的接触。由此,能够提高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0以及连接器装置300的检查时的作业性。另一方面,绝缘部件7不具有断开部71e的连接器则必须从插入开口部72a、72b插入检查工具79,因此,为了确认检查工具79的前端是否与阳端子接触部23接触,作业者必须从插入开口部72a、72b窥视,难以视觉确认检查工具79的前端与阳端子接触部23的接触。
[0115]
另外,对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作为一个例子对屏蔽连接器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不限于屏蔽连接器,也可以用于其他的连接器。
[0116]
另外,对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对用于电线对电线连接用的连接机构的连接器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0并不限于此,也能够应用于电线对电气设备连接用的连接机构所使用的连接器。
[0117]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的覆盖部71对在第一部分端部71c1具有朝向第二部分方向突
出的凸部71c2、在第二部分端部71d1具有朝向第二部分方向凹陷的凹部71d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第一部分端部71c1形成为与延伸方向z正交的平坦面,且第二部分端部71d1形成为与延伸方向z正交的平坦面。
[0118]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部分71c的凸部71c2具有以直线状延伸且相对于延伸方向z以及对置方向y倾斜的一对倾斜面,另一方面,第二部分71d的凹部71d2具有以直线状延伸且相对于延伸方向z以及对置方向y倾斜的一对倾斜面。但是,本实施方式的凸部71c2以及凹部71d2只要在第一部分71c朝向对置方向y弹性变形的情况下,或者在第二部分71d朝向对置方向y弹性变形的情况下,使凸部71c2与凹部71d2接触,则形状不限于上述。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