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应用于自卸车的混合料防离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12:1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路面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自卸车的混合料防离析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路面基层或面层进行混合料摊铺施工时,需要将混合料从自卸车上卸料到相应的摊铺机以对路面进行摊铺处理,但是,在卸料环节,混合料卸料过程中会形成坡面与锥形料堆,一些较大的粗骨料会从坡面或锥形料堆的顶部滚落,然后从车后门的两侧分离滚落到摊铺机上,产生混合料离析现象,从车后门两侧分离滚落的粗骨料一般都会落到摊铺机的底部,不仅会影响摊铺质量和效果,而且还会影响摊铺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自卸车的混合料防离析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通过自卸车卸料时,粗骨料容易从车后门的两侧分离滚落产生混合料离析现象,影响摊铺质量、效果以及摊铺效率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自卸车的混合料防离析装置,包括:
5.自卸车体,所述自卸车体的车后门与所述自卸车体的车厢侧壁通过安装轴转动连接,所述车后门远离所述安装轴的一侧通过固定于车厢后端的多个卡扣与所述车厢卡接连接,所述车后门的两侧下端相对位置处均设置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远离所述车后门的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车厢侧壁的内侧且与所述车厢侧壁的内侧相接触,所述车厢侧壁的外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有挡料侧板,所述车厢侧壁靠近车后门的位置处插设有与所述滑槽对应的档杆。
6.优选地,所述挡料板为燕尾式挡料板。
7.优选地,所述挡料板远离所述车后门的一端与所述车厢侧壁的内侧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
8.优选地,所述卡扣的个数为两个。
9.优选地,所述挡料板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车后门的两侧下端位置处。
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自卸车的混合料防离析装置,包括自卸车体,自卸车体的车后门与自卸车体的车厢侧壁通过安装轴转动连接,车后门远离安装轴的一侧通过固定于车厢后端的多个卡扣与车厢卡接连接,车后门的两侧下端相对位置处均设置有挡料板,挡料板远离车后门的一端分别延伸至车厢侧壁的内侧且与车厢侧壁的内侧相接触,车厢侧壁的外侧设置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滑块上固定有挡料侧板,车厢侧壁靠近车后门的位置处插设有与滑槽对应的档杆。由此可见,应用本装置,在通过自卸车进行卸料时,抽离档杆,在车后门转动与车厢后端产生下料间隙的同时,车后门两侧的挡料板也会随着车后门做相适应的移动,挡料侧板由于自身重力也会从滑槽的一端滑出,在卸料的同时,可以通过挡料板和挡料侧板将车后门两侧的缝隙挡住,防止粗骨料从车
后门两侧分离滚落导致混合料产生离析现象,进而可以提高路面的摊铺质量、效果以及摊铺效率。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自卸车的混合料防离析装置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厢侧壁与挡料侧板的安装示意图;
14.图中,1自卸车体,2车后门,3车厢侧壁,4安装轴,5车厢,6卡扣,7挡料板,8连接板,9连接轴,10车轮,11滑槽,12滑块,13挡料侧板,14档杆。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16.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自卸车的混合料防离析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在通过自卸车卸料时,粗骨料容易从车后门的两侧分离滚落产生混合料离析现象,影响摊铺质量、效果以及摊铺效率的问题。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自卸车的混合料防离析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厢侧壁与挡料侧板的安装示意图,如图1至图2所示,该防离析装置包括:
18.自卸车体1,自卸车体1的车后门2与自卸车体1的车厢侧壁3通过安装轴4转动连接,车后门2远离安装轴4的一侧通过固定于车厢5后端的多个卡扣6与车厢5卡接连接,车后门2的两侧下端相对位置处均设置有挡料板7,挡料板7远离车后门2的一端分别延伸至车厢侧壁3的内侧且与车厢侧壁3的内侧相接触,车厢侧壁3的外侧设置有滑槽11,滑槽11内滑动设置有滑块12,滑块12上固定有挡料侧板13,车厢侧壁3靠近车后门2的位置处插设有与滑槽11对应的档杆14。图中的标号10为车轮。
19.具体地,自卸车体1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均可参见现有技术,在两个车厢侧壁3的上端之间设置有安装轴4,在车后门2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板8,安装轴4贯穿连接板8设置,进而可以实现车后门2与两个车厢侧壁3之间的转动连接。在车厢5的后端位置处设置有多个卡扣6,通过操作各卡扣6的方式可以实现车后门2下端与车厢5的卡接连接,即可拆卸连接,卡扣6的结构具体可参见现有的半挂车车厢栏板与车体的卡扣连接结构。挡料板7固定设置在车后门2的两侧下端相对位置处,即在车后门2上设置有两个挡料板7,且两个挡料板7在车后门2上的位置是相互对称的。挡料板7远离车后门2的一端分别延伸至车厢侧壁3的内侧且与车厢侧壁3的内侧相接触,滑槽11设置在车厢侧壁3的外侧位置处,滑块12滑动设置在滑槽11内且滑块12不会从滑槽11内滑出,挡料侧板13的一侧与滑块12固定连接,档杆14插设在车厢侧壁3靠近车后门2的位置处且与滑槽11对应,用于在自卸车体1正常运行(不卸料)时,对挡料侧板13进行固定,挡料侧板13的设置需要以不影响挡料板7的运行为准,且需
要保证挡料侧板13从滑槽11的一端滑出后位于挡料板7的下方。在通过操作卡扣6将车后门2打开进行卸料的同时,将档杆14从车厢侧壁3上抽离拿掉,车厢5的前端会被抬起,由于混合料的冲力和车厢5的倾斜作用,车后门2会绕着安装轴4转动,最终使车后门2与车厢5的后端产生一定的缝隙,同时会带动挡料板7做相适应的移动,并且,在挡料板7移动到位之后,挡料板7靠近车厢侧壁3的一端仍然是与车厢侧壁3的内侧相接触的。与此同时,由于挡料侧板13自身的重力作用,挡料侧板13会从滑槽11的一端滑出位于车后门2与车厢5产生的缝隙侧面处,挡料板7和挡料侧板13的设置可以确保自卸车体1在卸料时,粗骨料和细骨料一起从车后门2与车厢5产生的正后方缝隙中滚落,可以防止混合料产生离析现象。挡料板7的下侧是与车厢5所在的平面平行的,挡料板7的设置需要以能够确保混合料不从车后门2的两侧滚落和在车后门2与车厢5的后端闭合时,挡料板7的下侧能够顺利位于车厢5内为准。即挡料板7的设置并不影响车后门2的闭合和开启。卸料结束,且在挡料侧板13回位后,再将档杆14插设在车厢侧壁3处即可。
20.为了提高挡料效果,优选地,可以将挡料板7设置为燕尾式挡料板。为了提高挡料板7的运行稳定性,优选地,可以将挡料板7远离车后门2的一端与车厢侧壁3的内侧通过连接轴9转动连接。为了提高车后门2与车厢5的连接稳定性以及设计的方便性,优选地,可以在车厢5的后端设置两个卡扣6。为了提高拆卸更换的方便性,优选地,可以通过螺丝将挡料板7固定于车后门2的两侧下端位置处,当然,考虑到连接运行的稳定性,优选地,还可以将挡料板7焊接在车后门2的相应位置处。
21.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自卸车的混合料防离析装置,在通过自卸车进行卸料时,抽离档杆,在车后门转动与车厢后端产生下料间隙的同时,车后门两侧的挡料板也会随着车后门做相适应的移动,挡料侧板由于自身重力也会从滑槽的一端滑出,在卸料的同时,可以通过挡料板和挡料侧板将车后门两侧的缝隙挡住,防止粗骨料从车后门两侧分离滚落导致混合料产生离析现象,进而可以提高路面的摊铺质量、效果以及摊铺效率。
22.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他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含本技术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实例性的,本技术的真正范围由权利要求指出。
23.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