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移动加热型沥青砼拌和机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11: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加热型沥青砼拌和机。


背景技术:

2.可移动加热型沥青砼拌和机被广泛应用在沥青的搬运和移动生产中,如专利号为201921654596 .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公路养护的可移动小型沥青搅拌机,其包括柜体,柜体内设有蓄电池和搅拌机,蓄电池固定在柜体底部,搅拌机设置在蓄电池上方,搅拌机为圆柱状,搅拌机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位于搅拌机和蓄电池之间,搅拌机与柜体前壁、后壁为转动连接,搅拌机内设有搅拌桶,搅拌桶侧壁沿沥青行进方向倾斜设置,搅拌桶外壁设有加热器,搅拌机前端设有可拆卸的外盖,搅拌机的出烟管设置在柜体的前端,柜体后端设有推手,柜体上设有控制板,控制板与蓄电池、驱动装置、加热器连接。其存在的问题是推手相对于柜体所占据的后部空间较大,需要更大的空间去存放该搅拌机,同时,推手难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来进行调节,使用不便,由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推手长度、调节使用方便且减少空间占用的可移动加热型沥青砼拌和机。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移动加热型沥青砼拌和机,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和搅拌机,所述蓄电池固定在柜体底部,所述搅拌机设置在蓄电池上分,所述搅拌机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位于搅拌机和蓄电池之间,搅拌机与柜体前壁、后壁为转动连接,搅拌机内设有搅拌桶,搅拌桶外壁设有加热器,搅拌机前端设有可拆卸的外盖,搅拌机的出烟管设置在柜体前端,柜体上设置有控制板,控制板与蓄电池、驱动装置及加热器连接,所述柜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驱动装置包括滚圈、蝶形板、滚圈支撑装置和减速电机,滚圈支撑装置包括滚轴、轴承、轴承座和滚轮,滚轮固定套装在滚轴上,滚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其中一端延伸出轴承座与减速电机连接,轴承座通过支架固定在蓄电池上,滚圈通过蝶形板固定套装在搅拌机的外壁上,滚圈与滚轮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顶部后端设有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可调节推手组件,所述可调节推手组件包括开设在主板内的内腔以及转动插设在内腔中的转轴,所述转轴后端贯穿主板后壁后连接有转动头,所述转轴上且位于内腔中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主板上且位于内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两个滑槽中前后滑动设置有滑板,两块滑板分别贯穿出主板后壁后通过连接杆相互连接,两块滑板相对侧壁上分别沿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插孔,所述内腔左右两侧且位于主动齿轮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插杆和右插杆,左插杆和右插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穿入两个滑槽中并对应插入到两块滑板的插孔中,左插杆和右插杆相对主动齿轮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主动齿轮相配合的齿条。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在柜体的顶部后端设置主板,在主板上设置有可调节推手组件,可调节推手组件包括开设在主板内的内腔以及转动插设在内腔中
的转轴,转轴后端贯穿主板后壁后连接有转动头,在需要推动移动柜体时,转动转动头,转动头转动带动转轴和主动齿轮旋转,内腔左右两侧且位于主动齿轮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插杆和右插杆,左插杆和右插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穿入两个滑槽中并对应插入到两块滑板的插孔中,随着主动齿轮旋转,带动左插杆和右插杆同时向内腔中间滑动,从而使得左插杆和右插杆相互远离的端部从两块滑板的插孔中拔出,两块滑板分别贯穿出主板后壁后通过连接杆相互连接,随后向外拉动连接杆,将两块滑板和连接杆拉出至需要的位置后,再反向转动转动头,主动齿轮反向旋转,带动左插杆和右插杆同时向左向右顶出,分别对应插入到两块滑板的插孔中,对两块滑板进行固定,固定使用方便,在需要使用时拉出连接杆和两块滑板并进行固定后,来对柜体位置进行移动,不需要使用时将连接杆和两块滑板推回,减少空间的占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推手长度、调节使用方便且减少空间占用的可移动加热型沥青砼拌和机。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插孔分别沿两块滑板相对侧壁长度方向依次等距离间隔设置且左右对称。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方便对连接杆和两块滑板的拉出及推回使用调节,将若干插孔分别沿两块滑板相对侧壁长度方向依次等距离间隔设置且左右对称。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头呈圆柱状且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防滑槽。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便于旋转转动头来控制主动齿轮转动,将转动头设置呈圆柱状且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防滑槽。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腔内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圈与内腔前内壁固定,所述轴承内圈与转轴前端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使得转轴旋转稳定,在内腔内固定有轴承,轴承外圈与内腔前内壁固定,轴承内圈与转轴前端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可调节推手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如图1

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加热型沥青砼拌和机,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内部设置有蓄电池3和搅拌机2,所述蓄电池3固定在柜体1底部,所述搅拌机2设
置在蓄电池3上分,所述搅拌机2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位于搅拌机2和蓄电池3之间,搅拌机2与柜体1前壁、后壁为转动连接,搅拌机2内设有搅拌桶,搅拌桶外壁设有加热器,搅拌机2前端设有可拆卸的外盖4,搅拌机2的出烟管设置在柜体1前端,柜体1上设置有控制板,控制板与蓄电池3、驱动装置及加热器连接,所述柜体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5,驱动装置包括滚圈、蝶形板、滚圈支撑装置和减速电机,滚圈支撑装置包括滚轴、轴承、轴承座和滚轮,滚轮固定套装在滚轴上,滚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其中一端延伸出轴承座与减速电机连接,轴承座通过支架固定在蓄电池3上,滚圈通过蝶形板固定套装在搅拌机2的外壁上,滚圈与滚轮接触,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柜体1顶部后端设有主板11,所述主板11上设置有可调节推手组件,所述可调节推手组件包括开设在主板11内的内腔12以及转动插设在内腔12中的转轴13,所述转轴13后端贯穿主板11后壁后连接有转动头14,所述转轴13上且位于内腔12中固定有主动齿轮15,所述主板11上且位于内腔1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16,两个滑槽16中前后滑动设置有滑板17,两块滑板17分别贯穿出主板11后壁后通过连接杆18相互连接,两块滑板17相对侧壁上分别沿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插孔19,所述内腔12左右两侧且位于主动齿轮15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插杆21和右插杆22,左插杆21和右插杆22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穿入两个滑槽16中并对应插入到两块滑板17的插孔19中,左插杆21和右插杆22相对主动齿轮15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主动齿轮15相配合的齿条23。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在柜体1的顶部后端设置主板11,在主板11上设置有可调节推手组件,可调节推手组件包括开设在主板11内的内腔12以及转动插设在内腔12中的转轴13,转轴13后端贯穿主板11后壁后连接有转动头14,在需要推动移动柜体1时,转动转动头14,转动头14转动带动转轴13和主动齿轮15旋转,内腔12左右两侧且位于主动齿轮15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插杆21和右插杆22,左插杆21和右插杆22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穿入两个滑槽16中并对应插入到两块滑板17的插孔19中,随着主动齿轮15旋转,带动左插杆21和右插杆22同时向内腔12中间滑动,从而使得左插杆21和右插杆22相互远离的端部从两块滑板17的插孔19中拔出,两块滑板17分别贯穿出主板11后壁后通过连接杆18相互连接,随后向外拉动连接杆18,将两块滑板17和连接杆18拉出至需要的位置后,再反向转动转动头14,主动齿轮15反向旋转,带动左插杆21和右插杆22同时向左向右顶出,分别对应插入到两块滑板17的插孔19中,对两块滑板17进行固定,固定使用方便,在需要使用时拉出连接杆18和两块滑板17并进行固定后,来对柜体1位置进行移动,不需要使用时将连接杆18和两块滑板17推回,减少空间的占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推手长度、调节使用方便且减少空间占用的可移动加热型沥青砼拌和机。
18.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若干插孔19分别沿两块滑板17相对侧壁长度方向依次等距离间隔设置且左右对称。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方便对连接杆18和两块滑板17的拉出及推回使用调节,将若干插孔19分别沿两块滑板17相对侧壁长度方向依次等距离间隔设置且左右对称。
20.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头14呈圆柱状且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防滑槽24。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便于旋转转动头14来控制主动齿轮15转动,将转动
头14设置呈圆柱状且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防滑槽24。
22.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内腔12内固定有轴承25,所述轴承25外圈与内腔12前内壁固定,所述轴承25内圈与转轴13前端固定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使得转轴13旋转稳定,在内腔12内固定有轴承25,轴承25外圈与内腔12前内壁固定,轴承25内圈与转轴13前端固定连接。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