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工业管理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01:3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工业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管理用设备。


背景技术:

2.工业管理是指对工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经济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调节、监督的一种职能。它包括对整个工业的管理,也包括对工业中某个部门、某个行业的管理,它包括对事务的管理,也包括对人员的管理。
3.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工厂内具有大量的人员。人员在进出车间时,需要对手部进行消毒,以保证健康卫生,例如在疫情期间,人员进行车间时,必须对手部进行消毒。
4.现目前的消毒方式为在车间门口处安装有按压式的消毒瓶,消毒瓶中装有消毒液,人员进出车间时,手动对消毒瓶进行按压,将消毒瓶中的消毒液挤压到手上进行消毒。但是有时人员在进出车间时,会忘记对手部进行消毒,这样有可能会出现人员手部消毒遗漏的情况。另外,消毒瓶顶部被按压的部位反复被多人触摸按压,也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工业管理用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多人对消毒瓶进行按压而引起的交叉感染的问题。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管理用设备,包括门框和架体,门框上固定连接有消毒瓶,消毒瓶中竖向滑动连接有按压杆,门框的底部上竖向滑动连接有横向的压板,门框的底端和压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压簧;架体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盘,转动盘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竖轴,竖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第一伞齿轮上啮合有第二伞齿轮,第二伞齿轮上同轴固定连接有横轴,横轴上同轴连接有直齿轮,直齿轮和横轴之间连接有单向轴承,直齿轮上啮合有竖向的齿条,齿条的底端和压板连接;转动盘上滑动连接有多个控制杆,多个控制杆围绕转动盘的轴线圆周均匀分布,控制杆能够对按压杆进行按压,控制杆和转动盘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架体上固定连接有消毒槽,消毒槽中设有消毒块,控制杆远离按压杆的端部间歇性与消毒块相抵。
7.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消毒瓶中装有消毒液。通过对按压杆进行按压,能够使消毒瓶中的消毒液流出。本方案中员工对控制杆进行按压,控制杆在转动盘上滑动,控制杆使得弹性件发生形变而蓄力,控制杆对按压杆进行按压,按压杆受到按压而使得消毒瓶中的消毒液流出,员工手部接住消毒液可对手进行消毒。当松开控制杆后,控制杆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控制杆不再对按压杆进行挤压,消毒瓶中的消毒液停止流出。
8.由于门框的底部设有压板,因此每个员工在每次经过门框对手部进行消毒时,员工均会依次对压板进行踩踏,压板受到踩踏而对第一压簧进行挤压,压板向下移动,压板带动齿条向下移动,齿条带动直齿轮转动,由于单向轴承的设置,此时直齿轮不会带动横轴转动,横轴处于静止状态,横轴不转动,竖轴也不转动,转动盘处于静止的状态。当员工将消毒
液挤到手上之后,会从压板上走下去,压板不再受到压力,压板在第一压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而复位,压板带动齿条向上移动,齿条带动直齿轮反向转动,此时直齿轮通过单向轴承带动横轴转动,横轴带动第二伞齿轮转动,第二伞齿轮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带动竖轴转动,竖轴带动转动盘转动,从而改变控制杆的位置,使得使用过的控制杆移动到消毒槽中。由此,当每个员工依次经过门框对手部进行消毒时,转动盘会自动定向转动,从而使得使用过的控制杆依次进入到消毒槽中,消毒块对控制杆被手部接触过的端部进行消毒,消毒之后的控制杆再依次从消毒槽中出来,以便后续的员工对控制杆进行按压,这样通过转动盘的自动定向转动,实现了对触摸过的控制杆的依次消毒,消毒后的控制杆再进行使用,避免多个员工反复对一个控制杆的端部进行按压而造成交叉感染的现象,本方案使用起来更加安全、卫生。
9.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门框上设有出液板和位于出液板下方的收集槽,出液板上设有出液口;转动盘位于出液板和收集槽之间,消毒瓶的底部上设有出口,按压杆位于消毒瓶内的部位上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上固定连接有堵头,堵头和出口相对,出口和出液口连通;按压杆位于消毒瓶外侧的部位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和消毒瓶之间连接有第二压簧。由此,平时,堵头将出口堵住,消毒瓶中的消毒液不会从出口中流出,出液板上的出液口也就不会流出消毒液。需要消毒液时,手部进入到出液板和收集槽之间对控制杆进行按压,控制杆对按压杆进行按压,按压杆带动横板移动,横板带动堵头移动,堵块脱离出口,出口打开,消毒瓶中的消毒液从出口流出,消毒液流入到出液板中,消毒液从出液口流出。由于手部位于出液板和收集槽之间,因此从出液口中流出的消毒液正好滴落在手部上。通过本方案,手部在对控制杆进行按压时,即可顺便接住消毒液,无需手部额外的移动到出液口的下方将消毒液接住,操作简单方便。
10.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控制杆径向滑动连接在转动盘上,转动盘远离竖轴的侧面上设有避让槽,按压杆的端部位于避让槽中,控制杆靠近按压杆的端部设有第一斜面,按压杆上设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能够滑动配合;第二斜面和门框相对。由此,控制杆径向滑动在转动盘上,这样手指可对控制杆进行横向按压,按压控制杆时掌心朝上,从而使得滴落的消毒液掉落到掌心上,实现了能够将消毒液更好的接住。
1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转动盘上设有径向设置的滑动槽,控制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弹性件位于滑动槽中。由此,滑动槽对弹性件进行容纳,连接板的设置便于弹性件和控制杆连接。
12.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弹性件为拉簧,滑动槽远离按压杆的端部和拉簧的端部固定连接。由此,当对控制杆进行按压时,控制杆带动连接板移动,连接板将拉簧拉长,拉簧被拉长而蓄力,当松开控制杆后,控制杆在拉簧的弹力作用下而复位。
1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门框上转动连接有挡杆,门框上设有用于驱动挡杆转动的电机,电机一个工作周期内正反转;架体上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按压块,控制按钮和按压块相对,控制按钮和电机电连接。由此,对控制杆进行按压将消毒液挤出时,按压杆移动,按压杆带动连接块移动,连接带动按压块移动,按压块对控制按钮进行触碰,控制按钮控制电机工作,电机使得挡杆向上转动,挡杆不会挡住员工向前通过门框。由于电机一个工作周期内正反转,故员工从门框通过之后,电机带动挡杆向下摆动而复位。若员工通过门框时,忘记向手中挤压消毒液,此时控制按钮和按压块不会接触,挡杆不会转
动而打开,员工被挡杆挡住从而无法顺利通过门框,从而避免了员工挤压消毒液而通过门框的情况,保证了每个通过门框的员工的手部均会被消毒。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工业管理用设备的正向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转动盘的俯视剖视图。
16.图3为控制杆第一斜面和按压杆的第二斜面配合的示意图。
17.图4为图1中a的放大图。
18.图5为图1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0.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门框1、电机2、挡杆3、压板4、第一压簧5、移动杆6、条形槽7、齿条8、直齿轮9、收集槽10、消毒瓶11、重板12、出液板13、横轴14、第二伞齿轮15、竖轴16、转动盘17、消毒槽18、消毒块19、控制杆20、连接板21、拉簧22、按压杆23、连接块24、控制按钮25、按压块26、第二压簧27、横板28、堵头29、液管30。
21.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

图5所示:一种工业管理用设备,包括门框1和架体(图中未示出),门框1的右侧部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消毒瓶11,消毒瓶11中装有消毒液,消毒瓶11的底部竖向密封滑动连接有按压杆23,按压杆23的顶端位于消毒瓶11内部,按压杆23的底端位于消毒瓶11的下方,消毒瓶11的底部设有密封圈,从而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避免液体从消毒瓶11和按压杆23的缝隙中泄漏。消毒瓶11中竖向滑动设有横向的重板12。
22.门框1的底部上竖向滑动连接有横向的压板4,具体的滑动方式为:门框1底部的内壁上设有竖向的滑槽,压板4的两端焊接有滑块,滑块位于滑槽中。门框1的底端和压板4之间连接有第一压簧5。架体上转动连接有位于消毒瓶11下方的转动盘17,具体的转动方式为:转动盘17上同轴焊接有竖轴16,竖轴16通过轴承转动在架体上。竖轴16底端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第一伞齿轮上啮合有第二伞齿轮15,第二伞齿轮15上同轴焊接有横轴14,横轴14通过轴承转动在架体上。横轴14上同轴连接有直齿轮9,直齿轮9和横轴14之间连接有单向轴承,直齿轮9上啮合有竖向的齿条8,齿条8竖向滑动在架体上。门框1的右侧的底部设有竖向的条形槽7,压板4的右端上焊接有移动杆6,移动杆6穿过条形槽7,齿条8的底端和移动杆6焊接。
23.结合图2所示,转动盘17上径向滑动连接有多个控制杆20,具体的滑动方式为:转动盘17上设有多个径向设置的滑动槽,控制杆20位于滑动槽中。控制杆20上焊接有连接板21,滑动槽中设有弹性件,弹性件为拉簧22,拉簧22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连接板21和滑动槽远离转动盘17的中心的端部上。多个控制杆20围绕转动盘17的轴线圆周均匀分布。控制杆20能够对按压杆23进行按压,具体的,转动盘17的上侧面上设有位于转动盘17中心部位的避让槽,按压杆23的底端位于避让槽中,结合图3所示,控制杆20靠近按压杆23的端部均设有第一斜面,第一斜面朝上,按压杆23的左侧壁上设有推动槽,推动槽的顶部设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朝下,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能够滑动配合;第二斜面和门框1相对。
24.结合图1和图4所示,架体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消毒槽18,消毒槽18位于转动盘
17的右侧,消毒槽18的左侧设有开口,消毒槽18中粘接设有消毒块19,消毒块19为海绵块,消毒块19中吸有消毒液体。控制杆20位于转动盘17外侧的端部间歇性与消毒块19相抵。门框1上通过螺钉固定设有出液板13和通过螺钉固定有位于出液板13下方的收集槽10,出液板13底部上设有出液口;转动盘17位于出液板13和收集槽10之间。结合图5所示,消毒瓶11的底部上设有出口,按压杆23位于消毒瓶11中的部位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横板28,横板28的左端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堵头29,堵头29为橡胶材质。堵头29和出口相对,堵头29能够插入到出口中,从而将出口堵住。出口和出液板13上的出液口通过液管30连通;按压杆23位于消毒瓶11外侧的部位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4,连接块24和消毒瓶11之间连接有第二压簧27。
25.门框1的左侧部上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挡杆3,门框1上设有用于驱动挡杆3转动的电机2,电机2在一个工作周期内正反转,具体的,电机2为伺服电机,通过对电机2的控制程序进行设定,能够使得电机2在一个工作周期内正反转,且电机2正转和反转的时间间隔根据实际情况可控制在2

3s。结合图5所示,架体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25,连接块24的右端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按压块26,控制按钮25和按压块26相对并能够相互接触,控制按钮25和电机2电连接。
26.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员工进或着出通过门框1时,每个员工在每次经过门框1时均会不对压板4进行踩踏。员工踩踏在压板4上,手掌朝上,手指对位于转动盘17左侧的按压杆23的端部进行按压,控制杆20在转动盘17上向右滑动,控制杆20使得拉簧22拉长而蓄力,控制杆20的右端的第一斜面推动按压杆23上推动槽上的第二斜面,控制杆20对按压杆23向上推动,按压杆23向上移动,按压杆23带动横板28向上移动,横板28带动堵头29向上移动,堵头29从出口中出来,消毒瓶11中的消毒液在重板12的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消毒液通过出口进入到液管30中,并进入到出液板13上的出液口中,消毒液从出液口中流出,消毒液滴落到手掌上。收集槽10能够对没有被手掌接住的消毒液进行收集。
27.同时,按压杆23向上移动,按压杆23带动连接块24向上移动,连接块24带动按压块26向上移动,按压块26对控制按钮25进行按压,而使得电机工作,电机2转动使得挡杆3向上转动,挡杆3不会挡住已经对手部进行消毒了的员工向前通过门框1(电机正反转的时间间隔可足够使一个员工通过)。员工从门框1通过之后,按压杆23在第二压簧27的作用下会向下移动复位,控制按钮25和按压块26分离,电机反转而带动挡杆3在向下摆动而复位。按压杆23向下移动带动横板28向下移动,横板28带动堵头29向下移动将出口堵住,从而使得消毒液停止向下流出。若员工通过门框1时,忘记对按压杆23进行按压以向手中挤压消毒液,此时控制按钮25和按压块26不会接触,挡杆3不会转动而打开,员工被挡杆3挡住从而无法顺利通过门框1,只有按压了控制杆20,挡杆3才会转动而使得门框1能够正常通行,避免了员工忘记挤压消毒液而通过门框1的情况,保证了每个通过门框1的员工的手部均会被消毒。
28.员工对压板4进行踩踏时,压板4受到踩踏而对第一压簧5进行挤压,压板4向下移动,压板4通过移动杆6带动齿条8向下移动,齿条8带动直齿轮9转动,由于单向轴承的设置,此时直齿轮9不会带动横轴14转动,横轴14处于静止状态,横轴14不转动,竖轴16也不转动,转动盘17处于静止的状态。当员工将消毒液挤到手上之后,会离开压板4,压板4不再受到压力,压板4在第一压簧5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而复位,压板4通过移动杆6带动齿条8向上移动,
齿条8带动直齿轮9反向转动,此时直齿轮9通过单向轴承带动横轴14转动,横轴14带动第二伞齿轮15转动,第二伞齿轮15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带动竖轴16转动,竖轴16带动转动盘17转动,从而改变控制杆20的位置,使得使用过的控制杆20逐渐移动到消毒槽18中。由此,当每个员工依次经过门框1对手部进行消毒时,转动盘17会自动定向转动,从而使得使用过的控制杆20依次进入到消毒槽18中并与消毒块19接触,消毒块19对控制杆20被手部接触过的端部进行消毒,消毒之后的控制杆20再依次从消毒槽18中出来,以便后续的员工对控制杆20进行按压,这样通过转动盘17的自动定向转动,实现了对触摸过的控制杆20的依次消毒,消毒后的控制杆20再进行使用,避免多个员工反复对一个控制杆20的端部进行按压而造成交叉感染的现象,本方案使用起来更加安全、卫生。
2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