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一次性的有扶持功能的无线硬质内镜的制作方法

2021-12-03 23:2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内镜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一次性的有扶持功能的无线硬质内镜。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的内镜不管是硬质内镜还是软质内镜,其都是多次重复使用的器械,因为非一次性使用,很容易存在因为对管体的清洗不到位,容易遗漏细菌或病毒,而在手术时再次使用容易造成患者的感染风险,容易产生各种医患矛盾。因此,为了防止内镜使用过程中的细菌或病毒的遗留问题,目前医院及内镜生产商都需要针对清洗专门设置各种环节,手术后的清洗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进行操作,耗费的成本也很高。而且因为重复使用,镜头要求高,价格贵。
3.虽然目前都在发展一次性内镜,以消除清洗与非一次性内镜对镜头高要求的技术问题,但多数的应用都是在现有的内镜结构基础上的材料的改进及镜头情况的改进来到达降低成本的要求,但此种方式下,一次性内镜的成本仍然很高。
4.目前的无线内镜,如胶囊内镜多应用在胃肠道的检查过程中,过程中多是自行移动或者通过大的磁控系统来完成方向的控制,且因为有方向控制的结构,其整体成本也较高,另外因为目前整体在胃肠检查中使用,规模量也不够大,如果能将无线内镜推广到目前所有的内镜上,其规模化量产后成本将大幅减少。
5.另外,目前的硬质镜使用时多需要有专门的医生进行手持柄随时保持正确的方向,这样会平白消耗一个人力,增加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人工成本;而且在过程中操作者也需要观察视野情况进行重新等相关动作等,这些操作还耗费操作者的精力;现有的硬质内镜因为都是非一次性内镜,内镜质量大,不好扶持。
6.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不管是一次性还非一次性的硬质内镜成本高,过程中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扶持操作,耗费人力的问题,提供一种一次性的有扶持功能的无线硬质内镜。


技术实现要素:

7.一种一次性的有扶持功能的无线硬质内镜,其包括硬质内管,硬质外管;硬质内管前端设置可调角度的无线内镜;所述硬质内管第一端设置容纳无线内镜后端连接头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容纳连接头且实现连接头转动进而带动整个无线内镜转动的容纳腔;连接头第一端连接无线内镜,连接头第二端连接操作杆的第一端;操作杆的第二端连接实现操作杆角度变化的牵拉线,牵拉线通过硬质内管的侧边延伸到硬质内管的第二端,牵拉线与硬质内管第二端的牵拉调节结构连接;
8.硬质内管设置在硬质外管内侧;硬质外管第二端设置于硬质外管组合连接的组合结构一;硬质内管第二端设置两段与硬质内管组合的组合结构二;分别为第一组合结构二与第二组合结构二,组合结构一与第一组合结构二组合时,硬质外管第一端完全覆盖硬质
内管第一端及无线内镜;组合结构一与第二组合结构二组合时,硬质内管第一端及无线内镜及从硬质外管第一端伸出,且伸出状态下,硬质外管不影响无线内镜的转动动作,另外硬质内管的360度转动过程中硬质外管也不影响无线内镜的转动动作;
9.在硬质外管外侧设置固定于皮肤上对整个器械有扶持作用的扶持座,扶持座上设置有与硬质外管置入体内倾角相同的导向通道;导向通道的直径与硬质外管直径一致。
10.进一步,组合结构一与第一组合结构二和第二组合结构二是对应设置的螺纹结构;
11.进一步,第一组合结构二与第二组合结构二间的距离大于无线内镜的长度;此种设置可以保证相互运动的不干扰性。
12.进一步,扶持座的导向通道与硬质外管外侧对应设置能够实现两者组合的组合结构三;分别为导向通道上的组合结构三一与硬质外管外侧的组合结构三二,当调整到合适位置后,将组合结构三一与组合结构三二组合实现硬质外管与扶持座相对位置的调整。组合结构三一与组合结构三二为螺纹结构或者为对应的软突起与凹陷。
13.进一步,还设置一个硬质外管外侧的调节管,调节管外侧与扶持座上的导向通道上设置能够实现两者组合的对应螺纹组合结构,调节管与硬质外管两者的组合结构为组合结构四;组合结构四为能实现调节外管沿导向通道转动上下运动时,实现硬质外管只发生前后移动的运动方式,此种方式可以方便由调节管实现对硬质内管的进入动作,过程中硬质外管不发生转动,减少对伤口及内部组织的损伤。
14.进一步,组合结构四为设置在调节管或硬质外管上的环形槽,及在硬质外管或调节管伸入环形槽的突出环;此种结构可以实现调节管转动时硬质外管不发生转动。
15.进一步,调节管整体套在体外段的硬质外管上,环形槽与突出环的位置设置在扶持座的上方,此种设置可以达到方便调节的目的。
16.进一步,调节管第一端与导向通道组合,调节管第二端还设置方便转动的操作柄,操作柄的外径尺寸大于调节管第一端尺寸;操作柄的内径大于硬质外管的尺寸,此种设置方便操作及转动调节。
17.进一步,扶持座为包含多个不同倾斜角度导向通道的扶持座,且在对应的倾斜角度上方设置角度标示,方便引导硬质外管进入到对应的引导通道内。或者,每个扶持座上仅设置一个引导通道,设置带有不同倾斜角度的扶持座。又或者,提前根据患者的影像结果确定导向通道的倾斜角度及对应的放置位置,得到3d打印数据,并得到个体化的带个体化导向通道倾斜角度的3d个体化的扶持座,此种设置可以很好的实现个性化的操作。进一步,扶持座的底部曲面与人体曲面吻合。
18.进一步,扶持座为一个整体,使用时先将扶持座设置到准确位置后,将硬质外管通过引导通道设置到对应位置,在通过调节组合结构三或者调节调节管与扶持座的位置最终找到准确的进入位置。
19.或者,将扶持座平均分为两部分,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两部分的组合处对应设置组合结构五,通过此种组合方式可以方便将扶持座在硬质外管置入到基本合适的位置后,通过组合的方式设置在硬质外管外侧起到扶持目的,设置更加简单方便。
20.进一步,组合结构五为第一部分上的缺口一与第二部分上对应的凸出;进一步,凸出上设置防脱出倒刺结构,防止组合不稳定。
21.进一步,扶持座包括上部平台面,及下部软质面,下部软质面的面积较上部平台面面积大,此种设置可以保证扶持座扶持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
22.进一步,导向通道为自上部平台中心按照不同的倾斜角度在不同平面上设置的多个导向通道;或者,导向通道为自下部软质面中心按照不同倾斜角度在不同平面上设置的多个导向通道。
23.进一步,扶持座为自中间向边缘逐渐变薄的结构;此种设置保证设置稳定。
24.进一步,扶持座底部设置一贴附层,贴附层可以将扶持座稳定的贴附于患者的皮肤上。
25.进一步,连接板为设置在硬质内管第一端端头的连接板,且与硬质内管一体连接;连接头为球形连接头;容纳腔为能吻合容纳球形连接头的两端都设置开口的缺口球形腔;连接头两端从缺口球形腔的两端开口伸出,且连接头不会从任意一个开口脱出。
26.进一步,缺口球形腔的中间的对称面为尺寸最大的圆形面;且缺口球形腔的对称面与垂直状态下的连接头的垂直方向上的对称面一致,此种设置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27.进一步,操作杆第二端设置球头结构,球头结构上设置栓系孔;牵拉线通过栓系孔设置在操作杆上。
28.进一步,在栓系孔对应位置的下方的硬质内管边缘设置方向改变杆,牵拉线通过方向改变杆下方改变方向后向硬质内管后端延伸。此种设置方便对无线内镜进行角度调整,调节方便。
29.进一步,方向改变杆上设置减小牵拉摩擦力的转动套管,通过转动套管的设置减小牵拉线活动时的阻力。
30.进一步,在球头结构上对应设置3

6个栓系孔,并对应设置3

6个方向改变杆及对应的牵拉调节结构。
31.进一步,在硬质内管内设置防止液体通过硬质内管外溢的防溢板,防溢板边缘对应设置牵拉线通过孔。
32.进一步,牵拉调节结构为可以调整牵拉线长度及锁死牵拉线长度的牵拉调节结构。
33.进一步,牵拉调节结构包括转动调节牵拉线长度并容纳牵拉线的转动调节杆,及有效所述转动调节杆转动的锁死结构;在调节阶段所有的牵拉调节结构都处于非锁死状态,方便调节;在非调节阶段,所有的牵拉调节结构都处于锁死状态,方便相互的牵制是前端的无线内镜角度稳定。
34.进一步,牵拉调节结构包括,设置板,转动调节杆设置在设置板上,且在设置板上设置容纳转动调节杆的转动腔;转动调节杆外侧末端设置转动帽。
35.进一步,转动腔与转动调节杆为螺纹组合方式,且转动调节杆的第一端伸入转动腔,转动调节杆第二端设置膨大的转动帽;锁死结构包括转动帽上设置的弯折杆,弯折杆第一端设置在转动帽上,弯折杆第二端设置在设置板未设置转动腔的位置,弯折杆伸入到设置板上的设置孔内;弯折杆在转动帽内为可转动的设置方式。弯折杆伸入到设置孔内时锁死牵拉线长度,弯折杆从设置孔移出时,可以调节牵拉线长度。
36.进一步,弯折杆包括设置在转动帽内的与转动帽方向垂直的第一段;设置在设置孔内的第二段;及连接第一段与第二段的第三段,第一段与第二段平行,且第三段与第一段
与第二段垂直;转动帽上方设置阻挡弯折杆的一周阻挡片;相邻两阻挡片间的间隔可以容纳第三段;当第三段伸入到设置孔内时,第三段落入阻挡片间,两者组合实现位置限定。
37.进一步,转动帽上设置容纳二腔,容纳二腔的出口等于第一段的直径,但第一段末端伸入容纳二腔的部分直径大于容纳二腔的直径,此种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弯折杆从结构上脱出。
38.或者,转动调节杆前端设置有齿段,转动腔最内侧设置于有齿段对应的有齿腔,当有齿段伸入有齿腔是锁死长度,当有齿段与有齿腔分离后可以调节牵拉线长度。
39.进一步,转动腔外侧设置防脱出板,防脱出板上设置转动调节杆的出口;有齿段的尺寸大于转动调节杆主体杆尺寸,此种设置有效防止有齿段的脱出,方便调节。
40.进一步,转动腔还包括一光滑腔,有齿段退出到光滑腔时处于牵拉线可调节状态。
41.进一步,无线内镜包括密闭式外壳,外壳内内设置光照结构,电源结构,无线图像数据传出结构,成像结构;电源结构为无线内镜中的所有结构提供能源,无线图像数据传出结构接收成像结构的成像数据并将其传输到外部的显示结构上。
42.进一步,无线内镜的外壳可以为任意形状的外壳,其中优选为胶囊形状,此种形状在使用时可以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43.进一步,硬质内管中央还可设置为无线内镜冲洗抽吸的冲洗抽吸管;冲洗抽吸管的第一端在硬质内管外侧,冲洗抽吸管的第二端设置在防溢板前端,此种设置方便对前端无线内镜的冲洗与抽吸。
44.进一步,硬质内管与硬质外管可以选用硬质医用塑料材料,来降低器械的使用成本。
45.使用时,使用前硬质外管覆盖硬质内管及无线内镜,可以根据情况将扶持座先固定到准确位置,或者先将硬质外管置入到体内后将分两部分设置的扶持座设置到硬质外管或者调节管的外侧,后通过转动调节硬质外管或者调节管与扶持座的位置关系;使结构达到合适的位置;打开所有的牵拉调节结构;然后根据需要调整硬质内管后端的牵拉调节结构,通过观察显示结构内的情况,找到合适的角度后逐一的锁死所有牵拉调节结构,使前端的无线内镜的角度稳定。
46.与现有技术的一次性内镜器械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扶持器械可以减少人工的扶持,且通过多个牵拉调节结构的设置可以很好的实现对前方无线内镜角度的调整与锁死;不用手术中随时调整;另外通过此无线内镜的设置,因为有后端的角度调整结构与无线内镜设置结构,整个无线内镜无线复杂的系统,无线内镜的成本较目前再用的无线胃镜成本低,一旦规模化使用成本将在患者接受的范围内,整个器械的材料不用非得设置金属材料,可以选用好制备的塑料材料,成本进一步得到保证;另外通过调节管的设置可以实现在有扶持座的情况下,硬质外管的前后移动而不转动,有效减少对患者的损伤。
附图说明
47.图1为本发明带调节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8.图2为本发明带调节管但没有扶持座的结构示意图;
49.图3为本发明无调节管的实施方式中硬质外管及硬质内管部分结构示意图;
50.图4为本发明硬质内管及其中的结构结构示意图;
51.图5为本发明硬质外管第二端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52.图6为本发明硬质内管连通无线内镜第一端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53.图7为本发明硬质内管第一端无无线内镜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54.图8为本发明调节管与硬质外管连接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55.图9为本发明硬质内管第二端后端结构示意图;
56.图10为本发明分两部分的扶持座整体结构示意图;
57.图11为本发明分开的两部分的扶持座整体结构示意图;
58.图12为本发明上部平台带角度标示的多导向通道的扶持座结构示意图;
59.图13为本发明上部平台带角度标示的多导向通道的扶持座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60.图14为本发明牵拉调节结构中设置阻挡片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61.图15为本发明牵拉调节结构中设置阻挡片的实施方式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62.图16为本发明牵拉调节结构中设置有齿段与有齿腔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63.图17为本发明牵拉调节结构中设置有齿段与有齿腔的实施方式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64.图中,1、硬质内管;11、第一组合结构二;12、第二组合结构二;13、冲洗抽吸管;2、硬质外管;21、组合结构一;3、无线内镜;31、连接头;32、操作杆;321、球形结构;322、栓系孔;323、方向改变杆;324、防溢板;4、连接板;41、容纳腔;5、牵拉调节结构;51、转动调节杆;52、设置板;53、转动腔;54、转动帽;551、第一段;552、第二段;553、第三段;554、设置孔;555、容纳二腔;556、阻挡片;561、有齿段;562、有齿腔;563、防脱出板;564、光滑腔;57、牵拉线;6、扶持座;61、导线通道;62、组合结构三一;63、组合结构三二;64、第一部分;65、第二部分;66、缺口一;67、凸出;68、上部平台面;681、角度标示;69、下部软质面;691、贴附层;7、调节管;71、螺纹组合结构;72、环形槽;73、突出环;74、操作柄。
具体实施方式
65.实施例1
66.参考图1、3、4、5、9所示;一种一次性的有扶持功能的无线硬质内镜,其包括硬质内管1,硬质外管2;硬质内管1前端设置可调角度的无线内镜3;硬质内管1第一端设置容纳无线内镜3后端连接头31的连接板4,连接板4上设置有容纳连接头31且实现连接头31转动进而带动整个无线内镜3转动的容纳腔41;连接头31第一端连接无线内镜3,连接头31第二端连接操作杆32的第一端;操作杆32的第二端连接实现操作杆32角度变化的牵拉线57,牵拉线57通过硬质内管1的侧边延伸到硬质内管1的第二端,牵拉线57与硬质内管1第二端的牵拉调节结构5连接;硬质内管1设置在硬质外管2内侧;硬质外管2第二端设置于硬质外管2组合连接的组合结构一21;硬质内管1第二端设置两段与硬质内管1组合的组合结构二;分别为第一组合结构二11与第二组合结构二12,组合结构一21与第一组合结构二11组合时,硬质外管2第一端完全覆盖硬质内管1第一端及无线内镜3;组合结构一21与第二组合结构二12组合时,硬质内管1第一端及无线内镜3及从硬质外管2第一端伸出,且伸出状态下,硬质外管2不影响无线内镜3的转动动作,另外硬质内管1的360度转动过程中硬质外管2也不影响无线内镜3的转动动作;在硬质外管2外侧设置固定于皮肤上对整个器械有扶持作用的扶持座6,扶持座6上设置有与硬质外管2置入体内倾角相同的导向通道;导向通道的直径与硬
质外管2直径一致。
67.组合结构一21与第一组合结构二11和第二组合结构二12是对应设置的螺纹结构;第一组合结构二11与第二组合结构二12间的距离大于无线内镜3的长度;此种设置可以保证相互运动的不干扰性。
68.无线内镜3的实施方式为:无线内镜3包括密闭式外壳,外壳内内设置光照结构,电源结构,无线图像数据传出结构,成像结构;电源结构为无线内镜3中的所有结构提供能源,无线图像数据传出结构接收成像结构的成像数据并将其传输到外部的显示结构上。无线内镜3的外壳胶囊形状,椭圆形状或其他底部带有圆顶的形状,此种形状在使用时可以减少对患者的伤害。硬质内管1与硬质外管2可以选用硬质医用塑料材料,来降低器械的使用成本。
69.实施例2
7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扶持座6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限定,参考图10

13所示;具体为:扶持座6的导向通道与硬质外管2外侧对应设置能够实现两者组合的组合结构三;分别为导向通道上的组合结构三一62与硬质外管2外侧的组合结构三二63,当调整到合适位置后,将组合结构三一62与组合结构三二63组合实现硬质外管2与扶持座6相对位置的调整。组合结构三一62与组合结构三二63为螺纹结构或者为对应的软突起与凹陷。
71.导向通道的具体实施方式为:第一种为:扶持座6为包含多个不同倾斜角度导向通道的扶持座6,且在对应的倾斜角度上方设置角度标示681,方便引导硬质外管2进入到对应的引导通道内。第二种为:每个扶持座6上仅设置一个引导通道,设置带有不同倾斜角度的扶持座6。第三种为:提前根据患者的影像结果确定导向通道的倾斜角度及对应的放置位置,得到3d打印数据,并得到个体化的带个体化导向通道倾斜角度的3d个体化的扶持座6,此种设置可以很好的实现个性化的操作。扶持座6的底部曲面与人体曲面吻合。
72.扶持座6为一个整体,参考图12所示,使用时先将扶持座6设置到准确位置后,将硬质外管2通过引导通道设置到对应位置,在通过调节组合结构三或者调节调节管7与扶持座6的位置最终找到准确的进入位置。
73.另一实施方式为:参考图11所示,将扶持座6平均分为两部分,为第一部分64与第二部分65;两部分的组合处对应设置组合结构五,通过此种组合方式可以方便将扶持座6在硬质外管2置入到基本合适的位置后,通过组合的方式设置在硬质外管2外侧起到扶持目的,设置更加简单方便。
74.组合结构五为第一部分64上的缺口一66与第二部分65上对应的凸出67;凸出67上设置防脱出倒刺结构,防止组合不稳定。
75.扶持座6包括上部平台面68,及下部软质面69,下部软质面69的面积较上部平台面68面积大,此种设置可以保证扶持座6扶持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
76.导向通道的走向方式为:第一种实施方式为:导向通道为自上部平台中心按照不同的倾斜角度在不同平面上设置的多个导向通道;第二种实施方式为:导向通道为自下部软质面69中心按照不同倾斜角度在不同平面上设置的多个导向通道。
77.扶持座6为自中间向边缘逐渐变薄的结构;此种设置保证设置稳定。扶持座6底部设置一贴附层691,贴附层691可以将扶持座6稳定的贴附于患者的皮肤上。
78.实施例3
79.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将硬质外管2与扶持座6组合的方式变更为新设置的调节管
7,具体设置方式为:设置一个硬质外管2外侧的调节管7,调节管7外侧与扶持座6上的导向通道上设置能够实现两者组合的对应螺纹组合结构71,调节管7与硬质外管2两者的组合结构为组合结构四;组合结构四为能实现调节外管沿导向通道转动上下运动时,实现硬质外管2只发生前后移动的运动方式,此种方式可以方便由调节管7实现对硬质内管1的进入动作,过程中硬质外管2不发生转动,减少对伤口及内部组织的损伤。组合结构四为设置在调节管7或硬质外管2上的环形槽72,及在硬质外管2或调节管7伸入环形槽72的突出环73;此种结构可以实现调节管7转动时硬质外管2不发生转动。
80.调节管7整体套在体外段的硬质外管2上,环形槽72与突出环73的位置设置在扶持座6的上方,此种设置可以达到方便调节的目的。调节管7第一端与导向通道组合,调节管7第二端还设置方便转动的操作柄74,操作柄74的外径尺寸大于调节管7第一端尺寸;操作柄74的内径大于硬质外管2的尺寸,此种设置方便操作及转动调节。
81.实施例4
82.在实施例1

3的基础上对硬质外管2,硬质内管1及无线内镜3的具体角度调整的连接方式进行限定;参考图6

8所示;具体为:连接板4为设置在硬质内管1第一端端头的连接板4,且与硬质内管1一体连接;连接头31为球形连接头31;容纳腔41为能吻合容纳球形连接头31的两端都设置开口的缺口球形腔;连接头31两端从缺口球形腔的两端开口伸出,且连接头31不会从任意一个开口脱出。
83.缺口球形腔的中间的对称面为尺寸最大的圆形面;且缺口球形腔的对称面与垂直状态下的连接头31的垂直方向上的对称面一致,此种设置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操作杆32第二端设置球头结构,球头结构上设置栓系孔322;牵拉线57通过栓系孔322设置在操作杆32上。
84.在栓系孔322对应位置的下方的硬质内管1边缘设置方向改变杆323,牵拉线57通过方向改变杆323下方改变方向后向硬质内管1后端延伸。此种设置方便对无线内镜3进行角度调整,调节方便。方向改变杆323上设置减小牵拉摩擦力的转动套管,通过转动套管的设置减小牵拉线57活动时的阻力。
85.对栓系孔322的数目进行具体限定,在球头结构上对应设置3个,4个,5个,6个栓系孔322,并对应设置3个,4个,5个,6个方向改变杆323及对应的牵拉调节结构5。
86.在硬质内管1内设置防止液体通过硬质内管1外溢的防溢板324,防溢板324边缘对应设置牵拉线57通过孔。
87.实施例5
88.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对具体的牵拉调节结构5的实施方式进行限定,参考图14

17所示;具体为:牵拉调节结构5包括转动调节牵拉线57长度并容纳牵拉线57的转动调节杆51,及有效转动调节杆51转动的锁死结构;在调节阶段所有的牵拉调节结构5都处于非锁死状态,方便调节;在非调节阶段,所有的牵拉调节结构5都处于锁死状态,方便相互的牵制是前端的无线内镜3角度稳定。
89.牵拉调节结构5包括,设置板52,转动调节杆51设置在设置板52上,且在设置板52上设置容纳转动调节杆51的转动腔53;转动调节杆51外侧末端设置转动帽54。
90.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转动腔53与转动调节杆51为螺纹组合方式,且转动调节杆51的第一端伸入转动腔53,转动调节杆51第二端设置膨大的转动帽54;锁死结构包括转
动帽54上设置的弯折杆,弯折杆第一端设置在转动帽54上,弯折杆第二端设置在设置板52未设置转动腔53的位置,弯折杆伸入到设置板52上的设置孔554内;弯折杆在转动帽54内为可转动的设置方式。弯折杆伸入到设置孔554内时锁死牵拉线57长度,弯折杆从设置孔554移出时,可以调节牵拉线57长度。弯折杆包括设置在转动帽54内的与转动帽54方向垂直的第一段551;设置在设置孔554内的第二段552;及连接第一段551与第二段552的第三段553,第一段551与第二段552平行,且第三段553与第一段551与第二段552垂直。转动帽54上方设置阻挡弯折杆的一周阻挡片556;相邻两阻挡片556间的间隔可以容纳第三段553;当第三段553伸入到设置孔554内时,第三段553落入阻挡片556间,两者组合实现位置限定。转动帽54上设置容纳二腔555,容纳二腔555的出口等于第一段551的直径,但第一段551末端伸入容纳二腔555的部分直径大于容纳二腔555的直径,此种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弯折杆从结构上脱出。
91.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为:转动调节杆51前端设置有齿段561,转动腔53最内侧设置于有齿段561对应的有齿腔562,当有齿段561伸入有齿腔562是锁死长度,当有齿段561与有齿腔562分离后可以调节牵拉线57长度。转动腔53外侧设置防脱出板563,防脱出板563上设置转动调节杆51的出口;有齿段561的尺寸大于转动调节杆51主体杆尺寸,此种设置有效防止有齿段561的脱出,方便调节。转动腔53还包括一光滑腔564,有齿段561退出到光滑腔564时处于牵拉线57可调节状态。
92.实施例6
93.在实施例1

5的基础上,增加冲洗抽吸管13的功能,参考图6与图9所示;具体设置为:硬质内管1中央还可设置为无线内镜3冲洗抽吸的冲洗抽吸管13;冲洗抽吸管13的第一端在硬质内管1外侧,冲洗抽吸管13的第二端设置在防溢板324前端,此种设置方便对前端无线内镜3的冲洗与抽吸。
94.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