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足部调节的鼻喉镜的制作方法

2021-12-03 23:2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便于足部调节的鼻喉镜。


背景技术:

2.内窥镜泛指经各种管道进入人体,以观察人体内部状况的医疗仪器。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非常有用。如借助内窥镜医生可以观察胃内的溃疡或肿瘤,据此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3.纤维鼻咽喉镜是对鼻咽部、咽喉部及喉部进行检查,可进行活检、声带小结或较小的声带息肉的手术治疗、取咽部异物等的医疗器械。它是一种光纤设备,在进行喉部详细的检查时,通过显微镜的显像技术,可以将病灶放大到数千倍,医生可将放大的声带囊肿等病变组织利用其自带的手术钳对声带息肉及声带小结及其它声带病变进行门诊手术治疗,操作时间短,病人基本上无痛苦。临床上还有向目标位置注射药物、抽吸体液的需求,现有技术中的鼻咽喉镜虽然具有注药功能,但是仍具有以下缺陷:1、采用药物注射器在使用时存在手部容易滑动、用力不稳,导致药物注射过程不好操控等问题;2、因鼻咽喉镜为软式内镜,因此在药物喷射过程中喷药的地方容易发生滑动。
4.另外,内窥镜一般是直接置入患者体内进行检查,但由于患者体内情况复杂,有时会带动内窥镜产生位移,导致内窥镜的使用容易失去控制,使用效果欠佳;临床在操作鼻咽喉镜时,患者需要根据异物的位置采取坐位或者仰卧位,坐位或者仰卧位时患者也会有不同幅度的位置变化,此时药物注射器的位置也需要根据患者的位置变化而变化,以避免操作过程中鼻咽喉镜对目标位置或者途径位置造成损伤,增加患者痛苦;为了方便检查,临床上一般通过支撑架进行有效固定和支撑,但是现有的支撑架也存在以下缺陷:临床上使用的支撑架不方便对高度、角度进行自由调节;不同病人、不同环境都会对支撑架的高度和角度有具体要求,如果检查时的高度、角度有误,便无法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准确检查,进而有可能延误病人病情,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同时也可能损伤内窥镜的目标位置和途经位置处组织。
5.随着现代外科手术向着有限化、智能化和微创化发展,预计微创技术的临床应用比例将达到75%。但是临床上使用的内镜器械一般需要医护人员的双手进行控制和操作,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医生双手无法腾出,需要护理人员协助才能完成,在一定程度会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风险;而且还要求医生和护士的配合度比较高。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足部调节的鼻喉镜。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足部调节的鼻喉镜。
8.一种便于足部调节的鼻喉镜,其包括鼻喉镜本体和注射结构,鼻喉镜本体和注射结构活动连接;所述注射结构的外侧设置用于支撑注射结构的支撑结构,以及用于控制注射结构注射或抽吸操作的操作结构;所述操作结构设置在支撑结构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
所述支撑结构下端设置用于调节支撑结构和注射结构所在高度、倾斜角度的调控结构;所述调控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撑结构第一面或第二面的高度伸缩件,和用于调整高度伸缩件高度的高度控制件;高度伸缩件和支撑结构连接;所述高度伸缩件包括:伸缩筒,位于伸缩筒内部的伸缩杆,伸缩杆能够相对伸缩筒发生上下垂直移动;所述高度控制件包括:转动链轮,位于转动链轮外侧的链条,以及位于链条第一端的足部控制件;所述足部控制件包括顺序连接的电机三和螺纹杆二,螺纹杆二外侧设置约束管,约束管连接链条的第一端;在伸缩筒外侧设置有用于限定约束管只能上下移动的约束结构;使用时,电机三转动带动螺纹杆二转动,从而带动约束管相对螺纹杆二之间发生相对移动,由于约束结构对约束管的限制,使得约束管只能发生上下垂直移动,更有利于解放医护人员的双手,直接电动控制链条的移动距离;通过此种方式利用支撑结构对注射结构和鼻喉镜本体做有效支撑,通过调控结构对支撑结构、注射结构和鼻喉镜本体的高度、倾斜角度进行自由调整,满足临床患者给药/抽吸时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的需求,再根据临床需求把握操作结构,控制注射结构的给药、抽吸力度,最终实现对鼻喉镜本体和注射结构所在高度、角度进行自由调整目的,并自由控制注射结构注射/抽吸力度的功能。
9.进一步,所述伸缩杆的上端设置旋转杆三,旋转杆三和伸缩杆一体连接,且旋转杆三另一端和支撑结构一体连接;通过操作高度控制件实现旋转杆三的上移或下移,旋转杆三的移动带动伸缩杆和第二支撑板的移动,以实现调整支撑结构高度的目的。
10.进一步,所述旋转杆三贯穿转动链轮的中心,且旋转杆三能够相对转动链轮发生转动;转动链轮的中心点和旋转杆三的中心点垂直映射为一点;通过此种方式操作足部控制件,足部控制件带动链条发生移动,链条的移动带动了转动链轮的旋转并发生位移,此时由于伸缩杆和伸缩筒位置的限定,旋转杆三只能发生上下垂直移动,从而带动支撑结构的上下移动,实现对支撑结构高度的调整效果。
11.进一步,所述链条的第二端固定在支撑结构的第一面或第二面,在支撑结构的第一面或第二面设置有限位块,链条的第二端与限位块连接;链条在移动过程中,限位块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此种设置有效保证正常运作。
12.进一步,约束管和链条第一端通过连接杆二相连接。
13.进一步,所述约束结构包括设置在伸缩筒外侧的垂直板,在约束管靠近垂直板一面的凸起,和设置在垂直板的供凸起伸入并发生移动的滑槽;滑槽的高度大于等于伸缩杆的高度,伸缩杆的高度小于链条的长度。此种设置保证通过电机三的转动,带动约束管相对螺纹杆二发生相对移动,而不会发生同时转动的情况,最终达到调整支撑结构高度的效果。
14.进一步,在所述电机三的外侧设置用于支撑电机三的支撑壳三,用于保证电机三运转时的稳定性。
15.或者,所述足部控制件包括:与链条第一端连接的滑动块,和设置在伸缩筒外侧的垂直板;滑动块和垂直板之间通过连接件实现滑动连接;且在滑动块远离垂直板的一面设置脚踏板;通过此种方式移动脚踏板,进而保证滑动块能够相对垂直板发生相对移动,有效解放操作者的双手,加快工作效率。
16.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滑动块靠近垂直板一面的凸起,和设置在垂直板的供凸起伸入并发生移动的滑槽;滑槽的高度大于等于伸缩杆的高度,伸缩杆的高度小于链条的长度。此种设置保证能够通过调节凸起相对滑槽的移动距离,达到调整支撑结构高
度的效果。
17.进一步,所述凸起的外侧壁和滑槽的内侧壁设置为摩擦面;在脚踏板的上侧设置摩擦面。
18.进一步,在所述伸缩筒和伸缩杆的外侧壁设置刻度线,方便直接观察支撑结构的高度。
19.进一步,所述伸缩筒的底端设置底座,底座的设置能够有效保证调控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20.进一步,所述底座内设置用于控制电机三执行开始运转与停止运转的控制组件,以及为控制组件提供能源的电源结构;控制组件包括中央控制器、显示器、操作键和数据存储模块,显示器、操作键和数据存储模块分别与中央控制器连接,中央控制器连接电机三;中央控制器接收操作键的开启与阻断指令,并将指令传输到电机三执行开启与阻断操作;同时电机三的转动时间,以及支撑结构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距离,都可在显示器上进行实时展示,保证实时监控;利用数据存储模块将上述数据进行存档;使用时,通过控制组件对电机三发出开启或阻断命令,电机三执行开启或者停止操作,实现调节板向上或向下移动的操作,进而精确调节支撑结构和注射结构高度的功能。操作键包括总开关键、电机三开关键和开始/暂停键等,中央控制器接收到操作键的按键信号后,再进行相应的操作。控制组件设置在控制板上,底座内设置用于放置控制板的放置空间,放置空间可以打开,方便更换内部零件。
21.进一步,所述显示器和操作键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方便观察;操作者可以直接用脚部按压操作键,实现了在医治过程中操作者通过足部控制手术的流程,有效解放双手,增加工作效率。
22.进一步,所述调控结构设置2个,分别位于支撑结构的两端;优选地,调控结构分别位于第二支撑板的两端;此种设置能够满足精确调节支撑结构和注射结构倾斜角度的需求。
23.进一步,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固定注射结构的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第一面的固定环;固定环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可以打开,且具有锁死结构;锁死结构设置为螺纹锁死结构,但不仅限于螺纹锁死结构,其还可以是能够实现锁死功能的其他结构。
24.进一步,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一体连接;操作结构设置在第二支撑板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此种设置保证医护人员在操作操作结构时,注射结构的稳定性。第一支撑板的第一面和第二支撑板的第一面始终相互平行。
25.进一步,所述操作结构包括:操作组件、螺纹杆一和螺纹外套管,操作组件和螺纹杆一连接,螺纹外套管外套在螺纹杆一的外侧,螺纹外套管通过连接组件和注射结构连接;在操作结构的外侧设置用于限定螺纹外套管的防护壳,防护壳和第二支撑板一体连接;在防护壳内部设置有仅供螺纹外套管和连接组件移动的移动腔;使用时,医护人员操作操作组件,带动螺纹杆一的旋转,使得螺纹外套管相对防护壳发生垂直移动,进而实现注射结构的注射、抽吸功能。连接组件为对称设置在螺纹外套管两侧的连接杆一,连接杆一和注射结构一体连接;或者,连接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杆一远离螺纹外套管一端的连接帽,连接帽和注射结构活动连接;使用时将连接帽和注射结构连接后,再对操作结构进行操作。
26.进一步,所述操作组件包括和螺纹杆一活动连接的操作杆一,和操作杆一活动连
接的操作杆二,和操作杆二一体连接的操作杆三,以及和操作杆三一体连接的旋转手柄;操作杆二和操作杆三互相垂直;通过此种方式操作旋转手柄,顺序带动操作杆三和操作杆二发生转动,此时操作杆一的位置会随着操作杆二的旋转而发生变化,操作杆一围绕着操作杆一和螺纹杆一的连接点发生旋转,进而改变螺纹杆一和操作杆二之间的距离,从而带动螺纹杆一相对第二支撑板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最终实现控制注射结构的注射或抽吸效果。
27.或者,所述操作组件包括和螺纹杆一活动连接的操作杆一,和操作杆一活动连接的操作杆二,和操作杆二一体连接的操作杆三,以及和操作杆三连接的旋转控制件;操作杆二和操作杆三互相垂直;通过此种方式操作旋转控制件,顺序带动操作杆三和操作杆二发生转动,此时操作杆一的位置会随着操作杆二的旋转而发生变化,操作杆一围绕着操作杆一和螺纹杆一的连接点发生旋转,进而改变螺纹杆一和操作杆二之间的距离,从而带动螺纹杆一相对第二支撑板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最终实现控制注射结构的注射或抽吸效果。
28.进一步,所述操作杆三贯穿第二支撑板,操作杆三能够相对第二支撑板发生相对旋转;旋转控制件和螺纹杆一设置在第二支撑板的相对面,或者旋转控制件和螺纹杆一设置在第二支撑板的同面;此种设置能够满足不同医护人员的操作需求。
29.进一步,所述旋转控制件包括:齿轮三、齿轮四和电机二,齿轮三和齿轮四相互啮合,电机二控制齿轮四是否旋转;齿轮三和操作杆三一体连接,齿轮三的中心点和操作杆三的中心点垂直映射为一点;使用时,通过控制电机二的旋转,实现控制齿轮四和齿轮三发生旋转,齿轮三的旋转带动操作杆三、操作杆二和操作杆一发生转动,进而带动螺纹杆一的移动。
30.进一步,所述齿轮三的直径大于齿轮四的直径,此种小齿轮带动大齿轮的设置能够实现减速效果,避免因电机二转速过快影响注射或抽吸效果。
31.进一步,在所述电机二和齿轮四外设置用于支撑电机二和齿轮四的支撑壳二,支撑壳二和支撑结构一体连接;此种设置保证电机二和齿轮四运转时的稳定性。
32.进一步,所述旋转手柄和操作杆三之间设置操作杆四,操作杆四和操作杆三互相垂直,操作杆四和旋转手柄互相垂直;此种设置可以节省操作旋转手柄时的力气。旋转手柄的外侧设置为磨砂面。
33.进一步,所述操作杆三贯穿第二支撑板,操作杆三能够相对第二支撑板发生相对旋转;旋转手柄和螺纹杆一设置在第二支撑板的相对面,或者旋转手柄和螺纹杆一设置在第二支撑板的同面;此种设置能够满足不同医护人员的操作需求。
34.进一步,所述操作杆一和螺纹杆一之间以万向球连接的方式实现万向连接;主要结构为:在螺纹杆一的第一端设置球体,在操作杆一第一端设置能够外套在球体外侧的旋转球体;此种设置保证操作杆一相对螺纹杆一的位置随意变换。
35.进一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面或第二面设置固定块,固定块设置有供螺纹杆一伸入并旋转的螺纹孔;固定块和第二支撑板一体连接;固定块的设置能够对螺纹杆一的位置做进一步限定,更好地保证了螺纹杆一水平方向移动的稳定性。
36.进一步,所述鼻喉镜本体包括鼻喉管管路和鼻喉管连接口,鼻喉管连接口和注射结构活动连接;此种设置和连接方式能够满足临床上的基本操作需求。鼻喉管连接口的外侧设置带有手指槽的手指块,方便操作。
37.进一步,所述鼻喉管管路的头端设置出水孔,出水孔的直径小,且出水孔相对鼻喉管管路头端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即喷药时,通过出水孔可以360
°
进行喷射;此种密集充满型出水孔的设置有效解决了药物在喷射过程中喷药的地方容易发生滑动的问题。
38.进一步,所述注射结构包括注射外壳,和位于注射外壳内且能够相对注射外壳发生相对移动的推杆;推杆的前端设置有活塞,活塞和注射外壳内壁紧密连接;通过此种方式改变推杆和活塞在注射外壳内的位置,实现通过注射结构完成给药和/或抽吸操作的功能。推杆远离活塞的一端和连接杆一连接。
39.进一步,在所述注射外壳的前端设置有用于连接鼻喉管连接口的注射连接口;鼻喉管连接口和注射连接口螺纹连接。在注射连接口的外侧壁和鼻喉管连接口的内侧壁设置有螺纹。此种设置保证注射结构和鼻喉镜本体连接的稳定性。
40.进一步,在所述注射外壳的外部设置刻度线,刻度线直接显示利用注射结构通过鼻喉镜本体向目标位置注射给药的药量,或者从体内抽出的液体体积,方便操作。
4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通过为注射结构设置支撑结构,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药物注射器在使用时存在手部容易滑动、用力不稳,导致药物注射过程不好操控等问题;2、对鼻喉管管路头端的出水孔进行改造设置,使得通过出水孔可以360度式的喷药,覆盖度好,且避免了出现在药物喷射过程中喷药的地方容易发生滑动的现象。3、通过在支撑结构处设置用于控制注射结构抽吸或注射操作的操作结构,并在支撑结构下方设置用于调整支撑结构高度、角度的调控结构,很好地实现了不同病人、不同环境对支撑结构的高度和角度的需求,还适用于在各种高度、倾斜角度的情况下进行注射给药或抽吸操作;4、将调控结构设置为足部控制件,能够很好地解放医护人员的双手,增加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4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前视结构透视图;
43.图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4调控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44.图3为本发明中实施例4足部控制件和垂直板分离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45.图4为本发明中实施例4调控结构的放大结构剖面图;
46.图5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前视结构透视图;
47.图6为本发明中注射结构、操作结构和支撑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48.图7为本发明中注射结构和操作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49.图8为本发明中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放大结构透视图;
50.图9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调控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51.图10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足部控制件和垂直板分离时右视角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52.图11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足部控制件和垂直板分离时左视角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53.图1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2注射结构和操作结构连接处(通过连接帽连接)的放大结构透视图;
54.图13为本发明中实施例3旋转控制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55.图14为本发明中实施例3旋转控制件的放大结构透视图;
56.图15为本发明中控制组件的结构框图;
57.图中,11、伸缩筒;12、伸缩杆;121、旋转杆三;13、转动链轮;14、链条;151、滑动块;152、垂直板;153、脚踏板;154、凸起;155、滑槽;156、底座;161、电机三;162、螺纹杆二;163、约束管;21、第一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3、固定环;24、锁死结构;25、固定块;31、螺纹杆一;32、螺纹外套管;33、防护壳;34、连接杆一;35、连接帽;36、操作杆一;37、操作杆二;38、操作杆三;39、旋转手柄;310、操作杆四;3111、齿轮三;3112、齿轮四;3113、电机二;312、限位块;4、控制组件;41、电源结构;42、中央控制器;43、显示器;44、操作键;45、数据存储模块;51、鼻喉管管路;52、鼻喉管连接口;53、出水孔;61、注射外壳;62、推杆;63、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5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9.实施例1
60.请参照图5

图11,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便于足部调节的鼻喉镜,其包括鼻喉镜本体和注射结构,鼻喉镜本体和注射结构活动连接;注射结构的外侧设置用于支撑注射结构的支撑结构,以及用于控制注射结构注射或抽吸操作的操作结构;操作结构设置在支撑结构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支撑结构下端设置用于调节支撑结构和注射结构所在高度、倾斜角度的调控结构;调控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撑结构第一面或第二面的高度伸缩件,和用于调整高度伸缩件高度的高度控制件;高度伸缩件和支撑结构连接;高度伸缩件包括:伸缩筒11,位于伸缩筒11内部的伸缩杆12,伸缩杆12能够相对伸缩筒11发生上下垂直移动;高度控制件包括:转动链轮13,位于转动链轮13外侧的链条14,以及位于链条14第一端的足部控制件;足部控制件包括:与链条14第一端连接的滑动块151,和设置在伸缩筒11外侧的垂直板152;滑动块151和垂直板152之间通过连接件实现滑动连接;且在滑动块151远离垂直板152的一面设置脚踏板153;通过此种方式移动脚踏板153,进而保证滑动块151能够相对垂直板152发生相对移动,有效解放操作者的双手,加快工作效率。通过此种方式利用支撑结构对注射结构和鼻喉镜本体做有效支撑,通过调控结构对支撑结构、注射结构和鼻喉镜本体的高度、倾斜角度进行自由调整,满足临床患者给药/抽吸时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的需求,再根据临床需求把握操作结构,控制注射结构的给药、抽吸力度,最终实现对鼻喉镜本体和注射结构所在高度、角度进行自由调整目的,并自由控制注射结构注射/抽吸力度的功能。
61.伸缩杆12的上端设置旋转杆三121,旋转杆三121和伸缩杆12一体连接,且旋转杆三121另一端和支撑结构一体连接;通过操作高度控制件实现旋转杆三121的上移或下移,旋转杆三121的移动带动伸缩杆12和第二支撑板22的移动,以实现调整支撑结构高度的目的。
62.旋转杆三121贯穿转动链轮13的中心,且旋转杆三121能够相对转动链轮13发生转动;转动链轮13的中心点和旋转杆三121的中心点垂直映射为一点;通过此种方式操作足部
控制件,足部控制件带动链条14发生移动,链条14的移动带动了转动链轮13的旋转并发生位移,此时由于伸缩杆12和伸缩筒11位置的限定,旋转杆三121只能发生上下垂直移动,从而带动支撑结构的上下移动,实现对支撑结构高度的调整效果。
63.链条14的第二端固定在支撑结构的第一面或第二面,在支撑结构的第一面或第二面设置有限位块312,链条14的第二端与限位块312连接;链条14在移动过程中,限位块312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此种设置有效保证正常运作。
64.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滑动块151靠近垂直板152一面的凸起154,和设置在垂直板152的供凸起154伸入并发生移动的滑槽155;滑槽155的高度大于等于伸缩杆12的高度,伸缩杆12的高度小于链条14的长度。此种设置保证能够通过调节凸起154相对滑槽155的移动距离,达到调整支撑结构高度的效果。
65.凸起154的外侧壁和滑槽155的内侧壁设置为摩擦面;在脚踏板153的上侧设置摩擦面。在伸缩筒11和伸缩杆12的外侧壁设置刻度线,方便直接观察支撑结构的高度。伸缩筒11的底端设置底座156,底座156的设置能够有效保证调控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66.调控结构设置2个,分别位于支撑结构的两端;优选地,调控结构分别位于第二支撑板22的两端;此种设置能够满足精确调节支撑结构和注射结构倾斜角度的需求。
67.支撑结构包括用于固定注射结构的第一支撑板21,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1第一面的固定环23;固定环23远离第一支撑板21的一侧可以打开,且具有锁死结构24;锁死结构24设置为螺纹锁死结构24,但不仅限于螺纹锁死结构24,其还可以是能够实现锁死功能的其他结构。
68.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二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2和第一支撑板21一体连接;操作结构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2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此种设置保证医护人员在操作操作结构时,注射结构的稳定性。第一支撑板21的第一面和第二支撑板22的第一面始终相互平行。
69.操作结构包括:操作组件、螺纹杆一31和螺纹外套管32,操作组件和螺纹杆一31连接,螺纹外套管32外套在螺纹杆一31的外侧,螺纹外套管32通过连接组件和注射结构连接;在操作结构的外侧设置用于限定螺纹外套管32的防护壳33,防护壳33和第二支撑板22一体连接;在防护壳33内部设置有仅供螺纹外套管32和连接组件移动的移动腔;使用时,医护人员操作操作组件,带动螺纹杆一31的旋转,使得螺纹外套管32相对防护壳33发生垂直移动,进而实现注射结构的注射、抽吸功能。连接组件为对称设置在螺纹外套管32两侧的连接杆一34,连接杆一34和注射结构一体连接。
70.操作组件包括和螺纹杆一31活动连接的操作杆一36,和操作杆一36活动连接的操作杆二37,和操作杆二37一体连接的操作杆三38,以及和操作杆三38一体连接的旋转手柄39;操作杆二37和操作杆三38互相垂直;通过此种方式操作旋转手柄39,顺序带动操作杆三38和操作杆二37发生转动,此时操作杆一36的位置会随着操作杆二37的旋转而发生变化,操作杆一36围绕着操作杆一36和螺纹杆一31的连接点发生旋转,进而改变螺纹杆一31和操作杆二37之间的距离,从而带动螺纹杆一31相对第二支撑板22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最终实现控制注射结构的注射或抽吸效果。
71.旋转手柄39和操作杆三38之间设置操作杆四310,操作杆四310和操作杆三38互相垂直,操作杆四310和旋转手柄39互相垂直;此种设置可以节省操作旋转手柄39时的力气。旋转手柄39的外侧设置为磨砂面。
72.操作杆三38贯穿第二支撑板22,操作杆三38能够相对第二支撑板22发生相对旋转;旋转手柄39和螺纹杆一31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2的相对面,或者旋转手柄39和螺纹杆一31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2的同面;此种设置能够满足不同医护人员的操作需求。
73.操作杆一36和螺纹杆一31之间以万向球连接的方式实现万向连接;主要结构为:在螺纹杆一31的第一端设置球体,在操作杆一36第一端设置能够外套在球体外侧的旋转球体;此种设置保证操作杆一36相对螺纹杆一31的位置随意变换。
74.在第二支撑板22的第一面或第二面设置固定块25,固定块25设置有供螺纹杆一31伸入并旋转的螺纹孔;固定块25和第二支撑板22一体连接;固定块25的设置能够对螺纹杆一31的位置做进一步限定,更好地保证了螺纹杆一31水平方向移动的稳定性。
75.鼻喉镜本体包括鼻喉管管路51和鼻喉管连接口52,鼻喉管连接口52和注射结构活动连接;此种设置和连接方式能够满足临床上的基本操作需求。鼻喉管连接口52的外侧设置带有手指槽的手指块,方便操作。
76.鼻喉管管路51的头端设置出水孔53,出水孔53的直径小,且出水孔53相对鼻喉管管路51头端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即喷药时,通过出水孔53可以360
°
进行喷射;此种密集充满型出水孔53的设置有效解决了药物在喷射过程中喷药的地方容易发生滑动的问题。
77.注射结构包括注射外壳61,和位于注射外壳61内且能够相对注射外壳61发生相对移动的推杆62;推杆62的前端设置有活塞63,活塞63和注射外壳61内壁紧密连接;通过此种方式改变推杆62和活塞63在注射外壳61内的位置,实现通过注射结构完成给药和/或抽吸操作的功能。推杆62远离活塞63的一端和连接杆一34连接。
78.在注射外壳61的前端设置有用于连接鼻喉管连接口52的注射连接口;鼻喉管连接口52和注射连接口螺纹连接。在注射连接口的外侧壁和鼻喉管连接口52的内侧壁设置有螺纹。此种设置保证注射结构和鼻喉镜本体连接的稳定性。
79.在注射外壳61的外部设置刻度线,刻度线直接显示利用注射结构通过鼻喉镜本体向目标位置注射给药的药量,或者从体内抽出的液体体积,方便操作。
80.使用方法:脚部控制脚踏板153和滑动块151相对垂直板152的距离,带动链条14的移动,链条14移动带动转动链轮13的转动,转送链轮的位置向上或向下移动,带动旋转杆三121、伸缩杆12和支撑结构的上移或者下移,第二支撑板22的高度发生变化;调控结构设置2个,分别位于支撑结构的两侧,根据需求调整第二支撑板22两端的高度差。手摇旋转手柄39,实现注射结构的抽吸或注射。使用过程中底座156放置地面上。
81.实施例2
82.请参照图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的区别技术特征为注射结构和操作结构的连接方式,具体将实施例1中的连接杆一34和注射结构的一体连接修改为如下技术特征:连接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杆一34远离螺纹外套管32一端的连接帽35,连接帽35和注射结构活动连接;使用时将连接帽35和注射结构连接后,再对操作结构进行操作。具体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83.实施例3
84.请参照图13图14和图1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2的区别技术特征在于操作组件的不同,具体技术特征为:操作组件包括和螺纹杆一31活动连接的操作杆一36,和操作杆一36活动连接的操作杆二37,和操作杆二37一体连接的操作杆三38,以及和操作杆三38连接的
旋转控制件;操作杆二37和操作杆三38互相垂直;通过此种方式操作旋转控制件,顺序带动操作杆三38和操作杆二37发生转动,此时操作杆一36的位置会随着操作杆二37的旋转而发生变化,操作杆一36围绕着操作杆一36和螺纹杆一31的连接点发生旋转,进而改变螺纹杆一31和操作杆二37之间的距离,从而带动螺纹杆一31相对第二支撑板22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最终实现控制注射结构的注射或抽吸效果。
85.操作杆三38贯穿第二支撑板22,操作杆三38能够相对第二支撑板22发生相对旋转;旋转控制件和螺纹杆一31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2的相对面,或者旋转控制件和螺纹杆一31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2的同面;此种设置能够满足不同医护人员的操作需求。
86.旋转控制件包括:齿轮三3111、齿轮四3112和电机二3113,齿轮三3111和齿轮四3112相互啮合,电机二3113控制齿轮四3112是否旋转;齿轮三3111和操作杆三38一体连接,齿轮三3111的中心点和操作杆三38的中心点垂直映射为一点;使用时,通过控制电机二3113的旋转,实现控制齿轮四3112和齿轮三3111发生旋转,齿轮三3111的旋转带动操作杆三38、操作杆二37和操作杆一36发生转动,进而带动螺纹杆一31的移动。
87.齿轮三3111的直径大于齿轮四3112的直径,此种小齿轮带动大齿轮的设置能够实现减速效果,避免因电机二3113转速过快影响注射或抽吸效果。
88.在电机二3113和齿轮四3112外设置用于支撑电机二3113和齿轮四3112的支撑壳二,支撑壳二和支撑结构一体连接;此种设置保证电机二3113和齿轮四3112运转时的稳定性。操作键44增加电机二3113开关键。
89.底座156内设置用于控制电机二3113执行开始与停止运转的控制组件4,以及为控制组件4提供能源的电源结构41;控制组件4包括中央控制器42、显示器43、操作键44和数据存储模块45,显示器43、操作键44和数据存储模块45分别与中央控制器42连接,中央控制器42还连接电机二3113;中央控制器42接收操作键44的开启与阻断指令,并将指令传输到电机二3113执行开启与阻断操作;同时电机二3113的转动时间,以及支撑结构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距离,都可在显示器43上进行实时展示,保证实时监控;利用数据存储模块45将上述数据进行存档;使用时,通过控制组件4对电机二3113发出开启或阻断命令,电机二3113执行开启或者停止操作,实现调节板向上或向下移动的操作,进而精确调节支撑结构和注射结构高度的功能。操作键44包括总开关键、电机二3113开关键和开始/暂停键等,中央控制器42接收到操作键44的按键信号后,再进行相应的操作。控制组件4设置在控制板上,底座156内设置用于放置控制板的放置空间,放置空间可以打开,方便更换内部零件。
90.显示器43和操作键44设置在底座156的上表面,方便观察;操作者可以直接用脚部按压操作键44,实现了在医治过程中操作者通过足部控制手术的流程,有效解放双手,增加工作效率。
91.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的使用方法不同的是:通过按压操作键44控制电机二3113的旋转,实现注射结构的抽吸或注射。
92.实施例4
93.请参照图1

图14和图1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2或3的区别技术特征在于足部控制件的不同,具体技术特征为:足部控制件包括顺序连接的电机三161和螺纹杆二162,螺纹杆二162外侧设置约束管163,约束管163连接链条14的第一端;在伸缩筒11外侧设置有用于限定约束管163只能上下移动的约束结构;使用时,电机三161转动带动螺纹杆二162转动,
从而带动约束管163相对螺纹杆二162之间发生相对移动,由于约束结构对约束管163的限制,使得约束管163只能发生上下垂直移动。此种设置更有利于解放医护人员的双手,直接电动控制链条14的移动距离。约束管163和链条14第一端通过连接杆二相连接。
94.约束结构包括设置在伸缩筒11外侧的垂直板152,在约束管163靠近垂直板152一面的凸起154,和设置在垂直板152的供凸起154伸入并发生移动的滑槽155;滑槽155的高度大于等于伸缩杆12的高度,伸缩杆12的高度小于链条14的长度。此种设置保证通过电机三161的转动,带动约束管163相对螺纹杆二162发生相对移动,而不会发生同时转动的情况,最终达到调整支撑结构高度的效果。
95.在电机三161的外侧设置用于支撑电机三161的支撑壳三,用于保证电机三161运转时的稳定性。中央控制器42还连接电机三161,中央控制器42接收操作键44的开启与阻断指令,并将指令传输到电机三161执行开启与阻断操作;同时电机三161的转动时间,以及支撑结构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距离,都可在显示器43上进行实时展示,保证实时监控;利用数据存储模块45将上述数据进行存档;使用时,通过控制组件4对电机三161发出开启或阻断命令,电机三161执行开启或者停止操作,实现调节板向上或向下移动的操作,进而精确调节支撑结构和注射结构高度的功能。操作键44包括总开关键、电机三161开关键和开始/暂停键等,中央控制器42接收到操作键44的按键信号后,再进行相应的操作。控制组件4设置在控制板上,底座156内设置用于放置控制板的放置空间,放置空间可以打开,方便更换内部零件。
96.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通过脚踩操作键44控制电机三161的旋转,实现调整伸缩杆12和支撑结构高度的效果。
97.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