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松动的氧气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14: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氧气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松动的氧气充装装置。


背景技术:

2.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常温下不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温下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氧原子的电负性仅次于氟有关。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占地壳质量的48.6%,是丰度最高的元素,在烃类的氧化、废水的处理、火箭推进剂以及航空、航天和潜水中供动物及人进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动物呼吸、燃烧和一切氧化过程都消耗氧气。
3.氧气管装填氧气时,需要使用到氧气充装装置,氧气充装装置如果在工作时发生松动,会造成氧气的泄漏或者是发生危险,现有的氧气充装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发生松动,而且在充装时容易使氧气泄露。
4.因此,发明一种防松动的氧气充装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松动的氧气充装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氧气充装容易发生松动导致氧气泄露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松动的氧气充装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存罐,所述储存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增压阀,所述储存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外部通过固定机构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中转箱,所述中转箱的顶部和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中转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螺纹套接有接口管,所述接口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套接板,所述套接板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套接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外部均套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和中转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中转箱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密封口,两个所述伸缩杆远离两个移动板的一端贯穿于两个密封口延伸至中转箱的内部,且两个伸缩杆远离移动板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中转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套管的顶部。
7.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加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两侧通过两个螺栓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栓的外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母,两个所述螺母位于第二夹持板的一侧。
8.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两个所述橡胶垫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垫。
9.优选的,所述凸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
10.优选的,两个所述密封口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块。
11.优选的,所述套接板和套管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块,所述第二密封块位于套接板的顶部。
12.优选的,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两个所述密封圈的顶部和密封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连通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阀门,所述阀门位于靠近储存罐的一侧。
14.优选的,所述接口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截止阀,所述截止阀位于接口管的上侧。
1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6.1、通过设有的固定机构可以使连通管和连接管固定在一起,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这样可以使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固定更加牢固,避免发生松动的现象,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垫和橡胶垫,这样提高连接处的密封性,避免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漏气的现象;
17.2、通过设有的密封圈和两个密封口内部固定连接的两个第一密封块可以有效的将伸缩杆和中转箱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避免了伸缩杆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泄漏的现象,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密封性;
18.3、通过设有的接口管可以带动套接板进行移动,套接板进行移动会带动两个移动板进行移动,两个移动板进行移动会带动两个伸缩杆进行移动,两个伸缩杆会带动密封板进行移动,这样在使接口管和套管连接的过程中,也可以带动凸块进行移动,这样使整个装置形成了一体化的工作模式,避免了在充装过程中发生松动的现象,而且使整个装置的密封性更加的好。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底座;2、支架;3、支撑板;4、储存罐;5、增压阀;6、连通管;7、阀门;8、弹簧;9、连接管;10、中转箱;11、支撑架;12、第一夹持板;13、第二夹持板;14、螺栓;15、螺母;16、密封板;17、第一密封垫;18、凸块;19、密封圈;20、出气口;21、密封口;22、第一密封块;23、截止阀;24、套管;25、接口管;26、第二密封块;27、套接板;28、限位块;29、移动板;30、伸缩杆;31、橡胶垫;32、第二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防松动的氧气充装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2,支架2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
有储存罐4,储存罐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增压阀5,储存罐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通管6,连通管6的外部通过固定机构固定连接有连接管9,支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11,两个支撑架11的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中转箱10,中转箱10的顶部和连接管9的一端固定连接,中转箱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管24,套管24的内部螺纹套接有接口管25,接口管2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套接板27,套接板27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8,套接板2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29,两个移动板29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0,两个伸缩杆30的外部均套接有弹簧8,两个弹簧8的一端和中转箱10的底部固定连接,中转箱10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密封口21,两个伸缩杆30远离两个移动板29的一端贯穿于两个密封口21延伸至中转箱10的内部,且两个伸缩杆30远离移动板29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密封板16,密封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块18,中转箱10的底部开设有出气口20,出气口20位于套管24的顶部,设有的接口管25可以带动套接板27进行移动,套接板27进行移动会带动两个移动板29进行移动,两个移动板29进行移动会带动两个伸缩杆30进行移动,两个伸缩杆30会带动密封板16进行移动,这样在使接口管25和套管24连接的过程中,也可以带动凸块18进行移动。
26.如图4示,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夹持板12和第二夹持板13,第一加持板12和第二夹持板13的两侧通过两个螺栓14螺纹连接,两个螺栓14的外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母15,两个螺母15位于第二夹持板13的一侧。
27.如图4示,第一夹持板12和第二夹持板13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31,两个橡胶垫3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垫17,通过设有的橡胶垫31和第一密封垫17可以提高管道直接的密封性。
28.如图1示,凸块18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32,第二密封垫32可以使出气口20的密封性更加的好。
29.如图2示,两个密封口2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块22。
30.如图2示,套接板27和套管24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块26,第二密封块26位于套接板27的顶部,第二密封块26可以避免接口管25和套管24的连接处出现漏气的现象。
31.如图2示,两个伸缩杆30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9,两个密封圈19的顶部和密封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设有的密封圈19和两个密封口21内部固定连接的两个第一密封块22可以有效的将伸缩杆30和中转箱10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避免了伸缩杆30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泄漏的现象。
32.如图1示,连通管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阀门7,阀门7位于靠近储存罐4的一侧,通过设有的阀门7可以避免储存罐4中的氧气在没有工作的状态下进入到中转箱10。
33.如图2示,接口管2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截止阀23,截止阀23位于接口管25的上侧,通过设有的截止阀23可以避免氧气回流。
34.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当不需要充装时,可以转动接口管25使接口管25和套管24进行分离,此时接口管25会带动套接板27向下移动,套接板27会带动移动板29向下移动,当移动板29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两个伸缩杆30向下移动,两个伸缩杆30向下移动,会使密封板16向下移动,这样会使凸块18将出气口20堵住,同时截止阀23会打开,当氧气开始充装时,可以打开连通管6外部的阀门7,使储存罐4中的氧气从连通管6进入到连接管9中,连接管9中的氧气再进入到中转箱10中,中转箱10的底部开设有出气口20,此时可以转动接口管25,使接口管25和套管24连接在一起,当接口管25转动时,会带动套接板27向上移动,同
时会带动两个移动板29向上移动,两个移动板29会带动两个伸缩杆30向上移动,两个伸缩杆30会带动密封板16向上移动,这样会使凸块18脱离出气口20,这样氧气可以通过出气口进20入到套管24中,进入到套管24中的氧气再进入到接口管25中,接口管25中的氧气会直接进入到氧气罐中。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