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1-30 01: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绿色建筑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


背景技术:

2.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
3.根据专利文献(公开号cn211926024u)所提供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属于绿色建筑技术领域,该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的下端安装有底座,所述设备本体包括风机、连接板,所述底座的前后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连接板与固定板之间连接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螺纹杆、连接板上下端的第一螺帽、固定板上下端的第二螺帽,所述设备本体的输出端安装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中部外侧设置有两个加固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风机的位置可以上下调动,便于对风机的安装,且风机损坏后可以进行拆卸维修,防止通风管与风机连接处损坏,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且通风管在不同位置均能与墙面固定。
4.现有的通风设备需要通过风机进行空气交换流通,耗电量较大,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一端的上方开设有进风通道,所述安装箱的内部设置有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包括安装架和蓄电池,所述安装架安装于进风通道内底壁的一侧,所述安装架内底壁的中间位置连接有风力发电机,所述风力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有叶片,所述进风通道内底壁的另一侧连接有风机,所述蓄电池安装于安装箱内底壁的一侧,所述蓄电池与风力发电机及风机均呈电性连接,所述进风通道内底壁的一侧设置有滤网。
8.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边角处均做圆角处理,从而降低发生磕碰造成的伤害。
9.优选的,所述进风通道内底壁的一端连接有伸缩挡板,从而方便控制是否通风,同时在进行对滤网进行清洗时能够有效阻止外界粉尘进入。
10.优选的,所述滤网两侧的下端对称连接有插销,所述安装箱内部的两侧对称连接有插槽,所述插销与插槽呈嵌合连接,从而方便滤网的快速拆卸和安装工作。
11.优选的,所述滤网两侧的上端对称连接有把手,从而方便滤网的拿动,便于滤网的清理。
12.优选的,所述安装箱一端的一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伸缩挡板及风机呈电性连接,从而方便实时控制设备的启用,相对安全性更有保障。
13.优选的,所述安装箱一端的下方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外部连接有密封胶圈,从而避免粉尘进入安装箱内部造成蓄电池的损坏。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使用本设备时,降下伸缩挡板并启动风机使得室内外空气得以流通交换,实现通风换气,当无须通风时,升起伸缩挡板,此时叶片随外界自然风转动,从而带动风力发电机转动,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并传输至蓄电池中储蓄,通过设置有通风组件与伸缩挡板,实现了通风换气的自由选择,同时通过叶片与风力发电机实现了节能开源的功能,相对传统的通风设备,本装置更为环保节能。
16.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1中的a区放大图。
21.图中:1、安装箱;11、进风通道;2、控制器;3、滤网;31、把手;32、插销;33、插槽;4、箱门;5、伸缩挡板;6、通风组件;61、安装架;62、叶片;63、风力发电机;64、风机;65、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请着重参照附图1

4,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包括安装箱1,所述安装箱1一端的上方开设有进风通道11,所述安装箱1的内部设置有通风组件6,所述通风组件6包括安装架61和蓄电池65,所述安装架61安装于进风通道11内底壁的一侧,所述安装架61内底壁的中间位置连接有风力发电机63,所述风力发电机63的输入端连接有叶片62,所述进风通道11内底壁的另一侧连接有风机64,所述蓄电池65安装于安装箱1内底壁的一侧,所述蓄电池65与风力发电机63及风机64均呈电性连接,所述进风通道11内底壁的一侧设置有滤网
3,所述安装箱1一端的下方连接有箱门4,所述箱门4的外部连接有密封胶圈,从而避免粉尘进入安装箱1内部造成蓄电池65的损坏。
26.请参照附图1和3所示,所述进风通道11内底壁的一端连接有伸缩挡板5,从而方便控制是否通风,同时在进行对滤网3进行清洗时能够有效阻止外界粉尘进入,所述滤网3两侧的下端对称连接有插销32,所述安装箱1内部的两侧对称连接有插槽33,所述插销32与插槽33呈嵌合连接,从而方便滤网的快速拆卸和安装工作,所述滤网3两侧的上端对称连接有把手31,从而方便滤网3的拿动,便于滤网3的清理,所述安装箱1一端的一侧连接有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与伸缩挡板5及风机64呈电性连接,从而方便实时控制设备的启用,安全性更有保障。
27.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28.设备在使用时,操作控制器2降下伸缩挡板5,并启动风机64使得室内外空气得以流通交换,进而实现通风换气的功能,当无须通风时,升起伸缩挡板5,此时叶片62随外界自然风转动,从而带动风力发电机63转动,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并传输至蓄电池65中储蓄,当设备经过长期使用后,可通过两侧的把手31将滤网3抬起取出,进行清理或维修更换的工作。
29.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包括安装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一端的上方开设有进风通道(11),所述安装箱(1)的内部设置有通风组件(6),所述通风组件(6)包括安装架(61)和蓄电池(65),所述安装架(61)安装于进风通道(11)内底壁的一侧,所述安装架(61)内底壁的中间位置连接有风力发电机(63),所述风力发电机(63)的输入端连接有叶片(62),所述进风通道(11)内底壁的另一侧连接有风机(64),所述蓄电池(65)安装于安装箱(1)内底壁的一侧,所述蓄电池(65)与风力发电机(63)及风机(64)均呈电性连接,所述进风通道(11)内底壁的一侧设置有滤网(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的边角处均做圆角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11)内底壁的一端连接有伸缩挡板(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3)两侧的下端对称连接有插销(32),所述安装箱(1)内部的两侧对称连接有插槽(33),所述插销(32)与插槽(33)呈嵌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3)两侧的上端对称连接有把手(3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一端的一侧连接有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与伸缩挡板(5)及风机(64)呈电性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一端的下方连接有箱门(4),所述箱门(4)的外部连接有密封胶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一端的上方开设有进风通道,所述安装箱的内部设置有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包括安装架和蓄电池,所述安装架安装于进风通道内底壁的一侧,所述安装架内底壁的中间位置连接有风力发电机,所述风力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有叶片,所述进风通道内底壁的另一侧连接有风机,所述蓄电池安装于安装箱内底壁的一侧,所述蓄电池与风力发电机及风机均呈电性连接,所述进风通道内底壁的一侧设置有滤网。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通风组件与伸缩挡板,实现了通风换气的自由选择,同时通过叶片与风力发电机实现了节能开源的功能,相对传统的通风设备,本装置更为环保节能。本装置更为环保节能。本装置更为环保节能。


技术研发人员:杜雨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华东发展城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6
技术公布日:2021/11/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