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反向阀的制作方法

2021-11-29 23: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反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阀腔的外壳,在所述阀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辅助活塞组件、主活塞杆和回位弹簧;所述主活塞杆能轴向密封滑动地设在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围合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密封移动腔和第二密封移动腔,所述回位弹簧夹设在所述主活塞杆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辅助活塞组件包括密封固设在所述外壳内壁上的一个导向板或者呈上下间隔排布的至少两个导向板,以及能密封滑动地穿设在各所述导向板上的辅助活塞杆;所述辅助活塞杆的底端能抵靠在所述主活塞杆的顶面上;在所述辅助活塞杆的外壁且位于每个所述导向板的上方均向外凸设有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外壳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在所述外壳的侧壁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与所述阀腔连通的切换压力入口、输出口和风源口,在所述主活塞杆内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密封移动腔连通并穿透所述主活塞杆底面的通气孔,在所述外壳的底部开设有正对所述通气孔的排气口;所述切换压力入口通过所述外壳内开设的相应通道与所述主活塞杆的顶面以及各所述凸缘的顶面各自所在的密封腔均连通;所述输出口能与所述风源口连通,或者所述输出口能通过所述第一密封移动腔和所述通气孔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风源口与所述第二密封移动腔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阀,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向板与其上方的所述凸缘之间的所述阀腔均通过开设在所述外壳上的泄压孔与外界大气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呈上下密封连接的阀盖和阀体,所述阀盖和阀体的内部围合构成所述阀腔,所述主活塞杆和所述回位弹簧均设在所述阀体内,所述切换压力入口、所述输出口、所述风源口和所述排气口均开设在所述阀体上,所述辅助活塞组件设在所述阀盖内,各所述导向板均与所述阀盖固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活塞组件包括一个所述导向板,在所述辅助活塞杆的外壁上共设有一个所述凸缘;所述主活塞杆的顶面与所述导向板的底面之间以及所述凸缘的顶面与所述阀盖的顶部内壁之间的所述阀腔分别构成下密封腔和上密封腔,所述下密封腔构成所述主活塞杆的顶面所在的所述密封腔,所述上密封腔构成所述凸缘的顶面所在的所述密封腔;所述切换压力入口与所述下密封腔连通,在所述阀盖内开设有连通所述切换压力入口和所述上密封腔的导气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向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盖的下端内壁开设有贯穿其下端端面且内径扩大的阶梯孔,并在所述阶梯孔的孔壁上开设有环形卡槽;所述导向板的下端外壁凸设有限位凸环,所述限位凸环嵌设在所述阶梯孔内;在所述环形卡槽内卡设有具有纵向切口的弹性挡圈,所述限位凸环的两端面分别顶抵在所述阶梯孔的孔肩和所述弹性挡圈的顶面上。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活塞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导向板,在所述辅助活塞杆的外壁上共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凸缘;所述主活塞杆的顶面与位于底端的所述导向板的底面之间以及位于顶端的所述凸缘的顶面与所述阀盖的顶部内壁之间的所述阀腔分别构成下密封腔和上密封腔,其余各所述凸缘的顶面与其上方对应的所述导向板的底面之间的所述阀腔均形成中密封腔;
所述下密封腔构成所述主活塞杆的顶面所在的所述密封腔,所述上密封腔构成位于顶端的所述凸缘的顶面所在的所述密封腔,各所述中密封腔分别构成其余各所述凸缘的顶面所在的所述密封腔;所述切换压力入口与所述下密封腔连通,在所述阀盖内开设有连通所述切换压力入口与所述上密封腔和各所述中密封腔的导气孔。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向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盖的内壁从上至下开设有孔径依次增大的至少两个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数量与所述导向板的数量相同,在各所述阶梯孔的孔壁上均开设有环形卡槽;各所述导向板的下端外壁均凸设有限位凸环,各所述限位凸环的外径从上至下依次增大,各所述限位凸环均嵌设在对应的所述阶梯孔内;在各所述环形卡槽内均卡设有具有纵向切口的弹性挡圈,各所述弹性挡圈的外径从上至下依次增大,各所述限位凸环的两端面分别顶抵在对应的所述阶梯孔的孔肩和对应的所述弹性挡圈的顶面上。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活塞杆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抵接并同轴设置的至少两个子活塞杆,所述子活塞杆的数量与所述导向板和所述凸缘的数量相同;所述子活塞杆能密封滑动地穿设在对应的所述导向板上,所述凸缘形成在对应的所述子活塞杆上,位于底部的所述子活塞杆的底端能抵靠在所述主活塞杆的顶面上。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的下端外壁与所述阀体的上端内壁螺纹连接,并在所述阀盖和所述阀体之间夹设有第一密封圈。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阀,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导向板的中心均开设有中心孔,所述辅助活塞杆能密封滑动地穿设在所述中心孔内。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反向阀,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导向板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以及各所述导向板的内侧壁与所述辅助活塞杆的外壁之间均夹设有第二密封圈,在各所述凸缘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均夹设有第三密封圈。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塞杆的外壁向外凸设形成从上至下间隔分布并与所述外壳内壁滑动密封连接的第一凸环、第二凸环和第三凸环,所述第一凸环和所述第二凸环之间的所述阀腔构成所述第一密封移动腔,所述第二凸环和所述第三凸环之间的所述阀腔构成所述第二密封移动腔,所述回位弹簧套设在所述主活塞杆的下部且其两端分别顶抵在所述第三凸环和所述外壳的底部内壁上。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反向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凸环、所述第二凸环和所述第三凸环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均夹设有第四密封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反向阀,包括具有阀腔的外壳,在阀腔内设有辅助活塞组件、主活塞杆和回位弹簧。主活塞杆能轴向密封滑动地设在外壳内并与外壳的内壁围合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密封移动腔和第二密封移动腔。辅助活塞组件包括密封固设在外壳内壁上的一个导向板或者呈上下间隔排布的至少两个导向板,以及能密封滑动地穿设在各导向板上的辅助活塞杆。辅助活塞杆的底端能抵靠在主活塞杆的顶面上。在辅助活塞杆的外壁且位于每个导向板的上方均向外凸设有凸缘,凸缘与外壳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反向阀能有效解决现有反向阀在T压力升至300kPa之前无法切换至规定位置以及T压力下降后可能无法复位的问题。下降后可能无法复位的问题。下降后可能无法复位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何凯 谷友泉 郑林祺 胡亮 蔡田 伊松年 吕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3
技术公布日:2021/11/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