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传输装置及光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1-29 19:2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传输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光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2.第五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5g)技术即将商用,光模块作为5g网络物理层的基础单元,由发射光组件、接收光组件、驱动器、光/电转换电路以及光/电接口组成,实现在发送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在接收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3.现有技术中,光模块使用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r,wdm)双向传输技术,替代传统的双光纤结构实现了在同一根光纤上进行光信号的双向传输,在节省光纤资源、降低成本的同时,亦可满足较高的上下行时延对称性的要求。在5g时代,对于运营商来讲,最重要的需求是提升网络带宽的同时,降低建网成本,因此,应用波分复用双向传输技术的光模块以其高速率低成本的优势成为了5g回传承载网络的关键技术方案之一。
4.然而,现有的光模块使用滤光器件将上行波长光或者下行波长光进行透射或者禁止透过,滤光器件的滤波性能与入射角度强相关,一方面,当光束斜入射时,滤光器件上光学薄膜的有效厚度变短,透射光的中心波长会向短波方向偏移;另一方面,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因p光反射率小于s光反射率,因此p光的带宽大而s光带宽小,p光和s光的透射波峰不重叠导致通带变形,引起截止斜率变缓。滤光器件的透射光中心波长向短波方向偏移以及截止斜率变缓,这会导致滤光器件的通带止带波长间隔增大,对于光模块上下行波长间隔就不能太小,这限制了其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输装置,能够改善现有光模块存在滤光器件的通带止带波长间隔增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通信系统。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传输装置,包括第一滤光元件、反射元件和光纤,所述第一滤光元件用于将发射装置的出射光透射过,使该路光进入所述光纤,还用于将由所述光纤出射的、进入所述传输装置的光反射,使该路光入射到所述反射元件,所述反射元件用于将由所述第一滤光元件反射出的光反射而将光引导入射到接收装置,所述第一滤光元件光轴与所述发射装置出射光的光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45度。
8.优选的,所述第一滤光元件的光轴与所述发射装置出射光的光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等于15度。
9.优选的,所述第一滤光元件的光轴与所述发射装置出射光的光轴的夹角,与所述反射元件光轴与所述发射装置出射光光轴的垂直轴的夹角,两者之和小于等于45度。
10.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射元件和所述接收装置之间光路上的第二滤光元
件,所述第二滤光元件用于允许由所述光纤出射的、进入所述传输装置的光透射过。
11.优选的,还包括准直元件,用于将所述发射装置的出射光形成准直光而入射到所述第一滤光元件。
12.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发射装置和所述第一滤光元件之间光路上的隔离元件,所述隔离元件用于调节所述发射装置出射光光轴与所述光纤接收端中心轴的侧向位移。
13.优选的,所述隔离元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滤光元件的相对位置或者相对角度可改变。
14.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汇聚元件,用于将透射过所述第一滤光元件的光汇聚到所述光纤,或者还包括第二汇聚元件,用于将所述反射元件的出射光汇聚到所述接收装置。
15.优选的,所述发射装置与所述传输装置基座固定连接,所述接收装置与所述传输装置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光纤与所述传输装置基座固定连接。
16.一种光通信系统,包括以上所述的传输装置。
17.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传输装置包括第一滤光元件、反射元件和光纤,第一滤光元件将发射装置的出射光透射过,使该路光进入光纤,从而实现将发射装置发出的光信号进入光纤而传输出去;第一滤光元件还用于将由光纤出射的、进入传输装置的光反射,使该路光入射到反射元件,通过反射元件将该路光引导入射到接收装置,从而实现接收由光纤传输来的光信号。
18.本实用新型传输装置中,第一滤光元件光轴与发射装置出射光的光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45度,使得发射装置的出射光入射到第一滤光元件的入射角度减小,可以改善滤光元件的通带止带波长间隔增大的问题。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通信系统,能够达到上述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滤光元件的布置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反射元件的布置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装置,包括第一滤光元件、反射元件和光纤,所述第一滤光元件用于将发射装置的出射光透射过,使该路光进入所述光纤,还用于将由所述光纤出射的、进入所述传输装置的光反射,使该路光入射到所述反射元件,所述反射元件用于将由所述第一滤光元件反射出的光反射而将光引导入射到接收装置,所述第一滤光元件光轴与所述发射装置出射光的光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45度。
28.发射装置的出射光入射到第一滤光元件,透射过第一滤光元件后进入光纤,从而实现将发射装置发出的光信号进入光纤中而传输出去。由光纤出射的、进入传输装置的光入射到第一滤光元件发生反射,使该路光入射到反射元件,通过反射元件将该路光引导入射到接收装置,从而实现接收由光纤传输来的光信号。
29.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中,第一滤光元件光轴与发射装置出射光的光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45度,使得发射装置的出射光入射到第一滤光元件的入射角度减小,可以改善滤光元件透射光中心波长向短波方向偏移以及截止斜率变缓的情况,改善滤光元件的通带止带波长间隔增大的问题。
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传输装置进行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装置的示意图,由图可看出,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第一滤光元件102、反射元件103和光纤104。
31.发射装置100发出光入射到第一滤光元件102,第一滤光元件102将发射装置100的出射光透射过,使该路光进入光纤104。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施例中第一滤光元件的布置示意图,其中第一滤光元件102光轴l2与发射装置100出射光的光轴l1的夹角为α,夹角α大于0度且小于45度。
32.优选的,可设置第一滤光元件102光轴l2与发射装置100出射光的光轴l1的夹角α大于0度且小于等于15度,使得发射装置100发出光入射到第一滤光元件102的入射角度大大减小,小于15度,有效避免了光通过第一滤光元件透射光向短波方向偏移以及截止斜率变缓,避免其通带止带间隔增大。
33.由光纤104出射的、进入传输装置的光入射到第一滤光元件102,第一滤光元件102将该路光反射到反射元件103,反射元件103将该路光引导入射到接收装置101。在本传输装置的一些光路布置中,减小第一滤光元件102光轴l2与发射装置100出射光光轴l1的夹角α,也能够使由光纤104出射的进入传输装置的光入射到第一滤光元件102的入射角度减小,可以进一步改善滤光元件的通带止带波长间隔增大的问题。
34.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3,图3为本实施例中反射元件的布置示意图,反射元件103光轴l4与发射装置100出射光光轴的垂直轴l3的夹角为β,即轴l3与发射装置100出射光光轴l1垂直。可选的,可设置夹角α与夹角β之和小于等于45度。示例性的,可以设置夹角α为12度,夹角β为33度,或者设置夹角α为11度,夹角β为34度。或者设置夹角α为12度,夹角β为30度。
35.优选的,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射元件和所述接收装置之间光路上的第二滤光元件,所述第二滤光元件用于允许由所述光纤出射的、进入所述传输装置的光透射过。通过第二滤光元件允许由光纤进入传输装置的光透过而入射到接收装置,而阻挡其它波段光入射到接收装置。请参考图4,图4为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装置的示意图,其
中可看出第二滤光元件105设置在反射元件103和接收装置101之间光路上,可选的如图所示,可设置第二滤光元件105光轴与接收装置101接收面光轴的夹角为0度。
36.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准直元件,用于将所述发射装置的出射光形成准直光而入射到所述第一滤光元件。请参考图4,发射装置100发出光通过准直元件106形成准直光,而后入射到第一滤光元件102,这样可以减小发射装置100的出射光各光线入射到第一滤光元件102的角度差异,可以进一步防止光通过第一滤光元件的透射光中心波长向短波方向偏移及截止斜率变缓,从而有助于减小滤光元件通带止带波长间隔。并且使得形成准直光路,能够提升各个光器件间的耦合效率。可选的,准直元件可采用透镜。
3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发射装置和所述第一滤光元件之间光路上的隔离元件,隔离元件允许隔离元件靠近所述发射装置一侧的光透过,阻挡隔离元件远离所述发射装置一侧的光透过。
3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隔离元件用于调节所述发射装置出射光光轴与所述光纤接收端中心轴的侧向位移。请参考图4,发射装置100发出光通过隔离元件107后发射出,可设置隔离元件107相对于第一滤光元件102的相对位置或者相对角度可改变,通过改变隔离元件107相对于第一滤光元件102的相对位置或者相对角度,可以调节发射装置100出射光光轴与光纤104接收端中心轴的侧向位移,使得本传输装置结构灵活,更容易适配装置外壳的不同结构设计。
39.优选的,所述传输装置还可包括第一汇聚元件,用于将透射过所述第一滤光元件的光汇聚到所述光纤,或者还包括第二汇聚元件,用于将所述反射元件的出射光汇聚到所述接收装置。请参考图4,通过第一汇聚元件108将透射过第一滤光元件102的光汇聚到光纤104,通过第二汇聚元件109将反射元件103的出射光汇聚到接收装置101。可选的,第一汇聚元件108可采用透镜,第二汇聚元件109可采用透镜。
40.优选的,所述发射装置100与传输装置基座固定连接,以保证发射装置100与传输装置基座轴线之间小的连接偏差。接收装置101与传输装置基座固定连接,以保证接收装置101与传输装置基座轴线之间小的连接偏差。光纤104与传输装置基座固定连接,以保证光纤104与传输装置基座轴线之间小的连接偏差。可选的,可采用激光焊接方式将发射装置100、接收装置101或者光纤104与传输装置基座焊接,保证工艺性能,容易实现制程的高良率,提高器件的可靠性。
41.在一具体实例中,发射装置100使用激光器,具体可为电吸收调制激光器。接收装置101使用光电探测器,具体可为雪崩光电二极管。光纤104设置在插针内,具体可以是sc接口,使用单模光纤。发射装置100发出光中心波长为1290nm,接收装置101接收光中心波长为1310nm。
42.第一滤光元件102镀有分光膜,反射元件103镀有全反射膜。第二滤光元件105镀透射滤光膜。第一滤光元件102光轴l2与发射装置100出射光光轴l1的夹角α为12度,反射元件103光轴l4与发射装置100出射光光轴的垂直轴l3的夹角β为33度。
43.相应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通信系统,包括以上所述的传输装置。
44.本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采用上述传输装置,该传输装置中第一滤光元件光轴与发射装置出射光的光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45度,使得发射装置的出射光入射到第一滤光元件的入射角度减小,可以改善滤光元件的通带止带波长间隔增大的问题。
45.请参考图5,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其中发射装置100设置在发射端111内,接收装置101设置在接收端112内,光纤104设置在插针113内。传输装置包括基座110,并通过基座110与发射端111、接收端112以及插针113固定连接。
4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传输装置及光通信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